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in trans-splicing based dual-vector delivery of the coagulation factor Ⅷ gene 被引量:27
1
作者 ZHU FuXiang,LIU ZeLong,CHI XiaoYan & QU HuiGe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Ludong University,Yantai 264025,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6期683-689,共7页
A dual-vector system was explored for the delivery of the coagulation factor VIII gene,using intein-mediated protein trans-splicing as a means to produce intact functional factor VIII post-translationally.A pair of eu... A dual-vector system was explored for the delivery of the coagulation factor VIII gene,using intein-mediated protein trans-splicing as a means to produce intact functional factor VIII post-translationally.A pair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expressing Ssp DnaB intein-fused heavy and light chain genes of B-domain deleted factor VIII (BDD-FVIII),was constructed.With transient co-transfection of the two vectors into 293 and COS-7 cells,the culture supernatants contained (137±23) and (109±22) ng mL–1 spliced BDD-FVIII antigen with an activity of (1.05±0.16) and (0.79±0.23) IU mL–1 for 293 and COS-7 cells,respectively.The spliced BDD-FVIII was also detected in supernatants from a mixture of cells transfected with inteinfused heavy and light chain genes.The spliced BDD-FVIII protein bands from cell lysates were visualized by Western blotting.The data demonstrated that intein could be used to transfer the split factor VIII gene and provi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factor VIII gene delivery by dual-adeno-associated virus in hemophilia A gen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IN protein trans-splicing coagulation factor VIII dual-vector GENE delivery
原文传递
内含肽介导的氯离子通道蛋白CFTR的反式剪接 被引量:7
2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1 位作者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4-848,共5页
研究利用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在大肠杆菌中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regulator,CFTR)的反式剪接作用.CFTR基因突变导致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将C... 研究利用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在大肠杆菌中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regulator,CFTR)的反式剪接作用.CFTR基因突变导致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将CFTR的cDNA于剪接反应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残基Ser660前断裂为N端和C端,分别与split mini Ssp DnaB内含肽的106个氨基酸残基的N端和48个氨基酸残基的C端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诱导表达后SDS-PAGE可见预期大小剪接形成的CFTR蛋白条带,Western印迹用CFTR特异性抗体进一步证明为剪接所产生的CFTR蛋白,表明内含肽可有效催化CFTR的反式剪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下载PDF
Ssp DnaB intein大肠杆菌中介导FVIII重链和轻链的连接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3 位作者 屈慧鸽 辛晓林 董洪新 刘相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106,共6页
