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子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园莉 江元清 +1 位作者 赵武玲 阎隆飞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以谷子 (Setariaitalica)为材料 ,提取总RNA。根据植物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的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简并引物 ,用 5’RACE方法扩增出了谷子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序列。以豌豆肌动蛋白cDNA作探针进行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扩增出了目的基因... 以谷子 (Setariaitalica)为材料 ,提取总RNA。根据植物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的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简并引物 ,用 5’RACE方法扩增出了谷子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序列。以豌豆肌动蛋白cDNA作探针进行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扩增出了目的基因。将所获得的片段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测序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谷子肌动蛋白基因的编码区长 1 1 3 1个核苷酸 ,编码了 3 77个氨基酸 ;所得序列 (命名为MIAc)与GenBank中注册的肌动蛋白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在 6 0 %以上 ,与其它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达 89%以上。根据高等植物肌动蛋白序列相似性重建了进化树 ,表明谷子肌动蛋白与水稻肌动蛋白异型体RAc2和RAc3之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肌动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快速扩增CDNA末端 分子进化
下载PDF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喻卫斌 崔海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从生态学概念种群出发,分析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机理,产业种群演进到产业集群的路径是由产业种群的属性所决定,而产业集群的效益又取决于其要素结构及关联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是内外条件作用的结果,内在机理要求相应的外部... 从生态学概念种群出发,分析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机理,产业种群演进到产业集群的路径是由产业种群的属性所决定,而产业集群的效益又取决于其要素结构及关联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是内外条件作用的结果,内在机理要求相应的外部环境与之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种群 产业集群 演化 内在机理 外部条件
下载PDF
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菌群体小种的演变 被引量:9
3
作者 柴荣耀 杜新法 +3 位作者 毛雪琴 孙国昌 陶荣祥 金敏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297-300,共4页
根据1995-1998年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选择适当的病菌和品种互作组合,通过继代接种实验模拟研究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菌演变。结果表明,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组成复杂,籼、粳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 根据1995-1998年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选择适当的病菌和品种互作组合,通过继代接种实验模拟研究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菌演变。结果表明,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组成复杂,籼、粳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稻瘟病菌和水稻品种继代互作后不同品种上病菌群体中小种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多数品种上菌系组成出现了小种优势,不同类型品种上发生的优势小种差异是导致田间病菌群体组成时常变化的根本原因。上述研究对于品种的合理推广应用和抗病性丧失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小种演变 水稻品种
下载PDF
温州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主栽品种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杜新法 徐静 +2 位作者 林再卿 陶荣祥 孙漱沅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1991~1993年从温州稻区11个县(市、区)55个不同品种上采集481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到354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23个小种,ZB群小种的分离频率较高,为80.23%,优势小种... 1991~1993年从温州稻区11个县(市、区)55个不同品种上采集481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到354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23个小种,ZB群小种的分离频率较高,为80.23%,优势小种为ZB1、ZB9和ZB13。与1981~1984年的小种普查结果相比,小种类型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温州稻区主栽品种病标样上分离的小种看,不同品种上的小种组成有差异,品种和小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亲和性关系。对温州稻区11个主栽品种的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汕优10号和辐籼6号的抗性较优,总体抗谱在76%以上,其他品种的抗谱均较差;多数主栽品种对优势小种的抗谱低于总体抗谱水平,该稻区的优势小种ZB1、ZB9和ZB13对主栽品种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选育或引进抗ZB群,尤其是ZB1、ZB9和ZB13。小种的品种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小种演变 品种 抗病性 水稻 温州稻区
