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1
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16 位作者 刘冠华 党建荣 何锐荣 周嗣信 尹全民 罗亦孝 王义芳 魏宝文 孙志宇 肖国青 王金川 江山红 李加兴 孟祥伟 张万生 秦礼军 王全进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9年第5期528-536,共9页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RIBLL)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ort-lived radioactive nuclei and studies of exotic nuclei far from the β-stability line. It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recent...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RIBLL)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ort-lived radioactive nuclei and studies of exotic nuclei far from the β-stability line. It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recently at the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 Lanzhou. RIBLL consists of two doubly achromatic parts with a solid acceptance ΔΩ?6.5 msr, momentum acceptance Δp/p=±5% and maximum magnetic rigidityBp max=4.2 Tm. The second part of RIBLL serving as a spectrometer gives an element resolutionZ/ΔZ>150 and mass resolutionA/ΔA>300. The polarized secondary beams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a swinger dipole magnet to change the incident direction of primary projectile from 0° to 5°. The shortest lift time for secondary beams on RIBLL is less than 1 μs. First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neutron rich nuclei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perties of halo nuclei and exotic nuclear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radioactive nuclear beams PROJECTILE fragmentation.
原文传递
核物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承烈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2年第3期4-10,共7页
本文介绍了国际核物理研究的趋势,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已从传统核物理转向亚核自由度变得重要的领域,讨论了在核结构、核反应、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亚核自由度、放射性核束和核天体物理学等领域所获得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核物理 亚核自由度 重离子碰撞
原文传递
ECR Ion Sources for Radioactive Ion Beam Production
3
作者 P.Jardin C.Canet +11 位作者 J.C.Cornell M.Dupuis C.Eleon J.L.Flambard G.Gaubert N.Lecesne P.Leherissier F.Lemagnen R.Leroy J.Y.Pacquet M.G.Saint Laurent A.C.C.Villari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06-210,共5页
ECRIS’s dedicated to radioactive ion production must be as efficient as those used for production of stable elements,but in addition they are subject to more specific constraints such as radiation hardness, short ato... ECRIS’s dedicated to radioactive ion production must be as efficient as those used for production of stable elements,but in addition they are subject to more specific constraints such as radiation hardness, short atom-to-ion transformation time,beam purity and low cost.Up to now,different target/ion-source systems(TISSs)have been designed,using singly-charged ECRISs,multi-charged ion sources or an association of singly-to-multi-charged ECRISs.The main goals,constraints and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existing ECR setups will be compared before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is given of the one designed for the SPIRALⅡproject and its future impr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ion source electromagnetic ISOTOPE SEPARATOR radioactive nuclear beams charge BREEDING
原文传递
基于塑料闪烁探测器的飞行时间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星 王友宝 +8 位作者 王宝祥 白希祥 郭冰 李志宏 连钢 柳卫平 苏俊 颜胜权 曾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2-456,共5页
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的次级放射性核束装置上,为有效鉴别、监督次级束并确定其能量,建立了一套基于塑料闪烁探测器的飞行时间系统。结合次级束共振散射反应1H(17F,p)17F的厚靶实验,对该套飞行时间系统予以描述,并对其性能进行讨论。
关键词 飞行时间方法 塑料闪烁探测器 次级放射性核束 厚靶实验方法
下载PDF
碎裂反应和放射性核束的产生
5
作者 方德清 沈文庆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5-355,共21页
本文总结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产生同位素分布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包括参数化公式 ,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介绍了模型的物理基础和计算方法 ,并讨论了对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的修正。同时用统计擦碎模型探讨了碎裂反应产生的同位素分布... 本文总结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产生同位素分布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包括参数化公式 ,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介绍了模型的物理基础和计算方法 ,并讨论了对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的修正。同时用统计擦碎模型探讨了碎裂反应产生的同位素分布的同位旋效应。然后介绍了放射性核束的产生方法 ,并对放射性束流物理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反应 放射性核束 擦碎模型 同位旋效应 中能重离子炮弹 碰撞 同位素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64)Cu的产生和加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秦久昌 姜永良 +7 位作者 陈泉 何明 姜山 崔心炜 游曲波 柴世琴 杨宝君 许谨诚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3,共4页
