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肖岩 胡庆 +2 位作者 郭玉荣 易伟建 朱平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2-129,共8页
介绍一个用于结构和构件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的网络平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该网络平台名为NetSLab(NetworkedStructuralLaboratories),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概念,并提出了供结构拟动力远程试验用的数据模型和应用协议而开发的。它... 介绍一个用于结构和构件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的网络平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该网络平台名为NetSLab(NetworkedStructuralLaboratories),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概念,并提出了供结构拟动力远程试验用的数据模型和应用协议而开发的。它能够在远程结构实验室或计算机之间通过互联网传送控制和反馈数据。在平台的开发中引入了多个新概念并采用接口引擎,从而使得应用程序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并且用户还可以在该网络平台上作进一步自主开发。目前,在中国湖南大学和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之间,采用该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桥柱或桩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模拟试验已经成功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远程协同 网络平台 数据模型 应用协议 建筑结构
原文传递
单自由度结构远程分析及拟动力试验平台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玉荣 张国伟 +2 位作者 肖岩 刘一江 张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共4页
基于网络结构实验室概念,开发了一个单自由度结构体系远程协同分析和拟动力试验平台.该平台由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和远程观察器4个模块组成,各模块由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采用并行通讯模式实现控制中心与试验机和观察器... 基于网络结构实验室概念,开发了一个单自由度结构体系远程协同分析和拟动力试验平台.该平台由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和远程观察器4个模块组成,各模块由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采用并行通讯模式实现控制中心与试验机和观察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该平台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柱在3个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协同拟动力试验,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平台的开发应用初步实现了异地分布式协同结构拟动力试验理论,进一步扩充可应用于更为复杂的子结构协同拟动力试验,从而将多个单一结构实验室整合为功能强大的网络结构实验室,提高了试验能力,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远程协同 网络结构实验室 单自由度结构
下载PDF
位移保护下力-控制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原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田石柱 赵桐 赵雪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本文提出了大刚度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拟动力试验技术新方法 ,即以力控制方式为基础的力 -位移混合控制方法。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力-位移混合控制 刚度 结构 抗震设计 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多层框架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范云蓄 郭玉荣 +1 位作者 肖岩 何文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5,共8页
拟动力试验尤其结合子结构技术,可用来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试验。该技术的一个延伸就是将异地多个实验室的试验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协同进行结构远程试验。在课题组业已开发的网络化结构实验室平台NetSLab的基础上针对多层剪切型房屋... 拟动力试验尤其结合子结构技术,可用来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试验。该技术的一个延伸就是将异地多个实验室的试验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协同进行结构远程试验。在课题组业已开发的网络化结构实验室平台NetSLab的基础上针对多层剪切型房屋结构模型开发了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多自由度体系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程序,包括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和远程观察器四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网络通讯平台传输试验控制信号及反馈数据。为了验证该程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十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在三个水准地震作用下的远程拟动力试验。整体框架结构被划分成两个子结构,底部两层进行试验,其余各层进行非线性模拟,同时考虑各个子结构之间边界条件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组合体系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远程协同试验程序为研究大型复杂结构的抗震实验提供平台,可以达到提高综合试验能力及资源共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远程控制 网络化结构实验室 组合框架 钢管混凝土柱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of continuous span bridges through fiber-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被引量:9
5
作者 Chiara Casarotti Rui Pinh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constitutes the most accurate way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strong levels of seismic excitation. This analytical method is based o...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constitutes the most accurate way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strong levels of seismic excitation. This analytical method is based on sound underlying principles and has the capability to reproduce the intrinsic inelastic dynamic behavior of structures. Nonetheless,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large-scale testing of structures are still needed, in order to ensure adequate levels of confidence in this numerical methodology. The fiber modelling approach employed in the current endeavor inherently accounts for geometric nonlinearities and material inelasticity, without a need for calibration of plastic hinges mechanisms, typical in concentrated plasticity models. The resulting combination of analysis accuracy and modelling simplicity, allows thus to overcome the perhaps not fully justifiable sense of complexity associated to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The fiber-based modelling approach is employed in the framework of a finite element program downloaded from the Intemet for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framed structures.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gram are demonstrated by numerically reproducing pseudo-dynamic tests on a four span continuous deck concrete bridge. Modelling assumption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ir implications on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es, which we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S seismic response pseudo-dynamic testing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fiber modelling
下载PDF
多层框架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范云蕾 肖岩 +1 位作者 郭玉荣 李凤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针对国际土木结构试验的网络化发展的趋势,研究了多层剪切型结构模型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方法,建立了任意选取层子结构时整体结构的动力方程,通过分析三层房屋结构不同的子结构选取方式来研究试验子结构边界条件的模拟.为了验证该试验... 针对国际土木结构试验的网络化发展的趋势,研究了多层剪切型结构模型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方法,建立了任意选取层子结构时整体结构的动力方程,通过分析三层房屋结构不同的子结构选取方式来研究试验子结构边界条件的模拟.为了验证该试验方法,进行了四层框架结构的远程控制拟动力试验.通过两种不同的子结构选取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是可行的,也为异地不同的实验室之间同时进行数个子结构的多层房屋结构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远程控制 多层框架结构 子结构