研究利用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在大肠杆菌中对凝血VIII因子(FVIII)重链和轻链的连接作用,将B结构域大部分缺失型FVIII(BDD-FVIII)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Ser1657前断裂为重链和轻链,分别与split mini Ssp DnaB intein的106... 研究利用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在大肠杆菌中对凝血VIII因子(FVIII)重链和轻链的连接作用,将B结构域大部分缺失型FVIII(BDD-FVIII)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Ser1657前断裂为重链和轻链,分别与split mini Ssp DnaB intein的106个氨基酸的N端(Int-N)和48个氨基酸的C端(Int-C)融合,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预期大小的BDD-FVIII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用FVIII特异性抗体证明其为剪接所产生的BDD-FVIII蛋白,表明intein可有效连接BDD-FVIII的重链和轻链。为进一步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应用intein以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携带FVIII基因,克服单个AAV载体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in.蛋白质反式剪接 凝血Ⅷ因子
原文传递
vWF-△Pro改善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载体BDD-FⅧ基因转移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甫祥 杨树德 +2 位作者 刘泽隆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0-726,共7页
多聚体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功能之一是保护凝血Ⅷ因子(FⅧ)免受蛋白水解引起的快速清除.前肽缺失突变体vWF(vWF-ΔPro)不能形成多聚体,但可以结合FⅧ蛋白.为探讨vWF-ΔPro对基于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介导的双载体转FⅧ基因后连接的... 多聚体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功能之一是保护凝血Ⅷ因子(FⅧ)免受蛋白水解引起的快速清除.前肽缺失突变体vWF(vWF-ΔPro)不能形成多聚体,但可以结合FⅧ蛋白.为探讨vWF-ΔPro对基于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介导的双载体转FⅧ基因后连接的FⅧ蛋白的分泌和活性的影响,将vWF-ΔPro基因和融合SspDnaB内含肽的B结构域缺失型FⅧ(BDD-FⅧ)断裂基因共转染293细胞进行转基因的瞬时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了单独转染vWF-ΔPro基因细胞的vWF-ΔPro表达量和蛋白形式,并检测了其对FⅧ的结合力;用ELISA法观察分泌至培养上清中的剪接的BDD-FⅧ,并用Coatest法检测由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vWF-ΔPro转基因细胞呈现二聚体蛋白表达形式,其结合FⅧ的能力与转野生型vWF基因细胞相近;vWF-ΔPro共转染细胞上清中剪接BDD-FⅧ蛋白浓度为198±21ng/mL,活性为1.78±0.18IU/mL,明显高于未转染vWF-ΔPro基因的细胞对照(91±12ng/mL和1.05±0.13IU/mL),与共转染野生型vWF基因细胞对照相近(221±19ng/mL和1.95±0.22IU/mL),表明vWF-ΔPro可显著改善内含肽剪接的BDD-FⅧ蛋白的分泌和生物活性.为vWF-ΔPro转基因的基于蛋白质剪接技术双AAV载体转BDD-FⅧ基因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WILLEBRAND因子 BDD-FⅧ 转基因 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下载PDF
双Intein介导3片段vWF的反式剪接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甫祥 郭猛 +2 位作者 刘泽隆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3,共7页
von Willebrand因子(vWF)基因突变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由于其基因过大在基因治疗研究中难以为多数病毒载体携带.利用双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研究断裂成3段的vWF基因分别表达后在蛋白水平的连接,旨在为vWF基因的3载体... von Willebrand因子(vWF)基因突变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由于其基因过大在基因治疗研究中难以为多数病毒载体携带.利用双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研究断裂成3段的vWF基因分别表达后在蛋白水平的连接,旨在为vWF基因的3载体联合转移应用于VWD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将vWF cDNA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Cys1099、Ser2004的密码子前断裂为3段(N、M和C),分别与splitSspDnaE intein的N端(En)、C端(Ec)和splitSspDnaB intein的N端(Bn)、C端(Bc)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的His-Tag的下游,得到3种表达载体pET-NEn、pET-EcMBn和pET-BcC.分别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以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用His-Tag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分析;亲和层析纯化分别表达的带His-Tag标签的3段蛋白,复性后体外混合进行剪接实验以观察3片段vWF的连接.结果显示,3段预期大小的融合intein的vWF蛋白均有表达,用His-Tag抗体进行的Western印迹得到进一步证实;3段纯化的蛋白混合后可见明显的剪接条带形成,与vWF的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表明双intein通过蛋白质反式剪接可有效连接3个片段的vWF,为进一步应用蛋白质剪接技术的3重载体真核细胞转vWF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von WILLEBRAND因子
