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诱导大鼠镇痛耐受和脊髓GIRK1-2表达减少
1
作者 杨翘睿 王晓娥 +1 位作者 崔宇 肖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08,共8页
【目的】观察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GIRK)亚单位GIRK1和GIRK2在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μg/d)建立吗啡耐受模型。在每天吗啡注射前30 min,鞘内注射蛋白... 【目的】观察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GIRK)亚单位GIRK1和GIRK2在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μg/d)建立吗啡耐受模型。在每天吗啡注射前30 min,鞘内注射蛋白激酶C-ε(PKCε)选择性抑制剂εV1-2(10μg),观察对吗啡耐受以及脊髓背角GIRK1和GIRK2表达的影响。24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四组:生理盐水组(saline)、吗啡组(morphine)、吗啡+生理盐水组(morphine+saline)和吗啡+εV1-2组(morphine+εV1-2)。所有大鼠在1 d、3 d、5 d和7 d,药物注射前和吗啡注射后30 min后检测热痛阈值,在第7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GIRK1和GIRK2的表达。【结果】荧光双染显示,GIRK1和GIRK2主要分布于大鼠脊髓背角I-Ⅱ板层,且与μ阿片受体(MOR)共染。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导致吗啡镇痛效应显著下降(P<0.001),同时导致脊髓背角GIRK1(22.45±10.58vs.62.83±20.80,P<0.001)和GIRK2(23.67±8.78 vs.50.17±11.05,P=0.001)表达显著降低。荧光双染显示,PKCε与GIRK1和GIRK2在脊髓背角共染。鞘内注射εV1-2可以有效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P<0.001),且抑制吗啡诱导的GIRK1(54.50±10.37 vs.19.33±9.48,P<0.001)和GIRK2(39.83±6.24 vs.15.83±9.58,P=0.001)表达降低。【结论】脊髓背角GIRK1和GIRK2下调与吗啡耐受密切相关,PKCε是吗啡诱导GIRK1和GIRK2下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耐受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1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2 蛋白激酶c-ε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方秋红 马迎民 +1 位作者 刘相德 Stethen I.Rennard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家族在肺成纤维细胞向纤维粘连蛋白趋化运动中的作用。方法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内科实验室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呼吸科实验室进行。(1)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2)以纤维粘连蛋白...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家族在肺成纤维细胞向纤维粘连蛋白趋化运动中的作用。方法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内科实验室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呼吸科实验室进行。(1)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2)以纤维粘连蛋白作为趋化因子,采用Boyden趋化小室技术测定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趋化运动。(3)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转染PKC-ε小干扰RNA(siRNA),24h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KC-ε的表达。(4)分别采用PKC-ε非选择性抑制剂(CalphostinC)和选择性抑制剂(Ro-31-8220)及转染PKC-εsiRNA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研究PKC-ε在肺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中的调节作用。结果CalphostinC和Ro-31-8220显著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向纤维粘连蛋白的趋化运动[细胞迁移数分别为对照组的(68.50±4.68)%和(59.94±5.20)%,P<0.01]。成纤维细胞转染PKC-εsiRNA,孵育24h后PKC-ε的表达显著减少,成纤维细胞在纤维粘连蛋白作用下的趋化运动显著减弱[迁移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82.56±2.80)%,P<0.05)]。结论PKC-ε参与肺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的调节,进而在肺成纤维细胞介导的组织重构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蛋白激酶c-ε 纤维粘连蛋白
原文传递
酪酪肽促进小鼠残留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 朱维铭 +3 位作者 张坚 顾立立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采用酪酪肽(PYY)基因敲除(Pyy-/-)小鼠,研究PYY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建立小肠广泛切除的小鼠模型。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Pyy-/-小鼠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Sham)组仅横断小肠但不切除小肠;广泛小肠切除(SBR... 目的:采用酪酪肽(PYY)基因敲除(Pyy-/-)小鼠,研究PYY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建立小肠广泛切除的小鼠模型。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Pyy-/-小鼠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Sham)组仅横断小肠但不切除小肠;广泛小肠切除(SBR)组切除50%小肠,保留近段空肠约1 cm,远段回肠9 cm;小肠广泛切除加PYY(SBR-PYY)组切除50%小肠,并于术后36 h皮内注射PYY1~36。各组小鼠均于给药后2 h处死,并取回肠组织,观察隐窝细胞的增殖指数、肠黏膜Y1受体的mRNA表达以及肠黏膜细胞膜蛋白激酶C-ε(PKC-ε)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44/42 MAPK)的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SBR组小鼠回肠隐窝细胞的增殖指数和肠黏膜磷酸化的p44/42 MAPK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高于Sham组,SBR-PYY组小鼠显著高于SBR组;SBR组小鼠回肠黏膜Y1受体mRNA的表达量和细胞膜PKC-ε的蛋白质表达量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SBR-PYY组小鼠显著高于SBR组和Sham组。