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44
1
作者 王建明 贺爱忠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9,99,共11页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果产生特定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观察性学习范畴。不同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内控型还是外控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碳传播沟通和情境结构变革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干预变量,且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通过传播沟通影响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通过情境结构变革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成为主要的政策干预路径。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消费行为 心理归因 质化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 心理控制源
下载PDF
锻炼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映海 丹豫晋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61,共5页
综述了最新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损害的实证研究。运用锻炼心理学理论透析了网络成瘾的ACE模型、认知——行为模型和阶段模型,发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法符合这三种权威模型的解释原则。基于此,提出:1)网络成瘾归因主要表... 综述了最新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损害的实证研究。运用锻炼心理学理论透析了网络成瘾的ACE模型、认知——行为模型和阶段模型,发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法符合这三种权威模型的解释原则。基于此,提出:1)网络成瘾归因主要表现在心理问题,涉及到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及认知等方面;2)个体无意识需要通过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满足;3)当前网络成瘾现象仍有蔓延之势、治疗机构方法各异、效果不佳、学科整合不力。尤其是我国人口数量巨大,预防远远重要于治疗;4)随着锻炼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体育锻炼和干预将服务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心理归因 体育锻炼 解释模型 锻炼心理学
原文传递
藏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归因考释 被引量:10
3
作者 耿献伟 牛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7,共9页
以藏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群际接触理论,通过外因、内因解读藏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过程,意在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外因是诱... 以藏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群际接触理论,通过外因、内因解读藏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过程,意在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外因是诱因,能吸引、召集人群,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提供平台,间接提升族群内部对国家的认识、认知;内因是驱动力,作用于群际之间,通过区域比赛、集体参与、身体文化符号、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学互鉴,在互动中提升族群的交际与融合,推动民族关系由地域共同体向精神共同体转变。并认为:在认知层面、行为层面、情感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凝聚人心,产生共鸣,减少偏见,降低群际焦虑,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体育 群际接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心理归因
原文传递
提前退休意愿的心理归因探究——基于对高校教师的访谈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国东 张剑 张莹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提前退休是指,中年员工受主观意愿的驱使、低于法定退休年龄、从长期的工作岗位或职业路径离开并领取全部养老金的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观点,探究提前退休意愿产生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过程及其产生机制,对于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缓解劳动... 提前退休是指,中年员工受主观意愿的驱使、低于法定退休年龄、从长期的工作岗位或职业路径离开并领取全部养老金的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观点,探究提前退休意愿产生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过程及其产生机制,对于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缓解劳动力供给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20名45岁–65岁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构建了"需要满足比较-情绪态度变化-提前退休意愿产生"的心理归因模型,即高校教师通过把自我需要、工作需要和家庭需要分别与现实状况进行比较,进而影响情绪和态度变化,最终产生提前退休意愿。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情感事件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等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并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了跨文化分析探讨,对于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和指导老年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心理归因 扎根理论 高校教师
原文传递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涛 洪霞 +5 位作者 熊娜娜 蒋静 孙夏媛 朱丽明 田国庆 魏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进行连续筛查。依据PHQ-15≥10分或<1...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进行连续筛查。依据PHQ-15≥10分或<10分将患者分为多躯体症状组(SOM+组)和对照组(SOM-组),每科每组均纳入25例患者,共纳入150例患者。所纳入患者均完成人口学资料收集及疾病归因的访谈问卷。将患者的疾病归因内容归纳为体(素)质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3类。结果 SOM+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SOM-组(69.3%比53.3%;χ~2=4.048,P=0.044)。SOM+组对症状进行心理归因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SOM-组(64.0%比45.0%;χ~2=5.273,P=0.022),其中消化内科患者两组间差异更为明显(64.0%比20.0%;χ~2=9.934,P=0.002)。SOM+组中将疾病归因于两个或更多因素的患者所占比例(41.0%)高于SOM-组(3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7,P=0.236);在消化内科访谈对象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比32.0%;χ~2=3.945,P=0.047)。结论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中,具有多个躯体症状的患者比躯体症状相对单一的患者更常将疾病归因于心理因素;患者将疾病归因至两个或更多因素的现象在各科患者中普遍存在。临床医生在诊疗中从多个角度探索和理解患者的疾病归因,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整体医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躯体症状 疾病归因 心理归因 综合医院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数字支付抵制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婷 吴江 +1 位作者 沈校亮 陈浩东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6,126,共11页
基于心理归因研究视角,以48位农村老年人为样本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农村老年人数字支付抵制行为的表现和心理归因,探讨心理归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命题。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数字支付抵制行为表现为漠不关... 基于心理归因研究视角,以48位农村老年人为样本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农村老年人数字支付抵制行为的表现和心理归因,探讨心理归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命题。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数字支付抵制行为表现为漠不关心、消极抵制和坚决抵制;数字支付能力与主观规范是农村老年人数字支付抵制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并通过数字支付认知和数字支付情感间接影响数字支付抵制行为;数字风险传播与数字支付支持在数字支付认知和数字支付情感对数字支付抵制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支付 农村老年人 心理归因 抵制行为 数字鸿沟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归因及解决措施
