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 被引量:44
1
作者 朱唯唯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0,64,共5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疾病是一种比生理疾病对人更具危害的疾病,它严重 地困扰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且手段不 少,但有意识地利用体育手段进行系统调节治疗的却为数不多。本文不仅分析了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疾病是一种比生理疾病对人更具危害的疾病,它严重 地困扰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且手段不 少,但有意识地利用体育手段进行系统调节治疗的却为数不多。本文不仅分析了用体 育手段来调节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种种优点,而且还对它的可行性、普及性在理论 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套调节治疗心理疾病的具体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消耗患者 积聚的大量心理能量,打乱患者已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最终使患者达到身心平衡。 此外,笔者还提出了一套对体育手段调节治疗效果评估的标准,并大胆设想用现 代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测试数据来更科学地评估与评价体育调节治疗的效果,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疾病 体育运动 调节 治疗
下载PDF
肝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认知评价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卢彩霞 陆丽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0,44,共5页
目的研究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认知评价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进行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干预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2016年1-12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创... 目的研究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认知评价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进行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干预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2016年1-12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认知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8例肝癌术后患者PTGI总分为(66.53±14.98)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肝炎病程、临床分期患者,其PTGI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63.63±14.34)分。除PTGI量表中的"与他人关系"和"欣赏生活"维度得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患者PTGI总分、新可能性、个人力量维度得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肝癌术后患者PTGI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与认知评价量表中的"对疾病结果的不确定感"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积极评价"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认知评价对PTGI预测显著(均P<0.01)。结论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认知评价与创伤后成长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增进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术后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认知评价
下载PDF
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莉 潘维 +2 位作者 张秀丽 宋荣霞 程德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研究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46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干预组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教两组孕产妇的妊娠效果。结果:干预组73例患者中,自然分娩58例,... 目的:研究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46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干预组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教两组孕产妇的妊娠效果。结果:干预组73例患者中,自然分娩58例,人工助产4例,剖宫产11例,剖宫率为15.1%,胎儿存活率100%;对照组73例患者中,自然分娩28例,人工助产6例,剖宫产39例,剖宫产率为53.4%,胎儿存活率94.3%。干预组Ⅱ级疼痛44人,占比60.2%,Ⅲ级疼痛20人,占比27.3%,Ⅳ级疼痛9人,占比12.3%;对照组Ⅱ级疼痛3人,占比4.1%,Ⅲ级疼痛11人,占比15.0%,Ⅳ级疼痛70人,占比80.8%。结论: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缓解孕妇疼痛,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分娩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在首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9
4
作者 陆娟 田颖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PAC服务模式对首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实行PCA服务模式后首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100例,及未实行PCA服务模式前首次人工流产女性100例。每位患者共需接受两次心理状况测评,首次测评时间为患者... 目的:探究PAC服务模式对首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实行PCA服务模式后首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100例,及未实行PCA服务模式前首次人工流产女性100例。每位患者共需接受两次心理状况测评,首次测评时间为患者首次确定妊娠并确认施行人工流产时,二次测评时间为实施常规无痛人流手术留院观察2h后确定离院前。结果:两组女性第一次SCL-90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精神病性、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其他(主要为与睡眠质量相关项目)等7个项目均高于全国常模。第二次SCL-90结果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其他(主要为与睡眠质量相关项目)等6个项目均高于全国常模。PCA组女性两次SCL-90结果比较,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抑郁等5个项目均有显著降低。对照组女性两次SCL-90结果比较,强迫症状、精神病性2个项目均有显著降低。结论:常规护理与PCA均可以改善首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心理状况,PCA服务模式较常规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中有较高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后关爱服务 人工流产 心理评估 避孕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孙四美 夏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66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目标人群,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66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目标人群,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2周心理指标、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组间t检验比较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与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患者Spitzer评分、FCA得分、总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ICU重症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人员总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评价,具有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理指标 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满意度评价
原文传递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蔡春霞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采用实验法,在健美操、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就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群体教学采用异质分组、分工合作、多元评价和积极反馈等方式,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采用实验法,在健美操、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就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群体教学采用异质分组、分工合作、多元评价和积极反馈等方式,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群体教学模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异质分组 多元评价
下载PDF
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伊丽 武国城 +2 位作者 万憬 陈松 汪志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7-569,共3页
