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 therapy for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using human CEA promoter controlled bacterial ADP-ribosylating toxin genes:PEA and DTA gene transfer 被引量:18
1
作者 CAO Guang Wen 1, QI Zhong Tian 1, PAN Xin 1, ZHANG Xiao Qin 1, MIAO Xiao Hui 1, FENG Yan 1, LU Xin Hua 1, Shigeki Kuriyama 2 and DU Ping 1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5-28,共4页
AIM To establish a tissue-specific gene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using bacterial ADP-ribosylating toxin genes.METHODS Pseudomonas exotoxin A domain Ⅱ+Ⅲ (PEA) was cloned from genomic DNA of Pseudomonas aerugi... AIM To establish a tissue-specific gene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using bacterial ADP-ribosylating toxin genes.METHODS Pseudomonas exotoxin A domain Ⅱ+Ⅲ (PEA) was cloned from genomic DNA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EA and diphtheria toxin A chain gene (DTA) were modified to express eukaryotically. After sequencing, the toxin genes under the control of huma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promoter were cloned into retroviral vectors to construct CEAPEA and CEADTA respectively. In vitro cotransfection of the constructs with luciferase vectors and in vivo gene transfer in nude mice were subsequently carried out.RESULTS Both CEAPEA and CEADTA specifically inhibited the reporter gene expression in the CEA positive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cells in vitro. Direct injection of CEAPEA and CEADTA constructs into the established human tumors in BALB/c nude mice led to significant and selective reductions in CRC tumor size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s.CONCLUSION The toxin genes, working as therapeutic genes, are suitable for the tissue-specific gene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neoplasms GENE therapy GENE transfer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pseudomonas exotoxin A DIPHTHERIA TOXIN A
下载PDF
Creation and anti-cancer potency in HeLa cells of a novel chimeric toxin, HMGNCIDIN, composed of HMGN2 α- helical domain and PE38 KDEL domain Ⅲ 被引量:6
2
作者 XIONG Wen-bi HUANG Ning FENG Yun WU Qi WANG Bo-y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Using targeted toxins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e therapy of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as well as other disorders/The high mobility group chromosomal protein N2 (HMGN2)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and well... Using targeted toxins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e therapy of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as well as other disorders/The high mobility group chromosomal protein N2 (HMGN2)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and well-characterized classes of nonhistone nuclear proteins, which seems to function as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chromatin.2 Recently our group isolated an antimicrobial polypeptide from human LAK cells and cervical mu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N2a-helical domain pseudomonas exotoxin recombinant anti-cancer chimera
原文传递
假单孢杆菌外毒素基因的克隆及用于裸鼠大肠癌基因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广文 戚中田 +3 位作者 粟山茂树 潘欣 张晓琴 杜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建立假单孢杆菌外毒素A(PEA)基因的组织特异性抗大肠癌基因疗法。方法:用PCR法从绿脓杆菌基因组DNA中克隆PEAⅡ+Ⅲ区基因,引入Kozak序列、终止信号和酶切位点,测序。构建PEA基因转录受人癌胚抗原(C... 目的:建立假单孢杆菌外毒素A(PEA)基因的组织特异性抗大肠癌基因疗法。方法:用PCR法从绿脓杆菌基因组DNA中克隆PEAⅡ+Ⅲ区基因,引入Kozak序列、终止信号和酶切位点,测序。构建PEA基因转录受人癌胚抗原(CEA)启动子调控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共转染法体外研究PEA基因表达对报告基因表达的特异抑制作用。用DNA体内直接转染法于裸鼠体内观察PEA基因的抗人类肿瘤作用。结果:所克隆的PEA序列与已报道序列基本相同。CEA启动子调控的PEA基因可在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抑制荧光素酶基因表达,在裸鼠体内对人大肠癌模型的直接转染能特异抑制人大肠肿瘤的生长。结论:PEAⅡ+Ⅲ区基因作为治疗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孢杆菌外毒素 大肠肿瘤 基因疗法
下载PDF
免疫毒素BDI-1-PEA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松 温儒民 孙晓青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 构建新型免疫毒素BDI- 1-PEA ,并进行抗人膀胱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测定。方法 应用异型双功能连接剂N -琥珀酰胺酯 3- (2 -吡啶基二硫 )丙酸 (SPDP)将抗人膀胱肿瘤单克隆抗体 (BDI- 1)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PEA)交联 ,制备出新... 目的 构建新型免疫毒素BDI- 1-PEA ,并进行抗人膀胱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测定。方法 应用异型双功能连接剂N -琥珀酰胺酯 3- (2 -吡啶基二硫 )丙酸 (SPDP)将抗人膀胱肿瘤单克隆抗体 (BDI- 1)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PEA)交联 ,制备出新型免疫毒素BDI- 1-PEA。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初步检测其对人膀胱肿瘤细胞系E -J的选择性杀伤活性。结果 BDI- 1-PEA结合物具有高效靶向杀伤膀胱肿瘤细胞的能力 ,优于游离PEA或PEA与BDI- 1的混合物。结论 新型免疫毒素BDI- 1-PEA有较高的选择性抗人膀胱肿瘤细胞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膀胱肿瘤 单克隆抗体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下载PDF