下载PDF
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剪接机制、起源和进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邵爱云 孟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2-521,共10页
蛋白质内含子(intein)是具有自我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翻译后,通过蛋白质剪接从蛋白质前体中去掉,并以肽键连接两侧蛋白质外显子(extein)形成成熟蛋白质.断裂蛋白质内含子(splitintein)在蛋白质内含子中部区域特定位点发生断裂,形成N端片段... 蛋白质内含子(intein)是具有自我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翻译后,通过蛋白质剪接从蛋白质前体中去掉,并以肽键连接两侧蛋白质外显子(extein)形成成熟蛋白质.断裂蛋白质内含子(splitintein)在蛋白质内含子中部区域特定位点发生断裂,形成N端片段和C端片段,分别由基因组上相距较远的两个基因编码.现在已知,它仅分布于蓝细菌和古细菌中.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N端片段和C端片段通过非共价键(如静电作用)相互识别,重建催化活性中心,介导蛋白质反式剪接.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发现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翻译后成熟过程复杂性的认识,而且它在蛋白质工程、蛋白质药物开发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综述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分布、结构特征和剪接机制,并分析其可能的起源和进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内含子 断裂蛋白质内含子 等位蛋白质内含子 蛋白质反式剪接 起源 进化
下载PDF
蛋白质环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心哲 张光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0-439,共10页
天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线性形式存在,由于多数蛋白质(酶)热稳定性较差,制约了其在工业催化、食品制造、医药领域的高效应用。自然界中发现的天然环肽类物质具有首尾相连的环化结构,使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改造酶的结构、提高... 天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线性形式存在,由于多数蛋白质(酶)热稳定性较差,制约了其在工业催化、食品制造、医药领域的高效应用。自然界中发现的天然环肽类物质具有首尾相连的环化结构,使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改造酶的结构、提高其热稳定性及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根据国内外在蛋白质环化领域的新动态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系统介绍了内含肽介导的蛋白质反式剪接、表达蛋白连接、转肽酶催化的转肽作用等几种传统蛋白质环化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新型超强分子粘合剂Spy Tag/Spy Catcher介导的蛋白质环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反式剪接 表达蛋白连接 转肽作用 光催化内含肽 SPY Tag/Spy Catcher
原文传递
vWF促进intein剪接的BDD-FVⅢ的分泌和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甫祥 杨树德 +3 位作者 刘泽隆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600,共6页
vWF是由巨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其主要功能之一为凝血VIII因子(FVIII)的载体,防止后者被血浆酶降解。作者最近的工作证明intein可应用于双载体转移B结构域缺失型FVIII(BDD-FVIII)基因,通过翻译后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形成完整... vWF是由巨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其主要功能之一为凝血VIII因子(FVIII)的载体,防止后者被血浆酶降解。作者最近的工作证明intein可应用于双载体转移B结构域缺失型FVIII(BDD-FVIII)基因,通过翻译后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形成完整的功能性BDD-FVIII蛋白。为了研究vWF对于intein连接的BDD-FVIII分泌和活性的影响,通过intein融合的BDD-FVIII重、轻链基因和vWF基因共转染培养的293细胞,采用ELISA观察了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的由intein剪接的全长BDD-FVIII抗原量,并用Coatest检测了由其产生的活性。结果显示,vWF基因共转染细胞上清液中,全长BDD-FVIII抗原量为(235±21)ng·mL-1,活性为(1.98±0.2)u·mL-1,明显高于未转染vWF的细胞[(110±18)ng·mL-1和(1.10±0.15)u·mL-1],也明显高于单独转染BDD-FVIII基因的对照细胞[(131±25)ng·mL-1和(1.22±0.18)u·mL-1],表明vWF基因共转染可显著改善双载体转BDD-FVIII基因后intein剪接的BDD-FVIII蛋白的分泌和生物活性。为基于蛋白质剪接的断裂BDD-FVIII基因转移的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vWF基因共转移以提高治疗的功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WILLEBRAND因子 凝血VIII因子 共转染 分泌 INTEIN 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