7
作者 张晓霞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46,56,共3页
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对高等教育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所有高校要明确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客观和全面分析心理问题形成归因。以提供优质和多元服务学习支持为根本... 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对高等教育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所有高校要明确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客观和全面分析心理问题形成归因。以提供优质和多元服务学习支持为根本宗旨,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为着力点,创造性和科学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智慧设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理性确认心理健康问题类型,三是协同推进资助体系构建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是构筑开放—和谐—健康—理性消费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独立学院 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 心理归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心理归因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7-58,共2页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问题。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从心理层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大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如果其心理经常...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问题。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从心理层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大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如果其心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就会失去接受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条件,以致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导致道德失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大学生 道德失范 心理归因 教育氛围 社会背景
下载PDF
服装品牌代言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以代言人与服装品牌匹配度为研究视角,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究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调研问卷460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 以代言人与服装品牌匹配度为研究视角,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究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调研问卷460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心理归因在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产品卷入度是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研究成果对服装企业新媒体营销、品牌广告设计和品牌关系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品牌 品牌代言人 品牌关系质量 心理归因 营销战略
下载PDF
医联体医院患者就医行为心理归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智亮 王佳炜 +3 位作者 毛琰杰 王依婷 李璟 周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8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调研医联体模式下患者就医行为心理归因对分级诊疗运行的影响,为深入推进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市医联体内2家核心医院及6家联合医院,通过自行设计问卷,从就医心理角度对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研,同时进行... 目的:调研医联体模式下患者就医行为心理归因对分级诊疗运行的影响,为深入推进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市医联体内2家核心医院及6家联合医院,通过自行设计问卷,从就医心理角度对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研,同时进行专题访谈。结果:59%的患者对医联体模式尚不知晓,36%的患者表示知道医联体模式,完全了解者仅占5%。居民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医院等基层医院人数占比为35%。结论:患者就医心理易受年龄、学历背景、就医观念、消费观念和心理承受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产生的就医选择动机偏差是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因素,对全民就医理念进行深入宣传与普及性教育,纠正患者心理归因偏差对推进医联体制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分级诊疗 患者 心理归因
下载PDF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归因及疏导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顺成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也呈增长之势。从社会心理和政治心理层面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为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方法,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疏导提供帮助。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心理归因 心理疏导
下载PDF
消费者消费扶贫心理归因与价值共创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政 彭丽 唐文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1-109,共9页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阶层通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消费产品和服务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和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法。消费者为什么要实施扶贫消费行为(即扶贫消费出自哪种心理)?怎样引导消费者消费扶贫(怎样促进消费扶贫可持续)?当前尚缺乏对...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阶层通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消费产品和服务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和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法。消费者为什么要实施扶贫消费行为(即扶贫消费出自哪种心理)?怎样引导消费者消费扶贫(怎样促进消费扶贫可持续)?当前尚缺乏对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运用扎根理论,针对第一个问题,对消费扶贫可能的心理归因做了深入的探索;针对第二个问题,试图搞清楚促进消费扶贫可持续的路径。研究发现,消费扶贫的心理归因可以分为:内部个人意识和外部社会规范,而价值共创活动的价值感知是消费扶贫的价值归因。个人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参照规范产生相应的扶贫消费行为,属于个人心理意识的范畴;价值共同创造行为及其结果(价值感知)会产生持续的扶贫消费行为,这归因于价值范畴。利益相关方通过参与价值共创(由沟通、渠道、风险评估、透明等维度构成)生成价值感知,除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也通过影响消费者心理(如:加深贫困状况认知,提升扶贫消费意识等)和社会参照规范(如:形成消费习惯,学习扶贫榜样等)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 消费扶贫 心理归因 价值共创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浅谈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思蕾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35期243-245,共3页
