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由仁义行”:一个重新认识晚明人文思潮的角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伟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
文摘
晚明人文思潮中的“由仁义行”思想向来未被研究者注意。“由仁义行”是阳明心学把自己与程朱理学区别开来的重要命题之一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都对孟子的这句话作了很多阐发。他们都认为“由仁义行”与“行仁义”在境界上有高低之别 ,只是程朱理学从众人和圣人有别 ,以及“格物致知”出发 ,看重“行仁义”对芸芸众生的现实可行性及必要性 ;相反 ,阳明心学尤其是王学左派 ,由人人自具圣人之心 ,以及“致良知”出发 ,则更推崇“由仁义行”的真实、自然、不加矫饰 ,并论述了其对众人而言的现实可能性。如果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就会发现晚明人文思潮中的学者们并非“反封建” ,而是试图用“由仁义行”思想将晚明社会出现的纵欲、私心私欲的风气重新纳入“原儒”意义上的“仁义”范围 ,希冀以此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普遍危机与人们思想对儒学的偏离。
-
关键词
晚明人文思潮
由仁义行
行仁义
王学左派
-
Keywords
humanist trend of thoughts
along the path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pursue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孟子仁义实践论辨正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法强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治国理政的中国哲学智慧研究"(16BZX053)
-
文摘
孟子提出舜"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的命题,揭橥了仁义的实践方式,但却引发了诸多争议。历代学者对于"由仁义行"与"行仁义"的评判标准不一,导致对待"行仁义"的态度反差较大。从践行仁义的境界上看,"由仁义行"与"行仁义"只是工夫纯熟程度的区别;而从主体的道德自觉来看,二者则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结合具体语境与孟子思想脉络,发现根源于仁义本性,经由存养、扩充的"行仁义"工夫,最后实现义精仁熟的"由仁义行"境界,更为契合孟子仁义实践论的意蕴。历代关于孟子仁义实践论的诠释,存在着观念混淆、错位的问题,因而需要重新审视并予以辨正、澄清。
-
关键词
孟子
由仁义行
行仁义
工夫论
境界
-
Keywords
Mencius
walk along the path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pursue the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the theory of work
the realm
-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