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界定标准与范围 被引量:36
1
作者 沈光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类词缀是介于词缀与词根之间的语素,类词缀的界定标准包括意义标准、结构标准和功能标准,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根据上述标准,参照各家之说,初步认定,现代汉语有类前缀10个,类后缀32个,它们都处于"词缀—词根"这个"连... 类词缀是介于词缀与词根之间的语素,类词缀的界定标准包括意义标准、结构标准和功能标准,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根据上述标准,参照各家之说,初步认定,现代汉语有类前缀10个,类后缀32个,它们都处于"词缀—词根"这个"连续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类词缀 界定标准与范围
下载PDF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形成及其与外来词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贾泽林 王继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0年第2期54-60,共7页
文章将类词缀的生成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探讨了受外来词影响的类词缀的生成机制。根据受外来词影响的不同特点,文章将类词缀分为译音成分、注释成分、意译成分三类,分别使用重新分析和类推分析的方法对其生成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明确... 文章将类词缀的生成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探讨了受外来词影响的类词缀的生成机制。根据受外来词影响的不同特点,文章将类词缀分为译音成分、注释成分、意译成分三类,分别使用重新分析和类推分析的方法对其生成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这类类词缀当前的状况和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类词缀 外来词 语法化
下载PDF
“被V”和“被VN”及其词汇化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振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20,共6页
"被"在句法中使句子成为被动句,在词法中"被"的词汇意义明显虚化,附在词根前,起构词作用,有准词缀(quasi-affix)化倾向,本文列举了以"被"为准词缀构成的主要词语。"被"构词能力强,随着社会的... "被"在句法中使句子成为被动句,在词法中"被"的词汇意义明显虚化,附在词根前,起构词作用,有准词缀(quasi-affix)化倾向,本文列举了以"被"为准词缀构成的主要词语。"被"构词能力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被"构成的词语越来越多。本文还以"被告"为例,分析其词汇化(lexicalization)过程,揭示"被"为准词缀构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特点 准词缀 词汇化
下载PDF
模因论视角下群体类流行语的词缀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婕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表示群体称谓的流行语。它们的意义有某种程度的虚化和泛化,构词能力强,定位于后位,有标志词性的作用,是由原来的词语变异成的类词缀。从模因论的角度看,群体类流行语是语言模因,其词缀化的过程就是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表示群体称谓的流行语。它们的意义有某种程度的虚化和泛化,构词能力强,定位于后位,有标志词性的作用,是由原来的词语变异成的类词缀。从模因论的角度看,群体类流行语是语言模因,其词缀化的过程就是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这个过程发生在模因生命的四个周期中,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群体类流行语变异的动因一方面是语言模因在竞争中生存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了人的认知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类流行语 类词缀 词缀化 模因论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缀的再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占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6-71,共6页
词缀是汉语词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词缀概念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确定词缀要综合运用自由、意义、语法、音节等多个标准。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还存在着大量的类词缀,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准确揭示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必须从... 词缀是汉语词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词缀概念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确定词缀要综合运用自由、意义、语法、音节等多个标准。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还存在着大量的类词缀,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准确揭示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必须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加强类词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法 词缀 类词缀
下载PDF
现代汉语类词缀“热”和“风” 被引量:6
6
作者 阮绪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热""风"作为类词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可以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某种社会事件成为一种"热潮"或"风气",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在语义语用上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从意义... "热""风"作为类词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可以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某种社会事件成为一种"热潮"或"风气",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在语义语用上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从意义虚化的程度上看,"热"的虚化程度比"风"高;从感情色彩上看,"热"多表褒义,"风"多表贬义;从音节的组合能力上看,"风"的组合能力比"热"强,"风"既可以双音节组合也可以和单音节组合,"热"不能和单音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词缀 “热” “风” 虚化 语用 组合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后缀“家”的用法及来源
7
作者 李芳莹 《焦作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家”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充当后缀。根据其虚化程度,后缀“家”可分为类词缀和典型词缀两类。类词缀的“家”多附于名词和谓词后,表示某类人。典型词缀的“家”则多附于指人名词和人称代词后,起到增加感情色彩或凑足音节的作用。其中类... “家”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充当后缀。根据其虚化程度,后缀“家”可分为类词缀和典型词缀两类。类词缀的“家”多附于名词和谓词后,表示某类人。典型词缀的“家”则多附于指人名词和人称代词后,起到增加感情色彩或凑足音节的作用。其中类词缀“家”的语义演变路径为:“家庭”义→“学术流派”义→“掌握某种专业知识或从事专门事业的人”之义;典型词缀“家”的语义演变路径为:“家庭”义→“人的身份或职业”之义→名词词尾或代词词尾。其语义演变动因主要有转喻、隐喻、主观性以及特殊文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典型词缀 类词缀 语义演变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词缀比较——兼论对外汉语教学词缀、类词缀的范围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艳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5期16-20,共5页
