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渡河流域近51年降水径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程珂 周东升 +1 位作者 李铭 詹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240,共5页
为给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大渡河流域1960~2010年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变换、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年降水—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流... 为给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大渡河流域1960~2010年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变换、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年降水—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流域年降水存在准4~7、8~13、23~27年的振荡周期,未来10年将处于多雨期;年径流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年径流变化主要受降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降水—径流变化 双累积曲线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泾洛渭河流域产汇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国如 芮孝芳 石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21-23,56,共4页
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和经验相关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泾洛渭河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初步论证结果表明:对于渭河流域,尤其是渭河以南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诸河流流域,新安江模型是适用的;对于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新安江模型基本上也是适用的;产... 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和经验相关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泾洛渭河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初步论证结果表明:对于渭河流域,尤其是渭河以南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诸河流流域,新安江模型是适用的;对于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新安江模型基本上也是适用的;产流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泾洛渭河流域产汇流规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洛渭河流域 产汇流特性 新安江模型 陕北模型 产流面积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rainfall regimes and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n peak discharge in a small debris flow-prone catchment 被引量:4
3
作者 WEI Zhen-lei SUN Hong-yue +2 位作者 XU Hao-di WU Gang XIE W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7期1646-1660,共15页
Peak dischar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iggering channelized debris flows.The rainfall regimes and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peak discharge.In order to explore... Peak dischar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iggering channelized debris flows.The rainfall regimes and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peak discharg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regimes and peak discharge,a measuring system was placed at the outlet of a small,debris flow-prone catchment.The facility consisted of an approximately rectangular stilling basin,ending with a sharp-crested weir.Six runoff events were recorded which provided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characterizing the hydrological response of the debris flow-prone catchment.Then,a rainfall–runoff model was tested against the flow discharge measurement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hydrological response.Based on the calibrated rainfall-runoff model,twelve different artificially set rainfall patterns were regarded as the input parameter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ainfall regimes on peak dischar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fall pattern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ak discharge.The rainfall regimes which have higher peak rainfall intensity and peak rainfall point occur at the later part of rainfall process are easy to generate larger peak discharge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cumulative rainfall and duration.The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and peak discharge under different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and different duration,167 measured rainfall events were also collected.On the basis of rainfall depth,rainfall duration,and maximum hourly intensity,all the rainfall ev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y using K-mean clustering.Rainfall regime 1 was composed of rainfall events with a moderate mean P(precipitation),a moderate D(duration),and a moderate I60(maximum hourly intensity).Rainfall regime 2 was the group of rainfall events with a high mean P,long D.Rainfall regime 3,however,had a low P and a long D.The characteristic of Rainfall regime 4 was high I60 and short duration with large P.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f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rainfall regimes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Peak discharge rainfall-runoff model
