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远期随访 被引量:29
1
作者 杨盛春 周其文 +2 位作者 陈英淳 来永强 韦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术前肺血管阻力 (PVR)、肺体循环血流量比 (QP/QS)与术后远期效果的关系。方法  1 987年 6月到 1 999年 6月间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病例共 349例 ,30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术前肺血管阻力 (PVR)、肺体循环血流量比 (QP/QS)与术后远期效果的关系。方法  1 987年 6月到 1 999年 6月间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病例共 349例 ,30 5例生存。对全部生存病例进行随访 ,对 2 94例有效随访结果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术前PVR、QP/QS 和术后远期生活状况、肺动脉高压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与住院未手术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前PVR≥ 1 2 0kPa·L- 1 ·s- 1 或QP/QS<1 2 5的病例 ,术后保持优良状况的生存率曲线明显降低 (P <0 0 5) ;术后生存曲线与未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VR≥ 1 2 0kPa·L- 1 ·s- 1 或QP/QS<1 2 5者先心病术后远期疗效较差 ,表明此值为临界状态 ,高于此值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肺性高血压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单孔法和单操作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亮 董天剑 +4 位作者 翟建宾 童雷 刘新凤 鲍玫 于华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单孔法和单操作孔法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40例,随机将其分为单孔组... 目的观察比较单孔法和单操作孔法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40例,随机将其分为单孔组(18例)和单操作孔组(22例)两组,单孔组采用单孔法行VATS,单操作孔组采用单操作孔法进行VATS,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3个月内均无复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漏气率以及胸腔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轻于单操作孔组,而术中使用切割缝合器钉数及人均住院费用显著多于或高于单操作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VATS和单操作孔法VATS均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可靠方法,虽单孔法VATS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但人均住院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肺大泡 胸腔镜检查 肺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23
3
作者 彭捷 贾济 +3 位作者 吴友平 陆建华 郄文斌 屠伟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对照组诱导前椎旁给药及术后镇痛仅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对照组诱导前椎旁给药及术后镇痛仅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剂量2组(Dex2组)、右美托咪定剂量3组(Dex3组)诱导前椎旁给予0.35%罗哌卡因0.3 mL·kg^(-1)和右美托咪定1μg·kg^(-1),术后椎旁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0.2%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1、2、4μg·kg^(-1)。必要时静脉给予地佐辛,维持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记录各组阻滞后30 min,术后24 h,PCA结束后12、24 h的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比较各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阻滞后30 min及术后24 h Dex1组、Dex2组、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对照组(P<0.05);PCA结束后12、24 h,Dex2组与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少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各时点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Dex3组心动过缓、嗜睡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可增加阻滞范围,增强镇痛效果,其中右美托咪定2μg·kg^(-1)混合罗哌卡因术后持续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肺外科手术 镇痛 胸椎旁阻滞
原文传递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及影响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谢博雄 丁嘉安 姜格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因、诊断方法及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外科治疗预后可产生影响的12个特征性临床因素,通过计算COX比例风险模型、累计生存率对65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同时...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因、诊断方法及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外科治疗预后可产生影响的12个特征性临床因素,通过计算COX比例风险模型、累计生存率对65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咯血,少数表现为胸背痛、发热、声嘶。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同侧同叶53例,其中在原结核病灶处恶变47例(72.3%);同侧不同叶9例;不同侧3例。病灶形态:单纯块影19例,分叶毛刺状14例,不规则偏心空洞23例,肺不张8例,单侧胸腔积液1例。行楔形肿瘤切除4例、肿瘤所在肺叶切除38例、两肺叶切除4例、全肺切除17例、姑息性肿瘤切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本组患者6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年。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4/65)、35.4%(23/65)、23.1%(15/6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与原发结核病灶的关系、肿瘤手术方式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肺癌的部位与肺结核的部位密切相关,认识两者并存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肿瘤的部位、分期、手术方式可影响患者手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预后 肺结核 外科 COX比例风险模型 多因素分析 主要临床表现 单侧胸腔积液 结核病灶 肿瘤切除 肺叶切除 手术方式 刺激性干咳 5年生存率 治疗效果 诊断方法 临床因素 肺癌患者 方法选择 手术治疗 综合分析 检查结果
原文传递
