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耗能(阻尼)减震器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周云 刘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9,共9页
文阐述了耗能减震的概念和原理,提出了耗能减震器设计的新思想,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实用耗能(阻尼)减震器,并对其中的圆环耗能器、双环耗能器、加劲圆环耗能器、弹塑性-摩擦复合耗能器等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性... 文阐述了耗能减震的概念和原理,提出了耗能减震器设计的新思想,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实用耗能(阻尼)减震器,并对其中的圆环耗能器、双环耗能器、加劲圆环耗能器、弹塑性-摩擦复合耗能器等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性能和耗能性能。对已装与未装耗能减震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伪动力对比实验,进一步考察了耗能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耗能(阻尼)减震结构体系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试验和分析表明,所研制的耗能减震器工作性能稳定、耗能效率高、减震效果好,构造简单。文章最后对耗能减震技术的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器 循环加载试验 伪动力试验 减震器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摩擦阻尼器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钱辉 李宏男 +1 位作者 任文杰 陈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4,共7页
研制一种兼具自复位功能和高耗能的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摩擦阻尼器(Hybrid Shape Memory Alloys Friction Damper,简写为HSMAFD),该阻尼器由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复位装置和摩擦耗能装置组成。制作了HSMAFD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了HSMAFD在... 研制一种兼具自复位功能和高耗能的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摩擦阻尼器(Hybrid Shape Memory Alloys Friction Damper,简写为HSMAFD),该阻尼器由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复位装置和摩擦耗能装置组成。制作了HSMAFD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了HSMAFD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考察了初始应变、位移幅值、摩擦力和加载频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改进的Graesser&Cozzarelli模型和Bouc-Wen模型,分别建立复位装置和摩擦装置恢复力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SMAFD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具有稳定的滞回特性、良好的耗能和自复位能力,且其滞回和自恢复性能可以通过调节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初始应变和摩擦力而改变;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恢复力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阻尼器 形状记忆合金 拟动力试验 超弹性 自复位
原文传递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柳炳康 宋满荣 +2 位作者 蒋亚琼 黄慎江 周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共9页
对一榀二跨二层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采用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l Centro地震波激励加载,并以拟动力试验的屈服位移为加载起点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得到了不同加载工况下框架时程曲线、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研究... 对一榀二跨二层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采用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l Centro地震波激励加载,并以拟动力试验的屈服位移为加载起点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得到了不同加载工况下框架时程曲线、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的破坏机制、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框架梁端率先出现塑性铰,节点核心区有着较强的刚性,提高了框架整体抗侧刚度,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42时,框架梁、柱未产生较严重破坏。采用分析程序DRAIN-2DX对模型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有限元计算位移值略小于实测位移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装配式框架 拟动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环梁连接的RC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栋梁 钱稼茹 +1 位作者 方小丹 江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5,共9页
介绍了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 (RC)环梁连接的 2层 2跨RC梁 -钢管混凝土 (STCC)柱框架的拟动力试验和静力试验。为了研究环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 ,大部分节点设计成“弱环梁、强框架梁” ,即环梁屈服先于框架梁 ;少量节点设计成“强环... 介绍了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 (RC)环梁连接的 2层 2跨RC梁 -钢管混凝土 (STCC)柱框架的拟动力试验和静力试验。为了研究环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 ,大部分节点设计成“弱环梁、强框架梁” ,即环梁屈服先于框架梁 ;少量节点设计成“强环梁、弱框架梁” ,即框架梁屈服先于环梁。试验表明 :小震时 ,框架的刚度降低很少 ;中震时 ,刚度降低约 3 0 % ;大震时 ,层间位移角小于 1 10 0 ;即使弱环梁已经破坏、层间位移角达 1 3 4,框架的承载力仍未下降 ;能够实现“强柱弱梁”和实现塑性铰形成于框架梁端的“强连接、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RC环梁与STCC柱之间局部范围的缝隙不影响框架的整体抗震性能 ;环梁与柱之间几乎无相对竖向滑移。采用RC环梁连接的RC梁 -STCC柱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环梁 钢管混凝土柱 框架 拟动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软钢阻尼器振动控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玉顺 大井谦一 沈世钊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4,共8页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对建造在野外的三层钢框架结构输入该结构在历年地震观测中采集到的地震波记录进行了拟动力试验。本次拟动力试验选用了4条地震波记录,各分为有阻尼器和无阻尼器的两种...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对建造在野外的三层钢框架结构输入该结构在历年地震观测中采集到的地震波记录进行了拟动力试验。本次拟动力试验选用了4条地震波记录,各分为有阻尼器和无阻尼器的两种情况共计进行了8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钢阻尼器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并采用能够同时考虑应变硬化和刚度退化现象的SkeletonShift模型模拟阻尼器的恢复力特性,对该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地震观测、拟动力试验以及计算机分析结果所表现出的各地震反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拟动力试验技术应用于模拟结构的地震反应,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软钢阻尼器 振动控制 拟动力试验 地震观测 地震波
