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电微孔滤膜去除细菌内毒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建勇 龚承元 朱孟府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评价了一种由天然多糖制备的荷正电微孔滤膜,考察了该荷电微孔滤膜去除蒸馏水及葡萄糖、氯化钠等药液中细菌内毒素的能力。研究了膜孔径、细菌内毒素的来源和浓度以及使用操作程序等对脱除效果的影响,同时还试验了其它因素如药液组分... 评价了一种由天然多糖制备的荷正电微孔滤膜,考察了该荷电微孔滤膜去除蒸馏水及葡萄糖、氯化钠等药液中细菌内毒素的能力。研究了膜孔径、细菌内毒素的来源和浓度以及使用操作程序等对脱除效果的影响,同时还试验了其它因素如药液组分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正电的荷电微孔滤膜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细菌内毒素。讨论了荷电微孔滤膜在大输液及注射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注射 鲎试验 致热原 荷电微孔滤膜
原文传递
173例临床输液热原反应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章建华 徐素珍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临床输液热原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和预防对策。 方法 :收集门诊、病区发生的输液热原反应 173例 ,对相关输液作内毒素、微粒和澄明度检测 ,并考察配伍药物、病人因素、环境及气候影响。 结果 :发生热原反应的输液残液 ,其细... 目的 :探讨临床输液热原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和预防对策。 方法 :收集门诊、病区发生的输液热原反应 173例 ,对相关输液作内毒素、微粒和澄明度检测 ,并考察配伍药物、病人因素、环境及气候影响。 结果 :发生热原反应的输液残液 ,其细菌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 ,且配伍药物种类、操作是否规范、病人年龄、环境及季节因素等对热原反应的发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疗法 热原反应 规范化操作 配伍药物 内毒素 澄明度 预防
下载PDF
柴胡注射液对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及其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的效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稻 刘自强 +3 位作者 息金波 芦丽莉 丁宝君 石成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实验共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观察柴胡注射液解热效应,第二部分,观察柴胡注射液解热时对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的影响。用家兔内生致热原复制发热模型,剂量(1×10~6 cells/ml)0.5ml/kg。目前认为:cAMP是一种重要的中枢性发热介质,... 本实验共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观察柴胡注射液解热效应,第二部分,观察柴胡注射液解热时对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的影响。用家兔内生致热原复制发热模型,剂量(1×10~6 cells/ml)0.5ml/kg。目前认为:cAMP是一种重要的中枢性发热介质,脑脊液中cAMP含量与发热效应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胡注射液(250mg/kg)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脑脊液中cAMP含量也明显低于发热对照组。作者推论:柴胡注射液可能通过某些环节减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元cAMP合成和释放,从而抑制发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发热 脑脊液 CAMP 解热效应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在内毒素热限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巢凤 李楚杰 +2 位作者 陆大祥 付咏梅 张穗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观察了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后中隔区、下丘脑组织及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ET发热过程中,中隔区、下丘脑及血浆AVP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ET发热达热限时,体温不再升高,中隔区与血浆AVP... 本文观察了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后中隔区、下丘脑组织及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ET发热过程中,中隔区、下丘脑及血浆AVP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ET发热达热限时,体温不再升高,中隔区与血浆AVP含量也不再增多,且中隔区及血浆AV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84,0.05<P<0.01;r=0.994,P<0.01);此时,下丘脑升高的AVP含量开始下降(P<0.01)。由此推测,中隔区AVP的作用可能是ET热限形成的重要因素;血浆中增加的AVP可能也参与热限的成因;而下丘脑本身AVP含量增多与ET热限形成可能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内毒素 致热原 精氨酸加压素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对家兔血细胞生成内生致热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巢凤 李楚杰 张穗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本文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对体外培育的兔全血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的影响。结果表明,AVP对内毒素(endotoxin,ET)诱生... 本文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对体外培育的兔全血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的影响。结果表明,AVP对内毒素(endotoxin,ET)诱生EP过程有明显抑制作用;而AVP单独与血细胞培养无降温物质产生;同时,所用剂量的AVP对EP性发热无直接抑制作用。因此作者认为,AVP能够抑制ET诱生家兔血细胞生成EP,这可能是其降低或阻断ET性发热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致热原 发热
下载PDF