结论:PYY结合Y1受体后可通过细胞膜的PKC-ε和细胞质的p44/42 MAPK磷酸化来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酪肽 小肠广泛切除 酪酪肽基因敲除小鼠 蛋白激酶c-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增殖指数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诱导大鼠海马PKC-ε膜转位及HSP70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进步 许鹏程 +1 位作者 丰浩荣 吴永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PKC-ε)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在脑缺血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分为短暂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n=40),每大组根据取材时间又分为缺血后1 h、6 h、1 d、2 d、4 d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PKC-ε)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在脑缺血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分为短暂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n=40),每大组根据取材时间又分为缺血后1 h、6 h、1 d、2 d、4 d 5个亚组(n=8)。应用大脑中动脉阻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方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大鼠短暂脑缺血20 min后海马神经细胞不同时间点PKC-ε膜转位及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PKC-ε与HSP70无明显变化。在短暂脑缺血组,缺血后1 h海马神经细胞胞质PKC-ε的含量开始下降,至1天达最低点,持续到4天;而胞膜PKC-ε的变化趋势相反,含量于6 h显著增高,1天达到高峰,持续到4天;短暂缺血1 h后HSP70的表达无明显增加,6 h增多明显,1天达最高,持续至4天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短暂脑缺血诱导海马神经细胞PKC-ε膜转位和HSP70表达增加,可能是短暂脑缺血诱导缺血耐受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蛋白激酶c-ε 热休克蛋白70 缺血耐受
下载PDF
Downstream signal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protein kinase C epsilon translocation and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in sevoflurane preconditioned rats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被引量:1
5
作者 Zhi Ye Qulian Guo +3 位作者 E Wang Yundan Pan Qing Li Honghao Zho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05-212,共8页
BACKGROUND: Brief exposure to the anesthetic sevoflurane results in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after preconditioning with a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sevoflura... BACKGROUND: Brief exposure to the anesthetic sevoflurane results in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after preconditioning with a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sevofluran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ingle preconditioning administration of sevoflurane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nd protein kinase C-epsilon (PKC-ε ) translocation.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anim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the Central Laboratory,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from November 2007 to April 2008. MATERIALS: A total of 120 healthy,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equally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five groups: sham opera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sevoflurane, 2-mercaptopropionylglycine (2-MPG, a selectiv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er) + sevoflurane (MPG + sevoflurane), and MPG. Sevoflurane (Baxter, USA) and MPG (Sigma, US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Intervention consisted of three procedures. (1) MPG injection: a selectiv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er, MPG (20 mg/kg), was infused into the rat caudal vein in the MPG and MPG + sevoflurane groups. (2) Sevoflurane preconditioning: 30 minutes following MPG injection, rats in the sevoflurane and MPG + sevoflurane groups breathed a mixed gas of 2.4% sevoflurane and 97.6% oxygen for 60 minutes. Rats in the sham opera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and MPG groups breathed 100% pure oxygen for 60 minutes. (3) IschemiaJreperfusion: 24 hours after sevoflurane or pure oxygen precondition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sevoflurane, MPG + sevoflurane, and MPG groups. Following 2 hours ischemia/6 hours and 24 hours reperfusion, the carotid artery was separated, but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as not occluded, in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MAIN OUTCOME MEASURES: In the ischemic hemisphere, PKC-ε translocation in the rat parietal c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OFLURANE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protein kinase c-ε
