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纯态纠缠态的构成与纠缠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查新未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由信息熵定义出发,结合量子力学态矢特性,首次提出多粒子体系纯态纠缠态的构成方法,并给出纠缠度的定义。然后以自旋为1/2的两粒子为例,给出任意态下纠缠度的计算。
关键词 量子纯态 纠缠态 纠缠度 量子力学 信息熵
下载PDF
基于李雅普诺夫量子系统控制方法的状态调控 被引量:7
2
作者 丛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从多方面对基于李雅普诺夫的量子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包括该方法与最优控制的关系;李雅普诺夫函数与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几种常用李雅普诺夫函数下的控制所能解决的问题,适用范围和所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量子系... 从多方面对基于李雅普诺夫的量子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包括该方法与最优控制的关系;李雅普诺夫函数与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几种常用李雅普诺夫函数下的控制所能解决的问题,适用范围和所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量子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分别针对本征态,叠加态和混合态的制备与调控目标,总结出多种不同控制问题的改进方案.对不同改进方案的设计思想,所能解决的问题,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等进行剖析,系统化了一套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量子系统进行状态调控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系统 李雅普诺夫方法 纯态 混合态 状态调控
下载PDF
量子信息中量子态的矩阵表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登玉 李华维 唐志祥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6-31,共6页
用矩阵表示量子信息中的量子态便于进行量子并行计算。本文以矩阵及变换理论为基础,对纯态、混合态、缠绕态及量子相干叠加态的矩阵表示进行分析,所得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量子理论。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纯态 量子混合态 缠绕态 相干叠加态
下载PDF
量子信息中的纯态和混合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登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3-15,共3页
量子纯态和混合态是量子信息中最重要的两种量子状态。本文从纯态和混合态的定义、纯态和混合态密度算符的区别、量子纠缠态与量子纯态和混合态以及纯态演化为混合态导致消相干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研究纯态和混合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纯态 量子混合态 量子纠缠态
下载PDF
二非正交纯态相混合的concurrence 被引量:4
5
作者 狄尧民 胡宝林 +1 位作者 刘冬冬 颜士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69-3874,共6页
导出了两量子比特中二非正交纯态相混合的concurrence的明显表达式,并作了验证.推算表明,正交情形下的concurrence公式可以直接推广到非正交的情形.讨论了两纯态相混合的最大纠缠混合态和一些重要特殊情形.
关键词 量子纠缠 纯态 混合态 CONCURRENCE
原文传递
量子比特的密度矩阵表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静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9-72,共4页
介绍了量子比特、密度矩阵和Bloch向量的概念,然后借助外积这一数学工具给出了单量子比特和混合态量子比特的密度矩阵表示及其相关性质,以矩阵及算子理论为基础,对纯态、混合态、缠绕态及叠加态的密度矩阵表示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有助... 介绍了量子比特、密度矩阵和Bloch向量的概念,然后借助外积这一数学工具给出了单量子比特和混合态量子比特的密度矩阵表示及其相关性质,以矩阵及算子理论为基础,对纯态、混合态、缠绕态及叠加态的密度矩阵表示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量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比特 密度矩阵 Bloch向量 量子纯态 量子混合态
下载PDF
量子纯态与混合态中力学量测量研究
7
作者 张登玉 郭萍 高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3-429,共7页
量子纯态和混合态是量子信息中最重要的两种量子态,是研究密度算符、量子纠缠态和量子消相干的基础。量子纯态与混合态具有本质区别。量子干涉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量子纯态的相对位相有可以观测的效应。利用量子力学的方法,通过测定特... 量子纯态和混合态是量子信息中最重要的两种量子态,是研究密度算符、量子纠缠态和量子消相干的基础。量子纯态与混合态具有本质区别。量子干涉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量子纯态的相对位相有可以观测的效应。利用量子力学的方法,通过测定特定力学量■_x,■_x和■_n的取值来分析从纯态到混合态的转变。结果表明:量子纯态中的测量是各向异性的,而对于混合态则是各向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信息 力学量 Pauli算子 纯态 混合态
下载PDF
量子系统C^2C^2C^n中可分纯态的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琴 曹怀信 孟会贤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1-625,共5页