下载PDF
2012年云南省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菌小种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丽娜 段国华 +4 位作者 覃雁瑜 祝雯 潘哲超 隋启君 詹家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利用11个含有不同单显性(R1、R2、R3、R4、R5、R6、R7、R8、R9、R10、R11)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鉴别寄主,对云南省会泽县村同一发病田块前、中、后期3个群体的马铃薯晚疫病菌59、158和75个菌株进行毒性频率和小种鉴定,分别鉴定出31、60和3... 利用11个含有不同单显性(R1、R2、R3、R4、R5、R6、R7、R8、R9、R10、R11)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鉴别寄主,对云南省会泽县村同一发病田块前、中、后期3个群体的马铃薯晚疫病菌59、158和75个菌株进行毒性频率和小种鉴定,分别鉴定出31、60和30个小种,大部分小种只检测到一次,其中优势小种为超级小种(含有11个毒性基因的晚疫病菌),占整个群体的53.33%;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优势小种频率、小种复杂度呈上升趋势,但小种多样性呈降低趋势,在马铃薯生育期间除了avr4外,其它毒性基因的频率未发生显著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小种演化速度快,小种结构复杂,在该地区种植起源于Solanum demission的R1~R11抗性基因存在较高的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毒性基因 小种 进化 鉴别品种 病害防治
下载PDF
为共同人性辩护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敦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共8页
通过区分种族与人性 ,作者指出种族是一个非科学的概念 ,而所有的人种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所以把人类分成不同的种族而否认有共同人性是错误的。作者通过分析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人性论 ,指出人类共同的和固定的心理机制和与之相... 通过区分种族与人性 ,作者指出种族是一个非科学的概念 ,而所有的人种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所以把人类分成不同的种族而否认有共同人性是错误的。作者通过分析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人性论 ,指出人类共同的和固定的心理机制和与之相应的多样的、变化的社会行为模式 ,是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有的适应性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 人性 进化 社会生物学 进化心理学
下载PDF
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卢灿华 吴毅歆 +2 位作者 黄莲英 毛自朝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现已报道玉米圆斑病菌有5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号(CCR0)、1号(CCR1)、2号(CCR2)、3号(CCR3)和4号(CCR4)。CCR0菌株不侵染玉米,但可侵染杂草;CCR1菌株具有寄主专化性,可分泌专化性毒素HC-toxin;CCR2菌株毒性普遍较低;CCR3除可侵染玉米外,... 现已报道玉米圆斑病菌有5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号(CCR0)、1号(CCR1)、2号(CCR2)、3号(CCR3)和4号(CCR4)。CCR0菌株不侵染玉米,但可侵染杂草;CCR1菌株具有寄主专化性,可分泌专化性毒素HC-toxin;CCR2菌株毒性普遍较低;CCR3除可侵染玉米外,还可危害水稻,分泌水稻专化性毒素BZR-cotoxin;CCR4对含有B73遗传背景的自交系致病。CCR2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而CCR3主要在冷凉的山区,CCR1和CCR4分布有限,近年来未见CCR0。我国已报道3个小种,分别为CCR1,CCR2和CCR3;CCR1和CCR2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而西南地区以CCR3为主。一般认为CCR2是CCR1,CCR3的共同祖先,CCR2和CCR4亲缘关系较近,均可能从CCR0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菌 生理小种 鉴别 分布 演化
下载PDF
文身新说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天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文身应是一种开始于野蛮时代早期 ,而结束于文明时代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 ,是原始先民成丁礼仪中的一部分。它虽有中外学术界所说的“避害”、“族徽”、“装饰”等作用 ,但其根本动因却十分简单 :在青年男女即将繁殖后代时 ,以神的名义 ... 文身应是一种开始于野蛮时代早期 ,而结束于文明时代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 ,是原始先民成丁礼仪中的一部分。它虽有中外学术界所说的“避害”、“族徽”、“装饰”等作用 ,但其根本动因却十分简单 :在青年男女即将繁殖后代时 ,以神的名义 ,用文身等残酷的成年礼仪 ,将本部族的那些病弱青年杀掉 ,不准他们繁殖病弱后代 ,从而适度控制种群规模 ,推动种群不断进化 ,确保种群长久生存。在母权制末期和父权制早期 ,因生产力的发展 ,神的地位下降 ,人的地位提高 ,为了更好地用光洁的肌肤吸引异性 ,女子不再文身 ;男子的地位越来越高 ,责任亦越来越大 ,“种”是否优良对部族干系重大 ,因此男子仍必须文身。进入文明时代后 ,青年男女成年时虽然都不再文身了 ,但其头饰服饰均需有明显标志 ,以纪念先祖 ,体现族属 ,反映传统 ,显示成年 ,这是一种“亚文身”现象 ,说明人类生存状况已大为改善 ,人种质量亦大为提高 ,不再需要用野蛮方式来推动人种进化了。人类的文身史 ,记录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身 原始宗教 人种进化
下载PDF
南充市主要作物品种演变及其原因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琼 汤泽生 +2 位作者 苏智先 何清君 唐开伦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62-266,共5页
通过分析南充市各县区 7种主要作物品种在各个时期的种类及其演变过程 ,总结了作物品种演变的规律 ,并探讨了演变的原因 .结果表明 :主要作物品种均经历了从地方品种到杂交品种的变化 ,品种的抗性增强、产量增加 .
