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4
1
作者 陆晴友 王秋根 +3 位作者 张秋林 唐昊 吴剑宏 王万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48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保守治疗失败的NeerⅡ型骨折8例、NeerⅢ型骨折26例、NeerⅣ型骨折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行开放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38例)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10例)。术后按...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48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保守治疗失败的NeerⅡ型骨折8例、NeerⅢ型骨折26例、NeerⅣ型骨折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行开放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38例)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10例)。术后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9~24个月。患肩无明显疼痛,患肩关节上举、内旋、外旋,完成五项日常生活能力,总体恢复满意。结论对保守治疗失败的NeerⅡ型骨折、NeerⅢ、Ⅳ型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而NeerⅣ型骨折以假体置换术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开放复位 钢板内固定 假体置换术 临床分型
原文传递
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1
2
作者 向成浩 王诗波 明玉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9月本科治疗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4例。年龄61-75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型:2部分骨折13...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9月本科治疗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4例。年龄61-75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型:2部分骨折13例,3部分骨折29例,4部分骨折20例。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术中注意恢复肱骨近端内侧柱的有效支撑重建,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摄X线片,通过测量骨折愈合后肱骨头的内翻角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骨折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优良率为79%,平均分82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8±2.2)分,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平均为(4.5°±3.1°),且肱骨头内翻角度≥10°的患者4例(6.4%)。术后共8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12.9%),分别为脂肪液化、螺钉松动、肩关节僵硬、螺钉穿入盂肱关节间隙和肱骨头无菌性坏死各1例(各占1.6%),肩峰撞击2例(3.2%),1例患者同时合并肩峰撞击与螺钉穿入肱盂关节间隙(1.6%)。所有病例均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排异反应、内置物断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张力侧固定作用,结合内侧柱有效支撑重建可以较好地恢复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后的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肱骨头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侧柱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65
3
作者 陈拓 滕立初 +3 位作者 温科伟 陈涤新 黄山山 周智勋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选择4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23例)和普通钢板组(23例)。观察患者术后1、3个月及1年3个时间段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术后肩关节疼...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选择4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23例)和普通钢板组(23例)。观察患者术后1、3个月及1年3个时间段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术后肩关节疼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er评分:术后1个月,锁定钢板组为42.9分±7.8分,普通钢板组为30.1分±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锁定钢板组为72.1分±9.5分,普通钢板组为58.4分±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锁定钢板组为82.9分±8.6分,普通钢板组为77.0分±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钢板比较,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內固定坚强,术中软组织损伤少,对骨质血运的破坏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Neer评分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3
4
作者 吕玉明 李长树 +4 位作者 曾勉东 赵洪普 杨波 万盛钰 丁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3-968,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n=35)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组(置换组,n=26)。其中内固定组含Neer 3部分骨折23例,4部分骨折12例;置换组含Neer 3部分骨折5例,4部分骨折21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次性住院费用,同时采用Neer评分标准从关节疼痛、活动、功能等方面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20.5个月(12~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0±10)ml,一次性住院费用平均为(37 940±3 500)元,Neer评分优良率为86.2%;置换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0±20)ml,一次性住院费用平均为(38 850±4 800)元,Neer评分优良率为90.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住院费用以及术后随访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相仿,术后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2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筛选正确的适应证,对于年龄较轻同时可争取术中复位的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最佳选择;而对于骨折严重粉碎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则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人工肱骨头置换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亚非 庞贵根 张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2~2003年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固定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2~2003年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固定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平均11.5个月。24例手术患者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9.2%;19例非手术患者中优6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为68.4%;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结论对Neer分型中Ⅰ型和Ⅱ型中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而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克氏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手术中不宜过多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 手术治疗方法 疗效分析 骨折手术 肱骨近端 非手术患者 夹板固定治疗 克氏针固定 解剖钢板 拉力螺钉
原文传递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志林 袁太珍 +3 位作者 龚国龄 廖建中 李作灵 申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分析自2008—01—2012—10收治并随访的52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透视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缺损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及... 目的观察、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分析自2008—01—2012—10收治并随访的52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透视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缺损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及人工骨植骨。结果本组获得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肱骨近端骨折均得到了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1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2.7%。未发生断板、断钉,无肱骨头缺血坏死及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新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杰 李少华 +4 位作者 李振华 王建广 杨春喜 张磊 余磊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新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98例,男43例,女55例;年龄65~84岁,平均(71.3±6.2)岁。47例采取经...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新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98例,男43例,女55例;年龄65~84岁,平均(71.3±6.2)岁。47例采取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经皮微创新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MIPPO组);51例采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ORIF组)。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应用Constant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42个月,平均18.1个月,2例患者随访期内死亡。MIPPO组较ORIF组平均出血量减少125ml(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MIPPO组较ORIF组缩短5.1d(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发生率MIPPO组低于ORIF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肱骨近端新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和血运破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8
作者 许华亮 李爱国 +2 位作者 赖敏锋 陈泳格 陈鸿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男9例,女18例;年龄70.5(51.4~89.5)岁...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男9例,女18例;年龄70.5(51.4~89.5)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2例;3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男11例,女19例,年龄69.5(52.3~86.8)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3例。从手术相关指标、患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7.8个月。术后出现感染、腋神经损伤、肱骨头坏死各1例,内固定失效3例。经皮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切口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腋神经
原文传递