Immunotoxins and Cancer Therapy 被引量:2
5
作者 ZhengLi TaoYu +1 位作者 PingZhao JieM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In the past decade,an increased amount of clinicallyloriented research involving immunotoxins has been published. Immunotoxins are a group of artificially-made cytotoxic molecules targeting cancer cells.These molecule... In the past decade,an increased amount of clinicallyloriented research involving immunotoxins has been published. Immunotoxins are a group of artificially-made cytotoxic molecules targeting cancer cells.These molecules composed of a targeting moiety,such as a ligand or an antibody,linked to toxin moiety,which is a toxin with either truncated or deleted cell-binding domain that prevents it from binding to normal cells.Immunotoxi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chemically conjugated immunotoxins and recombinant ones.The immunotoxins of the first category have shown limited efficacy in clinical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nd solid tumors.Within the last few years,single-chain immunotoxins provide enhanced therapeutic efficacy over conjugated forms and result in improved antitumor activity.In this review,we briefly illustrate the design of the immunotox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trials.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5;2(2):106-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TOXIN cancer therapy pseudomonas exotoxin SCFV
原文传递
嵌合重组caspase-3诱导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3
6
作者 贾林涛 张立红 +4 位作者 于翠娟 纪宗玲 曹云新 王成济 杨安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277,共6页
通过稳定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 ,建立了野生型caspase 3(wt casp3) ,大小亚基序列颠倒的重组caspase 3(r casp3) ,和N端融合绿脓杆菌外毒素 (PE)转膜肽段的嵌合重组caspase 3(cr casp3)的诱导表达细胞系 .蜕皮素诱导后细胞中检测到目的... 通过稳定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 ,建立了野生型caspase 3(wt casp3) ,大小亚基序列颠倒的重组caspase 3(r casp3) ,和N端融合绿脓杆菌外毒素 (PE)转膜肽段的嵌合重组caspase 3(cr casp3)的诱导表达细胞系 .蜕皮素诱导后细胞中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 ,MTT检测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 ,r casp3和cr casp3诱导表达后有效地导致HeLa细胞死亡 ,通过测定细胞中caspase 3活性 ,以及细胞周期检测、DNA梯状电泳条带检测(DNAladder)、电镜观察等证实r casp3和cr casp3诱导表达后细胞发生了凋亡 ,且二者的促凋亡活性相当 ,而wt casp3诱导表达细胞并未出现上述效应 .结果表明 ,与野生型caspase 3活化需要上游分子的切割不同 ,重组caspase 3具有自发的促凋亡活性 ,而N端PE肽段的融合不影响这种活性 ,因此PE转膜结构域和重组caspase 3有望参与构建能转膜进入细胞内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重组 CASPASE-3 诱导 肿瘤 细胞凋亡 绿脓杆菌外毒素 转膜肽段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基因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基民 黄洪莲 +3 位作者 王小宁 徐舲飞 郑仲承 刘新垣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介导的定向诱变技术构建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40、IL2-PE40KDEL、IL2-PE66^(4Glu)和IL2-PE66^(4Glu)KDEL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可溶蛋白的20%~30...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介导的定向诱变技术构建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40、IL2-PE40KDEL、IL2-PE66^(4Glu)和IL2-PE66^(4Glu)KDEL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可溶蛋白的20%~30%。此外,由于这一表达质粒在IL-2cDNA与PE基因连接处引入了唯一的SmaⅠ位点,其5'、3'端分别含有唯一的EcoRⅠ、PstⅠ位点,因此可方便地用其它基因替换IL-2或PE基因而获得相应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 制备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 of TGF_α-PE40 on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follow injury to the rabbit common carotid artery
8
作者 王兵 关战军 +3 位作者 李玉莉 张国元 吴宗贵 徐永华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8年第4期280-284,共5页
