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的实践 被引量:60
1
作者 张仁陟 黄高宝 +3 位作者 蔡立群 罗珠珠 李玲玲 谢军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9,共9页
自2001年起,甘肃农业大学的研究者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春小麦→豌豆和豌豆→春小麦轮作系统的定位试验,以研究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 自2001年起,甘肃农业大学的研究者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春小麦→豌豆和豌豆→春小麦轮作系统的定位试验,以研究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效应。本文就近10年依托该试验获取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特定土壤、气候、农作制度下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及其酶活性、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作物生理生态等对上述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响应。初步得到免耕秸秆覆盖措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持水特性、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强作物光合效能、增加作物产量等结论,对筛选出当地适宜的耕作模式、改善区域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该项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重点关注的方向:1)保护性耕作土壤碳循环机理;2)覆盖方式的创新;3)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作物轮作 黄土高原 旱作 土壤理化性状 耕作制度
下载PDF
现代节水农业理念与技术探索 被引量:35
2
作者 吴普特 冯浩 +1 位作者 赵西宁 牛文全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从人类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历程出发,在分析论证灌溉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与旱作高效用水技术、节水农业与节水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节水农业的理念,并对现代节水农业及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提出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从人类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历程出发,在分析论证灌溉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与旱作高效用水技术、节水农业与节水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节水农业的理念,并对现代节水农业及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提出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框架。提出所谓现代节水农业就是指在确保区域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以维持植物生命健康实施精量给水与智能化配水,尽量减少植物生命过程和给水过程中的无效水量,提高农业综合用水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支撑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称其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应包括节水植物品种鉴选、植物生命健康需水过程调控、植物精量给水、土气界面聚墒抑蒸、气植界面水循环、异源水植物利用、区域智能化配水等7大技术,这7项技术基本上构成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业 旱作农业 节水农业 现代节水农业
下载PDF
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孙仕军 闫瀛 +2 位作者 张旭东 王铁良 王殿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在雨养农业区,探讨了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在不同耕作深度(15cm和25cm)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对不同耕作深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典型天气时土壤水分沿土壤剖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进行了对比研... 在雨养农业区,探讨了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在不同耕作深度(15cm和25cm)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对不同耕作深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典型天气时土壤水分沿土壤剖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两种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趋势相似,但在较大降雨后(15mm以上),深耕区土壤水分增加值比浅耕区多,连续干旱时深耕区比浅耕区土壤水分消耗更快。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深耕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比浅耕区大,在0~40cm深处相差3.04%,40~80cm深处相差最高达到4.75%。这说明深耕更有利于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调蓄。生长状况指标差异不大,浅耕区略好于深耕区,产量为浅耕区略高于深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深度 雨养农业 土壤含水率 玉米
下载PDF
中国旱灾农业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评价(英文)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静爱 苏筠 +3 位作者 商彦蕊 洪世奇 王志强 刘珍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世界近一半的国家干旱严重。中国旱灾频繁,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5%以上,随着人口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承灾体脆弱性对灾情的放大也在增加。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世界近一半的国家干旱严重。中国旱灾频繁,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5%以上,随着人口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承灾体脆弱性对灾情的放大也在增加。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和耕地承灾体的区域组合角度,在旱灾频发高值区,选择雨养农业、灌溉农业和水田农业为主要承灾体类型,构建了农业旱灾脆弱性生产压力和生活压力,灾前—灾中易损性和灾中—灾后适应性等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指标体系。提出脆弱性评价的区域模型,即:雨养农业的易损—适应模型(兴和)、灌溉农业的生产—生活压力模型(邢台)和水田农业的需水—灌水模型(鼎城)。基于农业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提出制定适应降水变化的波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区域政策、建立农业生态—生产范式、建立“水银行”管理机制、建立用水效益和开源节流的评估体系以及加强“截水—抽水—控水”为一体的灌溉系统工程建设,提高灌溉应急能力等对策,以期为农业旱灾的防御和区域粮食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雨养农业 灌溉农业 水田农业 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旱灾 中国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高寒阴湿地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鸿 何春雨 +4 位作者 李凤民 王润元 杨启国 邓振镛 王鹤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11-2117,共7页