原文传递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1/2比例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梁兴文 王庆霖 梁羽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共8页
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 1/2比例模型进行了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这种结构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机理;分析了试验模型的水平承载力和破坏状态;最后对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底部框架 抗震墙 砖房 拟动力试验 模型
下载PDF
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爱林 张艳霞 +1 位作者 赵微 费晨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7-215,共9页
针对高层建筑,提出了腹板摩擦耗能的可恢复功能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和性能化设计目标。并设计了一个3×5跨4层原型结构,进行了0.75倍缩尺的子结构拟动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具有良好的开口闭合机制,... 针对高层建筑,提出了腹板摩擦耗能的可恢复功能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和性能化设计目标。并设计了一个3×5跨4层原型结构,进行了0.75倍缩尺的子结构拟动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具有良好的开口闭合机制,震后能够自动复位和恢复结构功能。试验结束后,钢绞线索力损失在8%以内,说明钢绞线、锚具性能和钢预应力的施加方法是可靠的。结构实现了"多遇地震无开口、无损伤,设防地震开口耗能且主体结构无损伤、罕遇地震结构损伤很小能正常使用,超罕遇地震主体结构损伤较小且仍能正常使用"的性能化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 拟动力试验 性能化设计目标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试验研究和设计建议 被引量:16
8
作者 唐兴荣 蒋永生 丁大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40,共9页
结合南京新世纪广场工程 ,进行了一榀 1∶10比例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拟动力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 ,对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变形能力、延性系数等抗震耗能以及其破坏机制等进行了研... 结合南京新世纪广场工程 ,进行了一榀 1∶10比例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拟动力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 ,对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变形能力、延性系数等抗震耗能以及其破坏机制等进行了研究。文中还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和构造要求 ,为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转换层结构 桁架 拟动力试验 模型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
下载PDF
建筑结构混合试验平台HyTest开发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杨格 王贞 +3 位作者 吴斌 杨婧 许国山 陈永盛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拟动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抗震联机试验方法,近年来出现了网络化、有限元化和实时化的趋势,形成了混合试验方法。鉴于混合试验分支多样,涉及数值分析、加载设备与控制等多个学科,为了方便试验的实施与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使用混合试... 拟动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抗震联机试验方法,近年来出现了网络化、有限元化和实时化的趋势,形成了混合试验方法。鉴于混合试验分支多样,涉及数值分析、加载设备与控制等多个学科,为了方便试验的实施与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使用混合试验平台。为此开发了建筑结构混合试验平台Hy Test,能够实现全结构拟动力试验、传统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本地及分布式的基于静力子结构的混合试验和基于动力子结构的P2P混合试验。试验平台采用MTS二次开发编程库VBCOM连接试验控制系统,还可以调用有限元软件Open SEES和ABAQUS进行数值子结构的分析。为了开展分布式的混合试验,该平台采用Socket通讯机制实现子结构间的数据传输,并采用带中转服务器的通讯模式,解决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利用该平台完成了6自由度单层单跨钢框架混合试验,验证了该试验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拟动力试验 子结构 试验平台
原文传递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柳炳康 黄慎江 +2 位作者 宋满荣 王洪林 陈丽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一榀两层两跨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地震反应、刚度退化、滞回性能、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表明: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加载至层间位移角为1/107,试件刚度... 本文通过对一榀两层两跨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地震反应、刚度退化、滞回性能、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表明: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加载至层间位移角为1/107,试件刚度出现退化,结构呈现塑性性质;拟静力试验表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首先出现塑性铰,符合"强柱弱梁"的要求。