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祛魅——试论《无声告白》中华裔美国人的精神危机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英剑 王芳 《英语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62-70,共9页
小说《无声告白》以美国70年代模范族裔家庭为观察对象,展现了美国华裔成功表象下所面临的精神危机。本文拟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身份焦虑和婚姻危机来探索美国华裔在种族融合上的困境,揭示小说对于"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的解构。
关键词 模范少数族裔 身份焦虑 婚姻危机 种族融合 解构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主义:引发种族冲突还是促进融合
2
作者 郭瑞雁 《政治思想史》 2023年第3期148-165,200,共19页
多元文化共存是西方多数国家的现状,如何应对差异性文化也是西方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其宗旨在于承认少数群体的存在及价值,并提倡通过特殊赋权对少数群体权益进行保护。在种族议题上,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共存是西方多数国家的现状,如何应对差异性文化也是西方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其宗旨在于承认少数群体的存在及价值,并提倡通过特殊赋权对少数群体权益进行保护。在种族议题上,多元文化主义到底发挥的是引发种族冲突还是促进种族融合的作用,学术界的评价大相径庭。对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界定是影响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各国国情及多元文化政策具体执行策略也是影响评价的客观因素。无论如何,结合各自国情鉴别并选择恰当的多元文化主义为指引才是较为科学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种族冲突 种族融合
下载PDF
华裔女儿成长的困惑和艰辛——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淑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解读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探索华裔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负和美国文化的排斥,揭示华裔少女在两种文化夹缝中成长的困惑和艰辛,展现华裔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收获。
关键词 《女勇士》 汤亭亭 华裔 解读 困惑 作家 成长 过程 美国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美国武装力量中种族融合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国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9,共6页
直到二战结束,美国武装力量仍保持着比较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战后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9981号总统行政命令的颁布,使得美国的武装力量逐渐取消了种族隔离。美国武装力量种族融合的实现离不开黑人不懈的抗争,国会议员和新闻媒体的支... 直到二战结束,美国武装力量仍保持着比较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战后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9981号总统行政命令的颁布,使得美国的武装力量逐渐取消了种族隔离。美国武装力量种族融合的实现离不开黑人不懈的抗争,国会议员和新闻媒体的支持也十分重要,朝鲜战争起到了促进作用。武装力量中种族融合制度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减少种族摩擦,提高美军的作战效率,而且也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成就。它发生在布朗判决之前,对于民权运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力量 种族隔离 种族融合 9981号行政命令 民权运动
下载PDF
二战后英国有色族裔社会融入困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宜芯 周小粒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99,共6页
二战后,随着1948年6月《1948年英国国籍法》等移民法案的颁布,大量移民和有色族裔移居英国。然而,英国政府和民众对大量涌入的有色族裔移民的忧虑和歧视贯穿始终,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有色族裔移民在就业、居住、教育等方面受... 二战后,随着1948年6月《1948年英国国籍法》等移民法案的颁布,大量移民和有色族裔移居英国。然而,英国政府和民众对大量涌入的有色族裔移民的忧虑和歧视贯穿始终,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有色族裔移民在就业、居住、教育等方面受到歧视性对待,因此有色族裔群体的生存状态堪忧,社会融入深陷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有色族裔 种族歧视 社会融入
原文传递
《看不见的人》中的空间书写与伦理诉求
6
作者 李栋杰 陈爱敏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1期28-35,共8页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当属战后美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作品摆脱了黑人小说惯有的主题: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讲述了主人公无名黑人青年探寻自我和自我觉醒的经历。小说通过空间规训、空间迁移和空间重构等书写技...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当属战后美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作品摆脱了黑人小说惯有的主题: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讲述了主人公无名黑人青年探寻自我和自我觉醒的经历。小说通过空间规训、空间迁移和空间重构等书写技巧,揭示了美国种族隔离盛行时期非裔族群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身份迷失,再现了人物伦理选择的两难境地和意识觉醒,反映了美国非裔族群的伦理诉求,同时也表达了种族融合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空间书写 伦理诉求 种族融合
下载PDF
