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服务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文平 宇振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058-7066,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强调了生态组成要素对人类福祉贡献的服务功能特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如何从生态组成要素的综合格局——景观的服务角度阐述生态系统服务,仍然是当前研究的巨大挑战。详细介绍了景观服务的概念、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强调了生态组成要素对人类福祉贡献的服务功能特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如何从生态组成要素的综合格局——景观的服务角度阐述生态系统服务,仍然是当前研究的巨大挑战。详细介绍了景观服务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尺度,并从制图方法和评价指标两方面阐述了景观服务的定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景观服务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问题。最后,提出了新的研究展望,即要继续完善景观服务概念及分类体系,探讨景观服务的多尺度相互影响机理,寻求有效的景观服务空间定量化制图方法,评价景观服务未来发展变化,探索多项景观服务间的相互影响机理以及系统的景观服务规划方法,以期为今后景观服务的应用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服务 定量化制图 服务评价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大型坳陷湖盆定量化沉积相编图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森虎 汪梦诗 袁选俊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满足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需求,提高沉积相编图的精度和效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岩相、分布特征、组合规律、演化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录井图分析表明:长7油层组共发育10种岩性,其中以细砂岩... 为满足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需求,提高沉积相编图的精度和效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岩相、分布特征、组合规律、演化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录井图分析表明:长7油层组共发育10种岩性,其中以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页岩等5种岩性为主,占地层厚度的97%左右。通过岩心观察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每种沉积微相或亚相对应的5种主要岩性厚度比例组合,提出了利用主要岩性厚度比例组合实现定量化沉积相编图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在长7油层组主要岩性厚度百分比等值线叠加图上,识别并精细划分出各类沉积微相或亚相,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远砂坝、河口坝、前三角洲、砂质碎屑流、浊流和半深湖—深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化编图 细粒沉积 长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ALOS PALSAR影像的莫勒切河洪积扇地貌面定量分期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强 任俊杰 +1 位作者 梁欧博 郭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94,共16页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普遍、最基本的地貌,洪积扇地貌面记录了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为构造运动、古环境和地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但目前缺少可靠的区域洪积扇地貌面定量分期方法。洪积扇地貌面的粗糙度...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普遍、最基本的地貌,洪积扇地貌面记录了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为构造运动、古环境和地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但目前缺少可靠的区域洪积扇地貌面定量分期方法。洪积扇地貌面的粗糙度是地貌演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本研究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选择公开的空间分辨率为15m的L波段ALOS PALSAR数据,采用横剖面线法获得不同级洪积扇地貌面的后向散射系数,实现阿尔金断裂带西段莫勒切河洪积扇地貌面的大范围定量分期。结果表明:1)L波段HH极化方式的SAR数据对洪积扇地貌面的粗糙度特征敏感,适合划分莫勒切河地区不同级的洪积扇地貌面;2)在相对平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SAR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主要表征地表的粗糙度,利用后向散射系数可对洪积扇地貌面进行大范围定量分期;3)SAR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为划分不同级的洪积扇地貌面提供了一种定量参考指标,可减少因洪积扇地貌面的空间分布不连续导致的地貌面分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S PALSAR 莫勒切河 洪积扇地貌面 后向散射系数 定量分期
下载PDF
“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研究演化路径及发展趋势——以国内视角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才武 米童 +3 位作者 江松 郭梨 徐家越 赵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19年第6期800-805,883,共7页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利益博弈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和世界的经济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非再生能源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一带一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的...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利益博弈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和世界的经济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非再生能源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一带一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图谱、研究作者分布网络图,展示了当前"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的研究现状;同时利用Citespace的词频探测技术,并结合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出"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和发展趋势知识图谱。依据"一带一路"重要历史节点,厘清"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演化路径,为把握"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资源演化 图谱量化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制图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凤荣 夏夫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34,共7页
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定量遥感调查制图,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土壤侵蚀的地学特征与遥感影象特征分析、侵蚀因子匹配定量制图进行了论述。制图结果表明:土壤侵蚀的地学分析与影象特征分析相结合是判别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 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定量遥感调查制图,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土壤侵蚀的地学特征与遥感影象特征分析、侵蚀因子匹配定量制图进行了论述。制图结果表明:土壤侵蚀的地学分析与影象特征分析相结合是判别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进行定量制图的关键;用彩红外航片可满足1:50 000土壤侵蚀调查制图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土壤侵蚀 遥感调查 制图
下载PDF