家庭教育是近年来心理领域一个讨论的重要词汇,它关系着个体过去的重要的家庭经历和未来在性格、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发展。家庭教育结构的不完整,父母角色的缺失,紧张的家庭氛围或父母给孩子教育上或心理上的压力都可造成来自家庭... 家庭教育是近年来心理领域一个讨论的重要词汇,它关系着个体过去的重要的家庭经历和未来在性格、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发展。家庭教育结构的不完整,父母角色的缺失,紧张的家庭氛围或父母给孩子教育上或心理上的压力都可造成来自家庭教育不同的引导。同时,将大部分心理疾病或行为不端归因于家庭教育是否合理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孩子 心理归因 性格发展 亲密关系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
14
作者 边晨 王文棣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生态移民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而展开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搬迁工程,其被视为可以切实解决生存环境恶劣、居住地偏远、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阻碍农民脱贫因素的重要对策,广泛采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开... 生态移民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而展开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搬迁工程,其被视为可以切实解决生存环境恶劣、居住地偏远、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阻碍农民脱贫因素的重要对策,广泛采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中。以瓜州县广至乡为例,针对当地已安置移民的后续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探讨研究,并对所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性 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 心理归属
下载PDF
《舞姬》与《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研究
15
作者 肖芷玥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9-122,共4页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都存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这种碰撞与融合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如社会焦虑等现象。通过比较,研究了《舞姬》和《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即东西方文化碰撞与...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都存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这种碰撞与融合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如社会焦虑等现象。通过比较,研究了《舞姬》和《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即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引起的"焦虑"和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归因。森鸥外和鲁迅均试图通过爱情悲剧展现封建文化对人的迫害,新思想、新文化崛起的艰难,以及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舞姬》 比较文化 文化碰撞 心理归因
下载PDF
热带海岛型目的地情境下旅游者地方依恋:心理归因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李梅 曲颖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1,158,共8页
地方依恋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但热带海岛型目的地情境下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及其形成机理未被系统考察。选取海南岛的重游型及同质偏好型旅游者的网络游记为文本分析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整合模型。结果表明:(1)地方... 地方依恋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但热带海岛型目的地情境下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及其形成机理未被系统考察。选取海南岛的重游型及同质偏好型旅游者的网络游记为文本分析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整合模型。结果表明:(1)地方心理认知、地方情感象征、地方依恋倾向是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构成地方依恋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概念模型;(2)由心理归因的内部响应路径与个体影响因素的外部调节路径构成的"响应-调节"系统机制是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形成机理。具体来看,地方心理认知、地方情感象征、地方依恋倾向三个心理归因的响应顺序,构成了类比学习机制、刺激反应机制和符号消费机制三种典型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心理归因 形成机理 扎根理论 旅游者 海南岛
原文传递
疼痛医学定义中的哲学悖论探析
17
作者 芦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1,共5页
“疼痛悖论”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关于疼痛问题的研究焦点之一。这一悖论指称的是疼痛经验同时所具有的物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构成疼痛概念的内在不一致性。通过分析疼痛的医学定义,将发现这一悖论不仅是一个哲学议题,也同样存在于医学对疼... “疼痛悖论”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关于疼痛问题的研究焦点之一。这一悖论指称的是疼痛经验同时所具有的物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构成疼痛概念的内在不一致性。通过分析疼痛的医学定义,将发现这一悖论不仅是一个哲学议题,也同样存在于医学对疼痛的理解中。1979年的国际疼痛学会经典版疼痛定义蕴含疼痛的哲学悖论,2020年修订版也并未消解这一悖论。医学定义是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而一个合理的疼痛医学定义需要探讨并化解其中潜在的悖论,以形成关于疼痛本质的逻辑一致的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定义 疼痛悖论 心理属性
下载PDF
高中生数学应试心理归因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雪理 《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通过对高中生数学应试心理归因的调查,探讨高中生数学应试的心理归因方式。从被调查的340名学生中选出两组进行比较:甲组是数学平时成绩较好者68人,乙组为数学平时成绩较差者75人。通过对21个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在数学应试这一... 通过对高中生数学应试心理归因的调查,探讨高中生数学应试的心理归因方式。从被调查的340名学生中选出两组进行比较:甲组是数学平时成绩较好者68人,乙组为数学平时成绩较差者75人。通过对21个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在数学应试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大都作否定的、自身的、消极的、持久的归因;(2)对应试结果大都作封闭的、回避的、视角转换进行自我保护的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应试 心理归因
下载PDF
运动归因研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综述) 被引量:7
19
作者 栾少君 阎万军 田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5,共8页
对运动归因研究的四个理论来源、运动归因的研究领域、运动归因本质的研究,运动归因研究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进行了运动归因研究的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归因 动机
下载PDF
教育心理学百年归因分析及其思考
20
作者 郭芳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76-79,共4页
百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经历了从学到教再到学与教的结合这一历程,使该学科不断充实与完善。究其原因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认知范式的改变、教学实践的需要等内部原因和改变教育状况的需要、教育本质与功能的要求、心理学与教育学... 百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经历了从学到教再到学与教的结合这一历程,使该学科不断充实与完善。究其原因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认知范式的改变、教学实践的需要等内部原因和改变教育状况的需要、教育本质与功能的要求、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互作用等外部原因;从中我们得到了理论互补、教学互动和“双主”齐驱的教育思考,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归因分析 教育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