利用甘肃省岷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87—2004年的观测资料,探讨了气候变暖对高寒阴湿雨养农业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8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并且变暖的幅度和速率远远大于全国近50年的平均值,春小麦... 利用甘肃省岷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87—2004年的观测资料,探讨了气候变暖对高寒阴湿雨养农业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8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并且变暖的幅度和速率远远大于全国近50年的平均值,春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在生长期缩短、产量增加;春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温度升高对各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各阶段变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开花-乳熟期的温度增加和产量的相关性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出苗-拔节期、开花-成熟期的温度增加以及拔节-孕穗期的温度降低,是引起每穗籽粒数增加而不孕小穗率减少,最终导致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春小麦生长期间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生长期缩短约9.2d,产量增加约26.2%;预计随着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该地区的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将会继续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地区 春小麦 气候变暖 生长 产量 雨养农业
下载PDF
我国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居煇 李三爱 严昌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28-731,共4页
由于水资源匮乏,我国北方旱区农业多以雨养为主。小麦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明确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对区域粮食生产水平做出客观评价,本文以整个北方旱农区为宏观尺度,利用CERES-wheat作物模型,模拟了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水平... 由于水资源匮乏,我国北方旱区农业多以雨养为主。小麦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明确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对区域粮食生产水平做出客观评价,本文以整个北方旱农区为宏观尺度,利用CERES-wheat作物模型,模拟了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水平,分析了潜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的生产潜力为半湿润区>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约为6300kg·hm-2,干旱区约为3000kg·hm-2,干旱区的年际间潜力变化较其他区域稳定。我国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冬小麦的潜力高于春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旱区 雨养农业 小麦 生产潜力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中国雨养农业区旱灾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梁书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4,共6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同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雨养农业区的旱灾发生程度和旱灾抗御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定出了雨养农业区的旱灾发生程度、旱灾抗御潜力和旱灾风险等级。主要结论为中国的中北区、华北区、东北区和...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同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雨养农业区的旱灾发生程度和旱灾抗御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定出了雨养农业区的旱灾发生程度、旱灾抗御潜力和旱灾风险等级。主要结论为中国的中北区、华北区、东北区和西南区为雨养农业旱灾防御和抗御的重点区域,应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实施防旱抗旱措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推广节水灌溉、等高工程建设和地膜覆盖保墒是4种关键的抗旱措施,在实践中需要同时实施多种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抗旱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业 旱灾发生程度 旱灾抗御潜力 旱灾风险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蕊 孙仕军 +3 位作者 张旺旺 陈志君 张旭东 朱昆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0,共6页
以东北地区覆膜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M1)、普通地膜(M2)及裸地(CK)3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温度、贮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距地... 以东北地区覆膜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M1)、普通地膜(M2)及裸地(CK)3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温度、贮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距地表5、10、15、20和2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均明显高于普通地膜和裸地,在抽雄―成熟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全生育期内,M1处理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M2处理,2个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趋势一致,田间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表现为M1处理>M2处理>CK。此外,M1处理下玉米出苗率为99.5%,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8.5%和16.2%;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出6.8%和35.2%。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及其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玉米产量 雨养农业
下载PDF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对耕层积温的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仕军 姜浩 +3 位作者 陈志君 朱振闯 张旭东 迟道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72,共12页