目的了解参加抗震救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军事应激症状核查表(PCL-M),对空军某部抗震救... 目的了解参加抗震救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军事应激症状核查表(PCL-M),对空军某部抗震救援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消极应对和PCL-M总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PCL-M总分、SCL-90总分及4项因子分呈低相关(p<0.01);不同气质类型PCL-M总分及SCL-90各项统计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气质类型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个别官兵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军人 心理健康 心理测量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24
8
作者 石理 刘俭雄 +3 位作者 李朝辉 毕怀丽 廖少琴 刘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药物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药物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12例患者中,79例(70.5%)有抑郁症状,SCL-90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偏执、总分、阳性均分等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接受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症状明显改善(P<0.01),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评估 心理障碍 抑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自评量表心理测评150例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关婧 智发朝 +5 位作者 张迎春 陈正彦 姚国鹏 智佳 林勇 姜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障碍的心理过程及心理活动水平。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2007年4~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门诊收治的150例FGIDs患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障碍的心理过程及心理活动水平。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2007年4~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门诊收治的150例FGIDs患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50例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50例及3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150例FGIDs患者SDS评分≥50分者100例(66.7%),HAMA评分≥14分者59例(3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种疾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ID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精神心理障碍,因此,对FGIDs的诊治过程中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精神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焦虑 抑郁 心理测评
原文传递
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19
10
作者 缪从毅 康波 王宇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对心理疏导联合药物应用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 目的:对心理疏导联合药物应用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功能评定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自知力因子评分和BPRS总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AS评分和SSPI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2.0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应用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等各项水平,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 中青年 心理疏导 药物治疗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综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金会庆 张树林 +2 位作者 戴平 解梅 刘一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检测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体系 (重点是心理素质客观测量指标 )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分布在5个城市的在职机动车驾驶员和初考驾驶员共 140 0 0余人进... 目的 探讨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检测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体系 (重点是心理素质客观测量指标 )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分布在5个城市的在职机动车驾驶员和初考驾驶员共 140 0 0余人进行 6种 (7项 )心理指标检测 ,取得基本统计分析数据 (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 ,建立综合评价方程 ;采用百分位数法对综合评价值划分等级范围。结果 分别建立了在职驾驶员和初考机动车驾驶员心理测量指标综合评价方程 ;确立了分级界值。通过在职驾驶员中事故组与非事故组比较 ,两者平均综合评价值 (分别为 5 4.6 3和 2 9.0 5 )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 =14.6 8,P <0 .0 1;H =73 .6 1,P <0 .0 0 1) ;综合评价等级与事故发生情况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总一致性 =92 .99% ;卡帕 (kappa)值 =0 .85〕。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综合评价方程能够有效地筛选事故倾性驾驶人员 ,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驾驶员 心理素质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早期全程运动干预对降低产妇心理焦虑水平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12
作者 贾思侬 宋禹霏 +1 位作者 孟晨 左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 评估孕产期早期全程运动干预对降低产妇人群心理焦虑水平的效果。方法 以在保定市某孕产塑形工作室进行规律训练的56例孕产妇作为干预组,从妊娠期3个月末开始至产后6个月进行运动干预,未进行规律运动训练的63例作为对照组,于干... 目的 评估孕产期早期全程运动干预对降低产妇人群心理焦虑水平的效果。方法 以在保定市某孕产塑形工作室进行规律训练的56例孕产妇作为干预组,从妊娠期3个月末开始至产后6个月进行运动干预,未进行规律运动训练的63例作为对照组,于干预前收集2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于产后6个月末分别再次使用该心理焦虑量表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干预组进行运动干预后心理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期早期全程运动干预可以降低产后6个月心理焦虑水平,对提高产妇的健康素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干预 孕产妇 心理焦虑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中国飞行学员心理选拔方法的建构与评价(英文)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汉斯-于尔根.赫尔曼 罗晓利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验证德国初始飞行员心理选拔方法从德国向中国引进后的效度。方法德国宇航中心(DLR)航空航天心理学部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CAFC)合作 ,共同完成了各阶段测试的建构和评价。德国宇航中心和汉莎航空公司的心理选拔系统覆盖了与航空有... 目的验证德国初始飞行员心理选拔方法从德国向中国引进后的效度。方法德国宇航中心(DLR)航空航天心理学部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CAFC)合作 ,共同完成了各阶段测试的建构和评价。德国宇航中心和汉莎航空公司的心理选拔系统覆盖了与航空有关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飞行职业应具备的知识 ,操作能力 ,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运动能力等。在翻译成中文和进行必要的文化适合性修订以后 ,于 1 996年对 1 2 5名中国飞行学员被试样本进行了测试。两年以后 ,在被试结束飞行训练时 ,收集了所有飞行学员的标准化反馈数据。结果与德国版本相比 ,所有知识性测验都存在差异 ,中国版本的技术测验和数学知识测验的信度系数较低 ,个性问卷 ,记忆测验 ,注意测验以及空间定向能力测验的信度与德国的差别无统计意义。与飞行教员飞行训练成绩等级评价相比较 ,本心理选拔方法的总体预测率为 71 % (Cramer,sV =0 .35 ,P <0 .0 1 )。中国初始飞行员不同训练阶段 (从理论学习到双发高教机操作 )的最佳心理测量学预测因素是 :多任务情景中的心理运动协调 ,注意 ,空间定向能力以及英语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选拔 心理测试 测验效度 测验信度
下载PDF
中学生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潘朝霞 张大均 +1 位作者 潘彦谷 胡天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全国七省市1459例中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简化版)(BPSQM)、自尊量表(SES)、简式负向评价恐惧量表(BFNES)、正向...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全国七省市1459例中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简化版)(BPSQM)、自尊量表(SES)、简式负向评价恐惧量表(BFNES)、正向评价恐惧量表(FPES)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分别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自尊、负向评价恐惧、正向评价恐惧和社会焦虑水平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Bootstrap法对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相关分析显示,BPSQM得分与SES得分正相关(r=0.52,P<0.01)、与BFNES、FPES、SAD得分(r=-0.19--0.34,Ps<0.01)负相关(r=-0.34,P<0.01);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效应表明,SES得分在BPSQM得分与SAD得分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SES得分和BFNES得分在BPSQM与SAD得分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SES得分和FPES得分在BPSQM得分与SAD得分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模型拟合指数良好。结论:中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关系密切,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心理素质和社交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素质 自尊 评价恐惧 社交焦虑
