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志军 杨彪 +2 位作者 张大华 张利文 黄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5期4876-4878,483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取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深部分泌物或病灶组织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8种110株:其中7例同时培养出3种细菌,15例同时培养出2种细菌,58...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取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深部分泌物或病灶组织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8种110株:其中7例同时培养出3种细菌,15例同时培养出2种细菌,58例培养出1种细菌。110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G+)菌55株,占50.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占25.5%;革兰氏阴性(G-)菌52株,占47.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3株,占25.0%。真菌3株,占2.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最敏感,耐药率为7.1%,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92.9%;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头孢哌酮最敏感,耐药率为7.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92.3%。结论:化脓性骨髓炎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的占比基本持平,大多数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经口腔手术入路治疗下颌骨边缘型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黎祺 苏文豪 谢锡尧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手术入路治疗下颌骨边缘型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5例单侧下颌骨边缘型化脓性骨髓炎病例资料,分为口内组和口外组。口内组采用口腔... 目的探讨经口腔手术入路治疗下颌骨边缘型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5例单侧下颌骨边缘型化脓性骨髓炎病例资料,分为口内组和口外组。口内组采用口腔内下颌支前缘外斜线切口入路清除病灶,口外组采用传统的口腔外下颌角做皮肤切口。分析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病灶和手术切口情况、手术并发症。结果口内组临床病征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口外组,其中轻、中、重度张口受限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口外组(P<0.05),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口外组(P<0.05)。两组锥形束CT(CBCT)复查病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外组术后出现涎瘘1例,轻度口角歪斜2例,8例皮肤切口出现不同程度软组织弹性变差、针刺感、异物感等症状,随访1年所有症状有所好转。口内组未发现上述手术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同侧颞下颌关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但未能证实与手术有关。结论经口腔手术入路治疗下颌骨边缘型化脓性骨髓炎,能有效清除病灶,改善张口受限,促进切口愈合,同时避免了皮肤瘢痕、面神经及腮腺损伤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髓炎 边缘型 化脓性骨髓炎 下颌骨 经口腔手术入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现代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洪 Hirokazu Ishihara 张腾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39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术。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及影像学特点和疗效。[结果]随访2~17年,平均8.5年。所有患者腰背疼痛均有缓... [目的]探究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39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术。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及影像学特点和疗效。[结果]随访2~17年,平均8.5年。所有患者腰背疼痛均有缓解,其中17例疼痛完全消失,其余22例有时轻微疼痛。下肢神经功能除1例感觉障碍加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20%~100%,平均75.6%。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血沉从术前平均73mm/h恢复到术后平均29mm/h,而C反应蛋白全部恢复正常。无与手术直接相关的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病原学结果:19例(48.7%)患者细菌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0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大肠杆菌2例,绿脓杆菌2例,肺炎链球菌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1例,弗氏柠檬酸杆菌1例。[结论]患者本身的基础疾患是导致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致病。某些条件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也可以导致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C反应蛋白比ESR及白细胞计数更为敏感,可用于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判定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MRI对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更为敏感、特异及准确;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是治疗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化脓性骨髓炎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化脓性骨髓炎药物治疗的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笑春 辛华雯 +5 位作者 李罄 靳桂明 余爱荣 苏丹 熊磊 沈杨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实践,以利于有效控制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感染。方法:临床药师及时监测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提供咨询意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与临床医生共同协商,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随时修正。结果:...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实践,以利于有效控制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感染。方法:临床药师及时监测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提供咨询意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与临床医生共同协商,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随时修正。结果:经过长达4个月的抗感染治疗,终于成功地控制患者的感染,并保全了下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 去甲万古霉素 临床药师
下载PDF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疗进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禾 蓝海洋 +3 位作者 杨智杰 夏辉强 陈杰 刘渤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较少见,占所有骨髓炎的4%。多发生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儿童与老人也可发病但较少。发病部位以腰椎为最多,其次为胸椎,颈椎。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和相关并发症发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许多关于PVO...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较少见,占所有骨髓炎的4%。多发生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儿童与老人也可发病但较少。发病部位以腰椎为最多,其次为胸椎,颈椎。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和相关并发症发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许多关于PVO的研究,本文旨在全面总结PVO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综述PVO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 脊柱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化脓性骨髓炎 被引量:2
6