原文传递
内含肽介导三段vWF基因真核细胞转移的翻译后连接及其功能性多聚体形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甫祥 杨树德 +3 位作者 刘泽隆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4,共8页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是一种超大分子质量的血浆多聚体糖蛋白,在血栓形成和生理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质和/或量的缺陷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由于VWD为单基因病,且vWF为分泌性蛋白,基于基因转移的基因治疗无需特异的靶器官,...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是一种超大分子质量的血浆多聚体糖蛋白,在血栓形成和生理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质和/或量的缺陷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由于VWD为单基因病,且vWF为分泌性蛋白,基于基因转移的基因治疗无需特异的靶器官,因此VWD特别适合于基因治疗,但vWF基因过大(8.4 kb),难以为多数病毒载体特别是优点较多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承载.运用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研究了三重载体真核细胞共转断裂3段的vWF基因,以期通过转基因翻译后的蛋白质剪接作用形成完整的功能性vWF蛋白.将vWF的cDNA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Cys1099、Ser2004的密码子前断裂为3段,分别与2种不同的内含肽即Ssp DnaE内含肽和Ssp DnaB内含肽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3个分别融合内含肽的vWF片段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培养的293细胞,通过瞬时表达,电泳观察培养上清中的vWF多聚体形态,分析vWF蛋白量和凝血Ⅷ因子(FⅧ)结合力;通过共转FⅧ基因,分析了培养上清中的FⅧ蛋白量及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通过内含肽的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共转内含肽融合的三片段vWF基因细胞上清,表现与正常人血浆和转vWF基因阳性对照细胞相似的vWF多聚体模式和FⅧ结合力,而且可明显提高转FⅧ基因后表达的FⅧ蛋白的分泌量和活性,提示剪接vWF蛋白的FⅧ载体功能的恢复.结果表明,内含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三重载体共转断裂的vWF基因,为进一步基于内含肽的三重AAV转断裂vWF基因应用于VWD基因治疗研究、克服AAV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von WILLEBRAND因子 转基因 多聚体化 FVIII载体
下载PDF
Met662和Asp1828的Cys突变增强蛋白内含子对共表达的BDD-FVⅢ重链和轻链的剪接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2 位作者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4-239,共6页
本文旨在通过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8(BDD-FVⅢ)重、轻链间二硫键形成,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提高双载体转BDD-FVⅢ基因功效.将BDD-FVⅢ重链A2区的Met662和轻链A3区的Asp1828突变为Cys,用蛋白内含子融合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染HEK293细胞,... 本文旨在通过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8(BDD-FVⅢ)重、轻链间二硫键形成,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提高双载体转BDD-FVⅢ基因功效.将BDD-FVⅢ重链A2区的Met662和轻链A3区的Asp1828突变为Cys,用蛋白内含子融合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到细胞内BDD-FVⅢ剪接量的提高以及重、轻链间二硫键的形成,用ELISA和Coatest测得细胞分泌至培养上清的剪接BDD-FVⅢ的量(119±14 ng/mL)和活性(1.06±0.08 IU/mL),明显高于野生型BDD-FVⅢ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染细胞的量(81±12 ng/mL)和活性(0.70±0.15 IU/mL);混合培养的转突变重链和轻链基因细胞培养基中剪接BDD-FVⅢ的量(17±5 ng/mL)和活性(0.15±0.03 IU/mL),与混合培养的转野生型重链和轻链基因细胞(分别为21±9 ng/mL和0.18±0.05IU/mL)相近,反映不依赖细胞机制的蛋白质反式剪接.结果表明,重、轻链间二硫键形成通过增强蛋白质反式剪接提高双载体转BDD-FVⅢ基因的功效.为进一步运用双AAV载体动物体内转BDD-FVⅢ基因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8 共表达 二硫键 蛋白内含子 蛋白质反式剪接
下载PDF