为了探讨东北雨养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对耕层积温的响应规律,设置了无色透明膜(M1)、黑膜(M2)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根据2016和2017两年数据,应用S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玉米株高、成熟期... 为了探讨东北雨养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对耕层积温的响应规律,设置了无色透明膜(M1)、黑膜(M2)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根据2016和2017两年数据,应用S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玉米株高、成熟期之前叶面积指数以及干物质累积随耕层积温变化动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玉米干物质累积的Slogistic曲线特征量与产量关系。研究表明:1)玉米株高渐增期的平均生长速率大小表现为M2>M1>M0,在快增期表现为M2>M0>M1,缓增期表现为M0>M2>M1;2)玉米叶面积指数渐增期和缓增期平均增长速率表现与株高一致,快增期则表现为M2>M1>M0,黑膜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增加速率最高,无色透明膜处理次之;3)黑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快增期干物质累积持续时间,并且较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处理率先进入干物质累积快增期,这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4)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干物质累积曲线拐点等特征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认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渐增期影响较大,其中无色透明膜加速玉米衰老;黑膜处理下干物质累积最大,产量最高,玉米生长更稳定。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研究,可用于玉米生产管理决策中作物生长路线的设计,能够为提高玉米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积温 Slogistic 地膜覆盖 雨养农业 春玉米
下载PDF
PAM(聚丙烯酰胺)应用于西北黄土地区旱作农业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陆军 黄兴法 +1 位作者 唐泽军 詹卫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我国西北地区雨养(旱作)农业面积广大、产量低而不稳。水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地表使用PAM可以提高降雨入渗、提高作物产量。该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出发,研究用PAM进行旱作农业的经济性。分析了作物产量函数关系,得到PAM降... 我国西北地区雨养(旱作)农业面积广大、产量低而不稳。水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地表使用PAM可以提高降雨入渗、提高作物产量。该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出发,研究用PAM进行旱作农业的经济性。分析了作物产量函数关系,得到PAM降雨入渗增加和作物产量增加的关系。由试验数据,得到了用PAM增加作物可用水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定量计算不同降雨量、作物价格和PAM成本比条件下采用PAM提高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函数关系。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用PAM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玉米使用PAM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说明在西北黄土地区用PAM进行旱作农业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黄土地区 雨养农业 经济性 作物
下载PDF
作物高效用水生理生态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董宝娣 刘会灵 +5 位作者 王亚凯 乔匀周 张明明 杨红 靳乐乐 刘孟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65-1475,共11页
提高作物对水分的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本文从作物高效用水的品种差异、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响应差异、气孔导度对作物叶片奢侈蒸腾的调控、不同抗旱类型作物在应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策略差异等4个方面,... 提高作物对水分的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本文从作物高效用水的品种差异、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响应差异、气孔导度对作物叶片奢侈蒸腾的调控、不同抗旱类型作物在应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策略差异等4个方面,主要对国内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根据本研究组多年研究结果,提出了3项作物高效用水的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1)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作物周年用水效率技术。利用作物及品种的用水特性、产量差、效率差,根据地下水压采目标,构建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与轮作方式,提高作物周年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太行山前高产区为例,冬小麦-夏谷子/春甘薯两年3熟制是一种产量、水分经济利用效率均较高的种植结构。2)活化播期,拓宽播种阈值,提高作物雨水利用效率技术。通过选用合适品种拓宽播期、等墒、找墒、保墒拓展利用土壤水分的时空范围、播量变量调节等,提高作物雨水利用效率。通过技术组装与配套,冬小麦只要在11月底之前播种,产量与常规种植没有显著差异。3)覆盖保墒,提高旱地作物高效用水技术。其中,小麦-玉米土下覆膜一膜两用丰产节水模式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水分、盐分、抑制杂草等多项调控,显著提高了雨养农田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环渤海低平原沧州地区,该技术模式在没有任何灌溉条件下的周年产量达15 910.20~16 965.90 kg·hm-2,比对照增产10.52%~41.44%。深入探讨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基础、进一步研发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的新技术、统一作物高效用水的量化标准和充分利用非常规水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业 作物 高效用水 水分利用效率 生理生态调控 配套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黄土旱塬区免耕玉米田土壤呼吸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珊珊 丁新宇 +2 位作者 杨倩 张清平 沈禹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70-2577,共8页