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勇 徐红萌 +4 位作者 檀俊涛 邱东洁 刘燕 邢玉英 贾丽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肺癌患者29例,ASA分级Ⅰ~Ⅱ级,其中择期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13例(对照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6例(观察组)。两组入手术室后均使用FloTrac/Vigileo... 目的比较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肺癌患者29例,ASA分级Ⅰ~Ⅱ级,其中择期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13例(对照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6例(观察组)。两组入手术室后均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记录麻醉诱导后平卧位(T1)、开胸前侧卧位(T2)、单肺通气即刻(T3)、单肺通气后10 min(T4)、单肺通气后30 min(T5)、单肺通气后60 min(T6)、单肺通气结束(T7)、手术结束(T8)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记录患者术中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次数。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随时间而变化,但术中同一时点的HR、MAP、CO、CI、SV、SVV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术中出现低血压、窦速、窦缓的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出现高血压的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与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相比,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但高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肺外科手术 心排血量
下载PDF
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卫宁 李康 线胤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癌患者1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每组90例。开胸手术组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胸...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癌患者1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每组90例。开胸手术组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组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复发及转移情况、5年生存率、FACF-L中文4.0版调查表评分、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及CD+3、CD+4、CD+8细胞分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小于开胸手术组,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胸手术组(P<0.05);而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患者复发时间长于开胸手术组,远处转移率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而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44.4%,开胸手术组为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患者FACF-L中文4.0版调查表生理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附加肺癌相关因素评分及总分高于开胸手术组(P<0.05);而两组患者社会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及CD+3、CD+4、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血清Ig G水平及CD+3、CD+4、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开胸手术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g A、Ig 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2%,低于开胸手术组的35.6%(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保证淋巴结清扫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肺外科手术 胸廓切开术 胸腔镜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洪子强 金大成 +2 位作者 白向豆 崔百强 苟云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435-3442,共8页
随着CT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应用,多原发肺癌(MPLC)(即同个患者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但如何准确鉴别MPLC和肺内转移(IM)仍是一个难题。组织学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鉴别MPLC和IM,但常需要进行分子分析... 随着CT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应用,多原发肺癌(MPLC)(即同个患者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但如何准确鉴别MPLC和肺内转移(IM)仍是一个难题。组织学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鉴别MPLC和IM,但常需要进行分子分析,如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应用有助于鉴别MPLC和IM。而对于MPLC的治疗,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疗和局部消融发挥着重要作用。NGS和新疗法(如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MPLC的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研究就近年来MPLC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原发肺癌 肿瘤转移 诊断 鉴别 肺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钟表盘综合定位法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内结节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文涛 瞿冀琛 徐志飞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术中胸腔镜下肺内小结节的定位法.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316例肺内结节患者应用钟表盘综合定位法在胸腔镜下实施了亚肺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男160例(50.7%),女156例(49.3%);平均年龄58.4...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术中胸腔镜下肺内小结节的定位法.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316例肺内结节患者应用钟表盘综合定位法在胸腔镜下实施了亚肺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男160例(50.7%),女156例(49.3%);平均年龄58.4岁,其中8例大于80岁.结果 通过钟表盘综合定位法判断准确度达99.0%(313/316).296例实施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其中胸腔镜肺段切除141例,胸腔镜肺局部切除155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0例,其中17例为多结节病变,分布于同一肺叶的不同肺段,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例肺内小结节在应用此法的早期缺乏校正而定位有误,补做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肺癌194例,肺部转移性肿瘤37例,良性病变85例.结论 钟表盘综合定位法对胸腔镜下肺内结节的定位是简单、有效、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肺外科手术 肺叶切除术
原文传递