景观服务评估与制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梅亚军 温馨 沈关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46-548,共3页
目前,从景观尺度上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服务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比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服务能更好的反映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关系,已经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本文介绍了景观服务的定义、分类指标,总结了景观服务价值评估常... 目前,从景观尺度上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服务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比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服务能更好的反映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关系,已经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本文介绍了景观服务的定义、分类指标,总结了景观服务价值评估常用方法、定量化制图方法,最后展望了未来景观服务相关研究的趋势。其研究趋势是应完善景观服务的概念与分类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与定量化制图,探索多项景观服务间的相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服务 分类 景观服务评估 定量化制图
下载PDF
磁共振弛豫时间定量成像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的价值
7
作者 朱刚明 董永德 +5 位作者 朱瑞婷 谭源满 陶娟 刘晓 陈德成 杨概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9例IDC患者行MRI常规扫描及弛豫时间定量成像,根据病灶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不同的免疫组化指标组、分子亚型组,比较各组病灶MRI征象、T_(1)值、T_(2)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9例IDC患者行MRI常规扫描及弛豫时间定量成像,根据病灶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不同的免疫组化指标组、分子亚型组,比较各组病灶MRI征象、T_(1)值、T_(2)值差异,并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独使用T_(1)、T_(2)值及二者联用对IDC分子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79例患者共82个病灶中,Luminal A型16个(19.51%)、Luminal B1型11个(13.41%)、Luminal B2型27个(32.93%)、酪氨酸激酶受体-2过度表达型(Erb-B2过表达型)14个(17.07%)、三阴型(TNBC)14个(17.07%)。各分子亚型患者年龄、病灶分布、最大径、形态、边缘、强化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指标中仅Ki-67阳性组T_(1)值高于阴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i-67阳性病灶T_(1)值临界值为2145 ms,约登指数为0.368,敏感度为53.47%,特异度为83.33%,曲线下面积(AUC)为0.640(95%CI:0.527~0.744)。Luminal A、Luminal B1、Luminal B2、Erb-B2过表达型、TNBC分子亚型间T_(1)、T_(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uminal型病灶T_(1)、T_(2)值均低于TNBC型(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T_(1)、T_(2)值鉴别Luminal型/TNBC型的效能优于单独使用T_(1)、T_(2)值。结论T_(1)mapping可作为预测IDC肿瘤Ki-67高低表达程度的方法之一,联合使用T_(1)、T_(2)值可提高预测Luminal型/TNBC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分子亚型
下载PDF
自监督深度学习的心脏磁共振图像配准算法
8
作者 刘子兴 廉钰 +1 位作者 李汉军 唐晓英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27-32,38,共7页
目的通过使用合成图像的方法解决在配准过程中缺少金标准的问题,并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心脏T_(1)定量图配准。方法首先利用T_(1)加权图像的先验信息合成无运动的参考图像;其次使用DeepIPMCNet卷积神经网络来学习和配准层内运动。另一... 目的通过使用合成图像的方法解决在配准过程中缺少金标准的问题,并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心脏T_(1)定量图配准。方法首先利用T_(1)加权图像的先验信息合成无运动的参考图像;其次使用DeepIPMCNet卷积神经网络来学习和配准层内运动。另一个网络DeepTPMDNet用于检测和消除穿层运动。使用在自由呼吸条件下采集的STONE序列T_(1)映射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T_(1)标准差和SD map标准差来评估性能。结果在配准后,左心室和室间隔的Dice系数、T_(1)标准差和SD map标准差均得到了改善(通过DeepIPMCNet,左心室的Dice系数从0.88提高到0.90,室间隔的T_(1)标准差从121.91 ms降低到86.99 ms,SD map标准差从46.49 ms降低到36.53 ms;通过DeepTPMCNet,左心室的Dice系数从0.74提高到0.93,室间隔的T_(1)标准差从192.02 ms降低到114.37 ms,SD map标准差从93.41 ms降低到50.53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可有效缓解心脏和呼吸运动对心脏T_(1)定量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CMR) T_(1)定量图 配准算法 自监督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DeepIPMCNet DeepTPMDNet
下载PDF
现代专题地图数量指标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军海 胡文亮 +1 位作者 李仁杰 尹晓颖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55-58,共4页
阐明了量化地图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从图形符号入手 ,分析了符号可视化变量 ,提出提高图形符号展现力应从提高符号展现数据内容的表达力与吸引力两个方面着手。符号表达力包括易读性、有序性与信息量 3个方面。符号的吸引力应从视觉角度... 阐明了量化地图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从图形符号入手 ,分析了符号可视化变量 ,提出提高图形符号展现力应从提高符号展现数据内容的表达力与吸引力两个方面着手。符号表达力包括易读性、有序性与信息量 3个方面。符号的吸引力应从视觉角度对符号进行色彩美学、立体化、动态化、象形化与透视化等方面进行形象设计 ,以增强地图可视性。精品量化地图的图形符号应具有较高的展现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地图 图形符号 表达力 吸引力 展现力
下载PDF
量化地图的坐标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引翠 胡文亮 +1 位作者 张军海 李仁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560-566,572,共8页
若要提高量化地图的图形展现力,必须首先明晰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它是表示数量信息的图形符号定位和设计的主要依据.本文系统分析研究了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首次提出图形坐标系统,使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更加完善,为量化地图的图形... 若要提高量化地图的图形展现力,必须首先明晰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它是表示数量信息的图形符号定位和设计的主要依据.本文系统分析研究了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首次提出图形坐标系统,使量化地图的数学基础更加完善,为量化地图的图形展现打下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地图 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 地图
下载PDF
量化地图中定位符号传递量化信息的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仁杰 张军海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70-72,89,共4页