下载PDF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典型人工林地非点源污染输出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舒 张旭 +2 位作者 张晓凤 李广贺 刘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8,共8页
选取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典型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然降雨径流过程及泥沙、氮、磷等污染物浓度随径流变化过程的监测,研究公园典型密草林地覆盖下,不同坡形及人工沟渠汇流条件下的径流及污染物浓度、形态和负荷的输出特征.结... 选取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典型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然降雨径流过程及泥沙、氮、磷等污染物浓度随径流变化过程的监测,研究公园典型密草林地覆盖下,不同坡形及人工沟渠汇流条件下的径流及污染物浓度、形态和负荷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相同降雨条件下,林地1的坡长/坡宽比小,径流深度大,林地1坡度较大的草皮型汇流沟渠对径流的削减作用弱于林地2坡度较小的植草型汇流沟渠.两林地的泥沙浓度随径流量变化明显,总氮、总磷浓度在径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较小.氮、磷的流失以可溶性为主,可溶性氮、磷在总氮、总磷中的比例分别为60%~80%和60%~64%.降雨量为6.8mm时,林地1的径流深度为0.16mm,总氮、总磷单位面积的流失负荷分别为0.74mg.m-2和0.09mg.m-2,林地2无径流;当降雨量为45mm时,林地1的径流深度为7.77mm,泥沙、总氮和总磷单位面积的流失负荷分别为1662.82mg.m-2、35.58mg.m-2和3.24mg.m-2,林地2的径流深度为0.41mm,泥沙、总氮和总磷单位面积的流失负荷分别为86.48mg.m-2、2.49mg.m-2和0.31mg.m-2.径流深度对泥沙、总氮、总磷单位面积的流失负荷影响较大.因此,要减少公园林地非点源污染负荷,应重点控制地表径流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地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流失特征
原文传递
3种有机硅喷涂集雨面后的产流特征与集雨效率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玉芹 苏德荣 +2 位作者 全艳嫦 孙宇轩 周顺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集雨工程的建造往往比较复杂,寻找更经济、简便的集雨材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有机硅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化学惰性、操作简单等特性,成为新型集雨材料的潜在选择。试验选用3种不同性质的硅烷(有机... 集雨工程的建造往往比较复杂,寻找更经济、简便的集雨材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有机硅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化学惰性、操作简单等特性,成为新型集雨材料的潜在选择。试验选用3种不同性质的硅烷(有机硅)乳液,设计4种有机硅与水的稀释比例(1∶7,1∶10,1∶13,1∶16),3种集雨面坡度(0°,9°,15°),通过室外模拟降雨进行集雨效率观测。结果表明,集雨效率道康宁IE-6683最大,为96.96%,道康宁520次之,为96.50%,有机硅原液为90.24%;3种有机硅与水的比例在1∶13与1∶16时集雨效果较好,平均集雨效率在90%以上;集雨面坡度对集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有机硅原液在坡度为0°与9°变化时集雨效率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坡度为15°时集雨效率有所下降,道康宁520与道康宁IE-6683集雨效率均随集雨面坡度的变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产流特征 集雨效率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六股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中义 刘洋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第6期30-32,72,共3页
以六股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流域1980年前后降雨径流关系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且1980年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两个时段的降雨径流相关关... 以六股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流域1980年前后降雨径流关系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且1980年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两个时段的降雨径流相关关系很好,但数量上变化较大,降雨径流关系的这种变化,除受下垫面因素影响外,还与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关。研究和分析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评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关系 人类活动影响 动态变化特征
下载PDF
降雨径流模型法在庆元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郑永路 孙天青 丁志宏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4期11-13,23,共4页
庆元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区,上下水库坝址流域面积小,水文观测基础条件有限。降雨径流模型法主要基于长系列降雨观测资料,借助邻近流域水文站资料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并移用至本流域,对逐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径流成果更符合小流域特征... 庆元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区,上下水库坝址流域面积小,水文观测基础条件有限。降雨径流模型法主要基于长系列降雨观测资料,借助邻近流域水文站资料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并移用至本流域,对逐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径流成果更符合小流域特征,对于分析庆元抽水蓄能电站水源条件能提出更为可靠的设计成果,也为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小流域径流计算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型法 降雨观测资料 模拟优化 小流域特征 水源条件
下载PDF
城市降水径流的污染来源与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8
作者 李立青 尹澄清 +1 位作者 何庆慈 孔玲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8-294,共7页
综述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成因、来源和排放特征的研究。城市降水径流污染来自3个方面:降水、城市地表和排水系统。其中,城市地表和排水系统是城市降水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具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20%~60%的径流污染(SS、COD... 综述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成因、来源和排放特征的研究。城市降水径流污染来自3个方面:降水、城市地表和排水系统。其中,城市地表和排水系统是城市降水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具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20%~60%的径流污染(SS、COD和BOD5)来自排水系统。在一次降雨过程中,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排放一般存在初期冲刷效应,径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峰值一般提前于径流的峰值。但是由于影响初期冲刷效应的因素多而随机,使得初期冲刷出现的频率和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很难建立初期冲刷与降雨特征和流域特征的通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降水径流 特征 污染来源 进展