8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文兵 高德伟 +1 位作者 卢文宁 刘朝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连续收治的97例≥80岁,行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资料,对其术前、术中围术期状况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连续收治的97例≥80岁,行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资料,对其术前、术中围术期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功能、术前合并疾病以及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等,分析上述因素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97例患者中14例(14.4%)发生术后并发症,最常见原因为血管并发症(9例)和肺部并发症(5例)。所有病例中,36例行肺叶切除,31例行肺段切除,另有30例行楔形切除。组织病理类型为腺癌51例,鳞癌29例,大细胞癌9例,腺鳞癌6例,神经内分泌细胞癌2例。术后病理分期为ⅠA期55例,ⅠB期33例,ⅡA期7例,ⅢA期2例。2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其中1例死于术后肺炎、呼吸衰竭,另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所有病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70.2%及52.8%。术后病理为Ⅰ期的患者,其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9%、73.6%及54.1%。结论高龄并非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外科手术 老年人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胸腔镜根治术与开胸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谈谈 邱宁雷 +1 位作者 尹荣 樊盛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否具有微创优越性并提供免疫学及炎症反应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 2016年1月至7月,江苏省肿瘤医院46例>60岁有肺癌根治术指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于术前(T0...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否具有微创优越性并提供免疫学及炎症反应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 2016年1月至7月,江苏省肿瘤医院46例>60岁有肺癌根治术指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于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24 h(T2)及术后48 h(T3)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后各期IL-6,IL-10,WBC和CRP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电视胸腔镜手术组IL-6,WBC和CRP水平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IL-10水平高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肺外科手术 胸腔镜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肺癌根治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小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2655-265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金华市中医医院择期进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金华市中医医院择期进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监测患者麻醉前(T0)、阻滞麻醉给药后(T1)、诱导拔管后(T2)、切皮后(T3)和拔管前(T4)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r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1~T4各时间点MAP和HR数值均较T0时显著下降(t=5.067~14.839,均P<0.05),而研究组患者T1~T4各时间点MAP和HR数值与T0时间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1~0.619,均P>0.05).术后6 h、12 h、24 h和48 h,两组患者血清NE、Cro、hs-CRP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加(t=16.289~38.520,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NE、Cro、hs-C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t=4.925~12.162,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t=6.593~8.424,均P<0.05).研究组麻醉后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18.18%(8/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4%(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33).结论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维持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液循环稳定,降低术后应激及炎性反应水平,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预防麻醉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麻醉 硬膜外 神经传导阻滞 肺肿瘤 肺外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镇痛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12
作者 汪涛 孙玉鹗 +3 位作者 于长海 杨博 孙凯 周振鸿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7/11)的患者有全身或呼吸道症状.全部患者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检查误诊为肺癌、肺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7/11)的患者有全身或呼吸道症状.全部患者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检查误诊为肺癌、肺炎或结核.3例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FDG-PET)检查,均表现为高代谢病灶.全部患者抗炎与抗结核治疗后病变无变化.术前仅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病灶不能完全吸收.所有患者病变均手术切除,术后仅1例多发病变患者行抗真菌治疗.术后随访9~130个月(中位时间3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肺部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化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病理检查为确诊的依据,治疗采用局部切除为宜,切除彻底术后可不行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诊断 肺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肺恶性肿瘤经心包内行全肺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桂芝 芦桂芝 +3 位作者 黄旋 杨爱丽 马丽荣 曲静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0-522,共3页
报道 95例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术的肺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通过在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胸腔引流管护理、严防肺水肿、采取合理体位及适当活动与锻炼 ,除 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和心跳骤停死亡外 ,其余 92例患... 报道 95例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术的肺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通过在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胸腔引流管护理、严防肺水肿、采取合理体位及适当活动与锻炼 ,除 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和心跳骤停死亡外 ,其余 9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 心电监护 呼吸道护理 肺水肿 胸腔负压调节管护理
