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谭辉 尹婷婷 +5 位作者 王键 何玲 邓勇 李净 韩义皇 徐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2-837,共6页
目的研究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MCAO-R)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评价标准。方法雄性老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结合多因素老龄、饥饿、疲劳、... 目的研究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MCAO-R)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评价标准。方法雄性老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结合多因素老龄、饥饿、疲劳、高脂饮食、低氧等方法复合模拟制备气虚血瘀证MCAO-R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分别给予脑络欣通和通心络药液1 m L/(100 g·d)灌胃;采用激光多普勒仪、Morris水迷宫、TTC染色法、ELISA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局部脑血流量(r CBF)、空间认知能力、脑梗死体积和凝血纤溶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空间认知能力、r CBF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空间认知能力和r CBF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PT延长(P<0.01),FBG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大鼠FDP和D-D水平降低(P<0.01)。结论通过线栓法结合多因素复合模拟制备的大鼠模型出现了脑缺血的病理表现,同时具备中医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特征,说明MCAO-R气虚血瘀证模型是较为理想的脑缺血病证结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气虚血瘀证 病证结合 局部脑血流量 凝血 益气活血法
原文传递
盆炎丸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文娥 谈珍瑜 +4 位作者 夏如意 邹芝香 高卫辉 匡继林 丁亮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观察盆炎丸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用盆炎丸,每次10g,每天3次,连续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90例口服阿奇霉素,1g,顿服,连续7天... 目的观察盆炎丸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用盆炎丸,每次10g,每天3次,连续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90例口服阿奇霉素,1g,顿服,连续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判断其近期临床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判断其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支原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82%、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丸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疗效与阿奇霉素相当,但中医证候改善远期复发率,盆炎丸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丸 解脲支原体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佟蔷 王文君 王志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759-76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联合膏贴外敷,对照组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联合膏贴外敷,对照组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气虚血瘀型 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
下载PDF
武汉地区900例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及气虚血瘀型患者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邱昕 王开欣 +3 位作者 陈国华 潘宋斌 邵卫 魏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900例,采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观察这两种证型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舌质、舌苔、...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900例,采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观察这两种证型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舌质、舌苔、脉象、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史、高血脂、红细胞压积、吸烟、饮酒、遗传、血型及并发症等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年龄(χ2=8.2392,P=0.0413)、高血脂(χ2=4.8386,P=0.0278),舌质(χ2=7.9470,P=0.0048)、舌苔(χ2=4.3298,P=0.0375)4个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高血脂、舌质、舌苔相对危险度(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0.699(P=0.0282)、0.332(P=0.0071)和0.667(P=0.0382)。既往卒中史,并发症和前循环梗死3个因素其OR值分别为3.226(P=0.0314),0.203(P=0.0705)和0.214(P=0.0098)。结论各年龄组气虚血瘀型构成比明显高于风痰瘀阻型,且气虚血瘀型更易发生高血脂、前循环梗死和并发症,年龄、血脂水平、梗死部位、并发症与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风痰瘀阻型 气虚血瘀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素娴 张瑜 +2 位作者 赵芳 王凌芬 张艳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9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基础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基础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患者中医症候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性改善明显。低切变率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降低(P<0.01),中医证候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症侯,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舒张性心力衰竭 血液流变性 气虚血瘀
下载PDF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付雪 庄杰钦 +2 位作者 蔡海荣 张为章 陈伯钧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4期613-615,629,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证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166例,其中气虚痰瘀证92例,非气虚血瘀证74例,收集纳入患者基本资料、舌脉象、中医证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证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166例,其中气虚痰瘀证92例,非气虚血瘀证74例,收集纳入患者基本资料、舌脉象、中医证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造影情况(冠脉Gensini评分和冠脉病变支数),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气虚血瘀证与LDL-C、LVEF及冠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气虚血瘀证组患者的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气虚血瘀证组(P<0.05),LVEF水平低于非气虚血瘀证组(P<0.05),气虚血瘀证组患者HbA1c水平与非气虚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组患者以冠脉多支病变为主,非气虚血瘀证组患者以冠脉单支病变为主。两组之间分别以单支、双支、多支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LDL-C、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性,与LVEF呈负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LDL-C、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气虚血瘀证 冠脉病变程度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心络通片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辛莉 徐凤芹 +3 位作者 高蕊 高改地 孙兰军 杨积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补肾作用的心络通片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予心络通片(每次4片,每日3次)、养心...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补肾作用的心络通片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予心络通片(每次4片,每日3次)、养心氏片(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进行历时4周的双盲治疗期,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运动试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1.45%)、心电图总有效率(65.81%)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4.87%,55.