下载PDF
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在抑郁症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莲莲 孔令明 +3 位作者 牛威 姚高峰 陈春霞 张理义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预测量表(MDPS)在抑郁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TR),选取18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18例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其他精神障碍组)及302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DPS评估...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预测量表(MDPS)在抑郁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TR),选取18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18例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其他精神障碍组)及302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DPS评估,分析三者间差异;以MDPS的11个因子为自变量,临床诊断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模型预测成功率。结果抑郁症组、其他精神障碍组的MDP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在个性内向、心理防御不良、社会支持缺乏、抑郁显著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组患者(P<0.01);Logistic回归显示,应激源、精神病性、抑郁和神经症四个因子对抑郁症的诊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χ^2=473.509,P=0.000),模型预测成功率达90.6%。结论MDPS评估与抑郁症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抑郁症筛查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预测量表 抑郁症 心理评估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心理距离对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钟毅平 陈海洪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该研究以心理距离的两种表现形式(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为自变量,探讨心理距离对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采用两因素完全被试间设计,120名大学生参加实验,自编道德评价问卷(共四个道德事件)。结果发现,时间距离远近和社会距离不同对道德行... 该研究以心理距离的两种表现形式(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为自变量,探讨心理距离对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采用两因素完全被试间设计,120名大学生参加实验,自编道德评价问卷(共四个道德事件)。结果发现,时间距离远近和社会距离不同对道德行为评价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距离越远倾向于高评价,时间距离越近倾向于低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倾向于低评价,发生在他人身上倾向于高评价。结果表明,心理距离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距离 道德行为 道德判断 解释水平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白春芳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7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入院前及...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入院前及出院前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用以比较、评价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前抑郁发生率为56.3%,焦虑发生率为53.3%;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情绪稳定,抑郁、焦虑得分比对照组下降(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增高(P<0.05),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心理干预 康复 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措施 对照组 护理方法 心理状况
下载PDF
更年期妇女正念心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钟赋真 张运平 +2 位作者 吴久玲 郑睿敏 刘兴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对于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指标的影响效果,探讨建立以正念训练为主的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模式。方法以社区中招募的更年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加8周的正念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更年期症状...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对于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指标的影响效果,探讨建立以正念训练为主的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模式。方法以社区中招募的更年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加8周的正念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更年期症状、心理状况、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①更年期症状改善状况:实验组和对照组Kupperman评分总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082、-2.625,均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情绪波动、骨关节痛、头痛和心悸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244、-2.301、-4.382,均P<0.05),而对照组上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00、-0.563、-1.385,均P>0.05);②心理改善状况:实验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487、-3.131,均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显著上升(t=2.922,P<0.05),而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和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952、0.450、-0.244,均P>0.05);③医学检查指标变化状况:实验组的舒张压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561,P<0.05),而对照组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91,P>0.05)。结论正念训练可以降低改善更年期症状评分,对于感觉异常、情绪波动、心悸、皮肤蚁走感等更年期症状有改善的趋势,对于提高更年期妇女的幸福感、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有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更年期 心理干预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洪华 张朝晖 《煤炭高等教育》 2005年第4期80-82,共3页
构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前全国多数高校有针对地建立和启动了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心理测评、心理... 构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前全国多数高校有针对地建立和启动了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心理测评、心理档案以及心理预助的“三位一体”模式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预警 心理测评 心理档案 心理预助
下载PDF
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试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栗继祖 康立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7-79,共3页
为了寻求有效解决煤矿安全人为事故屡禁不止问题的有效办法 ,探讨了煤矿作业对人提出的安全心理素质要求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关系进行了工作分析与职务分析 ,建立了以能力与非能力因素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测试指标体系 ,... 为了寻求有效解决煤矿安全人为事故屡禁不止问题的有效办法 ,探讨了煤矿作业对人提出的安全心理素质要求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关系进行了工作分析与职务分析 ,建立了以能力与非能力因素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测试指标体系 ,并对这一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心理测试 人为因素 事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