开展了产生和加速放射性核束(64)Cu(Off-line)的实验研究,解决如下技术关键:离子源的强放射性(64)Cu靶的制备、安装、准直和屏蔽;弱束流(64)Cu加速时的加速器调束;(64)Cu束流的分离和鉴别。在实验靶上获... 开展了产生和加速放射性核束(64)Cu(Off-line)的实验研究,解决如下技术关键:离子源的强放射性(64)Cu靶的制备、安装、准直和屏蔽;弱束流(64)Cu加速时的加速器调束;(64)Cu束流的分离和鉴别。在实验靶上获得(64)Cu离子(80MeV)的流强为4×10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离子源 铜离子 核物理实验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军 沈文庆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7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综述当今世界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放射性核束的产生,放射性核束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研究和熔合反应研究,放射性核束开展的天体物理核反应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介绍了我们对奇异核反应及结构研究... 综述当今世界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放射性核束的产生,放射性核束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研究和熔合反应研究,放射性核束开展的天体物理核反应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介绍了我们对奇异核反应及结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奇异核反应 奇异核结构 核物理
全文增补中
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方法在非束缚核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厚靶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方法在非稳定核结构测量中的应用。它是研究非束缚态核结构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反冲轻核的激发函数,提取共振态的能量、自旋宇称和衰变宽度等。主要用于研究非稳定核素的结构...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厚靶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方法在非稳定核结构测量中的应用。它是研究非束缚态核结构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反冲轻核的激发函数,提取共振态的能量、自旋宇称和衰变宽度等。主要用于研究非稳定核素的结构、核天体物理中相关核的阈能共振态的能级参数测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靶逆运动学 放射性核束 非束缚核 核结构
下载PDF
非束缚核~9He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简要介绍了目前有关非稳定核9He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现代壳模型理论计算表明9He的基态自旋宇称为1/2+,而不是1/2-,即存在自旋宇称翻转现象.到目前为止,实验上虽然观测到了9He的几个共振态,但还不能确认其基态的能量和自旋宇称值.利用... 简要介绍了目前有关非稳定核9He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现代壳模型理论计算表明9He的基态自旋宇称为1/2+,而不是1/2-,即存在自旋宇称翻转现象.到目前为止,实验上虽然观测到了9He的几个共振态,但还不能确认其基态的能量和自旋宇称值.利用新的实验技术———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对9He核进行研究,给出了共振态的自旋宇称可能的取值范围.在ISOL型次级束装置上的实验有望能给出9He核能级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非束缚核 核结构 原子核物理 自旋宇称翻转现象 共振态
下载PDF
爆发性核合成与核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寿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讨论了天体物理环境中爆发性核合成及其与核结构的紧密关系 .用反射不对称壳模型计算了远离稳定线丰中子核 14 8Ba的低能八极转动带 ,结果与实验很好符合 .展示了其应用于不稳定核低能态计算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核合成 核结构 放射性核束 天体物理 爆发性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11
作者 曹中鑫 叶沿林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3-739,共7页
文章介绍了放射性核束物理的现状和进展,给出了一些目前热点的研究问题和方向,比如垒下融合反应、费米能区和高能区直接核反应、滴线核性质、非稳定核区的新幻数和新的集体运动模式等.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垒下融合 直接核反应 核幻数
原文传递
现代核物理及其发展
12
作者 石宗仁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概述了核物理新的研究机遇,这机遇是:(1)在核介质内,寻找和研究夸克自由度,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QCD;(2)研究核物态方程;(3)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4)研究各种极端条件下的核结构;(5)核介质用于精确研究强、电弱相互作用... 本文概述了核物理新的研究机遇,这机遇是:(1)在核介质内,寻找和研究夸克自由度,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QCD;(2)研究核物态方程;(3)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4)研究各种极端条件下的核结构;(5)核介质用于精确研究强、电弱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等。为此,4GeV连续束电子加速器CEBAF、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正在建造,强子装置和放射性核束加速器正在筹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 发展 核结构 加速器
原文传递
在线穆斯堡尔谱测量装置
13
作者 黄彦君 林俊 +2 位作者 厉淑贞 李世民 夏元复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穆斯堡尔效应自从被发现以来,已经成为研究超精细相互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应用又受限制于一些长半衰期母核的核素。随着放射性核束技术的发展,基于加速器与在线同位素分离(IsotopeSeparatorOn-Line,ISOL)... 穆斯堡尔效应自从被发现以来,已经成为研究超精细相互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应用又受限制于一些长半衰期母核的核素。随着放射性核束技术的发展,基于加速器与在线同位素分离(IsotopeSeparatorOn-Line,ISOL)技术的短寿命放射性核束在线穆斯堡尔测量技术也得以发展起来,扩展了穆斯堡尔谱学的应用范围。目前国际上许多加速器(如RIKEN、CERN等)的在线同位素分离装置上都已经建立了在线穆斯堡尔实验装置,并在离子注入、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尝试建立的用于在线穆斯堡尔谱测量的装置以及初步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穆斯堡尔谱学 放射性核束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下载PDF