超滤法除热原对川参通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龙琳 张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 :用超滤法除热原考察对川参通注射液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 0 .6万和 2万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对本品超滤样液 ,检查除热原的效果及超滤前后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除热原效果理想。但超滤后多项质量指标变化较大。结... 目的 :用超滤法除热原考察对川参通注射液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 0 .6万和 2万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对本品超滤样液 ,检查除热原的效果及超滤前后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除热原效果理想。但超滤后多项质量指标变化较大。结论 :用超滤法除中药注射剂的热原时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法 川参通注射液 热原 质量指标 中药
下载PDF
大鼠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时不同脑区精氨酸加压素和亮氨酸脑咖啡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 杜葵琴 +4 位作者 张永和 邢德君 计国义 赵凤章 张培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胞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胞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体温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VP含量与发热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体温升高有相关关系。而脑干和大脑皮质组织中AV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下丘脑组织、脑干组织中L-EK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期脑干组织中L-EK含量仍高于对照组。大脑皮质组织中L-EK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EP性发热时中枢的AVP和L-EK可能参与体温调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致热原 精氨酸加压素 脑啡肽
下载PDF
黄连注射液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自强 王英武 +3 位作者 胡景新 苏畅 范桂华 石成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4-266,共3页
本研究用兔78只,分两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观察黄连注射液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1eucocytic pyrogen;LP)性发热的降热效应;39只兔分成四组;Ⅰ为LP组;Ⅱ为黄连+LP组;Ⅲ为黄连组,Ⅳ为对照组。Ⅰ组9只兔,Ⅱ~Ⅳ组各10只兔。第二部分,观察... 本研究用兔78只,分两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观察黄连注射液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1eucocytic pyrogen;LP)性发热的降热效应;39只兔分成四组;Ⅰ为LP组;Ⅱ为黄连+LP组;Ⅲ为黄连组,Ⅳ为对照组。Ⅰ组9只兔,Ⅱ~Ⅳ组各10只兔。第二部分,观察黄连注射液对发热家兔脑脊液中cAMP含量变化的影响。动物数与分组同第一部分。结果表明,LP+黄连组60分钟△T℃(0.70±0.12),TRI_4(3.37±0.07)明显低于LP组△T℃(1.11+0.11)、TRI_4(5.56±0.10),分别比较两组△T℃、TRI_4,其差异性均非常显著(P<0.01)。上述两组动物60分钟脑脊液中cAMP含量分别为0.76±0.08和1.29±0.13,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黄连组动物60分钟△T℃(0.04±0.10)与对照组△T℃(0.03±0.06)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推论:黄连注射液降热作用的机制,很可能与抑制POAH区神经元cAMP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致热原 腺苷环-磷酸 黄连
下载PDF
电针家兔“百会穴”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石成龙 李稻 +5 位作者 息金波 刘自强 芦丽莉 李文 郭淑琴 丁宝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8-151,共4页
为了探讨cAMP在电针发热家兔“百会穴”降热效应中的作用,作者选用封闭群大耳白家兔108只,分五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电针发热家兔“百会穴”后,明显降低发热反应和脑脊液cAMP含量增加;(二)电针封闭发热家兔“百会穴”和发热家... 为了探讨cAMP在电针发热家兔“百会穴”降热效应中的作用,作者选用封闭群大耳白家兔108只,分五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电针发热家兔“百会穴”后,明显降低发热反应和脑脊液cAMP含量增加;(二)电针封闭发热家兔“百会穴”和发热家免“非穴位”后,显示明显的发热反应和脑脊液cAMP含量显著增加;(三)单纯封闭发热家兔“百会穴”,对发热反应和脑脊液cAMP含量增加均无影响。因此,作者推论:电针发热家免“百会穴”抑制发热效应的机理,很可能是和电针“百会穴”中的局部敏感组织(如游离神经末梢)所感受,通过某种方式传入脑内,在脑内又以某种方式抑制cAMP的增多有关,从而抑制调定点上移和出现发热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百会穴 发热 环腺苷酸
下载PDF
热原检查中家兔注射细菌内毒素后的升温情况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杨 张晓杰 +3 位作者 尹敏 王立增 曹大伟 郑霞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考察细菌内毒素剂量与热原检查家兔法家兔体温的关系。方法:选择未进行任何实验的家兔,每1 kg家兔体质量分别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0.25、0.5、1.0、2.0、2.5、5.0、10.0 EU,观察家兔注射细菌内毒素后的升温情况。结果:细菌内毒素注... 目的:考察细菌内毒素剂量与热原检查家兔法家兔体温的关系。方法:选择未进行任何实验的家兔,每1 kg家兔体质量分别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0.25、0.5、1.0、2.0、2.5、5.0、10.0 EU,观察家兔注射细菌内毒素后的升温情况。结果:细菌内毒素注射剂量在0.5 EU/kg之下时,家兔的体温稳定,在0.5 EU/kg以上的细菌内毒素注射剂量时,家兔呈现不同温差的升温度数,注射剂量超过2 EU/kg时,每组有至少一只家兔升温超过0.6℃。结论:热原检查家兔法内毒素剂量>5 EU/kg,家兔总体均有明显升温;内毒素注射剂量与家兔升温度数存在剂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原 内毒素类 体温变化 热原检查法 灵敏度 因果律
下载PDF