通过给出三体量子纯态可分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得到了量子系统C^2C^2,C^2C^2C^2和C^2C^2C^n中可分纯态的具体形式及其分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可分纯态的结构,并给出三体可分纯态两种表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量子态 可分性 纠缠性 量子纯态
下载PDF
级联环境中两比特纠缠态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研究
9
作者 辜鹏宇 曾柏云 +1 位作者 蒋世民 樊代和 《量子光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量子纠缠态经级联环境中演化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Hardy-type佯谬检验方案,本文分别以两比特量子纯态和混合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级联环境中演化后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情况。分析了纠缠态和腔的耦合强... 量子纠缠态经级联环境中演化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Hardy-type佯谬检验方案,本文分别以两比特量子纯态和混合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级联环境中演化后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情况。分析了纠缠态和腔的耦合强度、腔和库的耦合强度比值κ/γ以及马尔科夫环境和非马尔科夫环境对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马尔科夫环境中,且κ/γ越小,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演化时间越长。进一步给出了量子混合态能够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混合度参数m的范围,并给出了量子混合态经级联环境演化后,可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演化时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 级联环境 Hardy-type佯谬 量子纯态 量子混合态
原文传递
三量子位纯态的混合纠缠 被引量:1
10
作者 种波 王嘉瑜 +1 位作者 陈博杨 田东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2-448,共7页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真正的三量子位纯态的混合纠缠,与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纠缠和W纠缠不同的是,它同时具有GHZ纠缠和W纠缠的性质。用两个由四个非多余基向量组成的不等价集合来构造混合纠缠态并引入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即采用...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真正的三量子位纯态的混合纠缠,与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纠缠和W纠缠不同的是,它同时具有GHZ纠缠和W纠缠的性质。用两个由四个非多余基向量组成的不等价集合来构造混合纠缠态并引入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即采用总纠缠度的方法来量化三量子位纯态的纠缠情况(包括混合纠缠)。揭示了Walther等已报道的实验中最终态下出现混合纠缠,且其中W纠缠比GHZ纠缠占比更大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三量子位纯态 混合纠缠 总纠缠度 不等价集
原文传递
多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凹性
11
作者 韦娜娜 王震 章培军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量子纠缠是最主要的物理资源.本文基于两体量子纠缠测量的基础理论,讨论多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重要性质.首先,利用Schmidt分解方法得到两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凹性.其次,利用拓扑分析与不等式理论得到凸组合的... 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量子纠缠是最主要的物理资源.本文基于两体量子纠缠测量的基础理论,讨论多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重要性质.首先,利用Schmidt分解方法得到两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凹性.其次,利用拓扑分析与不等式理论得到凸组合的多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凹性.最后,通过控制论与Schur-凸函数理论对任意两体量子纯态纠缠测量的上界进行了精确的估算.本文得到的凹性更加成功地描述了拓扑物态的Kitaev蜂巢模型中的拓扑序,扩大了问题的讨论范围,进而将应用于拓扑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态 纯态 混合态 纠缠测量
下载PDF
量子纯态与混合态的几何代数分析
12
作者 丛爽 冯先勇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25-28,共4页
采用几何代数的方法对两能级量子系统的状态进行描述与特性分析,借助于量子系统的密度矩阵,对量子纯态和混合态的几何表示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对比Bloch矢量与几何代数的表示方法,给出2种表示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几何代数 量子系统 密度矩阵 纯态系统 混合态系统 Bloch矢量
下载PDF
制备三量子位和四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飞 杜江峰 +4 位作者 范扬眉 石名俊 周先意 韩荣典 吴季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3-770,共8页