论美国非裔种族冒充小说的恶作剧叙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蓓蕾 谭惠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2,共7页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由美国非裔作家创作的种族冒充小说。这些小说以美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种族冒充现象为背景,围绕白肤色的黑白混血儿施行"种族冒充"展开叙事。它们虽以"种族冒充&qu...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由美国非裔作家创作的种族冒充小说。这些小说以美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种族冒充现象为背景,围绕白肤色的黑白混血儿施行"种族冒充"展开叙事。它们虽以"种族冒充"为主题和情节,实际上却是对"种族冒充"的质疑和解构。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恶作剧叙事,揭示"种族冒充"的假命题本质。"冒充"的混血儿仿佛非洲神话中的恶作剧精灵,以身体的冒充完型自我的构图,在以空间移动挑战肤色政治的仪式中狂欢。在恶作剧叙事中,这些作品对白人性进行了表演和戏仿,颠覆肤色界限和种族差异的意识形态,解构种族偏见的合理性,在对种族和身份进行认识论层面的反思中呼吁种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冒充 恶作剧 肤色界限 种族偏见 自我 种族融合
下载PDF
种族融合的荆棘:论《印第安杀手》中的名流群体 被引量:3
8
作者 章茜 郑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6-34,157,共10页
美国本土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印第安杀手》再现了九十年代印第安人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困境,揭示了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不断宣扬和散布种族主义的白人社会名流。小说中以舒尔茨为代表的媒体名流、以马特为代表... 美国本土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印第安杀手》再现了九十年代印第安人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困境,揭示了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不断宣扬和散布种族主义的白人社会名流。小说中以舒尔茨为代表的媒体名流、以马特为代表的学术名流以及以威尔逊为代表的文艺名流制造针对印第安人的偏见与暴力,误导白人大众对印第安人的态度与看法,阻碍印第安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阿莱克西真实反映美国种族融合的现状,批判白人名流群体是美国种族融合的一大障碍,试图引发社会警戒名流群体的种族主义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杀手》 名流群体 种族主义 种族融合
下载PDF
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国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0,共5页
继十六国之后的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接受汉文化的程度及汉文化修养明显加强。汉文化修养的提高使北方胡汉大族在文化上渐趋一致。南方汉族政权统治者也因此改变了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传统看法。在此基础上民族融合最后形成。民族融合的形... 继十六国之后的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接受汉文化的程度及汉文化修养明显加强。汉文化修养的提高使北方胡汉大族在文化上渐趋一致。南方汉族政权统治者也因此改变了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传统看法。在此基础上民族融合最后形成。民族融合的形成,对其后历史影响至深,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的改变和政策的调整。观念的改变,使传统的“贵中华,贱夷狄”的偏见遭到否定;政策的调整,使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少数民族贵族在上层统治集团占据重要地位。当时接受汉文化是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普遍现象,除十六国时期延续下来的民族外,增加了北朝统治民族鲜卑拓跋氏、宇文氏、高句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少数民族 贵族 汉文化 民族融合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源——以西汉武帝时期族群整合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国力 李禹阶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5,154,共1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中国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契合了汉武帝的政治诉求。民族一统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民族一统就必须进行族群整合。司马迁在《史记》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中国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契合了汉武帝的政治诉求。民族一统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民族一统就必须进行族群整合。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对“华夷共祖”民族意识的塑造,为当时的族群整合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对其后的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华夷共祖”的民族意识是当今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思想源泉,重新审视与探讨西汉时期的政治一统与族群整合,不仅有利于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历史经验,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族群整合 民族意识 大一统
原文传递
族群融合的观点与人类学方法的重视——重读《客家研究导论》之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德剑 《嘉应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解剖罗香林的专著《客家研究导论》,认为比照今天的客家研究成果,再重新审读罗氏的《客家研究导论》所蕴涵的对客家文化的深邃学术思想和里面渗透的研究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以往对罗氏的客家观点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存在很多的误区... 通过解剖罗香林的专著《客家研究导论》,认为比照今天的客家研究成果,再重新审读罗氏的《客家研究导论》所蕴涵的对客家文化的深邃学术思想和里面渗透的研究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以往对罗氏的客家观点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存在很多的误区,罗香林并非主张"血统论"的客家源流观点,而是倡导客家与南方土著"族群互动"、"族群融合"的观点,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实践中渗透的是史学家的整体史观、人类学家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香林 族群融合 整体史观 田野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