亮氨酸拉链促进蛋白质剪接介导的双载体转凝血Ⅷ因子基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甫祥 杨树德 +3 位作者 刘泽隆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作者最近基于蛋白内含子(intein)的双载体转B区缺失型凝血Ⅷ因子(BDD-FⅧ)基因研究证明,表达后的重、轻链可通过蛋白质反式剪接成为共价连接的完整BDD-FⅧ分子并发挥凝血生物活性,但存在不完全剪接的前体蛋白。本文试图通过将具有特异... 作者最近基于蛋白内含子(intein)的双载体转B区缺失型凝血Ⅷ因子(BDD-FⅧ)基因研究证明,表达后的重、轻链可通过蛋白质反式剪接成为共价连接的完整BDD-FⅧ分子并发挥凝血生物活性,但存在不完全剪接的前体蛋白。本文试图通过将具有特异性强相互作用的亮氨酸拉链引入intein序列,提高反式剪接的效率,用双载体系统向培养的COS-7细胞共转融合intein的重链和轻链基因,通过瞬时表达观察了细胞内BDD-FⅧ的剪接和分泌至培养上清液的剪接BDD-FⅧ量和生物活性。结果显示,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共转基因细胞内明显增强的BDD-FⅧ剪接,表现为前体蛋白的减少;分别用ELISA和Coatest法分析共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剪接BDD-FⅧ蛋白量和生物活性为(106±12)ng.mL-1和(0.89±0.11)U.mL-1,明显高于无亮氨酸拉链的intein融合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基因细胞[(72±10)ng.mL-1和(0.62±0.07)U.mL-1],而且不依赖细胞机制的蛋白质剪接反应明显增强,表现为混合培养的转重链和轻链基因细胞上清液中增加的剪接BDD-FⅧ蛋白量和生物活性[(36±11)ng.mL-1和(0.28±0.09)U.mL-1]。结果表明,亮氨酸拉链可通过增强融合于重链和轻链的intein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蛋白质反式剪接的效率,改善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载体转BDD-FⅧ基因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动物体内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FⅧ基因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Ⅷ因子 INTEIN 蛋白质反式剪接 亮氨酸拉链
原文传递
TMD2前断裂CFTR翻译后的连接及氯离子通道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甫祥 宫贤弟 +3 位作者 刘泽隆 杨树德 屈慧鸽 迟晓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0-1716,共7页
CFTR基因突变导致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囊性纤维化(CF)。利用split 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的真核细胞双载体转CFTR基因,旨在研究翻译后水平CFTR的连接,以及由其建立的氯离子通道功能。于CFTR膜内第2个跨膜结构域(... CFTR基因突变导致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囊性纤维化(CF)。利用split 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的真核细胞双载体转CFTR基因,旨在研究翻译后水平CFTR的连接,以及由其建立的氯离子通道功能。于CFTR膜内第2个跨膜结构域(TMD2)前的Glu838密码子后将其cDNA断裂为N端和C端两部分,与具有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的split Ssp DnaB intein编码序列融合,分别插入到载体pEGFP-N1和pEYFP-N1,构建一对真核表达载体pEGFP-NInt和pEYFP-IntC。用脂质体将这对载体共转染至幼年仓鼠肾细胞(BHK),瞬时表达实验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CFTR蛋白质的连接,并用膜片钳技术记录Cl-通道电流。结果显示,基因共转染细胞呈现完整的CFTR蛋白条带,膜片钳记录到全细胞Cl-电流和单个Cl-通道开放活性。结果表明split 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可用于双载体共转移CFTR基因,为CF基因治疗应用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运CFTR基因,克服AAV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TR Cl-通道 SPLIT SSP DNAB INTEIN 蛋白质反式剪接 双载体基因转移
原文传递
Anti-metastatic Effect of Repeated Cyclic-GRGDSPA Peptide Produced by Intein Protein Trans-splicing on Murine B16 Melanoma Cells 被引量:1
13
作者 Fuxiang ZHU Zelong LIU +1 位作者 Xiaoyan CHI Xianqing LIU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65-667,共3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Metasta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mortality in tumor.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metastasis includes several sequential steps as
关键词 肺癌 治疗 临床 药物
下载PDF
大肠杆菌BL21(DE3)中DnaE intein介导ABCA1蛋白的连接
14
作者 朱甫祥 缪静 +1 位作者 屈慧鸽 迟晓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01-1606,共6页