关键词 作物 品种演变 南充市 演变规律 品种抗性 产量 水稻 小麦 玉米 红薯
下载PDF
赫哲族挡木轮游戏的演变及其学校传承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佳松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资料法、现场观察法、访谈调研法和罗辑分析法,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游戏过程,调研其功能,分析其在学校体育课中的传承发展。结果表明:挡木轮产生于赫哲族造渔船的生产之中,从随手抛掷滚动锯掉的木轮片,到向网兜内掷... 采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资料法、现场观察法、访谈调研法和罗辑分析法,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游戏过程,调研其功能,分析其在学校体育课中的传承发展。结果表明:挡木轮产生于赫哲族造渔船的生产之中,从随手抛掷滚动锯掉的木轮片,到向网兜内掷滚木轮和截抄木轮,经历了赫哲人世世代代言传身教的传承和更新发展,挡木轮的生产、娱乐、竞技、教育和健身等功能,促使其演变成赫哲族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并能够设置成学校传统体育选项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挡木轮 演变 传承 学校体育
下载PDF
绒山羊RORα基因2种亚型的结构与进化分析
11
作者 吴江鸿 刘永志 +1 位作者 孙海莲 张文广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为深入研究绒山羊RORα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结合转录组获得了绒山羊(Capra hircus)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RORα)基因的2个亚型:RORα1和RORα2(GenBank登录... 为深入研究绒山羊RORα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结合转录组获得了绒山羊(Capra hircus)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RORα)基因的2个亚型:RORα1和RORα2(GenBank登录号分别是HM_061155和HM_358053)。序列分析表明,RORα1序列全长1 620bp,包括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29bp、3′端非翻译区211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380bp,共编码45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52.3ku,理论等电点6.25。RORα2序列全长1 694bp,包括5′UTR 76bp、3′UTR 211bp和ORF 1 407bp,共编码468个氨基酸;与人RORα4的长度相同,相似性达99%,分子质量约为53.4ku,理论等电点为6.37。结果显示:1)RORα1氨基酸序列缺少大多数核受体具有的调节区(A/B区),预测的二级结构少一个β-折叠基序(YFV);2)RORα的DNA结合区到配体结合区部分属于纯化选择,A/B区在长度和序列方面变异都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RORα基因 race 编码蛋白 进化
原文传递
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 被引量:69
12
作者 胡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96,共13页
以民俗体育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流变及传承发展为研究内容,选取龙舟竞渡作为调查对象,探析生活世界中民俗体育产生发展的路径和形式,揭示民俗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图式及特征。研究认为,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民俗体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 以民俗体育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流变及传承发展为研究内容,选取龙舟竞渡作为调查对象,探析生活世界中民俗体育产生发展的路径和形式,揭示民俗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图式及特征。研究认为,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民俗体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仍然具备存在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但是,社会认同和现实参与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民俗体育的现代转型离不开相应的现代性生成机制。民俗体育的现实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与现代体育的合流、走竞赛表演的社会化道路和散落于民间的自在自发方式;而传承主体的多元化、传承行为的理性化、传承心理的更新和传承体系的制度化是民俗体育自我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龙舟竞渡 流变 发展 图式 中国
下载PDF
江苏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陆凡 王法明 +3 位作者 郑小波 史阿宝 陈毓苓 陈志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4,共4页
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 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 ZG1 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 出现频率达66.20% , 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稻区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品种与ZG1小种有亲和性, 只有少数品种能被ZA、ZB、ZC、ZD和ZE群小种侵染, 可能是ZG1 小种在江苏省稻区成为优势小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江苏省大部分主栽品种上能分离到2 个以上小种且不同品种上其小种的组成有一定差异,构成了田间小种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小种演变 水稻品种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基于竞争指数的模拟退火排序选择算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皓 崔杜武 +1 位作者 严太山 李凌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591,共6页