柴葛解肌汤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效应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群 李弘 +2 位作者 邓志坚 程少冰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9-431,共3页
本研究选用65只新西兰白兔,观察经口灌入柴葛解肌汤(柴葛汤)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LP)性发热效应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柴葛汤经口灌入对家兔正常体温没有明显影响(P>0.05)。(2)单独静脉注射LP组,体温上升0.93±0.0... 本研究选用65只新西兰白兔,观察经口灌入柴葛解肌汤(柴葛汤)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LP)性发热效应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柴葛汤经口灌入对家兔正常体温没有明显影响(P>0.05)。(2)单独静脉注射LP组,体温上升0.93±0.07℃,静注LP前1小时经灌口注柴葛汤,体温上升仅0.29±0.07℃,两组均数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柴葛汤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3)静注LP 1小时(LP性发热高峰期),脑脊液cAMP含量为141.18±23.04pmol/ml,静注LP前1小时经口灌入柴葛汤,脑脊液cAMP含量为94.37±6.20pmol/m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检验表明,柴葛汤+LP组的体温上升高度与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呈明显正相关。表明柴葛汤不仅抑制LP引起的发热反应,而且明显低降LP引起的脑脊液cAMP含量增多。根据这些实验绪果,作者推论,柴葛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脑内上升的cAMP含量而导致解热效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致热原 环腺苷酸 柴葛汤
下载PDF
抗退饮对LP性发热家兔的下丘脑cAMP含量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翔 杨雁 +1 位作者 陈慧敏 肖玉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抗退饮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LP 发热模型,观察抗退饮灌胃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 中隔AVP 含量及下丘脑cAMP 含量的变化。结果:(1) 抗退饮灌胃+ 静注LP 组的△T 为(0-51 ±... 目的:探讨抗退饮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LP 发热模型,观察抗退饮灌胃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 中隔AVP 含量及下丘脑cAMP 含量的变化。结果:(1) 抗退饮灌胃+ 静注LP 组的△T 为(0-51 ±0-25) ℃、中隔区AVP 含量为(11-95 ±4-52) pgmg 、下丘脑cAMP 含量为(0-913 ±0-450) pmolmg 、分别低于NS 灌胃+ 静注LP 组的△T(1-18 ±0-27) ℃、中隔区AVP 含量(22-37 ±3-58) pgmg 、下丘脑cAMP 含量(1-562 ±0-360) pmolmg( P<0-01) 。(2) 中隔区AVP 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 = 0-782 ,P< 0-01) 。结论:抗退饮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 含量升高,同时促进腹中隔A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CAMP AVP 中医药疗法 抗退饮 家兔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精品生产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刚 程弘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8,共3页
本文报道由孕妇尿中直接提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精品的新方法。该法采用弱酸性硅酸铝吸附孕妇尿中的HCG,上柱用醋酸铵-乙醇溶液洗脱,超滤精制,H_2O_2除热原,乙醇沉淀。所得HCG效价为 2500~3000 iu/mg,活性回收率为 75~85%。
关键词 超滤 热原 HCG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内生致冷原对家兔内生致热原生成及致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弘 李楚杰 +2 位作者 蔡群 李菁 程少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文研究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EC)对体外培育的兔血细胞生成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及体内EP性发热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两部分:Ⅰ、观察EC对体外EP生成的影响。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8只,分别注射不... 本文研究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EC)对体外培育的兔血细胞生成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及体内EP性发热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两部分:Ⅰ、观察EC对体外EP生成的影响。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8只,分别注射不同培养条件获得的EP(EP、EP_1、EP_2)或NS_0 EP_1和EP_2是在培养过程中加入EC而获得的。结果显示:注射EP_1和EP_2组发热效应明显低于EP组(P<0.05),表明EC影响了EP的生成。Ⅱ、观察EC对EP性发热效应的影响。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8只,分别静脉注射EP、EP+EC、NS。实验结果显示:注射EP 1ml/kg+EC 1ml/kg组的发热效应比注射EP 1ml/kg组明显降低(△TP<0.05和TRI_3P<0.01)。表明EC对EP性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者认为:EC抑制或降低内毒素性发热的作用,部分可能是由于对抗了EP的致热活性,另部分是由于抑制了ET诱生EP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致冷原 致热原 内毒素 发热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祎 张红宇 +3 位作者 王莉 王璐 杨崇仪 刘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比较家兔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包括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检测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探讨2种方法互相代替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家兔热原检查法,检测致热物质;通过凝胶法,对注射液50倍稀释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通过动态浊度法... 