To investigate inhibitory effect of recombinan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pseudomonas exotoxin fusion protein (TGFInhibitory effect of TGF_α-PE40; TP40) on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following arterial injury.Methods... To investigate inhibitory effect of recombinan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pseudomonas exotoxin fusion protein (TGFInhibitory effect of TGF_α-PE40; TP40) on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following arterial injury.Methods: Forty-eight male rabbits fed with rich cholesterol diet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n= 24)and the control group (n=24). The rabbi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cal adiministration of TP40 (30 μg) 24 h after arterial inju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saline. LM and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abbit arterial segments 2, 4 and &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Irregular thickening of the arterial intima. large amounts of smooth muscle cells within the neointima, and stenosis of the arterial cav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intimal proliferation and no stenosis of the arterial cavit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observed microscopically.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eointimal area and the ratio of neointimal/medial area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t 2, 4 and 8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s (P<0. 01 ).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P40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following carotid arterial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_α pseudomonas exotoxin balloon INJURY vascular INTIMA CYTOTOXIC therapy
全文增补中
PAK株与PA103株绿脓杆菌外毒素结构基因间的差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基民 林来兴妹 +4 位作者 黄洪莲 王小宁 徐羚飞 郑仲承 刘新垣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对PAK株的绿脓杆菌外毒素结构基因进行全长核苷酸顺序测定时发现:来源于PA103株和PAK株的PE基因一级结构间存在差异,其中Thr^(179)(ACC)→Ala^(179)(GCC)、Ser^(515)(AGC)→Gl... 对PAK株的绿脓杆菌外毒素结构基因进行全长核苷酸顺序测定时发现:来源于PA103株和PAK株的PE基因一级结构间存在差异,其中Thr^(179)(ACC)→Ala^(179)(GCC)、Ser^(515)(AGC)→Gly^(515)(GGC),并有11个同义突变,但变异并不影响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的ADP-核糖基化活性及其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外毒素 结构基因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重组VEGF165-PE38融合基因对裸鼠移植性人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以铨 胡昌辰 +6 位作者 姜晓丹 王育胜 孙新林 薛杉 张发兵 姚鹏飞 蔡颖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裸鼠移植性人脑恶性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探索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裸鼠背部皮下注射U251细胞建立移植性恶性胶质瘤模型,9d...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裸鼠移植性人脑恶性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探索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裸鼠背部皮下注射U251细胞建立移植性恶性胶质瘤模型,9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未治疗组、PBS组、空质粒组、重组质粒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D31、PE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注射后第16天重组质粒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组裸鼠移植瘤MVD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组裸鼠肿瘤组织PE呈阳性表达,而在空质粒组、PBS组及未治疗组均为阴性表达。结论VEGF165-PE38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对人脑恶性胶质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能为一种有效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融合基因 基因治疗 抗血管治疗 神经胶质瘤
原文传递
LHRH-PE40对宫颈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及Ki-67、Bcl-2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梅 孙春华 +4 位作者 宋杰 王丽娜 王梅 朱平 王占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LHRH-PE40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凋亡及增殖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进行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HRH-PE40,作用48h后,观察Hela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宫颈癌Hela... 目的观察LHRH-PE40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凋亡及增殖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进行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HRH-PE40,作用48h后,观察Hela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株对LHRH-PE40的感受性;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法检测LHRH-PE40对Hela细胞周期、Ki-67及Bcl-2的影响。结果LHRH-PE40对Hela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通过量效曲线可以看出,LHRH-PE40的最小有效剂量为0·625μg/ml;半数致死剂量为0·969μg/ml。在1·0μg/ml浓度下,癌细胞中的Ki-67阳性细胞(用药前80%,用药后42%)及Bcl-2阳性细胞(用药前66%,用药后43%)比率均下降,凋亡细胞比率增加(由0增加到3·7%)。在1·0μg/ml浓度下,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15·21%;S期细胞变化不大,而G2/M期减少38·28%。