下载PDF
MTS控制系统的二次开发及其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贞 王照然 +3 位作者 杨婧 杨格 吴斌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9,共8页
混合试验将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对加载系统的要求,可以完成大比例尺甚至足尺试验,且方便观察试件的地震响应过程,因此广受关注。为了推进混合试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斌教授课题组正在开发一款混合试验平... 混合试验将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对加载系统的要求,可以完成大比例尺甚至足尺试验,且方便观察试件的地震响应过程,因此广受关注。为了推进混合试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斌教授课题组正在开发一款混合试验平台,即HyTest。本文针对常用的MTS电液伺服系统,采用MTS提供的VB软件接口开发了HyTest试验平台与MTS控制系统的通信模块,具备发送命令、保存数据、坐标变换、网络通信等功能。完成了一例单层单跨6自由度平面钢框架结构混合试验,验证了该通信模块的有效性。重点介绍所使用的开发方法及其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既方便同行使用HyTest,又可作为MTS系统二次开发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拟动力试验 MTS 二次开发 Hytest
下载PDF
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伯望 王海波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拟动力试验的特点,对国内外拟动力试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对拟动力试验的基本 原理与实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述了拟动力试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基本原理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盛桂琳 鲍鹏 +1 位作者 苏彩丽 刘德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4-1278,1286,共6页
建立三维有限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采用模型拟动力试验,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桩体响应规律试验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方法下的结果进行了对... 建立三维有限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采用模型拟动力试验,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桩体响应规律试验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方法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弯矩值还是剪力值,都是角桩最大,其次是边桩,再次是中心桩;不同分析方法所得的位移值相差不大,位移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试验和理论数据可见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模型动力试验方法用于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是可行的,并且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性的其他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分解反应谱 时程分析 拟动力试验 地震响应
下载PDF
结构远程协同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建民 郭玉荣 肖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8-43,共6页
针对各国结构远程协同试验研究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各自用于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的网络结构、数据通信模式及测试活动,分析了各个试验系统的异同点。结果表明:结构远程协同试验作为一种新型的... 针对各国结构远程协同试验研究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各自用于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的网络结构、数据通信模式及测试活动,分析了各个试验系统的异同点。结果表明:结构远程协同试验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试验系统和方法,具有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等优点,用其进行结构试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中国自行开发的用于远程协同试验的NetSLab系统相比其他同类系统而言,在网络结构、通信模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研究水平和网络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协同 拟动力试验 网络结构 数据通信
下载PDF
超长桩基础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焦涛 李梁慧 桂松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3-237,共5页
随着超长桩基础在基础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研究超长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十分必要。依据模型试验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四桩-承台超长桩基础模型,埋入砂箱,进行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砂箱-超长桩基础模型拟动力试验。通过在桩身粘贴电阻... 随着超长桩基础在基础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研究超长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十分必要。依据模型试验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四桩-承台超长桩基础模型,埋入砂箱,进行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砂箱-超长桩基础模型拟动力试验。通过在桩身粘贴电阻应变片,测得桩身应变时程曲线,换算出桩身内力,并绘制出桩身内力包络图,得出在地震作用下桩体模型的动力响应规律,为超长桩基础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拟动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桥梁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玉荣 曾东 肖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共6页
基于网络化结构实验室NetSLab系统的通讯功能,开发了梁式桥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该平台由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3个模块组成.控制中心组织整个试验流程,协调数据通信,并进行整体结构数值分析;真实试验机和虚拟试验机... 基于网络化结构实验室NetSLab系统的通讯功能,开发了梁式桥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该平台由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3个模块组成.控制中心组织整个试验流程,协调数据通信,并进行整体结构数值分析;真实试验机和虚拟试验机分别采用试验设备和数值模拟来获取试验和计算子结构的恢复力.真实试验机和MTS液压伺服系统之间的通讯采用湖南大学开发的标准ActiveX控件,用于位移指令的发送和试验反馈数据的采集.通过网络通讯速度测试和网络环境调查,结合拟动力试验的特征,建立了可靠的远程协同试验通讯事务处理框架.利用开发的试验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桥梁结构的远程虚拟协同拟动力试验,验证了该远程混合试验平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协同 拟动力试验 试验平台 桥梁结构
下载PDF
桩-土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简化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正农 周振纲 朱旭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260,共9页
结合EL Naggar和Nogami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种桩土侧向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计算的简化模型,给出了相应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依据渡槽原理性拟动力试验结果,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简化模型建立的渡槽拟动力试验模型有限元... 结合EL Naggar和Nogami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种桩土侧向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计算的简化模型,给出了相应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依据渡槽原理性拟动力试验结果,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简化模型建立的渡槽拟动力试验模型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墩身位移及槽体位移的最大值和位移时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桩土动力非线性简化模型基本上能反映试验桩土的相互作用情况,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另外,该模型具有计算效率高且非线性分析易于收敛等特点,是土-桩-结构水平动力非线性响应近似估计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动力相互作用 简化模型 拟动力试验
下载PDF
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模型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兴荣 何若全 +2 位作者 蒋永生 丁大钧 孙宝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4-19,共6页