量化地图是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突出展现数量信息的地图 ,是对传统统计地图的拓展与更新。在量化地图中定位符号不仅仅用于描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形状、大小、质量特征等一般地图意义 ,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于传递量化属性信息。不... 量化地图是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突出展现数量信息的地图 ,是对传统统计地图的拓展与更新。在量化地图中定位符号不仅仅用于描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形状、大小、质量特征等一般地图意义 ,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于传递量化属性信息。不同事物定位符号传递量化信息的方法不同 ,展现点状事物量化信息主要方法是量化点位符号法 ;线状事物为量化线状符号法 ;面状事物为分级比值法、点值法、等值线法、分层设色法与立体透视面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地图 定位符号 量化信息 传递方法 专题地图 移动事物 点状事物 面状事物
下载PDF
建立软件评测实验室一元化技术能力标准的方法
12
作者 梁成才 邵培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探讨了建立软件评测实验室一元化技术能力标准的一个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在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与软件测试模型之间建立一种定量映射关系,将目前软件评测实验室技术能力的两个事实标准归化为一体,最终将ISO/IEC 9126标准作为软件评测实验... 探讨了建立软件评测实验室一元化技术能力标准的一个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在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与软件测试模型之间建立一种定量映射关系,将目前软件评测实验室技术能力的两个事实标准归化为一体,最终将ISO/IEC 9126标准作为软件评测实验室的一元化技术能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力标准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软件测试模型 定量映射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水稻野败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平 周开达 +3 位作者 陈英 何平 李仁端 朱立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57-362,共6页
以籼稻恢复系圭630与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的F1代花药培养,获得81个双单倍体(DH),构建了有233个RFLP标记的分子图谱。用籼稻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测定各DH系的恢复性,并将恢复性作为数量性状进行QTL的... 以籼稻恢复系圭630与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的F1代花药培养,获得81个双单倍体(DH),构建了有233个RFLP标记的分子图谱。用籼稻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测定各DH系的恢复性,并将恢复性作为数量性状进行QTL的区间作图分析,鉴别出8个基因座位,其中有2个基因座位,Rfi-3和尾Rfi-4,单个QTL的基因贡献值分别是49.6%和35.4%,对育性恢复起主要作用,定为主效基因座位,位于第三和四染色体上,其它6个基因座位对育性恢复亦有一定的影响。表明野败型雄性不育恢复性是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恢复性 基因定位 野败型
下载PDF
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泽福 夏加发 +2 位作者 苏泽胜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 ,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方法 ,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 ,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方法 ,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等 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在 8条染色体上的 2 6个QTL ,其贡献率差异较大 ,在 5 2 %~ 4 9 2 %之间 ,其中有 4个QTL的贡献率超过 30 % ,分别是控制有效穗的qPN 4、每穗颖花数的qSN 3、每穗实粒数qGN 2和千粒重的qGW 3a。相关显著的产量性状QTL往往分布在染色体上相同区域 ,并集中在少数几个连锁群上。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表明 ,主效QTL在不同群体中的重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回交重组自交系 混合线性模型 QTL分析 染色体 水稻 产量 数量性状 基因座分析
下载PDF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被引量:33
15
作者 Ahmet Mesrur Halefoglu David Mark Yousem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8年第4期30-45,共16页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is a recently develop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technique that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to narrow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ny neurologic disorders. It exploits the...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is a recently develop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technique that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to narrow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ny neurologic disorders. It exploits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ifferences of various compounds including deoxygenated blood, blood products, iron and calcium, thus enabling a new source of contrast in MR. In this review, we illustrate its bas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neuroimaging. SWI is based on a fully velocity-compensated, high-resolution, three dimensional gradientecho sequence using magnitude and phase images either separat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brain tissue. SWI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setting of trauma and acute neurologic presentations suggestive of stroke, but can also characterize occult low-flow vascular malformations, cerebral microbleeds, intracranial calcification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brain tumors. Furthermore, advanced MRI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with 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enables detailed anatomical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quantification of brain iron from SWI raw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Brain ISCHEMI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seed vigor in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rice 被引量:21
16
作者 Lixia Xie Zhengwei Tan +4 位作者 Yuan Zhou Rongbao Xu Laibao Feng Yongzhong Xing Xiaoquan Q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49-759,共11页