结论LHRH-PE40可以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RH-PE40 绿脓杆菌外毒素 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宫颈癌 细胞周期 KI-67 BCL-2 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琴 李明远 +3 位作者 张林 蒋忠华 祁志荣 李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本实验所需要的PE38KDEL基因片段,再通过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E38KDEL,重组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本实验所需要的PE38KDEL基因片段,再通过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E38KDEL,重组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插入片段正确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后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其大小和特异性。结果经鉴定证实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E38KDEL构建成功,且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了PE38KDEL与GST的融合表达,且表达蛋白产物的分子质量大小与预期值一致,并可被PE的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结论PE38KDEL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的融合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PE38KDEL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肿瘤细胞靶向性白细胞介素4(IL-4)融合蛋白的研究(英文)
13
作者 张育坚 胡小波 +3 位作者 李素霞 田丽萍 杨胜利 龚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2-867,共6页
白细胞介素 4受体 (IL 4R)特异地存在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 ,这为某些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靶向标记。在以前的研究中 ,人白细胞介素 4 (hIL 4 )与白喉毒素 (DT)的融合蛋白 (DT4H)被构建 ,且它对某些肿瘤细胞系的高毒性得到了证明。但是 ... 白细胞介素 4受体 (IL 4R)特异地存在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 ,这为某些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靶向标记。在以前的研究中 ,人白细胞介素 4 (hIL 4 )与白喉毒素 (DT)的融合蛋白 (DT4H)被构建 ,且它对某些肿瘤细胞系的高毒性得到了证明。但是 ,由于毒素部分的强免疫原性 ,它可以诱导人体的免疫反应。该研究中我们构建了白细胞介素 4与绿脓杆菌外毒素 (PE) 2 5 3~ 6 0 8aa的融合蛋白 ,并在其N端添加了 6×His标记方便纯化 ,在其C端添加了KDEL提高毒性。为了改善与IL 4R的亲和力我们将IL 4进行了环式重组 ,构建的融合毒素 ,H4 0 4K ,经DEAE$CSepharoseFastFlow及Ni NTA纯化后 ,纯度达 90 %。纯化后的H4 0 4K与DT4H相似 ,对U2 5 1高度敏感 ,对MCF 7及HepG2中度敏感 ,且我们首次证实该毒性不会被兔抗白喉毒素的多克隆抗体所抑制。这些研究表明 ,H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毒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 肿瘤治疗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4受体
下载PDF
IL-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增强杀伤细胞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基民 徐舲飞 +3 位作者 郑仲承 林来兴妹 王小宁 刘新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0,共4页
实验证实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IL2-PE40REDLK、IL2-PE40KDEL、IL2-PE664GluREDLK、IL2-PE664GluKDEL对含高亲和力IL-2受体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是借助于IL-2... 实验证实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IL2-PE40REDLK、IL2-PE40KDEL、IL2-PE664GluREDLK、IL2-PE664GluKDEL对含高亲和力IL-2受体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是借助于IL-2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和PE的杀伤活性介导的,而且同一靶细胞对这些融合蛋白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对人外周血PHA体外活化的淋巴母细胞的杀伤活性,IL2-pE664GluKDEL要比IL2-PE40REDLK强约40倍,还发现若将IL2-PE融合蛋白羧基末端的REDLK氨基酸突变为KDEL可增强其杀伤细胞的活性,对ConA活化的小鼠脾母细胞的杀伤活性,IL2-PE40KDEL要比IL2-pE40REDLK强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抗卵巢癌单链免疫毒素183B_2ScFvPE38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尤芳蕾 冯捷 +2 位作者 成夜霞 付天云 姚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链免疫毒素融合蛋白 183B2 ScFvPE38,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 ,为卵巢癌导向治疗打下基础。 方法 在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的诱导下 ,高效表达免疫毒素 183B2 ScFvPE38,并采用直接ELISA及细胞毒性实验... 目的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链免疫毒素融合蛋白 183B2 ScFvPE38,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 ,为卵巢癌导向治疗打下基础。 方法 在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的诱导下 ,高效表达免疫毒素 183B2 ScFvPE38,并采用直接ELISA及细胞毒性实验对抗体及毒素部分的活性进行检查。 结果 表达蛋白 183B2 ScFvPE38以包涵体形式为主高效表达 ,并有少量可溶性表达。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抗体活性及毒素活性。 结论 抗卵巢癌单链免疫毒素183B2 ScFvPE38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免疫毒素 卵巢癌 假单胞外毒素 高效表达
下载PDF
新型肝癌免疫毒素A54-PE40KDEL的构建表达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虞丽平 韩红辉 +4 位作者 石凌超 杜冰 张小平 周忠良 钱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构建新型肝癌免疫毒素A54-PE40KDEL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PCR扩增绿脓杆菌外毒素APE40KDEL基因插入到pET32a(+),然后与合成的含有肠激酶酶切位点和肝癌特异性结合肽A54的核酸序列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 目的:构建新型肝癌免疫毒素A54-PE40KDEL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PCR扩增绿脓杆菌外毒素APE40KDEL基因插入到pET32a(+),然后与合成的含有肠激酶酶切位点和肝癌特异性结合肽A54的核酸序列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A54-PE40KDEL,其经鉴定后转化E.coliBL21表达。超声破菌,上清液经Ni+亲和层析纯化,肠激酶酶切,再次Ni+离子亲和层析后得到免疫毒素A54-PE40KDEL。MTT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对不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及靶向性。结果:重组质粒序列正确,经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含Mr约58000的目的蛋白。A54-PE40KDEL能够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且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A54-PE40KDEL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的新型肝癌免疫毒素A54-PE40KDEL在体外与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结合特异性及杀伤活性,为肝癌导向治疗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肝癌 绿脓杆菌外毒素A 特异性结合肽