框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较为丰满,框架破坏时极限位移角可达1/29,实测位移延性系数在4.0左右,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和较强的变形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框架 拟动力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 刚度退化 位移延性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试验的滞回反应和耗能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熊仲明 史庆轩 +1 位作者 王社良 霍晓鹏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5,共7页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根据模型相似关系,通过拟动力试验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滞回反应和耗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其薄弱环节或部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根据模型相似关系,通过拟动力试验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滞回反应和耗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其薄弱环节或部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屈服顺序为:剪力墙根部→框架各层梁端→框架各柱根部,剪力墙的屈服和耗能能力对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影响很大。当弹塑性变形较大时,结构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剪力墙根部截面的性能。本文工作为指导这类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以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滞回曲线 滞回耗能
原文传递
钢筋-沥青隔震墩砌体结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尚守平 黄群堂 +1 位作者 沈戎 朱博闻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2-139,共8页
针对广大农村低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根据基础隔震理论,在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沥青隔震墩。并以单层单开间砌体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足尺模型拟动力试验。通过隔震墩上、下楼板布置的拾振器测得上下... 针对广大农村低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根据基础隔震理论,在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沥青隔震墩。并以单层单开间砌体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足尺模型拟动力试验。通过隔震墩上、下楼板布置的拾振器测得上下部加速度幅值,用其比值衡量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振动波输入下,隔震墩吸收了大部分的能量,隔震墩上部楼板加速度反应可以衰减到隔震墩下部楼板加速度反应的50%以下,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水平两个方向加速度衰减系数也相应减小;而随着控制位移的加大,加速度衰减系数相应增大;从输入加速度大小方面分析则随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加速度衰减系数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房屋 隔震墩 足尺模型 拟动力试验 减震效果
原文传递
4种DGPS模块动态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智刚 罗锡文 +1 位作者 胡炼 吴晓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采用RTK-DGPS为参照,对GARMIN GPS15L、Ublox LEA-4S、Gstar GS-87和Gstar GS-89m-J共4种DGPS模块在单机模式、地面伪距差分模式和卫星差分模式下的动态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GARMIN GPS15L和Ublox LEA-4S,单机定... 采用RTK-DGPS为参照,对GARMIN GPS15L、Ublox LEA-4S、Gstar GS-87和Gstar GS-89m-J共4种DGPS模块在单机模式、地面伪距差分模式和卫星差分模式下的动态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GARMIN GPS15L和Ublox LEA-4S,单机定位精度为米级,使用地面伪距差分定位可分别提高动态定位精度20%和87%;(2)总体上看,DGPS模块的地面伪距差分定位精度优于卫星差分定位,卫星差分定位精度优于单机定位;(3)在视野狭窄地段,无论单机定位、伪距差分定位还是卫星差分定位,动态定位精度都受到一定影响,和视野开阔地段相比,精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伪距 动态定位 测试
下载PDF
CNP1000核电厂安全壳模型结构抗震安全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段安 钱稼茹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3-157,196,共6页
半球形穹顶、两根扶壁柱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是我国第三代一百万千瓦CNP1000先进核电厂的标志建筑物。为研究CNP1000核电厂安全壳的抗震安全,对安全壳1∶10模型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拟动力试验实测结... 半球形穹顶、两根扶壁柱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是我国第三代一百万千瓦CNP1000先进核电厂的标志建筑物。为研究CNP1000核电厂安全壳的抗震安全,对安全壳1∶10模型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拟动力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基本合理;静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的静力极限水平力达到6670kN,为峰值加速度3g地震作用下最大水平剪力的4.55倍。CNP1000核电厂安全壳实体结构具有足够大的抗震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1:10模型结构 拟动力试验 非线性分析 抗震安全
原文传递
联肢剪力墙连梁阻尼器地震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滕军 马伯涛 +5 位作者 李卫华 周大睿 吴斌 王贞 曹冬雪 张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采用拟动力试验方法,对连梁阻尼器进行地震模拟试验研究,模拟结构的真实地震响应。首先,选取简单的单片双肢剪力墙结构模型,每层附加一个连梁阻尼器,选取El Centro和Taft两条地震波,分别进行35gal、140gal、220gal和620gal拟动力试验,构... 采用拟动力试验方法,对连梁阻尼器进行地震模拟试验研究,模拟结构的真实地震响应。首先,选取简单的单片双肢剪力墙结构模型,每层附加一个连梁阻尼器,选取El Centro和Taft两条地震波,分别进行35gal、140gal、220gal和620gal拟动力试验,构成8种试验工况;随后将其等效成单质点附加阻尼器体系,单质点系作为数值子结构,附加的阻尼器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拟动力子结构试验,同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对比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得出:拟动力子结构试验可以真实模拟结构地震响应;地震波输入过程中,连梁阻尼器性能稳定,无局部屈曲,对结构的减震效果良好,地震动能量输入越大,阻尼器发挥的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肢剪力墙 连梁阻尼器 双列孔阻尼器 拟动力试验 地震响应
原文传递
CNP1000核电厂安全壳1:10模型拟动力试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钱稼茹 赵作周 +2 位作者 段安 夏祖讽 王明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3,53,共8页