提出基于竞争指数的模拟退火排序选择算子.竞争指数是对个体的适应度和编码差异度进行综合评估后产生的一种个体质量评价指标,代表了个体的绝对价值.依据竞争指数对群体及其后代个体进行排序,个体在队列中的位置代表了它的相对重要性.... 提出基于竞争指数的模拟退火排序选择算子.竞争指数是对个体的适应度和编码差异度进行综合评估后产生的一种个体质量评价指标,代表了个体的绝对价值.依据竞争指数对群体及其后代个体进行排序,个体在队列中的位置代表了它的相对重要性.应用模拟退火过程产生个体在队列中的排序位置参数,作为个体相对价值的量化指标.将个体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量化指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其生存的概率,这种选择方式可有效控制群体迭代过程的选择压力,保持群体结构的合理.通过对典型函数的优化实验表明,该算子在显著改善进化算法抗早熟能力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指数 模拟退火排序选择算子 族群进化算法
下载PDF
甜菜夜蛾泛素延伸蛋白基因cDNA的3′RACE-PCR扩增及其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国栋 张海元 张忠信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根据已知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的泛素延伸基因 5′端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应用 3′RACE PCR技术 ,从甜菜夜蛾S .exigua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基因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 5 13bp ,3′末端有 12 3bp的非翻译... 根据已知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的泛素延伸基因 5′端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应用 3′RACE PCR技术 ,从甜菜夜蛾S .exigua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基因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 5 13bp ,3′末端有 12 3bp的非翻译区 ,翻译区编码一个长为 12 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预测分子量为 14 8kD。同源分析表明 ,此cDNA序列为ubiquitin 5 3aaextensionprotein(ubi 5 3)基因 ,在泛素蛋白后融合了一个核糖体L4 0蛋白 (ribosomalL4 0protein)。用MagAlign和Genedoc软件对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 ,结果表明 :甜菜夜蛾的ubi 5 3基因与真核生物家蚕Bombyxmori、草地夜蛾、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和人Homosapienes泛素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9%、98 5 %、95 3%和 93 0 % ,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泛素的同源性为 78 8% ,说明真核生物的泛素基因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泛素基因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进化途径。将甜菜夜蛾的ubi 5 3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a上 ,转化至BL2 1(DE3)中 ,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用异源泛素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3′race—PCR 泛素延伸基因 分子进化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凤消龙长:中华竞渡文化渊源流变的历史考略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连朋 杨海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基于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普查的新时代需要,从既往研究对"文化整体结构"的忽视和"现实认知观念"的偏向进行聚焦,提出中华竞渡文化存有"凤消龙长"现象的假设。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考证、文本... 基于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普查的新时代需要,从既往研究对"文化整体结构"的忽视和"现实认知观念"的偏向进行聚焦,提出中华竞渡文化存有"凤消龙长"现象的假设。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考证、文本分析和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从文物、文献与文化遗存等证据链互补的视角展开论证。研究发现:中华竞渡文化结构谱系中龙舟、凤舟和虎舟等形态多元共存,且凤舟与古代鸟舟、鷁首舟等存有潜在的演变逻辑;龙舟和凤舟在经历了标识图腾与宗教祭祀、官方娱乐与水嬉赏游、民俗节事与追念先贤和体育竞技赛事等主要场域的承嬗离合后,并逐渐表现出文化分野的态势;进而从皇权统摄、人口迁移、文化融合、端午民俗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层面,探讨了中华竞渡文化格局演变出现"凤消龙长"现象的主要归因;最后从"高低层次认同观"视角的启发中,提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竞渡 龙舟 凤舟 渊源流变 历史考略
原文传递
