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 被引量:37
1
作者 廖文波 张宏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1,共11页
广东蕨类植物区系共有56科139属464种,其中含有很多原始的类型及孑遗种.区系分析表明:①广东有3个单型科.9个单型属及4个木本属;②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科为主,占39.3%,另泛热带科占33.9%,广布科占21.4... 广东蕨类植物区系共有56科139属464种,其中含有很多原始的类型及孑遗种.区系分析表明:①广东有3个单型科.9个单型属及4个木本属;②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科为主,占39.3%,另泛热带科占33.9%,广布科占21.4%.温带科仅占7.1%;③单种属和少种属占绝对优势.共占77.0%.又以泛热带属(41属)和热带至亚热带(41属)占优势.共占59.0%,此外亚热带属(36属)亦占25.9%,而温带属(12属)和广布属(9属)较少;这种分布格局显示了热带区系成分向亚热带地区渗透和过渡的特点;④广东蕨类区系与广西(特别是东南部)最为相似,属相似性指标达0.84,种的相似性系数亦达0.62,广东与海南、湖南南部、福建、江西南部亦较相似,充分显示了华南蕨类植物区系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分析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广东
下载PDF
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丁炳扬 曾汉元 +2 位作者 方腾 陈声文 余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调查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 ,并与邻近的 7个山地进行了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和丰富度的比较 .结果表明 :古田山共有蕨类植物 34科、6 5属、15 8种和 8变种 ;主要科为鳞毛蕨...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调查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 ,并与邻近的 7个山地进行了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和丰富度的比较 .结果表明 :古田山共有蕨类植物 34科、6 5属、15 8种和 8变种 ;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和铁角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瓦韦属和凤丫蕨属 .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 ;属以泛热带公布为最多 ;种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 ,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 .7个山地中 ,与古田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九龙山 ;古田山的蕨类丰富度比纬度位置高的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要大 ,但比纬度或经度位置低的 4个山地小 .古田山拥有 2 9种中国特有蕨类及一些珍稀蕨类植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统计分析 古田山区自然保护区 浙江
下载PDF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诚吉 李登武 党坤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2-598,共7页
在调查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4科48属111种(包括种下类群),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①种类丰富,种系密度大;②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③地理成分多样... 在调查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4科48属111种(包括种下类群),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①种类丰富,种系密度大;②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③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④温带性质显著,与热带蕨类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⑤南北过渡性明显;⑥区系具有一定古老性;⑦特有化程度高,有51个中国特有种,以西南、华中和华北成分为主,并有1个中国特有属。另外,在中国特有种中有9个陕西(秦岭)特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组成 区系特征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岛吊罗山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育 被引量:21
4
作者 董仕勇 陈珍传 张宪春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2-431,共10页
对海南岛吊罗山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专题研究。吊罗山有蕨类植物 4 3科 10 0属 2 13种及 4变种 ,其中 5种为海南新记录。蕨类物种密度高达 5 5 .8种 / 10 0km2 ,为海南蕨类多样性中心之一。该地蕨类植物区系以水龙骨科和膜蕨科为优势科 ,... 对海南岛吊罗山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专题研究。吊罗山有蕨类植物 4 3科 10 0属 2 13种及 4变种 ,其中 5种为海南新记录。蕨类物种密度高达 5 5 .8种 / 10 0km2 ,为海南蕨类多样性中心之一。该地蕨类植物区系以水龙骨科和膜蕨科为优势科 ,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 ,热带分布的科、属、种分别达到 10 0 %、93.2 %和 95 .3%。在垂直分布上 ,蕨类植物的生态特点与植被类型相关 ,随着海拔升高 ,阳生性蕨类减少 ,阴生性蕨类、附生与石生蕨类增多 ,蕨类物种多样性在海拔 6 0 0~ 10 0 0m地段最为丰富。按照 2 0 0 1年IUCN红色名录等级及标准评估 ,在海南岛范围内 ,吊罗山有 36种受威胁蕨类植物 ,其中 6种为极危物种 ,13种为濒危物种 ,17种为渐危物种 ,这 36种受威胁蕨类中有 8种属于国家II级保护植物。导致这 36种蕨类植物受威胁的原因主要有 :人为直接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吊罗山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植物地理成分 垂直分布 受威胁种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厚高 黎桦 +1 位作者 周琼 谢义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对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特征、区系地理成分作了详细阐述。该蕨类区系十分丰富 ,现已发现 5 6科、1 5 8属、85 4种 (变种、变型 )。区系地理成分复杂 ,属划分为 1 4种类型 (变型 ) ,种划分为 1 8种类型 (变型 )。文中对该区系的性... 对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特征、区系地理成分作了详细阐述。该蕨类区系十分丰富 ,现已发现 5 6科、1 5 8属、85 4种 (变种、变型 )。区系地理成分复杂 ,属划分为 1 4种类型 (变型 ) ,种划分为 1 8种类型 (变型 )。文中对该区系的性质进行了探讨 ,认为该区系是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物区系 ,南部具有热带性质 ,北部具有亚热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中国
下载PDF
山西蕨类植物区系及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谢树莲 凌元洁 李绍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99,共7页
本文对山西省蕨类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总结了其区系特征,同时对其生态分布特点也进行了归纳,而且还对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分布
下载PDF
山东省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臧得奎 赵兰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对山东省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地理分布和生态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辽宁、日本等7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区系成分不算丰富,但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也残存有较多的热带... 对山东省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地理分布和生态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辽宁、日本等7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区系成分不算丰富,但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也残存有较多的热带成分;2.种系分化强烈,特有现象明显,特有种占11.3%;3.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并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表现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种类减少;4.与辽宁、北京、河南关系密切,与秦岭、日本也有一定联系,但与海南、西藏关系疏远,这与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分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地理分布 山东 植物区系