由半球形穹顶、筒体和2根扶壁柱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是我国最新开发的CNP1000先进核电厂的标志建筑物。为验证其在峰值加速度为0.2 g的设计地震水平SL-2工况下的安全,为该安全壳的技术系统集成提供模型结构动态试验依据,完成了该... 由半球形穹顶、筒体和2根扶壁柱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是我国最新开发的CNP1000先进核电厂的标志建筑物。为验证其在峰值加速度为0.2 g的设计地震水平SL-2工况下的安全,为该安全壳的技术系统集成提供模型结构动态试验依据,完成了该安全壳一个11∶0预应力混凝土模型的单自由度拟动力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加载方向分别与安全壳的扶壁柱连线垂直和一致;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两个阶段试验单自由度体系的理论质量。采用人工波作为地震输入;每个阶段分别进行3个工况试验,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 g、2 g和3 g,根据相似关系,对应于实体结构分别为0.1 g、0.2 g和0.3 g;模型结构阻尼比分别取为0.02、0.05和0.05。结果表明,在峰值加速度2 g地震作用下,筒体底部个别测点达到混凝土开裂应变,模型等效抗侧刚度降低仅5%;在峰值加速度3 g地震作用下,除筒体底部外的筒壁测点的应变都小于混凝土开裂应变,模型等效抗侧刚度降低约14%,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半球形穹顶安全壳具有大的抗震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半球形穹顶 1:10模型 拟动力试验 设计地震水平SL-2
下载PDF
SMA-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素铎 庄鹏 李彬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5,共6页
SMA-橡胶支座是一种由叠层橡胶垫和形状记忆合金(SMA)复合而成的新型隔震支座。阐明了SMA-橡胶支座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机理,通过SMA-橡胶支座实物模型的伪动力试验,考察了支座的水平和竖向刚度、耗能能力和等效阻尼比,研究了位移幅值、加... SMA-橡胶支座是一种由叠层橡胶垫和形状记忆合金(SMA)复合而成的新型隔震支座。阐明了SMA-橡胶支座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机理,通过SMA-橡胶支座实物模型的伪动力试验,考察了支座的水平和竖向刚度、耗能能力和等效阻尼比,研究了位移幅值、加载频率、竖向荷载等参数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MA-橡胶支座工作性能稳定,耗能能力较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隔震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橡胶支座 隔震 振动控制 伪动力试验
下载PDF
高强螺栓端板连接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文辉 范云蕾 +1 位作者 肖岩 郭玉荣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9,共12页
通过一榀高强螺栓端板连接的2层1跨半4∶7比例组合梁-方钢管混凝土模型框架的拟动力试验、拟静力试验和静力推覆试验,运用子结构方法,模拟了一榀10层3跨的平面框架,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位移响应、滞回特性和耗能等抗... 通过一榀高强螺栓端板连接的2层1跨半4∶7比例组合梁-方钢管混凝土模型框架的拟动力试验、拟静力试验和静力推覆试验,运用子结构方法,模拟了一榀10层3跨的平面框架,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位移响应、滞回特性和耗能等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中,多遇烈度地震时,框架刚度降低很小;基本设计烈度地震时,框架刚度降低约13%;罕遇烈度地震时,框架刚度降低20%,框架层间位移角小于2.0%。拟静力试验中,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1.6%,部分构件出现初始局部屈曲,框架整体未出现强度退化。在静力推覆试验中,即使层间位移角超过6.0%,框架承载力仍未发生下降。高强螺栓端板连接节点能够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在规范限定的按弹塑性设计的层间位移角限值范围内,经过合理设计的螺栓端板连接可视为刚性连接。试验结果验证采用螺栓连接的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在抗震设防区结构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 高强螺栓端板连接 拟动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工作荷载与地震作用下直接空冷结构体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白国良 朱丽华 +2 位作者 赵春莲 李红星 李晓文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9,共8页
直接空冷结构体系是火力发电厂随着空冷工艺出现而形成的一类特殊工业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受力性能复杂。取1/4子结构,模拟边界条件,按1:8缩尺比例制作模型进行风机扰力和地震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测试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与风机的共振点... 直接空冷结构体系是火力发电厂随着空冷工艺出现而形成的一类特殊工业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受力性能复杂。取1/4子结构,模拟边界条件,按1:8缩尺比例制作模型进行风机扰力和地震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测试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与风机的共振点,结构在不同风机转速和风机开启状况下的幅频曲线以及结构构件的动应变。选择ElCentro波对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得到了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了结构自振频率与阻尼比变化、变形性能、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等,给出了骨架曲线及其特征点。采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扭转振动是直接空冷结构体系的主要振型,应该考虑振型耦合;风机多点谐振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响应较小,风机低频运转对结构的影响大于高频运转对结构的影响。直接空冷结构体系为单道防线体系,大震下结构系统进入非线性后,设备系统能够保持弹性工作状态,结构易形成柱铰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结构体系 风机扰力 拟动力试验 抗震性能 自振特性
原文传递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柳炳康 黄慎江 +2 位作者 宋满荣 周安 蒋亚琼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71,共7页
通过一榀二跨二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了预压装配式框架的破坏机制、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有着很强的变形恢复能力,框架节点... 通过一榀二跨二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了预压装配式框架的破坏机制、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有着很强的变形恢复能力,框架节点处于双向受压状态,节点刚度和核心区抗裂性得到增强,提高了框架整体抗侧刚度。在竖向和水平力的作用下,梁端在叠加的负弯矩作用下率先出现塑性铰,可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框架 拟动力试验 变形性能 刚度退化 耗能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