放射性离子束的产生和加速
14
作者 秦久昌 姜永良 +7 位作者 游曲波 白希祥 柳卫平 陈泉 郭刚 何明 姜山 许谨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25-729,共5页
研制了一条次级放射性束流线 ,产生放射性核束11C ,17F ,7Be,13N ,6 He。利用所获的放射性核束7Be,成功地完成了7Be(d ,n) 8B反应的角分布测量。采取离线方法产生和加速了放射性核束6 4Cu ,在实验靶上获 1.2× 10 5ions·s- 1(8... 研制了一条次级放射性束流线 ,产生放射性核束11C ,17F ,7Be,13N ,6 He。利用所获的放射性核束7Be,成功地完成了7Be(d ,n) 8B反应的角分布测量。采取离线方法产生和加速了放射性核束6 4Cu ,在实验靶上获 1.2× 10 5ions·s- 1(80MeV) ,完成了6 4Cu库仑激发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离子束 加速 放射性核束 离线法 在线法 加速器
下载PDF
用长气体靶研究^(22)Na+α共振散射
15
作者 金孙均 王友宝 +21 位作者 苏俊 颜胜权 李云居 郭冰 李志宏 曾晟 连钢 白希祥 柳卫平 山口英齐 久保野茂 胡钧 D.Kahl 郑孝顺 文俊永 寺西高 王宏伟 石山博信 岩佐直人 小松原哲郎 李二涛 张健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在日本东京大学CRIB次级束装置上,用长气体靶开展了22Na+α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针对长气体靶实验中的两体运动学重构问题,提出了一套包括构建空间复杂几何关系、计算能量损失以及反应运动学的逐事件分析方法;对22Na+α共振散射的... 在日本东京大学CRIB次级束装置上,用长气体靶开展了22Na+α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针对长气体靶实验中的两体运动学重构问题,提出了一套包括构建空间复杂几何关系、计算能量损失以及反应运动学的逐事件分析方法;对22Na+α共振散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构分析,得到了Ec.m.=4.2~5.4 Me V区间22Na(α,α)的激发函数,从实验的激发函数中观测到了复合核26Al 5个较为明显的共振峰。鉴于26Alα共振态的衰变模式比较复杂,本工作发现的26Al新共振态的能级性质有待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 长气体靶 厚靶方法 运动学重构 激发函数
原文传递
天体物理重要反应^(13)N(p,γ)^(14)O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郭冰 李志宏 +11 位作者 颜胜权 连钢 白希祥 王友宝 曾晟 苏俊 王宝祥 柳卫平 舒能川 陈永寿 常宏伟 江厉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2,共6页
13N(p,γ)14O是高温CNO循环中的关键反应,对恒星能量产生机制及其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产生的13N放射性束测量了质心系能量为8.9 MeV的13N(d,n)14O反应的角分布,导出了14O基态渐进归一化系数(ANC)... 13N(p,γ)14O是高温CNO循环中的关键反应,对恒星能量产生机制及其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产生的13N放射性束测量了质心系能量为8.9 MeV的13N(d,n)14O反应的角分布,导出了14O基态渐进归一化系数(ANC)为(29.4±5.3)fm-1。此外,使用镜像核的电荷对称性,通过分析13C(d,p)14C反应的角分布,导出了与实验一致的14O基态质子ANC。使用最新开发出的R矩阵程序,导出13N(p,γ)14O反应在高温CNO循环中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将此数据代入核天体物理反应的网络程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新星中CNO循环产生的能量比原有的结果多5%,这可能会对新星的演化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CNO循环 放射性束流 角分布 渐进归一化系数 S因子
下载PDF
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及新核素^(19)Na产生截面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明照宇 张丰收 +4 位作者 陈列文 朱志远 詹文龙 郭忠言 肖国青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6-661,共6页
介绍了一种同位旋相关的输运方程 ,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 2 8.7和 6 0 .0MeV/u时  12 C +12 C的反应 ,对模型进行检验 ,发现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实验结果 ,说明了方程的可靠性 .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 2 8.7MeV/u下反应系统17— 2 ... 介绍了一种同位旋相关的输运方程 ,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 2 8.7和 6 0 .0MeV/u时  12 C +12 C的反应 ,对模型进行检验 ,发现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实验结果 ,说明了方程的可靠性 .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 2 8.7MeV/u下反应系统17— 2 0 ,2 2 Ne+12 C中核素19Na的产生截面 ,发现缺中子核引起的反应 ,具有更大19Na的产生截面 ,为新核素的探测找到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19 同位旋相关 Boltzmann-Langevin方程 截面
原文传递
同位旋相关的输运理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丰收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评述了当前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相关的输运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物理 输运理论 同位旋效应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的产生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久昌 姜永良 +6 位作者 游曲波 陈泉 许谨诚 白希祥 杨丙凡 苏胜勇 柴世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3-408,共6页
为适应国际核物理学的发展,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这一世界前沿工作,对放射性核束的产生和加速方面的多项工作进行了研究。文章简要介绍相关的离子源和加速器工程技术问题。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在线 离线 离子源 加速器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引起的奇异核反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军 沈文庆 王建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7-33,共7页
结合开展的工作,对放射性核束流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研究、放射性束流引起的熔合反应研究、放射性束流开展的天体物理核反应研究以及其它有关的核反应研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核反应总截面 熔合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