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收录的词缀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二者在词缀数量、类别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还存在词缀收录范围过宽的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发挥《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 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收录的词缀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二者在词缀数量、类别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还存在词缀收录范围过宽的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发挥《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了今后词缀教学的范围和类词缀教学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 词缀 类词缀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X媛”及“媛”的类词缀化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悦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76-79,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X媛”式的网络流行语,其中的语素“媛”出现了语义贬降和类词缀化的趋势。通过检索与“X媛”族词汇相关的网络新闻并借助百度指数,对“X媛”族词汇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词义的变迁和新词族的产生是社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X媛”式的网络流行语,其中的语素“媛”出现了语义贬降和类词缀化的趋势。通过检索与“X媛”族词汇相关的网络新闻并借助百度指数,对“X媛”族词汇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词义的变迁和新词族的产生是社会的、认知的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X媛”式的网络流行语构建过程的概念隐喻、概念融合进行研究,可以解释词义变化和新词族产生的动态过程和认知推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媛” 网络流行语 类词缀 概念融合理论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搭子”及“搭子”的类词缀化探析
10
作者 沙语瑄 邱雪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0期30-34,共5页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印迹,从中我们能看出时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搭子”被网友广泛使用。微博相关数据显示,“搭子”相关热搜话题阅读量达2亿。“×搭子”作为近年来的流行用法,表现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其中“...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印迹,从中我们能看出时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搭子”被网友广泛使用。微博相关数据显示,“搭子”相关热搜话题阅读量达2亿。“×搭子”作为近年来的流行用法,表现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其中“搭子”也呈现出一定的类词缀化趋势。基于对“搭”字的古今意义溯源和检索与“×搭子”相关的网络新闻,对“×搭子”的基本含义与不同用法进行考察。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出发,通过对“搭子”及其衍生构词方式的研究,探索其构词机制及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一步挖掘其流行的原因,加深大众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子” “搭” “×搭子” 网络流行语 类词缀 三个平面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电子n”结构的认知研究
11
作者 冯菲菲 曹祝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电子n”结构的网络新词是对网络空间中事物或活动的指称,“n”的成分可由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充当,“电子”一词呈现类词缀化特征。在句法功能方面,整个结构可以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也可以作为定语修饰另一个名词。该结构具有主观性... “电子n”结构的网络新词是对网络空间中事物或活动的指称,“n”的成分可由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充当,“电子”一词呈现类词缀化特征。在句法功能方面,整个结构可以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也可以作为定语修饰另一个名词。该结构具有主观性、随意性以及娱乐性的语义特征,其意义的建构可通过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的糅合模式进行说明。传播动因主要与语言的经济性和创新型以及网络娱乐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交际需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n 概念整合和物性结构 隐喻 类词缀 传播动因
下载PDF
网络新词族“X替”探微——以“嘴替”为例
12
作者 程亚恒 冯珂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以“嘴替”为代表的网络新词族“X替”主要是由单音节的身体部位词或少量不及物动词与类词缀“替”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X替”的语义由“替代某人做某事的人”隐喻“某种表现引起共鸣的人”义,还可进一步转喻“对某行为深切认同”义,... 以“嘴替”为代表的网络新词族“X替”主要是由单音节的身体部位词或少量不及物动词与类词缀“替”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X替”的语义由“替代某人做某事的人”隐喻“某种表现引起共鸣的人”义,还可进一步转喻“对某行为深切认同”义,其中“替”有成为词缀的趋势。“X替”作句法成分受到语体的制约,在口语中作宾语,在书面语中除作宾语外,还可作主语与定语。“X替”在语言环境中具有鲜明的褒义色彩,其形成与流行受到了语言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替” 网络新词族 类词缀 文化模因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日语流行语的类词缀现象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秀梅 徐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以及类推的相关理论,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及其生成演变的内在机理,认为某些具有实词意义的词素,其语义经过虚化后成为类词缀,促使新词的大量产生;同时,隐喻、转喻和类推是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重要生成...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以及类推的相关理论,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及其生成演变的内在机理,认为某些具有实词意义的词素,其语义经过虚化后成为类词缀,促使新词的大量产生;同时,隐喻、转喻和类推是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重要生成机制,三者单独或共同作用,积极地推动实词经语义虚化到词缀化的演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流行语 类词缀 隐喻 转喻 类推