作者 祝建光 亓东铎 +2 位作者 李立钧 杨明杰 谭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感染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治疗下颈椎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17例下颈椎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42~78岁,平均56.5岁。17例患者均有颈...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感染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治疗下颈椎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17例下颈椎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42~78岁,平均56.5岁。17例患者均有颈痛,9例伴发热,6例伴脊髓损伤,5例伴神经根性损伤。影像学检查13例有硬膜外脓肿形成,4例椎前脓肿形成伴椎体广泛破坏。均于广谱或敏感抗菌素治疗7~14d后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感染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抗菌素治疗12~14周,定期复查血白细胞计数、血沉和C反应蛋白、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术后12个月行MRI检查。结果:手术时间50~150min,平均110min,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发生;术后2例切口浅层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无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于术后1周内颈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13例于术后12周前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4例白细胞计数正常,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至术后9个月才降至正常。所有患者于术后12个月复查CT,16例植骨融合;1例融合失败,24个月随访时假关系形成。随访18~24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前有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感染均无复发。结论:在规范、有效、充分的围手术期抗菌素治疗期间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感染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下颈椎化脓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颈椎 融合术 自体植骨 前路 内固定
下载PDF
化脓性骨髓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炜 《甘肃医药》 2014年第9期659-66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方法用于化脓性骨髓炎的实际疗效。方法:选择76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38例,采用闭式灌洗引流(CCD)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及2年复... 目的:观察不同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方法用于化脓性骨髓炎的实际疗效。方法:选择76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38例,采用闭式灌洗引流(CCD)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及2年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63%(1/38),对照组为15.79%(6/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复发率为21.05%(8/38),对照组为39.47%(15/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用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较传统CCD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下载PDF
化脓性骨髓炎中医证型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长贵 李杭京 恽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寻找化脓性骨髓炎X线辨证分型标准,提高本病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以国家行业标准为本病临床辨证分型依据,以作者先期观察各证型的X线表现为X线辨证分型标准,收集235例化脓性骨髓炎,采用双盲法进行临床分型和X线分型研究,验证比较两种分型... 寻找化脓性骨髓炎X线辨证分型标准,提高本病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以国家行业标准为本病临床辨证分型依据,以作者先期观察各证型的X线表现为X线辨证分型标准,收集235例化脓性骨髓炎,采用双盲法进行临床分型和X线分型研究,验证比较两种分型方法的准确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辨证分型准确率为85.5%,X线分型准确率为95.5%。X线检查可以为化脓性骨髓炎提供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且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中医诊断 X线诊断
下载PDF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术后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覃美青 杨丽 殷铁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435-1436,共2页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采取保守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上、经济负担。我院自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脊柱化脓性骨髓炎43例,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总结...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采取保守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上、经济负担。我院自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脊柱化脓性骨髓炎43例,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总结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后观察及护理
10
作者 普跃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浅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骨科住院的15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采取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方法治疗和护理,将引流管与中心负压吸引器相连,采用及时倾倒引流液和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 目的浅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骨科住院的15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采取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方法治疗和护理,将引流管与中心负压吸引器相连,采用及时倾倒引流液和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逆行感染。结果所有患者采用置管吸引之后均顺利完成了闭式引流冲洗。结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手术后进行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治疗的同时,采用抗生素加入生理盐水中冲洗切口,使抗生素以药流形式直接作用于病灶,可杀灭细菌,并利于血凝块或脓液的稀释及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术后观察 护理
下载PDF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11
作者 陈科 沈宁江 林明侠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813-1813,1826,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6年2月,23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分析其牾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21例得到随诊,时间9个月~8年,平均5... 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6年2月,23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分析其牾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21例得到随诊,时间9个月~8年,平均5年,20例脊柱背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消失,1例残留有腰5神经根性疼痛,优良率95%。病原学检查:细茼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茼3例,酮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杆茼2例,其它混合感染者2例,普通培养无茼者5例。X光片检查提示:20例骨性融合,1例假关节形成,融合率95%。术后ESR平均23mm/h(术前60mm/h),C-反应蛋白降致正常。结论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可通过敏感药物治疗加前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化脓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 植骨融合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郝鹏 王跃 +4 位作者 吕波 朱建辛 庞健 黄崇新 刘仲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与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CCD)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分别给予VSD和CCD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VSD组10例,随访11-32个月,平均20.7个月;CCD组8例,随访13...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与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CCD)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分别给予VSD和CCD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VSD组10例,随访11-32个月,平均20.7个月;CCD组8例,随访13-27个月,平均20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0%和25%,经再次使用VSD治疗后均好转,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CCD相比,VSD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不足之处是费用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疗效
下载PDF