在多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I-8150-16多通道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传统耕作和免耕处理下玉米田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观测,以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处理下土壤呼吸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降雨发生瞬间,土壤呼吸受应激反应影响迅速降低,传... 在多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I-8150-16多通道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传统耕作和免耕处理下玉米田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观测,以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处理下土壤呼吸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降雨发生瞬间,土壤呼吸受应激反应影响迅速降低,传统耕作和免耕处理下分别较降雨前降低62.9%—92.9%和35.8%—56.9%;降雨后,传统耕作和免耕处理土壤呼吸的降幅范围分别为31.5%—89.2%和15.7%—59.9%;土壤体积含水量接近于18%时,传统耕作下土壤呼吸比免耕下高51.8%,当土壤体积含水量高于30%时,传统耕作下土壤呼吸比免耕处理下低43.0%,表明传统耕作土壤呼吸更易受土壤水分的影响,波动幅度大;传统耕作处理下土壤呼吸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免耕处理下土壤呼吸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土壤体积含水量较小(<20%)时,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呼吸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含水量较高(>30%)时则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小,两种情况下均为免耕处理的变化速率更大;双因子线性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玉米田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雨养农业 土壤呼吸 降雨
下载PDF
玉米品种抗旱性分析及在雨养旱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国航 王卫红 +4 位作者 宋慧欣 栗雨勤 齐华 王天宇 赵久然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1,共4页
2006~2008年,在京郊主要玉米产区及河北等地大面积实行玉米雨养旱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品种主要采用了京单28和京科25等。耐旱能力主要体现在抗旱萌发能力强,播期适应性好,抗(耐)旱指数高,再辅以抗旱种衣剂和保水剂,可有效提高抗(耐)... 2006~2008年,在京郊主要玉米产区及河北等地大面积实行玉米雨养旱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品种主要采用了京单28和京科25等。耐旱能力主要体现在抗旱萌发能力强,播期适应性好,抗(耐)旱指数高,再辅以抗旱种衣剂和保水剂,可有效提高抗(耐)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萌发指数 播期 抗旱指数 雨养旱作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亮亮 黄高宝 +2 位作者 李玲玲 谢军红 陈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探明在旱作雨养农业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水分利用机制的影响,依托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于2012年比较研究了传统耕作(T)、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地膜覆盖(NTP)条件下春小麦的阶段耗水量、抽穗期和灌浆期7:00... 为探明在旱作雨养农业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水分利用机制的影响,依托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于2012年比较研究了传统耕作(T)、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地膜覆盖(NTP)条件下春小麦的阶段耗水量、抽穗期和灌浆期7:00时旗叶水势和各土壤层次的水分含量随不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处理(NTS)相对于传统耕作处理(T)能提高全生育期0~30cm的土壤含水量和全生育期的作物耗水量(较传统耕作(T)提高5.45%),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的抽穗期和灌浆期的7:00时旗叶水势相对于传统耕作(T)增加6.2%和4.6%,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高于传统耕作(T)处理11.2%和17.3%.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在增加作物耗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作物产量,所以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施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作物对有限降水的高效合理利用,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保护性耕作 雨养农业 水势 耗水量 耗水强度
下载PDF
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控制阈值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学军 刘平 +1 位作者 翟汝伟 蒋正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8,共5页
在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设置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指标,开展以土壤含水率为灌溉控制指标的精量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在分析玉米各生育期灌水量、土壤含水率、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推荐在丰水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土壤... 在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设置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指标,开展以土壤含水率为灌溉控制指标的精量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在分析玉米各生育期灌水量、土壤含水率、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推荐在丰水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控制阈值为:种植期80%θf、苗期—拔节期55%θf、拔节期—抽雄期85%θf、抽雄期—灌浆期80%θf,水分生产效率可达3.35kg/m3。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推荐土壤含水率控制阈值为:种植期60%θf、苗期45%θf、拔节期50%θf、抽雄前期60%θf,水分生产效率可达3.7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业 土壤含水率 灌溉 阈值
下载PDF
Resilience, reliability and risk analyses of maize, sorghum and sunflower in rain-fed systems using a soil moisture modeling approach 被引量:1
16