【目的】利用SspDnaE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对ABCA1基因表达产物的连接作用。【方法】将ABCA1的cDNA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Cys978密码子前断裂为N端和C端两部分,分别与天然存在的反式作用SspDnaEintein的12... 【目的】利用SspDnaE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对ABCA1基因表达产物的连接作用。【方法】将ABCA1的cDNA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Cys978密码子前断裂为N端和C端两部分,分别与天然存在的反式作用SspDnaEintein的123个氨基酸的N端和36个氨基酸的C端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诱导表达后观察重组蛋白的表达和ABCA1的连接。【结果】转化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预期大小的ABCA1剪接蛋白条带,并进一步为His-Tag抗体进行的Western blotting证实。【结论】结果表明SspDnaEintein可有效催化ABCA1的连接,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双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运ABCA1基因,克服单个AAV载体容量限制进行由ABCA1基因突变所致Tangier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E INTEIN 蛋白质反式剪接 ABCA1 连接
原文传递
Npu DnaE内含肽构建及其对293T细胞高效反式剪接活性分析
15
作者 张矫 崔文静 +2 位作者 马祥敏 王雯雯 王欣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10-13,I0002,共5页
目的构建Npu DnaE内含肽,探讨Npu DnaE内含肽是否在293T细胞中具备高效反式剪接活性。方法制备融合基因Vn-NDn-myc和NDc-Vc,插入pCDH-CMV-MCS-EF1-Puro载体,构建质粒。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Venus是否形成。48 h后收集... 目的构建Npu DnaE内含肽,探讨Npu DnaE内含肽是否在293T细胞中具备高效反式剪接活性。方法制备融合基因Vn-NDn-myc和NDc-Vc,插入pCDH-CMV-MCS-EF1-Puro载体,构建质粒。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Venus是否形成。48 h后收集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印证。结果构建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比对正确,转染293T后可见共转染细胞组出现明亮荧光,弥漫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证明高量目的蛋白Venus形成。结论成功构建Npu DnaE内含肽,其能在293T细胞中发挥反式剪接的生物学功能,并具有高效的剪接效率及功能目的蛋白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U DnaE 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下载PDF
多种S1断裂内含肽间的体内交叉反应(英文)
16
作者 宋慧玲 刘相钦 孟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4-739,共6页
断裂内含肽含有两个独立分离的多肽片段(N端内含肽和C端内含肽),它催化蛋白质反式剪接反应,在蛋白质研究与蛋白质工程中已得到诸多实际应用.在蛋白质反式剪接过程中,内含肽的N端内含肽和C端内含肽通过结构互补特异性地非共价组合.然而,S... 断裂内含肽含有两个独立分离的多肽片段(N端内含肽和C端内含肽),它催化蛋白质反式剪接反应,在蛋白质研究与蛋白质工程中已得到诸多实际应用.在蛋白质反式剪接过程中,内含肽的N端内含肽和C端内含肽通过结构互补特异性地非共价组合.然而,Ssp DnaX S1型断裂内含肽的较大C端内含肽片段近来被发现能够与源自其它内含肽的N端内含肽片段交叉反应,表明蛋白质内含子Ssp DnaX具有结构杂交特征.本研究对另外2种S1型内含肽RmaDnaB和Ssp Gyr B的较大C端内含肽与不同S1型断裂内含肽的N-端内含肽交叉反应活性进行分析检测.目的是探讨S1型断裂内含肽的结构杂交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结果发现,Rma DnaB的S1C端内含肽能够与Ssp GyrB的S1 N端内含肽交叉反应,却不能与Ssp DnaX的S1N端内含肽交叉反应;与此相似,Ssp GyrB的S1C端内含肽能够与Rma DnaB的S1 N端内含肽交叉反应,却不能与Ssp DnaX的S1N端内含肽交叉反应.此外,某些交叉反应表现出温度依赖性.这些结果对于内含肽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S1型断裂内含肽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交叉反应
下载PDF
蛋白反式剪接的人/猪嵌合体BDD-FVIII及其分泌的改善
17
作者 朱甫祥 杨树德 +3 位作者 刘泽隆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2-1238,共7页
本研究采用具有促分泌作用的猪FVIII分子的A1和A3区,替换人FVIII分子的相应结构,构建人/猪嵌合体BDD-FVIII(BDD-hpFVIII),利用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双载体培养的COS-7细胞瞬时共转嵌合体BDD-hpFVIII基因。免疫印迹法观... 本研究采用具有促分泌作用的猪FVIII分子的A1和A3区,替换人FVIII分子的相应结构,构建人/猪嵌合体BDD-FVIII(BDD-hpFVIII),利用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双载体培养的COS-7细胞瞬时共转嵌合体BDD-hpFVIII基因。免疫印迹法观察了转基因细胞内的蛋白表达和BDD-hpFVIII的剪接,采用ELISA和Coatest法分别观察了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剪接的嵌合体BDD-hpFVIII蛋白和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基因共转染细胞内可见明显的剪接BDD-hpFVIII蛋白,分泌至上清液的剪接BDD-hpFVIII蛋白量为(340±64)ng·mL-1,活性为(2.52±0.32)u·mL-1,明显高于双载体共转人BDD-FVIII基因细胞[质量浓度为(93±22)ng·mL-1,活性为(0.72±0.13)u·mL-1],提示intein介导的双载体共转BDD-hpFVIII基因可明显促进剪接蛋白的分泌。另外,分别转intein融合BDD-hpFVIII重链和轻链基因的细胞混合培养后上清液中仍可检测到剪接的BDD-hpFVIII蛋白及其活性,分别为(44±9)ng·mL-1和(0.32±0.07)u·mL-1,提示intein可进行不依赖细胞机制的BDD-hpFVIII剪接。本研究为旨在提高分泌的动物体内应用intein的双载体转BDD-hpFVIII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BDD—FVHI 分泌 内含肽 蛋白质反式剪接