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对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佳元 杨卫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对T细胞亚群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对T细胞亚群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死亡率分别为16.7%、40%,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48、72 h后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有显著疗效,能调节T淋巴细胞的凋亡,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脓毒血症 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纳入3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结果对照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纳入3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结果对照组术后随访9~37个月平均(29.4±4.1)个月,4例发生创面感染,其中2例合并引流管堵塞,经再次手术放置新的引流管同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后愈合;治疗组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7.2)个月,2例患者发生创面感染,行病骨截除加压延长术后愈合良好,其余均愈合。两组复发率、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冲洗可以有效清除术后病灶内渗出物,起到清创的作用,同时防止冲洗过程中大量坏死组织对引流管造成的堵塞,减少感染复发,提高患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闭式灌洗引流
下载PDF
磁共振检查对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永华 刘建利 +1 位作者 刘法敬 孙桂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PO)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83例骨感染和骨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将采用CT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PO)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83例骨感染和骨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将采用CT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两组影像进行盲法诊断。结果:两组的CPO、骨样骨瘤及骨肿瘤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非典型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6.5%,高于对照组(75.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0,P<0.05)。结论:对比于CT检查,MRI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典型CPO的诊断准确率,在与骨样骨瘤、骨肉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骨样骨瘤 骨肉瘤 非典型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兆升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特点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2 5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资料 ,总结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征象。结果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中 ,均有特异性的软组织、骨...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特点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2 5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资料 ,总结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征象。结果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中 ,均有特异性的软组织、骨膜及骨的改变 ,对该病早期诊断和评价临床疗效及判定预后均有较大参考价值。结论 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 诊断 评价
下载PDF
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 被引量:5
17
作者 尤瑞金 杨德育 +1 位作者 王月娥 苏在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4年9月本科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辅以后路钉棒固定及闭式冲洗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12例。其...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4年9月本科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辅以后路钉棒固定及闭式冲洗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56岁,平均(38.34±6.55)岁。术后观察患者体温、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中见病变椎体均有脓液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破坏。12例患者细菌培养均为阳性,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链球菌。患者术后体温均逐渐下降,至术后0~3 d,平均(0.42±0.900) d,体温完全恢复正常。随访时间20~52个月,平均(31.53±5.86)个月。10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血沉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2例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感染复发,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随时间延长,VAS评分显著减少,而JOA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影像检查未见病灶复发,无内固定物松动及移位,未发生脊柱畸形。12例患者中4例分别于术后22、27、30、31个月X线片显示椎体间骨桥形成,达到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结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钛网治疗急性腰椎化脓性骨髓炎,可以彻底清除病灶、防止感染复发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急性骨髓炎 感染 万古霉素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MRI与X线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帆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7期156-157,共2页
目的比较MRI与X线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作MRI及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分析MRI与X线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临... 目的比较MRI与X线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作MRI及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分析MRI与X线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早期采取X线检查仅可显示患者软组织肿胀表现,未见骨质异常改变。而采用MRI检查,在发病早期即可显示骨髓异常信号及软组织肿胀特点,且IR序列显示结果更为清晰。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MRI诊断方案,组织分辨率高,有无创性优势,可清晰显示小四肢脓肿及骨质破坏表现,可为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影像学指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MRI X线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X线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20例X线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椎间隙狭窄6例,椎体终板破坏2例,椎体破坏12例。结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骨骼阳性X线征...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X线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20例X线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椎间隙狭窄6例,椎体终板破坏2例,椎体破坏12例。结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骨骼阳性X线征象需在发病10天后才能显示,但软组织的改变在发病后2~3天即可出现。X线检查以其方便、简单、便宜、效果良好等优点,仍作为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X线表现 影像分析
下载PDF
12例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雄飞 余伟宏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123-124,共2页
目的避免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延误诊治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2例;均在当地卫生站接受治疗60~150d,平均93.3d,误诊软组织炎症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收入我院后... 目的避免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延误诊治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2例;均在当地卫生站接受治疗60~150d,平均93.3d,误诊软组织炎症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收入我院后,其中11例经切开取活检确诊,全部病例均行开窗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术,术后用1500ml抗生素盐水,6000~9000ml生理盐水持续闭式冲洗,输液抗炎3周,然后口服抗生素2~3周。结果全部病例切口均正常愈合,随访3~12个月,平均6.6个月,感染无复发。结论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对不明原因肢体肿疼患者,即使疼痛不甚严重,均应指导去中心医院经一步检查是预防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延误诊治的关键。开窗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术结合抗生素治疗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