通过一榀1:10比例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框架模型的拟动力试验和理论分析,对带桁架转换层框架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拟动力试验中隐式数值积分方法。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带桁架转换层框架呈局部弯剪型的变形特性。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桁架 转换层 弹性地震反应 变形特性 中国 高层建筑
下载PDF
高阶单步力控制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凤来 陈再现 +1 位作者 王焕定 刘洧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3-238,共6页
本文采用高阶单步力控制试验方法,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的若干处理技术,进行了三层底部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足尺结构的拟动力试验,实现了大刚度多自由度复杂结构拟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足尺拟动力试验可以很好地反映结构在真实... 本文采用高阶单步力控制试验方法,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的若干处理技术,进行了三层底部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足尺结构的拟动力试验,实现了大刚度多自由度复杂结构拟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足尺拟动力试验可以很好地反映结构在真实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而采用力控制试验方法在结构恢复力特性进入下降段之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力控制 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 足尺试验 试验方法
下载PDF
渡槽拟动力试验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正农 周振纲 +2 位作者 朱旭鹏 张盼盼 卢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7-394,共8页
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流-固耦合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渡槽结构水平地震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非线性,以自由场计算结果为依据,确定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参数及进行相应的地震动输入。建立了渡槽结构... 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流-固耦合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渡槽结构水平地震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非线性,以自由场计算结果为依据,确定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参数及进行相应的地震动输入。建立了渡槽结构拟动力试验模型的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地震波作用下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并与拟动力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拟动力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水体对渡槽结构地震响应有一定影响,有水工况时,结构的基频降低,可能较无水工况与输入地震波能量主频段偏离更远,从而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流-固耦合 渡槽 桩土相互作用 黏-弹性人工边界
下载PDF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倪志伟 纪金豹 杜阳阳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79-84,共6页
结构抗震试验是模拟地震作用、分析掌握地震机制及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对拟动力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探讨了拟动力试验特别是基于子结构技术试验的逐步积分方法、加载控制方式、误差分析、拟动力子结构试... 结构抗震试验是模拟地震作用、分析掌握地震机制及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对拟动力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探讨了拟动力试验特别是基于子结构技术试验的逐步积分方法、加载控制方式、误差分析、拟动力子结构试验、实时子结构试验、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混合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等关键技术,对比分析了拟动力试验技术与其他试验方法的差异,以及拟动力试验技术中基于子结构技术各试验方法间的区别和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各种拟动力试验的现存问题、应用前景,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子结构 远程协同 实时子结构 混合试验
下载PDF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seudo-dynamic testing of a multi-span bridge based on NetSLab 被引量:1
18
作者 Cai Xinjiang Tian Shizhu +1 位作者 Wang Dapeng Xiao Y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Modem dynamic tests such as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seudo-dynamic testing (PDT) provide new tools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large and complex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several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DT... Modem dynamic tests such as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seudo-dynamic testing (PDT) provide new tools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large and complex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several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DT systems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first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latform that involv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ndardized demonstration procedure for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DT. The example is a multi-span bridge with RC piers retrofitted by FRP, and a networked structural laboratory (NetSLab) platform is used to link distributed laboratories located at several universities together. Substructure technology is also used in the tes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work of NetSLab are described, an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use of the NetSLab is feasible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multi-span bridg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tests NETWORKED pseudo-dynamic testing multi-span bridges RC short piers FRP NetSLab
下载PDF
单层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云蕾 郭玉荣 +2 位作者 肖岩 李凤武 单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82,共6页
基于网络通讯平台NetSLab,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单层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NetSLab-SDOF,它由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和远程观察器4个模块组成,并通过互联网传输试验控制信号和反馈数据。该平... 基于网络通讯平台NetSLab,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单层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NetSLab-SDOF,它由控制中心、真实试验机、虚拟试验机和远程观察器4个模块组成,并通过互联网传输试验控制信号和反馈数据。该平台可以使不同的结构实验室联合进行结构拟动力试验,同时还提供远程用户同步观察试验并获取试验数据的功能。通过桥梁结构的真实拟动力试验及数值模拟试验和网络速度测试,验证了NetSLab-SDOF试验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协同 拟动力试验 模拟试验 网络通讯平台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动静试验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桂琳 鲍鹏 +1 位作者 赵捷 刘德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9-463,共5页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测试其在静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不同桩位桩体和桩间土的受力特性.静力试验表明:褥垫层能够调节桩-土荷载分担比,不同桩位桩身的应力,角桩最大,其次是边中桩,中桩最小.研究了在动力作用下刚性...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测试其在静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不同桩位桩体和桩间土的受力特性.静力试验表明:褥垫层能够调节桩-土荷载分担比,不同桩位桩身的应力,角桩最大,其次是边中桩,中桩最小.研究了在动力作用下刚性桩不同桩位的弯矩和剪力值随桩身分布的特性以及箱体的位移时程曲线.动力试验表明:无论是弯矩值还是剪力值都是角桩最大,其次是边桩,再次是中心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刚性桩 静力模型试验 拟动力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