目的比较家兔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包括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检测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探讨2种方法互相代替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家兔热原检查法,检测致热物质;通过凝胶法,对注射液50倍稀释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通过动态浊度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含有量。结果 8批样品中,有3批家兔热原检查法检测不合格,但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均检测合格;有2批家兔热原检查法检测需复试,但后两者也均检测合格;其余3批各方法均一致检测合格。结论检测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时,应首选家兔热原检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注射液 热原 家兔热原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凝胶法 动态浊度法
下载PDF
家兔葡萄球菌性发热及其热限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益鹏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加热杀死的白色葡萄球菌菌体作激活物,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观察剂量-发热效应,血浆EP的活性以及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剂量递增,发热效应相应加强,但达到一定浓度,可出现热限;发热时,血浆可检出循... 采用加热杀死的白色葡萄球菌菌体作激活物,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观察剂量-发热效应,血浆EP的活性以及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剂量递增,发热效应相应加强,但达到一定浓度,可出现热限;发热时,血浆可检出循环EP;血浆致热活性,脑脊液cAMP含量随发热效应增强而升高,出现热限时,则不再升高。作者推论:cAMP可能是葡萄球菌性发热的重要中枢介质;EP的产生释放受限和体温调节中枢内cAMP的产生受限可能是构成葡萄球菌性热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葡萄球菌 热限 致热原 CAMP
下载PDF
基于新型代谢模型探讨《伤寒论》热证生理基础
17
作者 肖党生 方辉 +2 位作者 杨介钻 应佩君 鲁海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期1-4,共4页
中医学领域的热证同现代医学中的发热存在差异,新型代谢模型是中西医融合的切入点,并能够弥合这种差异。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导致体温调定点上调而引起的发热。从新型代谢模型来看,热证形成的病机是火行异常、热能... 中医学领域的热证同现代医学中的发热存在差异,新型代谢模型是中西医融合的切入点,并能够弥合这种差异。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导致体温调定点上调而引起的发热。从新型代谢模型来看,热证形成的病机是火行异常、热能在人体内积聚,是机体内化气和化阴过程失衡的表现。根据《伤寒论》六经理论,热证可以按照六经进行分类。阳明热证是获取能量物质的过程出现异常,太阳热证是水热排泄异常,少阳热证是能量物质在人体内代谢中间过程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包括氧化代谢和基因表达过程。致热源和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热证属于阴分发热。临床热证多以一经病变为主,累积多经,可以根据各经特征进行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证 六经 气化 致热源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内生致热原的纯化实验研究
18
作者 刘自强 高中兴 +8 位作者 李稻 杨维森 项小丰 芦丽莉 李文 息金波 郭淑琴 丁宝君 石成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9-202,共4页
本实验采用家兔单核细胞致热原(monocytic endogenous pyrogen)粗制品,通过超滤、Sephadex G75、QAE-Sephadex A50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进一步纯化内生致热原。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层析纯化内生致热原,有两个致热原性蛋白吸收峰,其致热活性... 本实验采用家兔单核细胞致热原(monocytic endogenous pyrogen)粗制品,通过超滤、Sephadex G75、QAE-Sephadex A50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进一步纯化内生致热原。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层析纯化内生致热原,有两个致热原性蛋白吸收峰,其致热活性0.3μg蛋白和5.0μg蛋白均引起0.6℃的发热效应。等电聚焦电泳获得的致热原活性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别为5.1和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致热原 色谱法 等电聚焦
下载PDF
注射用水水站对热源质的控制
19
作者 陈光伟 魏宝利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3-87,共5页
本文阐述了注射用水水站设计及改造中如何选择制水单元,把去离子水的热源质指标控制在<0.5Eu/mL的方法.文中在论及其可行性的同时提出了几项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热源质 注射用水 反渗透 水站 去离子水 制备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初步探讨
20
作者 谢冬梅 张大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建立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0.5EU/ml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 目的:建立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0.5EU/ml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来控制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质量检验 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致热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