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试验、中医证候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络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络通片 稳定性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利用文献挖掘技术从MEDLINE构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的NEI分子网络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婧玮 翟兴 +4 位作者 陈坤 高阔 刘甲 王伟 陈建新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5期760-762,774,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的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进行内在生物学区分。方法在MEDLINE数据库中找到与冠心病有关的文献,提取摘要池,通过其对摘要池进行匹配,使用共现的文本挖掘技术挖掘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分子生物...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的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进行内在生物学区分。方法在MEDLINE数据库中找到与冠心病有关的文献,提取摘要池,通过其对摘要池进行匹配,使用共现的文本挖掘技术挖掘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分子生物学网络,确定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相关的候选分子指标。最后,应用特征选择的数据挖掘方法遴选出"指标个数少,准确性高"的证候生物学特征诊断模式。结果对利用文献挖掘方法挖掘出的基因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显示气虚血瘀相关集群与内分泌、信号传导、造血细胞系、炎症反应等相关;气滞血瘀相关集群与糖蛋白、含有二硫键的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系统、儿茶酚胺类递质活性调控相关,从而与交感神经调节相关。中医证型的内在生物学特征可以在NEI水平上进行有效的辨识。结论文献挖掘法作为一种新的发现证候生物学指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将其进一步扩大到其他证型的研究中,验证该方法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挖掘 NEI 气虚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下载PDF
参芪固冲方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叶青 宋玮 张丽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固冲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并探讨其止血机制。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治疗组47例(口服参芪固冲方),对照组31例(口服坤宁口服液),观察两组患者止血疗效,经... 目的观察参芪固冲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并探讨其止血机制。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治疗组47例(口服参芪固冲方),对照组31例(口服坤宁口服液),观察两组患者止血疗效,经血6-酮-前列腺素(6-K-PGF1_(1α))、血栓素B_2(TXB_2),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Ca^(2+)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止血疗效[85.1%(40/47)]优于对照组[51.6%(16/31),P<0.05]。(2)治疗组治疗前后6-K-PGF_(1α)、TXB_2含量及6-K-PGF_(1α)/TXB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3)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2+)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明显(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固冲方对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止血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子宫局部微环境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固冲方 气虚血瘀型 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研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王笑民 郁仁存 +4 位作者 王禹堂 饶燮卿 彭晓梅 吉慧敏 冯灵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本研究对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了分析,发现60.2%的患者存在气虚血瘀证,痰浊及痰热是气虚血瘀证常见的兼夹证。存在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有血液高凝倾向。研究认为:T细胞亚群、血栓素B2、6... 本研究对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了分析,发现60.2%的患者存在气虚血瘀证,痰浊及痰热是气虚血瘀证常见的兼夹证。存在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有血液高凝倾向。研究认为:T细胞亚群、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溶解酶等免疫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气虚血瘀证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提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气虚血瘀证 细胞免疫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琳 聂容荣 +3 位作者 秦凤玲 张丹华 莫华兰 齐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490-1492,1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气虚血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气虚血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58/64),高于对照组的76.6%(49/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脑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Vm)及收缩期值(Vs)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清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气虚血瘀型 脑梗死 恢复期 证候积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邹文卫 蒋敏 +5 位作者 赵颖 赵连东 郭慧琴 杨光 赵志强 文成才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阳还五汤治...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Fbg、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浆Fbg、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NIHSS均显著下降(P<0.05),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可以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证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3
作者 赵爱梅 任钧国 刘建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5-220,共6页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方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辨治气虚瘀阻证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莹 齐丽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辨治气虚瘀阻证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硝酸酯类、他汀类、营养... 目的:观察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辨治气虚瘀阻证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硝酸酯类、他汀类、营养心肌药物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内服,2组连续治疗4 w。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监测缺血发生次数、缺血总时间,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检测血液流变。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42<0.05);治疗组患者的缺血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缺血总时间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辨治气虚瘀阻证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利于增强心肌血液灌注,防治心肌缺血,改善心肌血液微循环,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气虚瘀阻证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作用探讨 被引量:38
15