基于时间平均法 ,给出了在同核系统中制备三量子位和四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的方案 .利用Λn(not)门 ,本文的方案大大减少了制备等效纯态所需的操作次数 :在三同核系统中制备三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只需三次操作 ,在四同核系统中制... 基于时间平均法 ,给出了在同核系统中制备三量子位和四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的方案 .利用Λn(not)门 ,本文的方案大大减少了制备等效纯态所需的操作次数 :在三同核系统中制备三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只需三次操作 ,在四同核系统中制备四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只需五次操作 .然后在一个链状耦合的同核系统中实验制备三量子位核磁共振等效纯态 ,验证了本文的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量子计算 同核系统 核磁共振等效纯态 实验制备 三量子位 四量子位 量子叠加原理
原文传递
量子力学混合态表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洪义 楼森岳 +1 位作者 潘孝胤 笪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6-31,共6页
在以往的文献中量子力学的表象都是纯态表象,在本文中我们从算符的合理排序和概率统计的正态分布思想出发,首次提出了量子力学混合态表象的概念,并证明了其完备性和正交性.量子力学混合态表象的优点是可以反映算符的多种表示以及其相应... 在以往的文献中量子力学的表象都是纯态表象,在本文中我们从算符的合理排序和概率统计的正态分布思想出发,首次提出了量子力学混合态表象的概念,并证明了其完备性和正交性.量子力学混合态表象的优点是可以反映算符的多种表示以及其相应的排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混合态表象 量子力学纯态表象 排序规则 IWOP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隐李雅普诺夫量子控制的量子纯态调控
15
作者 孟芳芳 丛爽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4-30,共7页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量子系统中,当被控系统满足强正则条件以及内部哈密顿量所有不同于目标态的本征态和目标态直接连接时,能够根据基于状态偏差的李雅普诺夫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使控制系统渐近稳定,但当被控系统不满足强正则或至少...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量子系统中,当被控系统满足强正则条件以及内部哈密顿量所有不同于目标态的本征态和目标态直接连接时,能够根据基于状态偏差的李雅普诺夫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使控制系统渐近稳定,但当被控系统不满足强正则或至少有一个本征态不和目标态连接时,被称为退化情况,情况将变的复杂.首先提出基于状态偏差的隐李雅普诺夫控制方法来解决这两种退化情况的收敛控制问题,将目标态从本征态拓展到了任意纯态.并且,所提出的方法也可以被用于控制退化情况下的多控制哈密顿量子系统.其次,研究了基于状态偏差和状态距离的隐李雅普诺夫控制方法的关系.最后,通过进行控制系统的数值仿真实验来验证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对基于状态偏差和状态距离的隐李雅普诺夫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量子系统 隐李雅普诺夫控制 纯态 收敛性
下载PDF
Two-qubit pure state tomography by five product orthonormal bases
16
作者 Yu Wang Yun S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90-195,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wo-qubit pure state tomography. For an arbitrary unknown two-qubit pure state, separable or entangl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easurement probabilities of 16 projections onto the tensor...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wo-qubit pure state tomography. For an arbitrary unknown two-qubit pure state, separable or entangl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easurement probabilities of 16 projections onto the tensor products of Pauli eigenstates are enough to uniquely determine the state. Moreover, these corresponding product states are arranged into five orthonormal bases. We design five quantum circuits, which are decomposed into the common gates in universal quantum computation, to simulate the five projective measurements onto these bases. At the end of each circuit, we measure each qubit with the projective measurement {|0〉〈0 |,|1〉,〈1| }. Then, we consider the open problem whether three orthonormal bases are enough to distinguish all two-qubit pure states. A necessary condition is given. Suppose that there are three orthonormal bases {B1,B2,B3}. Denote the unitary transition matrices from B1 to {B2,B3 } as U1 and U2. All 32 elements of matrices U1 and U2 should not be zero. If not, these three bases cannot distinguish all two-qubit pure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qubit pure state TOMOGRAPHY projective measurement quantum circui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