原文传递
新型T+1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构建
18
作者 王瑾 林瑛 +1 位作者 郑言成 孟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首次从天然C端外显子为苏氨酸(Thr)的标准蛋白质内含子(TerSnf2)构建出两类T+1型断裂蛋白质内含子:Snf-S0和Snf-S1,通过蛋白印迹法测定Snf-S0和Snf-S1介导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分别达到53.5%和33.3%;当这两类断裂蛋白质内含子C端外显子... 首次从天然C端外显子为苏氨酸(Thr)的标准蛋白质内含子(TerSnf2)构建出两类T+1型断裂蛋白质内含子:Snf-S0和Snf-S1,通过蛋白印迹法测定Snf-S0和Snf-S1介导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分别达到53.5%和33.3%;当这两类断裂蛋白质内含子C端外显子分别为半胱氨酸(Cys)和丝氨酸(Ser)时均具有剪接活性.所获的两类具有剪接活性的T+1型断裂蛋白质内含子具备一定的插入位点通用性,这一特点为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在蛋白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蛋白质内含子 蛋白质反式剪接 TER Snf2
下载PDF
Cys突变体凝血Ⅷ因子的蛋白质反式剪接
19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2 位作者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4-738,共5页
为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将B-区缺失型FⅧ(BDD-FⅧ)重链的Tyr664和轻链的Thr1826突变为Cys,双载体共转COS-7细胞,观察了细胞内蛋白质剪接、二硫键形成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剪接BDD-FVIII量和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 为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将B-区缺失型FⅧ(BDD-FⅧ)重链的Tyr664和轻链的Thr1826突变为Cys,双载体共转COS-7细胞,观察了细胞内蛋白质剪接、二硫键形成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剪接BDD-FVIII量和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Cys突变可在细胞内形成链间二硫键,剪接BDD-FVIII蛋白量明显增加;双夹心ELISA检测分泌的剪接BDD-FVIII为(128±24)ng.mL/1,明显高于对照(89±15)ng.mL/1;Coatest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分泌的凝血活性为(0.94±0.08)u.mL/1,也明显高于对照(0.62±0.15)u.mL/1。结果表明,链间二硫键形成可显著提高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载体转BDD-Ⅷ基因作用,为进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Ⅷ因子 蛋白质反式剪接 双载体 转基因 Cys突变
原文传递
基于蛋白质剪接的BHK细胞Ser^(660)前断裂的CFTR基因转移
20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2 位作者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9-435,共7页
利用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研究双载体真核细胞转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CFTR)基因,通过翻译后连接成为完整的功能性CFTR蛋白.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CFTRcDNA于剪接反应所需保守残基Ser660前断裂为N端和C端两部分,分别... 利用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研究双载体真核细胞转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CFTR)基因,通过翻译后连接成为完整的功能性CFTR蛋白.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CFTRcDNA于剪接反应所需保守残基Ser660前断裂为N端和C端两部分,分别与split Ssp DnaB intein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和pEYFP-N1.用脂质体将这对载体共转染至幼年仓鼠肾细胞(BHK),48h后Western印迹观察CFTR蛋白质的连接,并用全细胞和单通道膜片钳技术记录Cl-通道电流.基因共转染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的由蛋白质反式剪接形成的完整CFTR蛋白,膜片钳记录到较高的全细胞Cl-电流和与转野生型CFTR基因细胞相似的单Cl-通道开放活性,提示CFTR功能的恢复.内含肽可作为一种技术策略用于双载体转CFTR基因,为应用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基因的囊性纤维化疾病(CF)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反式剪接 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 基因转移 膜片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