Seed vigor is an index of seed quality tha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rapid and uniform germination and the establish- ment of strong seedlings in an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trong seed vigor in low-temperature germi... Seed vigor is an index of seed quality tha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rapid and uniform germination and the establish- ment of strong seedlings in an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trong seed vigor in low-temperature germination condition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direct-sowing rice production systems. However, seed vigor has not been selected as an important breeding trait in traditional breeding programs due to its quantitative inherence.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and mapped eigh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seed vigor by using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from a cross between rice (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 cultivars ZS97 and MH63. Conditional QTL analysis identified qSV-1, qSV-Sb, qSV-6a, qSV- 6b, and qSV-11 influence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and that qSV- 5a, qSV-Sc, and qSV-8 influenced only germination. Of these, qSV-1, qSV-Sb, qSV-6a, qSV-6b, and qSV-8 were low-tempera- ture-specific QTLs. Two major-effective QTLs, qSV-1, and qSV-5cwere narrowed down to 1.13-Mbp and 4oo-kbp genomic region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tightly linked DNA markers for the marker-assistant pyramiding of multiple positive alleles for increased low-temperature germination seed vigor in both normal an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tiona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mapping GERMINATION seedling establishment seed vigor RICE
原文传递
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目和雄穗重的主效QTL的定位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迪 李永祥 +10 位作者 王阳 刘成 刘志斋 彭勃 谭巍巍 张岩 孙宝成 石云素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0,共10页
利用2套具有共同亲本黄早四且分别含有230个及235个家系的F2:3群体,结合2年多点的表型鉴定,运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不同生态环境下(2007-北京、2008-北京、2007-河南、2008-河南、2007-新疆以及2008-新疆)的玉米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重... 利用2套具有共同亲本黄早四且分别含有230个及235个家系的F2:3群体,结合2年多点的表型鉴定,运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不同生态环境下(2007-北京、2008-北京、2007-河南、2008-河南、2007-新疆以及2008-新疆)的玉米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重进行QTL定位。同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2.0软件进行基因×环境互作及上位性分析。6个环境下2个群体共检测到51个与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重相关的QTL(Q/H群体32个,Y/H群体19个),其中包括7个主效QTL,并在Q/H群体中确定了2个重要的QTL,即位于7.01bin的Qqtpbn7-1和位于7.02bin的Qqtw7-2。对比2个群体的定位结果,共挖掘到3个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一致性"QTL,这些在不同环境及不同遗传背景下能够稳定存在的QTL可为玉米雄穗相关性状的生产应用以及精细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QTL定位 雄穗分枝数 雄穗重
原文传递
家禽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银花 李宁 +1 位作者 孙汉 黄路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8-592,共5页
近二十年来 ,各种DNA标记技术及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高密度、覆盖面广的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的定位奠定了基础 ,本文就目前世界上建立的几个较有影响的资源家系、各种DNA标记技术、家禽中定位的QTL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家禽 数量性状 基因座定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利用“永久F_2”群体进行小麦幼苗根系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卓坤 彭涛 +2 位作者 张卫东 谢全刚 田纪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48,共7页
为了研究小麦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的杂交DH群体组配了一套含168个杂交组合的"永久F2"群体。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四叶一心期小麦水培幼苗根系总长度、直径、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最大根... 为了研究小麦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的杂交DH群体组配了一套含168个杂交组合的"永久F2"群体。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四叶一心期小麦水培幼苗根系总长度、直径、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最大根长、茎叶干重、根干重及根茎干重比9个性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根系8个性状的QTL,定位了7个加性效应QTL和12对上位性互作QTL,包括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加互作、加显互作和显显互作,分布在1A、1D、2A、2B、2D、3A、3B、5D、6D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0.01%~11.91%的遗传变异。在染色体2D上XWMC41至XBARC349.2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总根长和根干重的一个QTL。上位性对苗期根系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机制较复杂,因此在育种中要综合考虑根系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保证根系协调统一、发达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永久F2”群体 根系性状 QTL定位 基因效应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概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郑志伟 蔡聪波 +1 位作者 蔡淑惠 陈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54-460,共7页
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一项新兴的用于定量测量组织磁化特性的技术。利用定量磁化率成像,可以对组织的铁含量、钙化、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有效的定量分... 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一项新兴的用于定量测量组织磁化特性的技术。利用定量磁化率成像,可以对组织的铁含量、钙化、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对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症及帕金森综合症等脑神经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定量磁化率图像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几个不同的步骤,因此其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基本原理和重建流程,并对重建过程中每个步骤的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同时,也将对当前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几种主要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化率成像 图像重建 场图拟合 相位解缠绕 背景场去除 磁化率反演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