下载PDF
东莞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输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马英 马邕文 +2 位作者 万金泉 王艳 黄明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83-1990,共8页
基于同沙水库集水区代表性功能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的监测,评价分析了东莞降雨径流污染输出过程、污染状况及初始冲刷效应等污染特征,根据径流污染负荷分配规律探讨了初期雨水截留参考标准,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降雨径流污染负荷... 基于同沙水库集水区代表性功能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的监测,评价分析了东莞降雨径流污染输出过程、污染状况及初始冲刷效应等污染特征,根据径流污染负荷分配规律探讨了初期雨水截留参考标准,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同沙水库集水区降雨径流污染浓度值接近典型生活污水的浓度值,污染负荷较高,对同沙水库水质有严重的影响.降雨径流污染输出有较显著的时间特征且受降雨特征因素的影响,存在中等的初期冲刷效应.影响污染负荷的主因子是最大雨强、雨前干期长度、不透水率.采用FF40作为初期径流截留参考值,截留初期40%的径流比截留整场降雨径流更为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初期雨水截留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不同材质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郝丽岭 张千千 +2 位作者 王效科 张进忠 金向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62-1669,共8页
通过采集和监测2010年雨季重庆市同一区域的2条不同材质公路的3次降雨径流过程水样,研究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径流的污染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2种材质路面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均超过国家地... 通过采集和监测2010年雨季重庆市同一区域的2条不同材质公路的3次降雨径流过程水样,研究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径流的污染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2种材质路面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沥青路面径流中总悬浮物(TSS)、COD和TP的浓度明显高于水泥路面,分别为水泥路面的2.05、1.35和1.27倍;沥青路面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普遍高于水泥路面,TSS和TP浓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滞后于水泥路面.在2010年6月19日、7月4日和7月9日的3场降雨事件中,沥青路面30%径流量与此时径流污染物浓度之比的平均值(FF30)分别为水泥路面的1.26、1.07和1.32倍.沥青路面坑槽较多和成分复杂是导致其表现出不同于水泥路面的径流污染特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沥青路面 水泥路面 污染特征
原文传递
南宁市老城区降雨径流溯源及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岳桢铻 李一平 +3 位作者 周玉璇 郑可 于珊 伍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18-2029,共12页
降雨径流是城市河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对南宁市老城区进行降雨径流同步采样监测,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下垫面污染状况、初期冲刷效应及污染贡献比等特征,探讨了径流污染初期冲刷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降雨径流是城市河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对南宁市老城区进行降雨径流同步采样监测,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下垫面污染状况、初期冲刷效应及污染贡献比等特征,探讨了径流污染初期冲刷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并根据老城区菜市场下垫面讨论降雨径流下垫面选取标准与必要性.结果表明,南宁市老城区径流污染中,道路及菜市场的COD和TSS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大于绿地和屋顶,营养盐污染物EMC值由大到小依次是菜市场、绿地、屋顶和道路.大雨条件下各下垫面均有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冲刷系数(b)均值为0.67,道路和绿地初期输送污染物较多;小雨和中雨条件下总体未产生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b均值分别为0.83和0.94,评价冲刷效应更倾向于选取采用全过程计算的b值.基于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道路径流TSS的EMC值与总降雨历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绿地径流TN的EMC值与平均降雨强度间呈显著负相关.是否考虑菜市场作为下垫面的一类对营养盐污染负荷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对COD和TSS负荷计算结果几乎无影响,大雨下营养盐污染负荷差值百分比达80%,此时道路和菜市场污染物EMC差值百分比达到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污染溯源 初期冲刷效应 下垫面 老城区
原文传递
宜兴典型村落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楚乔 陈柔君 +4 位作者 吴磊 宋海亮 范忠保 刘秋菊 李先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2-638,共7页
选取太湖沿岸宜兴市农村自然村落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降雨量和4种不同下垫面(屋面、庭院、道路和自留地)降雨径流中污染物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探讨了在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4种下垫面径流污染物的排... 选取太湖沿岸宜兴市农村自然村落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降雨量和4种不同下垫面(屋面、庭院、道路和自留地)降雨径流中污染物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探讨了在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4种下垫面径流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污染都较严重,若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会造成严重污染。包含天然降雨和模拟降雨的综合降雨事件中4种下垫面径流中COD、SS、TN和TP的EMC均值分别为52.77~133.94、55.02~935.65、2.20~8.59和0.066~2.96 mg·L^(-1),其中,自留地的各项污染指标均最大。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影响村落地表径流中COD和SS浓度的重要因素。前期晴天时间与庭院、道路和自留地下垫面径流中污染物EMC之间呈正相关,而与屋面径流中污染物EMC之间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 降雨径流 排放特征 降雨特征 下垫面
下载PDF