原文传递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明海 曹素文 徐振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285-286,共2页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肺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患儿均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占据一侧胸腔的巨大张力性囊肿 6例 ,2例术前放管引流减压。单纯囊肿摘除 9例 ,肺段及肺楔形切除各 2例 ,肺叶切除 36例 ,全肺切除 1例。结果...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肺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患儿均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占据一侧胸腔的巨大张力性囊肿 6例 ,2例术前放管引流减压。单纯囊肿摘除 9例 ,肺段及肺楔形切除各 2例 ,肺叶切除 36例 ,全肺切除 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 1例。 11例肺叶切除患儿随访 1~ 10年 ,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 先天性肺囊肿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巨大张力性肺囊肿应急诊手术 ,必要时术前放管囊内减压 ,缓解症状。对其他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肺囊肿 ,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囊肿 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畅 向波 +2 位作者 罗启成 杜斌 蒋小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594-59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的病例,拟总结儿童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的病例,对所有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儿共21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的病例,拟总结儿童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的病例,对所有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儿共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个月至12岁。其中左肺下叶切除6例,左肺上叶3例,右肺下叶7例,右肺上叶2例,叶外型隔离肺单纯切除异常肺叶3例。术中10例患儿单肺通气,11例患儿双肺通气。3例患儿因反复肺部感染,胸腔内粘连较重,1例患儿因术中出血,转为开放,其余病例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患儿中,术中出血5~40ml,手术时间40~130min。术后病检提示:肺腺瘤样囊性病10例,叶内型隔离肺7例,叶外型隔离肺3例,肺纤维母细胞瘤1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患儿于术后3~4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5~7d出院,无肺部感染、肺不张、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中转开放的4例患儿分别于术后10~14d出院。近期随访中,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复查胸片或CT见患侧剩余肺叶代偿良好。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术中显露清楚、手术时间短、术后患儿痛苦小、恢复快、呼吸系统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儿童中有较好可行性。术中是否建立单肺通气、患儿年龄和体型大小、叶间裂发育程度以及术前是否反复肺部感染导致胸腔粘连是影响手术操作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外科手术 儿童 治疗
原文传递
Clinical study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sputum induced early after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 被引量:5
16
作者 MIAO Jin-bai HOU Sheng-cai +2 位作者 LI Hui HU Bin WANG Tian-y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796-1799,共4页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spectively study the changes in neutrophil elastase (N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Fgf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spectively study the changes in neutrophil elastase (N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Fgf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 in sputum induced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after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 (LVRS). Methods From April to October 2005, t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underwent LVRS. Te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stage II-Illa) received Iobectomy as a control group. The induced sputum was collected from both groups at six different times (two weeks before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ly at 1, 2, 4, 6 and 10 days). The level of NE, Fgf9, MMP-9 and TIMP-1 were measur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The pulmonary function (FEV~%) and arterial blood gases (PaO2 and PaCO2)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lween the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ejection fraction (EF), and operation duration, but hemoglobin in the LVRS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s. At certain tim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 MMP-9, TIMP-1 and MMP-9/TIMP-1 (P 〈0.05) but not in Fgf9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evels of NE and TIMP-1 were maximal at 2 days postoperatively and that of MMP-9 and MMP-9/TIMP-1 at 4 days postoperatively in the LVRS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maximal levels of NE and TIMP-1 occurred at 2 days postoperatively and that of MMP-9 and MMP-9/TIMP-1 at 1 day postoperatively. Ten days after surgery, all valu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baseline. In the LVRS group, th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operative values (P 〈0.05) apart from TIMP-1. 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NE, MMP-9, TIMP-1 and MMP-9/TIMP-1 of the LVRS group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course of these chanties may be related to LVRS and the underlying process of 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surgical procedur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flammation mediators
原文传递