作者 Berhanu F. Alemaw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This paper is aimed at examin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ethods for resilience, reliability and risk analyses of rain-fed agricultural systems from modeled continuous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in rain-fed crop lands. T... This paper is aimed at examin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ethods for resilience, reliability and risk analyses of rain-fed agricultural systems from modeled continuous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in rain-fed crop lands. The methodology involves integration of soil and climatic data in a simple soil moisture accounting model to assess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and a risk used as indicator of sustainability of rain-fed agricultural systems. It is also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soil moisture modeling in risk analysis and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in a semi-arid region in Limpopo Basin where rain-fed agriculture is practiced. For this purpose, a daily-time step soil moisture accounting model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daily soil moisture, evaporation, surface runoff, and deep percolation using 40 years (1961-2000) of agroclimatic data, and cropping cycle data of maize, sorghum and sunflower. Using a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on crop water requirement and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we determined resilience, risk and reliability a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sustainability of rain-fed agriculture of these three crops. These soil moisture simulation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revealed further confirmation of the relative sensitivity to drought of these crops. Gener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risk of failure is relatively low for sorghum and relatively high for maize and sunflower in the two sites with some differences of severity of failure owing to the slightly different agroclimatic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LIENCE RELIABILITY Risk Analysis: agricultural Drought Index rain-fed agriculture Soil Moisture Modeling Limpopo Basin
下载PDF
旱作农业生产力分析方法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彦兆 王军德 卢书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6,共3页
通过对雨养农业区天然降水与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旱作农业生产力分析与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水分供给和时间变化的二元产量模型,为进行旱作农业区不同时段不同水平年条件下的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旱作农业 生产力 产量水平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微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尔华 张世熔 +2 位作者 刘世全 赖精华 李长治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通过对区域水量的供需分析 ,结合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 ,运用区域水量平衡法探讨了四川中部丘陵村级小区域内微型水利工程蓄水总量的确定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 ,采用单纯形法优化设计出了大、中和小型蓄水池数目、蓄水容量及其配套分布。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微型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垄沟耕作对雨养农田水循环过程影响及其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子强 刘姗姗 吕振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垄沟耕作是实现干旱区雨养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和地下水过程4个方面开展了垄沟耕作模式对雨养农田水循环过程影响的一系列试验和模拟研究,... 垄沟耕作是实现干旱区雨养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和地下水过程4个方面开展了垄沟耕作模式对雨养农田水循环过程影响的一系列试验和模拟研究,并得出雨养农田垄沟耕作模式具有集水保墒作用的研究结论。垄沟耕作对雨养农田水循环过程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室内模拟实验、大田观测试验和数值模型模拟3种。此外,国内外相关学者还采用数理统计最优化分析方法、数学建模等方法提出了面向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雨养农田垄沟布局优化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耕作 雨养农田 水循环过程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降水量分配对旱地小麦和豌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广 黄高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2-347,共6页
为探索降水量分配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在对APSIM模型检验的基础上, 运用APSIM模型和多元积分回归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季节分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APSIM模型可用来模拟小麦和豌豆的产量; 作物产量除与年... 为探索降水量分配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在对APSIM模型检验的基础上, 运用APSIM模型和多元积分回归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季节分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APSIM模型可用来模拟小麦和豌豆的产量; 作物产量除与年降水总量有关外, 还与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关;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小麦和豌豆产量影响为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 并且都为正效应; 当年6~7月份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5~6月份降水对豌豆产量影响最大, 最大贡献率为每增加1 mm的降水量, 小麦增产10.4 kg·hm^-2, 豌豆增产10.3 kg·hm^-2; 降水量季节分配比年降水总量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更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多元积分回归 降水量季节分配 作物产量 小麦 豌豆 雨养农业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