下载PDF
EGF-PE35KDEL嵌合毒素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树民 李咏梅 +3 位作者 冯书章 郭学军 孙洋 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构建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成的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连接EGF和PE35KDEL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将其转化至BL21(DE3),在BL21(DE3)以可溶的形式表达EGF-PE35KDEL嵌合... 目的:构建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成的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连接EGF和PE35KDEL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将其转化至BL21(DE3),在BL21(DE3)以可溶的形式表达EGF-PE35KDEL嵌合毒素,经DEAE-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等层析后,纯度达到95%。结晶紫检测EGF-PE35KDEL对肿瘤细胞的活性。结果:SDS-PAGE和薄层扫描分析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0%。细胞活性检测证明EGF-PE35KDEL能够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IC50为0.07μg/ml。结论:EGF-PE35KDEL嵌合毒素对体外表达EGFR的Hela细胞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绿脓杆菌外毒素 嵌和毒素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假单胞菌外毒素免疫原性的改善策略
18
作者 朱高路 胡小波 曹朝晖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0年第5期82-86,共5页
重组免疫毒素(recombinant immunotoxin,RIT)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药物,由抗体与毒素分子连接而成的融合蛋白。其特异性抗体和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介导毒素分子进入细胞起到杀伤细胞的作用。多种细菌和植物毒素已被用于制备免疫毒素... 重组免疫毒素(recombinant immunotoxin,RIT)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药物,由抗体与毒素分子连接而成的融合蛋白。其特异性抗体和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介导毒素分子进入细胞起到杀伤细胞的作用。多种细菌和植物毒素已被用于制备免疫毒素。假单胞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PE)是构建免疫毒素的优选分子,被证明具有极高的细胞毒性。由于PE分子的免疫原性强、穿透能力差等原因,使其疗效低于预期。近年来利用各种方法降低RIT的免疫原性,去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成为研究重点。现就PE的结构、功能以及免疫原性的降低等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外毒素 重组免疫毒素 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重组毒素对活化T淋巴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
19
作者 杨渝珍 毕美霞 +1 位作者 舒平 韩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利用PCR-Cloning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两类IL-2-PE40'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分别由IPTG和温度(42℃)诱导表达。在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酶切位点和片段大小、电泳迁移率、分子量的初步鉴定后,又对融合... 利用PCR-Cloning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两类IL-2-PE40'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分别由IPTG和温度(42℃)诱导表达。在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酶切位点和片段大小、电泳迁移率、分子量的初步鉴定后,又对融合蛋白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PE40'组分的抗原性进行了ELISA鉴定。从菌体蛋白中初步分离纯化了重组毒素,并测定其对细胞表面表达IL-2受体的活化T淋巴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及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L-2-PE40'融合蛋白确实对IL-2R+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杀伤效应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6、24、48h),杀伤效应趋于增强(P<0.05)。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对单相和双相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毒素 白细胞介素2 靶向杀伤 T细胞
下载PDF
以白细胞介素15拮抗剂为载体的融合毒素IL15M-PEΔ293的研制
20
作者 牛云飞 郑颖 毛晓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IL 15及IL 15受体 (IL 1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 15受体阳性异常细胞的新型导向药物 ,将人IL 15拮抗剂 (IL 15M)基因片段与人工... IL 15及IL 15受体 (IL 1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 15受体阳性异常细胞的新型导向药物 ,将人IL 15拮抗剂 (IL 15M)基因片段与人工改造的绿脓杆菌外毒素 (PE)变异体 (PEΔ2 93)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 IL15M PEΔ2 93。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 NTA亲和层析纯化出融合蛋白IL15M PEΔ2 93。IL15M PEΔ2 93对IL 1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O2 均具有杀伤作用 ,对IL 15R阴性细胞系Jur kat则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而且过量的重组IL 15可以完全阻断融合蛋白对K5 6 2的细胞毒效应 ,说明融合蛋白的细胞毒作用具有靶向性。这些结果提示本文构建的融合蛋白在与IL 15 IL 1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甚至耐药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