下载PDF
类词缀与词缀的共性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琴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类词缀是词缀语法化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居于词根、词缀之间,从某种程度看,与词缀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探明类词缀与词缀的共性特点,将二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得出:二者在语义、语法功能、语用功能方面存在共性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 类词缀是词缀语法化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居于词根、词缀之间,从某种程度看,与词缀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探明类词缀与词缀的共性特点,将二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得出:二者在语义、语法功能、语用功能方面存在共性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词缀 词缀 共性特点
下载PDF
试析东北方言附加式合成词“X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随着东北方言词汇研究的推进,附加式合成词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其中由词根"X"加类词缀"性"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是与普通话"X性"结构类似而又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词汇。从共时性角度出发,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 随着东北方言词汇研究的推进,附加式合成词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其中由词根"X"加类词缀"性"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是与普通话"X性"结构类似而又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词汇。从共时性角度出发,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方法,对东北方言的"性"做出界定;从构词特点、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三方面对东北方言"X性"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揭示东北方言"X性"的独特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方言 “X性” 类词缀 构词 句法 语义
下载PDF
新式“被XX”结构的区别性特征及译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解决新式"被XX"结构的内涵和翻译问题,从语言学角度对这一新式表达进行了综合考量,分析了语法变异、类词缀倾向、语义内涵固化和语用独特价值的四个区别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批驳了套用传统被动句的译法,补充了意译的内涵... 为了解决新式"被XX"结构的内涵和翻译问题,从语言学角度对这一新式表达进行了综合考量,分析了语法变异、类词缀倾向、语义内涵固化和语用独特价值的四个区别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批驳了套用传统被动句的译法,补充了意译的内涵,提出并论证了"音译+XX+解释"的全新翻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被X X”结构 语法变异 类词缀 语义 语用 翻译
下载PDF
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井苗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7-101,共5页
在考察前人有关类词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类词缀"概念存在的客观依据、类词缀的判定标准和类词缀本体的多角度研究等三方面展开论述,从中发现了类词缀研究的不足之处,针对类词缀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应该加强的地方提出了... 在考察前人有关类词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类词缀"概念存在的客观依据、类词缀的判定标准和类词缀本体的多角度研究等三方面展开论述,从中发现了类词缀研究的不足之处,针对类词缀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应该加强的地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词缀 判定标准 研究角度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和统计的华语三音词考察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敏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5,共9页
我们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对象考察华语三音词的区域类型、构词特点、语义特征属性和构字雅俗差异。在类词缀三音词方面,华语有其变异性和选择空间。尽管类词缀三音词变异数量较多,但是通过个案统计发现,华语与大陆普通话差异并不大,... 我们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对象考察华语三音词的区域类型、构词特点、语义特征属性和构字雅俗差异。在类词缀三音词方面,华语有其变异性和选择空间。尽管类词缀三音词变异数量较多,但是通过个案统计发现,华语与大陆普通话差异并不大,基本面是大同的。华语与大陆普通话的比较,不能抛开"相同"或"趋同"这一基本面,不能只关注差异之处,更不能人为放大差异之处。这样才能促进大华语研究的向心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 三音词 类词缀 全球华语大词典
下载PDF
“云X”词族中“云”的语素类型汉英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詹丽梅 陈丛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4,共8页
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大量“云X”词,被称为“云X”词族,其中“云”的语义和构词搭配不同于传统含“云”的词,学界对“云”的语素类型尚无定论。结合词典和语料,梳理“云”的语义变化和构词搭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发现汉语中“云”的... 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大量“云X”词,被称为“云X”词族,其中“云”的语义和构词搭配不同于传统含“云”的词,学界对“云”的语素类型尚无定论。结合词典和语料,梳理“云”的语义变化和构词搭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发现汉语中“云”的语素类型可以被视为类词缀,而在英语中的“cloud”却是自由语素且为多义实词的一个词项。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与“云”和“cloud”的来源、语义变化路径及演变时间长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X”词族 语素类型 类词缀 词典 语料
下载PDF
类词缀公示语语义认知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美艳 钟守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29-34,20,共7页
本文试以汉语类词缀公示语为例,采取语料分析的方法,从认知语义视角来探讨类词缀公示语语义认知机制。本文认为通过转喻的"活跃区"突显和替换、类比的比例构词以及不同心理空间的映射和概念合成,可以帮助达到公示语简单易懂... 本文试以汉语类词缀公示语为例,采取语料分析的方法,从认知语义视角来探讨类词缀公示语语义认知机制。本文认为通过转喻的"活跃区"突显和替换、类比的比例构词以及不同心理空间的映射和概念合成,可以帮助达到公示语简单易懂的要求,该研究有助于翻译过程语义认知和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词缀 公示语 认知机制 转喻 类比 概念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