凤舟竞渡的起源、流变及其体育价值释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连朋 王岗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4,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推理法,以凤舟竞渡的起源为主要立论起点,从竞渡、凤舟与凤舟竞渡的关系梳理切入,展开对凤舟起源与演变的追述,分别考证了凤舟与古代"凤鸟图腾"之间的关联及"鸟舟"到"鸟舟竞...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推理法,以凤舟竞渡的起源为主要立论起点,从竞渡、凤舟与凤舟竞渡的关系梳理切入,展开对凤舟起源与演变的追述,分别考证了凤舟与古代"凤鸟图腾"之间的关联及"鸟舟"到"鸟舟竞渡"的历史生成,进而阐释凤舟竞渡的近现代呈现;对洪湖、广元、揭阳与蒋村4地的凤舟进行差异比较;探究凤舟具有的体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舟竞渡 起源 演变 体育价值 龙舟 凤舟
下载PDF
体育强国战略下汨罗市龙舟竞渡的演进历程、传承困境及纾解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蓓 敬龙军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第6期86-89,107,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传统民俗体育文化脱离了原本的生存空间,其传承与发展隐藏着巨大危机。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为基础,深入探索并研究汨罗龙舟竞渡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对其困境进行客观分析。提出建议:摒弃自卑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传统民俗体育文化脱离了原本的生存空间,其传承与发展隐藏着巨大危机。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为基础,深入探索并研究汨罗龙舟竞渡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对其困境进行客观分析。提出建议:摒弃自卑心理,保持文化自信;完善保护机制,规范传承机制;回归民间龙舟竞渡,加大向学校推进力度;扩大招商引资,严格资金使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合理利用文旅融合,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加强海内外交流合作。以期有效传承发展汨罗龙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龙舟竞渡 演进历程 传承困境 纾解策略
下载PDF
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慧 李亚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9-990,F0003,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演变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在过去8年,经过发展、提高和下降的过程,成绩运行轨迹呈锯齿状,并呈现出以全运会为周期跳动式前进的特点,并在...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演变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在过去8年,经过发展、提高和下降的过程,成绩运行轨迹呈锯齿状,并呈现出以全运会为周期跳动式前进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演变规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跑 成绩 女子 中国 演变规律
原文传递
走向大协调化生存方式(之一)——从根本上战胜病毒等侵害的系统化策略和研究课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营波 《未来与发展》 2010年第7期2-12,共11页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具有同生态环境大协调化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但是现代人类错误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不仅损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损毁了人类大协调化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近几十年来陆续爆发的新型病毒传染病,实质上是寄生虫...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具有同生态环境大协调化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但是现代人类错误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不仅损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损毁了人类大协调化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近几十年来陆续爆发的新型病毒传染病,实质上是寄生虫及病毒、病菌进化能力同现代人类自我损毁的生存机能及进化能力的较量。现代人类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活动方式以及婚育方式、殡葬方式等各方面,研究建立和完善大协调化的生存方式。必须展开人类及社会同自然大尺度交叉协调规律的研究,建立人类同自然大协调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知识结构,才能站在当代应有的知识高峰上,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人类的各种活动,探寻可持续生存的根本途径——走向大协调化的生存方式,应对各种生存挑战。必须对此展开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研究,进行周全的系统化的课题设计,研究怎样建立引导人类同自然大协调化的发展机制。这对提高整个人类的进化觉悟和可持续生存能力,引导研究和提高最终效益和经济更新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变化 基因组多样性 人种进化 生物圈交叉协调 大协调学 可持续生存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