下载PDF
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梅笑漫 朱圣潮 +2 位作者 徐双喜 叶立新 丁炳扬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已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37科 74属 1 96种和 7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膜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瘤足蕨属、凤尾...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已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37科 74属 1 96种和 7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膜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瘤足蕨属、凤尾蕨属、瓦苇属。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科、泛热带分布属、东亚分布种为主 ,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 6山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表明 ,与凤阳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九龙山。凤阳山共有 5 7种中国特有蕨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 植物区系 相似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葛源 于明 刘全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57-1662,共6页
对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19科34属,以蹄盖蕨科、岩蕨科、鳞毛蕨科、卷柏科等为优势科,以岩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等为优势属,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低,种类组成贫乏;地理成分以温带... 对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19科34属,以蹄盖蕨科、岩蕨科、鳞毛蕨科、卷柏科等为优势科,以岩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等为优势属,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低,种类组成贫乏;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占优势,有11属为温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61.11%,除世界种和中国特有种外,全为温带性质的种;生境特点以石生为主,大多数种类分布在北京西部和北部的山区;与河北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山西、内蒙、辽宁、山东,与秦岭也有一定的联系,与西藏的关系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地理分布 北京
下载PDF
河北省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牛玉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6期19-20,共2页
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对河北省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旨在明确其区系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系药用蕨类有61种隶属19科28属;该区系优势科为蹄盖蕨科、鳞毛蕨科,优势属为木贼属、铁线蕨属、蹄盖蕨属;该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 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对河北省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旨在明确其区系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系药用蕨类有61种隶属19科28属;该区系优势科为蹄盖蕨科、鳞毛蕨科,优势属为木贼属、铁线蕨属、蹄盖蕨属;该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热带成分仅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蕨类植物 区系 河北省
下载PDF
安徽齐云山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传友 刘登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15-1121,共7页
皖南齐云山区地处中亚热带 ,自然条件较为优越 ,蕨类植物丰富 ,初步统计显示 ,该山区共有蕨类植物 2 9科 ,5 4属 ,91种 (包括亚种和变种 ) ,区系综合系数为 - 0 .5 92 ,在相比较的7个山地区系中位居第五。通过对区系组成、性质和特征的... 皖南齐云山区地处中亚热带 ,自然条件较为优越 ,蕨类植物丰富 ,初步统计显示 ,该山区共有蕨类植物 2 9科 ,5 4属 ,91种 (包括亚种和变种 ) ,区系综合系数为 - 0 .5 92 ,在相比较的7个山地区系中位居第五。通过对区系组成、性质和特征的分析 ,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 ,属、种均可划分为 1 2种类型 (变型 ) ,具有较强的亚热带特性 ;在区系关系上 ,该区系与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区系关系较为密切 ,而与武夷山、秦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齐云山区 蕨类植物区系
下载PDF
苏、浙、皖蕨类植物区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沈显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江苏、浙江和安徽的蕨类植物共有 49科、1 1 9属、558种 (包括变种 ) ,其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 ,东亚地理分布型物种在该区系占绝对优势。地方特有种在浙江南部分化明显。皖北和苏北地区的蕨类植物种类贫乏 。
关键词 江苏 浙江 安徽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厚高 黎桦 《广西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3-19,共7页
大明山位于北回归线上,北纬23°24′~23°30′,东经108°22′~108°24′。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49科、114属、290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划分为12类型(变型),种可划分为13种类型(变型),科内、属内种类贫... 大明山位于北回归线上,北纬23°24′~23°30′,东经108°22′~108°24′。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49科、114属、290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划分为12类型(变型),种可划分为13种类型(变型),科内、属内种类贫乏。本区系具亚热带性质,带有明显的热带性,热带分布属占70%,热带分布种占47.82%,亚热带分布属占12.28%。特有现象明显,有中国特有种47个,其中大明山特有种9个。本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印度支那蕨类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属的相似率高达97%,种的相似率为6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 植物区系 大明山 广西
原文传递
粤东蕨类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曾宪锋 邱贺媛 +2 位作者 钱会莲 庄雪影 唐光大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6-470,480,共6页