锁定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唐明杰 曾炳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31~76岁。平均60.7岁。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31~76岁。平均60.7岁。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6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7例。结果随访时间为7~20个月,平均11.3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8周。根据Constant评分,优良率为88.6%。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稳定、操作简单和血运破坏少等优点,适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微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吴昊 查振刚 +3 位作者 林宏生 候辉歌 冯永洪 李劼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0-56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列为两大组: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简称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简称切开固定组)。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部分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等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48例,随访40例。疗效优16例、良1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3例,随访36例。疗效优9例、良12例、可8例、差7例,优良率58.3%。同时,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相对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和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人工肱骨头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汤剑斌 樊天佑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7例,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7例,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0例,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6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7例,均为四部分骨折。采用Neer评分标准从疼痛、活动、功能等方面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30个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3.3%,置换组优良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骨折严重粉碎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仍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人工肱骨头置换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费凯 韩伟峰 +1 位作者 王冰 王浩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Ⅲ型和Ⅳ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8例获得完整随访,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60~85岁,平均(68.5±2.5)岁。左... 目的探讨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Ⅲ型和Ⅳ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8例获得完整随访,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60~85岁,平均(68.5±2.5)岁。左侧30例,右侧28例。NeerⅢ型骨折48例,Ⅳ型骨折10例;合并肩关节脱位8例,颅脑损伤15例。58例患者均行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术后行X线片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24~60个月,平均为(39.0±8.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56~95分,平均为(82.6±2.3)分;优34.5%(20/58),良51.7%(30/58),可10.34%(6/58),差3.45%(2/58)。随访期内无一例肱骨头坏死病例,术后6~8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结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早期行手法复位条件允许后尽早行骨折手术内固定。术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不仅能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而且有利于骨折良好愈合,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3
作者 于沛林 王元善 吉爱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中医骨折三期治... 目的:探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 d观察组肿胀缓解优良率为83.4%,显著高于对照组64.9%(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开展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骨折 三期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徐斌 丘文龙 黄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照组48例,临床采用传统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照组48例,临床采用传统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3、6、12个月对患者定期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螺钉松动、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观察组全组优良率85.0%,对照组优良率为5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允许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加压锁定钢板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岩威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与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0例)和治疗组... 目的 探讨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与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0例)和治疗组(27例).常规组采用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治疗组采用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均置入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Constant评分以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0~25个月,平均19个月.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9.7 ± 31.5)ml,骨折愈合时间为(79.6 ± 1.8)d;常规组分别为(243.1 ± 65.7)ml、(90.1±2.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3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治疗组患者术后3周、3个月Constant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末次随访中两组患者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与3.7%,P=0.045).结论 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 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 锁定钢板内固定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铁钢 平少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阿仑膦酸钠 碳酸钙D3片
下载PDF
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林冬杰 蔡延禄 陈万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疼痛、肌力、稳定性、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平均活动度五个评价肩关节功能的指标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3、6个月,观察组Ne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患者中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稳定内固定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肱骨骨折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21
18
作者 马秀才 傅德皓 +5 位作者 林松 韩艳久 陈小亮 陈松峰 蒲飞飞 邵增务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19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19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NEER分类,属二部分骨折5 例,属三部分骨折11 例,属四部分骨折3 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的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伤口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依据Neer评分标准,优10 例,良7 例,可2 例,总优良率为89.4%.结论 采用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伤口美观、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以及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值得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推广,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尚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PO技术 锁定接骨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炎 葛鸿庆 +1 位作者 管华 陈文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84-1389,共6页
背景: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较高的一种骨折类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广泛,然而单独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腓骨支撑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尚不明... 背景: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较高的一种骨折类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广泛,然而单独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腓骨支撑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单独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腓骨髓内支撑对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模型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肱骨距螺钉在2种不同固定方式下对内侧柱支撑的差异性。方法:获取骨质疏松肱骨近端CT数据,按照肱骨解剖颈下5 mm截骨,建立肱骨近端内侧柱缺失型骨折模型,并分为A、B组。A组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其中A1组置入钢板近端全部螺钉,A2组为E钉空缺,A3组为D钉空缺;B组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腓骨髓内支撑组,其中B1置入钢板近端全部螺钉,B2组为E钉空缺,B3为D钉空缺。然后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间接暴力状态下不同分组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在结构稳定性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A组中A1、A3组结构稳定性相当,且优于A2组;B组中B1、B2组结构稳定性相当且优于B3组;②对于内侧柱缺失型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腓骨髓内支撑的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独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当联合腓骨支撑时,置入钢板近端全部螺钉效果最优,其中D钉对肱骨近端内侧柱的支撑具有重要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缺失 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 植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邱水强 张建明 +5 位作者 葛新 罗振东 陈强 陆伟成 郭延皖 殷殿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维持骨折复位的应用。[方法]2008年7月~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 [目的]探讨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维持骨折复位的应用。[方法]2008年7月~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每次摄x线片都测量相对钢板的“肱骨头高度”,根据术后x线片视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有内侧支撑组(A组)23例、没有内侧支撑组(B组)18例。在术后1周内(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摄X线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并计算在术后至术后3个月(T1~T2)、术后3个月~术后1年(T2~T3)期间高度变化。在T2、T3时期用Neer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A、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在T1-T2:期间A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在T2-T3 期间两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4,P〉0.05)。在T2时期、T3时期A组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值(分)均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有内侧支撑者,能更好维持骨折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