锰矿区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水平的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任伯帜 马宏璞 +2 位作者 郑谐 刘斌全 周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30-1737,共8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湘潭市锰矿红旗矿区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水平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锰矿区雨水径流中Mn、Ni、Cu、Zn、Cd、Pb含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异较大,Ni、Cu、Cd、Pb的变异系数在0.7~1.0之间,表...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湘潭市锰矿红旗矿区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水平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锰矿区雨水径流中Mn、Ni、Cu、Zn、Cd、Pb含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异较大,Ni、Cu、Cd、Pb的变异系数在0.7~1.0之间,表现出中等变异性,Mn和Zn的变异系数大于1.0,表现出强变异性.空间结构分析表明,除Cd外,Mn、Ni、Cu、Zn、Pb的拟合效果均比较理想,6种元素的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介于0.540~0.895之间,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C0/(C0+C)均小于0.4,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图表明,元素Mn、Ni、Cd、Pb的分布较相似,元素Cu和Zn的分布很相似且以某块区域为中心向四周逐步递减.污染指数及其空间分析表明,矿区内大部分区域的雨水径流中存在中度重金属污染,东部沿线区域的存在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仅少量地方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从低到高的顺序为Zn、Ni、Cu、Pb、Mn、Cd.从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应将Cd元素作为需要优先治理和控制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区 雨水径流 重金属 污染指数 空间结构特征
原文传递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以佛山新城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涂晶晶 艾南竹 《广东水利水电》 2018年第9期33-39,共7页
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同时可为城市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提供助力。佛山新城是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区域之一,该文选取并收集其不同用地类型(住宅区、商业区、交通区、工业区等)、不同下垫面(地表、屋... 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同时可为城市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提供助力。佛山新城是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区域之一,该文选取并收集其不同用地类型(住宅区、商业区、交通区、工业区等)、不同下垫面(地表、屋面、停车场等)降雨过程形成的雨水径流,分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佛山新城雨水径流中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为NH3-N、COD、SS,其中住宅区浓度最高,分别为1. 44 mg/L、85. 2 mg/L、242 mg/L,交通区浓度最低,分别为0. 6 mg/L、55. 5 mg/L、115 mg/L,同时污染物浓度在降雨形成径流过程中很快就达到峰值,大多在径流初期10~20 min,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污染特征 采样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城区路面径流水质特征与初期径流量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伟伟 张会敏 +1 位作者 张建斌 黄福贵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5期123-125,177,共4页
鉴于研究城区路面径流水质特征与初期径流量可为有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等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污染物分析法对新乡市2010年城区路面3场降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进行采样分析,水质指标包括pH值、SS、COD和DO。结果表明:径流... 鉴于研究城区路面径流水质特征与初期径流量可为有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等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污染物分析法对新乡市2010年城区路面3场降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进行采样分析,水质指标包括pH值、SS、COD和DO。结果表明:径流初期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COD、SS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含量逐渐降低,趋于一个稳定值;各指标标准差率呈SS>COD>DO>pH值的趋势,这与各自浓度变化过程的指向性一致;径流中COD、SS之间的相关性较好,DO与其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场次降雨路面初期径流量可取为前8 mm^10 mm的降雨量或前25 min^30 min的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径流 水文水质特征 场次平均浓度 初期径流量
下载PDF
城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心仪 张守红 王国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6,共9页
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也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垫面改变导致城市河流洪峰增大,河流污染加剧。基于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四种典型城市下垫面的5场... 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也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垫面改变导致城市河流洪峰增大,河流污染加剧。基于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四种典型城市下垫面的5场降雨径流监测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污染水平、径流水质变化特征和初始冲刷效应。结果表明:(1)4种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总氮质量浓度均属于劣Ⅴ类水;四种下垫面的总磷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的降雨径流总磷质量浓度优于Ⅳ类水的频率分别为80%、16%、88.46%和5.56%;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的降雨径流总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范围分别是7~798、15~569、10~871和44~378 mg/L。(2)总氮和总磷的径流污染水平排序为:砖砌路面>绿地>沥青屋面>油毡屋面;总悬浮物的径流污染水平排序为:绿地>砖砌路面>油毡屋面>沥青屋面。(3)中雨情景下各下垫面不同污染指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小雨情景下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下垫面的各污染指标浓度较高。(4)各下垫面污染物的初始冲刷强度排序均为:总悬浮物>总磷>总氮;各下垫面的初始冲刷强度排序为:沥青屋面>油毡屋面>砖砌路面>绿地。(5)沥青屋面和油毡屋面降雨径流中的总悬浮物和总磷具有较好的同源性,而砖砌路面降雨径流中的总磷与总氮和总悬浮物都具有较好的同源性。综合而言,各下垫面总氮和总悬浮物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远超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可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污染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城市典型下垫面 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 变化特征 初始冲刷效应
下载PDF
老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以北京东城区某排水分区为例
17
