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O在α-Fe中扩散激活能的计算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林飞 周上祺 +1 位作者 黄玉堂 周安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122,共3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C、N、O在α-Fe中扩散激活能。首先,把间隙原子放入四面体或八面体间隙位置进行优化,得出C、N、O位于α-Fe的八面体间隙位置,然后利用LST/QST方法计算出扩散激活能,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值吻合。
关键词 α—Fe 间隙原子 第一性原理 扩散激活能 赝势平面波方法
下载PDF
BaTiO_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子英 杨德林 +3 位作者 刘云虎 曹海滨 邵建新 井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31-1736,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的电子结构,并在局域密度近似下计算了BaTiO3立方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都为间接带隙,方向分别为Γ-M和Γ...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的电子结构,并在局域密度近似下计算了BaTiO3立方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都为间接带隙,方向分别为Γ-M和Γ-X,大小分别为2.02和2.20eV.对BaTiO3和PbTiO3铁电相短键上电子布居数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它们铁电性大小的差别.且在30eV的能量范围内研究了BaTiO3的介电函数、吸收系数、折射系数、湮灭系数、反射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等光学性质,并基于电子能带结构对光学性质进行了解释.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性质 赝势平面波方法
下载PDF
合金化效应对Fe_3Si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瑞 谢泉 黄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5-670,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法,研究了Ni、Co、Cr元素对Fe3Si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稳定性、弹性性能和电子结构。合金形成热和结合能的计算结果显示,Fe3Si-Ni具有最强的合金化形成能力,且结构最稳定。力学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Ni和Cr...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法,研究了Ni、Co、Cr元素对Fe3Si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稳定性、弹性性能和电子结构。合金形成热和结合能的计算结果显示,Fe3Si-Ni具有最强的合金化形成能力,且结构最稳定。力学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Ni和Cr的加入可提高化合物的塑性和延性,而Co可提高其硬度,其中Fe3Si-Ni的塑性最好,Fe3Si-Co的热稳定性最好。态密度和布居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Fe3Si-Ni结构最稳定且塑性最佳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体系的Fermi能级最接近于赝能隙的底部,Fe—Ni键布居数最大,合金化后体系的金属性增强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SI 赝势平面波方法 合金化 结构稳定性 力学常数 电子结构中图法
原文传递
W元素对γ-Ni/γ′-Ni3Al相界断裂功影响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律 李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3,共5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考察W原子掺杂γ-Ni/γ′-Ni3Al相界后对相界区域能态与断裂层间电子态密度结构的变化,比较分析合金化元素W分别占据相界区域不同亚点阵位时对其相界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原子存在于γ-Ni相区靠近相... 运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考察W原子掺杂γ-Ni/γ′-Ni3Al相界后对相界区域能态与断裂层间电子态密度结构的变化,比较分析合金化元素W分别占据相界区域不同亚点阵位时对其相界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原子存在于γ-Ni相区靠近相界附近的Ni原子位以及相界界面上时,不利于其相界强度提高;而当W原子进入γ′-Ni3Al相区,可提高γ-Ni/γ′-Ni3Al相界的断裂强度,其中以取代γ′-Ni3Al相区相界附近(003)γ′原子层上的Ni原子位最有利。γ-Ni/γ′-Ni3Al相界断裂区相邻原子层间电子成键特性变化佐证了断裂功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Ni/γ′-Ni3Al相界 W合金化 赝势平面波方法 断裂功
下载PDF
乙烯和乙炔基在Ni(110)表面上吸附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波 鲍世宁 曹培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784-5790,共7页
采用平面波赝势方法,利用基于从头计算的软件包,对乙烯和乙炔基在Ni(110)表面上吸附的问题进行了计算.在低覆盖度时,孤立的乙烯分子的吸附能比密集时高,乙烯分子的C-C轴大致沿衬底的Ni原子链方向(即沿[11-0]晶向),C-C轴与衬底Ni(110)表... 采用平面波赝势方法,利用基于从头计算的软件包,对乙烯和乙炔基在Ni(110)表面上吸附的问题进行了计算.在低覆盖度时,孤立的乙烯分子的吸附能比密集时高,乙烯分子的C-C轴大致沿衬底的Ni原子链方向(即沿[11-0]晶向),C-C轴与衬底Ni(110)表面有12°的倾斜角,乙烯分子的C—C键的键长为0.147nm.乙烯分子中接近顶位的C原子与衬底中距离最近的Ni原子为0.199nm.在高覆盖度时,乙烯分子在Ni(110)表面上形成c(2×4)再构,每个表面二维元胞中有两个乙烯分子,每个乙烯分子的吸附位置与低覆盖度时相似,而C—C键长比低覆盖度时要短.乙炔基是乙烯在Ni(110)表面上分解的产物.关于乙炔基的计算结果表明乙炔基的两个C原子的间距为0.131nm,比乙烯分子中C原子的间距更短.与乙烯分子相比,乙炔基的吸附位置更靠近顶位.H原子与吸附在顶位上的C原子相连接,C—H键也大致沿衬底的Ni原子链方向,与Ni表面呈45°的倾斜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和乙炔基 平面波赝势方法 吸附几何结构
原文传递
过渡金属氮化物的结合能第一原理计算
6
作者 刘学杰 张亮 《金属世界》 2009年第C00期11-14,共4页
本文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出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晶格常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类物质晶格原胞的总能量,以及分别计算各单原子能量,进而利用结合能公式计算出该类晶体结合能。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的很好,从而验证了通过第一原理计算... 本文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出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晶格常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类物质晶格原胞的总能量,以及分别计算各单原子能量,进而利用结合能公式计算出该类晶体结合能。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的很好,从而验证了通过第一原理计算可以准确的获得材料的很多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平面波赝势法 晶格常数 结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