术前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稳稳 赵伟 +2 位作者 刘鹤 王志萍 张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9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 目的分析术前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9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行右美托咪定联合TPVB 45例(试验组),术前仅行TPVB 45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包括术后24和48 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总睡眠时间。记录术后1、6、12、24和48 h安静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前和术后1 d检测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C反应蛋白(CRP)、IL-6和HMGB-1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术后24和48 h 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11.38±4.61)分比(13.65±2.72)分和(8.78±3.79)分比(10.95±2.81)分],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7.71±2.64)h比(5.49±2.10)h和(9.75±3.14)h比(7.82±2.6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1、6和12 h安静和咳嗽时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24和48 h安静和咳嗽时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SP、5-HT、CRP、IL-6和HMGB-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 d SP、5-HT、CRP、IL-6和HMGB-1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9±10.34)ng/L比(141.57±12.26)ng/L、(0.73±0.11)μmol/L比(0.95±0.09)μmol/L、(32.46±3.54)mg/L比(38.53±4.12)mg/L、(145.67±24.68)ng/L比(162.79±23.51)ng/L和(70.35±6.81)ng/L比(92.36±7.0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9/45)比48.89%(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P=0.004)。结论术前右美托咪定联合TPVB可有效改善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科手术 胸腔镜 神经传导阻滞 右美托咪啶 疼痛 手术后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朋 臧若川 +2 位作者 张默言 刘雷 高树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探讨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为ⅠB期的45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9例,女189例;年龄28~88岁,中位年龄61岁。单因素... 目的 探讨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为ⅠB期的45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9例,女189例;年龄28~88岁,中位年龄61岁。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458例患者中,66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85.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70%、有脉管癌栓和肿瘤低分化与患者的预后差均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升高、术前FEV1%pred〈70%和肿瘤低分化与患者的预后差均有关(均P〈0.05)。结论 术前CEA升高、术前FEV1%pred〈70%和肿瘤低分化为影响ⅠB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分化ⅠB期NSCLC患者可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预后 肺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早期肢体主动活动对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潘琼 田娅媛 童斐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肢体主动活动对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2019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020年1—12月收治的... 目的:分析早期肢体主动活动对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2019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020年1—12月收治的194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肢体主动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和第7日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液纤溶指标[包括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水平、术后第1日和7日内肺栓塞发生率,以及术后7 d内、1个月、6个月、1年、3年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日和第7日的MPV[分别为(7.29±0.51)fl和(7.22±0.82)fl]、PLT[(173.13±21.56)×10^(9)/L和(169.11±19.64)×10^(9)/L]、PAI-1[(6.61±0.80)AU/ml和(6.53±1.21)AU/ml]、tPA水平[(0.81±0.21)IU/ml和(0.82±0.11)IU/ml],以及术后第1日的D-二聚体水平[(0.31±0.11)mg/L]和第7日的肺栓塞发生率[2.58%(5/194)]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23±0.69)fl和(8.11±1.13)fl、(184.56±23.71)×10^(9)/L和(181.61±21.78)×10^(9)/L、(7.41±1.22)AU/ml和(7.32±1.11)AU/ml、(0.92±0.21)IU/ml和(0.91±0.41)IU/ml、(0.41±0.11)mg/L、9.63%(18/187)],而术后1年期和3年期的生存率[分别为85.57%(166/194)和63.40%(123/1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05%(131/187)和51.87%(97/1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94,P=0.043;t=15.011,P=0.039;t=20.415,P=0.048;t=19.669,P=0.046;t=18.214,P=0.028;t=19.015,P=0.032;t=17.141,P=0.033;t=18.011,P=0.039;t=15.326,P=0.049;χ^(2)=8.195,P=0.019;χ^(2)=5.148,P=0.031;χ^(2)=7.047,P=0.007)。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无患者发生肺栓塞,7 d内和1个月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肢体主动活动能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外科手术 肺栓塞 围手术期护理 行为疗法 护理评价研究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陈友谋 解明然 +10 位作者 吴生兵 马佳 孙叶晗 张婉君 张浩 刘佳保 刘畅 刘新如 王高祥 吴明胜 祝永福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肺经腧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文版莱斯...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肺经腧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LCQ-M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各项炎性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LCQ-M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并用可有效改善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肺外科手术 咳嗽 肺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