作者 陈苹 魏爱生 +2 位作者 王甫能 劳美玲 吕丽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8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0例)、乙组(60例)、丙组(59例)、丁组(59例)。...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8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0例)、乙组(60例)、丙组(59例)、丁组(59例)。甲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乙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丙组给予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针刺、离子导入)治疗,丁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对比临床疗效,且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4组治疗后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乙组、丙组<甲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大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乙组、丙组>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与乙组、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总有效率与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丙组(P<0.01);4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可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医外治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ET-1、NO、ACE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秦汉 胡志希 +3 位作者 李琳 吕佳 杨杨 张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奥心血康组和雪莲通脉丸组。给药4周后取小鼠血清,E...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奥心血康组和雪莲通脉丸组。给药4周后取小鼠血清,ELISA试剂盒测定ET-1、NO和ACE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其中,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可能与血清ET-1、ACE浓度呈正相关、与血清NO浓度呈负相关。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浓度、降低ET-1、ACE浓度有关,且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在改善血清NO、ACE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通脉丸 气虚血瘀证 冠心病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天山雪莲 西洋参 肉苁蓉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朔 刘畅 +2 位作者 赵佳 周伽 李春洁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999-1003,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164例,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164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观察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评价量表。[结果]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唇舌紫暗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方面,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聚类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躯体受限程度与主证气短、神疲乏力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与次证口唇紫暗呈较明显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合中医症状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析,可为临床辨证及使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冠心病 PCI 气虚血瘀证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郑武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2452-2455,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胶囊和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当归15 g,三七粉(冲服)2 g,桃仁15 g,红...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胶囊和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当归15 g,三七粉(冲服)2 g,桃仁15 g,红花10 g,炙黄芪60~150 g,川芎8 g,赤芍15 g,地龙8 g]治疗,每日1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有效率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补气祛瘀、通络活血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慧辉 侯娜 +1 位作者 王伟 黄秀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应用高解析离子淌度质谱与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新技术(LC-MSE),寻找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血浆特征分子,探索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在蛋白质组学层面的特征。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公司多克隆抗体亲和柱去... 目的应用高解析离子淌度质谱与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新技术(LC-MSE),寻找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血浆特征分子,探索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在蛋白质组学层面的特征。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公司多克隆抗体亲和柱去除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和健康人血浆中6种丰度最高的蛋白后,进行LC-MSE分析。结果初步发现肌动蛋白(Actin)仅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中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载脂蛋白H(ApoH)、膜联蛋白(ANXA6)仅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高表达。此外,与健康人比较,血清淀粉样蛋白(SAA)、铜蓝蛋白(CP)、肌球蛋白H11(MYH11)及补体C6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高表达;载脂蛋白A4(ApoA4)、凝溶胶蛋白(GSM)、血红蛋白B(HBB)及转铁蛋白(TF)等6种蛋白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低表达。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可能属于一种炎症反应;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心肌损伤、凝血因子异常、脂代谢紊乱与氧运输障碍;这些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新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为研究或发现抗心绞痛药物作用的新靶标提供线索。这种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是疾病及证候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冠心病 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血浆 无标记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黄芪丹参不同配伍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田露 孔旋 +3 位作者 刘俊 于萧 王胜娟 李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9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不同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组、黄芪组、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采用限食、游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对...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不同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组、黄芪组、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采用限食、游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黄芪及不同比例黄芪丹参配伍灌胃给药治疗,连续27日。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管内皮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6-keto-PGF1α、6-keto-PGF1α/TXB2明显升高(P<0.01),ET-1、TXB2明显降低(P<0.01)。与1:1组比较,2:1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NO、6-keto-PGF1α、6-keto-PGF1α/TXB2显著升高(P<0.05或P<0.01),TXB2明显降低(P<0.05)。2:1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管内皮因子与4: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及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其中以黄芪丹参2:1组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丹参 气虚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