通过对粤东蕨类植物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粤东地区共记录蕨类植物258种,隶属于45科95属,区系较为丰富;粤东的蕨类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12个科为优势科,以铁角蕨属... 通过对粤东蕨类植物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粤东地区共记录蕨类植物258种,隶属于45科95属,区系较为丰富;粤东的蕨类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12个科为优势科,以铁角蕨属、凤尾蕨属、鳞毛蕨属等10个属为优势属。从种的区系成分来看,粤东蕨类植物区系主要是热带成分与东亚成分的综合体,以中国—日本分布、热带亚洲、中国特有种分布为最丰富,反映了东亚与热带亚洲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和紧密联系。特有程度低于当地种子植物区系。与相关的6个地区的比较,说明纬度和海拔高度对区系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武陵山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与邻近区系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功锡 敖成奇 +2 位作者 廖文波 朱杰英 向春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运用数量分析手段,通过区系丰富性程度、区系基本组成以及区系属的地理成分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了武陵山地区与我国亚热带8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武陵山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丰富,这与武陵山地区的起源时间、所处... 运用数量分析手段,通过区系丰富性程度、区系基本组成以及区系属的地理成分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了武陵山地区与我国亚热带8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武陵山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丰富,这与武陵山地区的起源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密切相关;(2)与武陵山地区关系最为密切的有庐山、武夷山和红水河上游地区,与其较为密切的有独龙江,与之不太密切的有宝天曼、大瑶山、神农架和化龙山;(3)数量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蕨类植物各区系间的异同及起源上的内在统一性,可为多区系比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地区 蕨类植物区系 邻近区系 比较研究 区系联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莫菲 杨龙 陈训 《贵州科学》 2005年第3期56-59,45,共5页
贵州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现已发现28科,73属,257种(包括7变种,3变型,1杂交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划分为15个类型(变型)。本区系热带分布属占62.13%,温带分布属占10.61%,具有过渡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和铁角蕨科为主体,仍属于耳... 贵州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现已发现28科,73属,257种(包括7变种,3变型,1杂交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划分为15个类型(变型)。本区系热带分布属占62.13%,温带分布属占10.61%,具有过渡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和铁角蕨科为主体,仍属于耳蕨—鳞毛蕨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区系 喀斯特地区 贵州省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开森 吴锦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老。(2)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热带亲缘明显,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地理亲缘关系上,梅花山与梁野山的蕨类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与圭龙山的关系次之,与热带区系性质较强的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飞 王金锡 +2 位作者 刘兴良 宿以明 周世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2-16,共5页
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区有蕨类植物32科68属183种,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大科,拥有大量属种,但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地理成分多样,属和种分别有13个和11个分布区类... 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区有蕨类植物32科68属183种,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大科,拥有大量属种,但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地理成分多样,属和种分别有13个和11个分布区类型(含变型);有58种为中国特有分布,并有2个中国特有属;在属和种的分类等级上分别以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占优势,对种来说,它们与热带蕨类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东亚成分有93种,在两种变型中,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占31种,中国 日本分布占39种,该区处于中国 喜马拉雅和中国 日本成分的交汇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卧龙 蕨类植物 区系
下载PDF
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梁胜 王梦楠 +2 位作者 胡希军 陈存友 韦宝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0-1236,共7页
该研究在野外调查、搜集文献和整理植物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与周边相邻3个研究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为研究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 该研究在野外调查、搜集文献和整理植物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与周边相邻3个研究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为研究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共统计到蕨类植物28科51属84种,科属结构单一,分化水平不高,以寡种科属居多,但区系起源古老,进化关系连贯。(2)该区蕨类区系地理联系广泛,在科、属水平上与热带亲缘程度较高,以泛热带分布、亚热带分布为主,在种水平上以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呈热带向温带过渡渗透性质。(3)在与邻近区亲缘关系上,与观音岽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冠豸山,与丹霞山的关系较疏远。该研究区与观音岽的属、种相似性系数均在0.83以上,区系同质性明显,与两者现代自然条件相似的事实相吻合。该研究结果为探讨丹霞地貌地带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蕨类植物 区系相似性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垂直分布的数量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厚高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十万大山植物区系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52 仲、113 属、264 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以划分为11 种类型(变型),种可以划分为14 种类型(变型)。本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热带分布属... 十万大山植物区系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52 仲、113 属、264 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以划分为11 种类型(变型),种可以划分为14 种类型(变型)。本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热带分布属占81.42% ,热带分布种占66.77% 。亚洲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占有较大的比例,表明本区系与亚洲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中南半岛区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区系地理成分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海拔800 m 是区系地理成分垂直分布的分界线。运用地理成分的频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垂直分布 多元统计分析 广西 植物区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