作者 史秀芳 王丽晶 +2 位作者 潘兴瑶 卢亚静 王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5,共11页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北护城河某雨水排水口进行水质水量联合监测,分别识别了老城区在小雨、中雨、大雨3种不同雨型下的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了初期冲刷效应和影响径流污染的敏感性指标及其阈值,制定了老城区源头和末端污染物管控方案。研...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北护城河某雨水排水口进行水质水量联合监测,分别识别了老城区在小雨、中雨、大雨3种不同雨型下的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了初期冲刷效应和影响径流污染的敏感性指标及其阈值,制定了老城区源头和末端污染物管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小雨前20 min、中雨前30 min、大雨前10 min)污染物浓度较高,存在初期冲刷效应。小雨对SS、TP和TN指标的敏感性高于中雨和大雨,中雨对COD和NH_(3)-N指标的敏感性高于小雨和大雨,中雨和小雨的EMC浓度值比大雨高。对于SS、NH_(3)-N、TP指标,污染物浓度变化范围最大的分别为大雨、中雨、小雨。径流污染削减率为30%时,小雨、中雨和大雨需控制的降雨初期径流体积分别为25 m^(3)、35 m^(3)、150 m^(3),或控制降雨初期的降雨量为4 mm、9 mm、2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老城区 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初期冲刷
下载PDF
户外人工塑胶/草皮运动场中微塑料赋存特征研究
18
作者 王茜 孙姣霞 +4 位作者 郑涵月 向歆 徐德梅 向星羽 樊建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27-4135,共9页
针对塑胶跑道、人造草皮、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五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场地,探究了其地表以及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2500~120120个/dm^(2),雨水径流中微塑料丰度为8.26×10^(6)~4.08×10^... 针对塑胶跑道、人造草皮、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五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场地,探究了其地表以及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2500~120120个/dm^(2),雨水径流中微塑料丰度为8.26×10^(6)~4.08×10^(7)个/L,地表和雨水径流中微塑料丰度分布呈相似趋势,即人造草皮远大于塑胶跑道,大于篮球场、羽毛球场和网球场.小于0.5mm的微塑料占比均超过97%.各运动场中塑料类型为聚氨酯(PU)、聚乙烯(PE)、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材料(硅PU)、橡胶颗粒,以碎片和纤维为主.经长时间使用,均出现老化特征.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数量、种类等与地表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明显相关,这表明运动场表面产生的大量微塑料会随雨水径流迁移,污染地表水体.因此,人工塑胶/草皮运动场中微塑料释放的环境风险不容小觑,为了避免微塑料大量的流入到地表径流,相应的截留措施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户外运动场 雨水径流 迁移 赋存特征
下载PDF
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笑 王超 +1 位作者 华开成 倪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了研究坡面流的水动力学特性,提出了考虑河床坡度以及降雨动量的坡面降雨径流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Roe格式的坡面流水动力模型。结合相应的试验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坡面... 为了研究坡面流的水动力学特性,提出了考虑河床坡度以及降雨动量的坡面降雨径流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Roe格式的坡面流水动力模型。结合相应的试验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坡面流运动情况,分析了坡面流流速、水深及出流断面单宽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坡面流流速、水深均随降雨强度、坡长及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坡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出流断面单宽流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坡度的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Roe格式 降雨径流 水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Analysis of rainfall runoff characteristics from a subtropical urban lawn catchment in South-east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Jinliang HUANG Zhenshun TU +2 位作者 Pengfei DU Qingsheng LI Jie LI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31-539,共9页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runoff from a 3.26 hm^2 urban catchment with predominant land-use as lawn in Xiamen City, South-ea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measurements of rainfal...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runoff from a 3.26 hm^2 urban catchment with predominant land-use as lawn in Xiamen City, South-ea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measurements of rainfall runoff were conducted for ten rainfall events over the period March, 2008 to April, 2009.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were the major pollutants with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 of 56.09 and 0.44mg.L^-1. From hydrograph and pollutograph analysis of two typical rainfall events, it was clear that the peak rainfall preceded the peak flowrate by about 15-20 min. Meanwhil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pollutants showed multiple peaks and these peaks usually preceded peak flowrate. There were no distinctive first-flush effects except for the rainfall events with the longest rainfall duration and largest runoff volume, which was verified by the fact that the first 30% runoff volume (FF30) carried 39.36% of the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load, 35.17% of the COD load, 28.13% of the TP load and 39.03% of the nitrate nitrogen loa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total runoffvolume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F30 of TSS and 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 runoff first flush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urban lawn catch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