下载PDF
PI-3K、DGAT2、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光艳 李昌平 +1 位作者 钟晓林 康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及其相关蛋白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的亚型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组普通饮食喂养4wk...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及其相关蛋白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的亚型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组普通饮食喂养4wk,N2组普通饮食喂养8wk,N3组普通饮食喂养12wk);NAFLD模型组(H1组高脂喂养4wk、H2组高脂喂养8wk、H组高脂喂养12wk);评价各组大鼠肝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各组PKC-ε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PI-3K(p85a)mRNA和DGAT2mRNA的表达.结果:NAFLD模型组脂肪变性明显,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记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2、H3组脂肪变性分度及纤维化分期比H1组明显增高,气球样变也有显著的差异;H2、H组PKC-ε蛋白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7.68±1.32vs6.68±2.16,8.46±1.19vs5.52±1.05,P<0.05或0.01);PI-3KmRNA(?C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H2、H3组与H1组比较明显升高,PI-3KmRNA表达量在模型组中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降低DGAT2mRNA(?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且H2、H3组与H1组比较明显降低,DGAT2mRNA表达量在NAFLD模型组中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结论:PI-3K通路及其相关蛋白PKC-ε和DGAT2可能与NAFLD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蛋白激酶c-ε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在丙泊酚诱导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激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祁爱花 王莉 +2 位作者 崔德荣 周全红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76-1680,共5页
目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中观察丙泊酚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激活效应,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对药物引起eNOS激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HUVECs 3~5代作为实验对象。用丙泊酚(0、1、5、10、50、100μ... 目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中观察丙泊酚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激活效应,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对药物引起eNOS激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HUVECs 3~5代作为实验对象。用丙泊酚(0、1、5、10、50、10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1和24 h,分析药物激活eNOS的量效关系;用丙泊酚5μmol/L和5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0 min、5 min、1 h、6 h和24 h,分析药物激活eNOS的时效关系。细胞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PKC-ε假底物+丙泊酚5μmol/L组;③PKC-ε假底物+丙泊酚50μmol/L组;④单独PKC-ε假底物组;⑤单独丙泊酚50μmol/L组;⑥10%长链脂肪乳组。各组分别处理细胞1和24 h。Western blotting分析PKC-ε、eNOS、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丙泊酚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上调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处理细胞24 h时,与单独丙泊酚50μmol/L组相比,PKC-ε假底物+丙泊酚50μmol/L组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eNOS的激活,PKC-ε参与介导药物对eNOS的激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蛋白激酶c-ε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在尿蛋白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永民 张媛媛 +2 位作者 杨陈 陈孝文 刘华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在尿蛋白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分为对照组、尿蛋白组(4 mg/mL),激动剂组(10μmol/LPKC-ε激动剂+4 mg/mL尿蛋白)及抑制剂组(10μmol/L PKC...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在尿蛋白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分为对照组、尿蛋白组(4 mg/mL),激动剂组(10μmol/LPKC-ε激动剂+4 mg/mL尿蛋白)及抑制剂组(10μmol/L PKC-ε抑制剂+4 mg/mL尿蛋白)分别处理48 h,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KC-ε活性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人纤维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泌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LDH释放率。结果尿蛋白明显抑制HK-2细胞PKC-ε的活化(P<0.01),增加HK-2细胞α-SMA表达(P<0.05)、上清液FN和TGF-β分泌(P<0.01)以及LDH释放率(P<0.01);PKC-ε激动剂减轻尿蛋白所致HK-2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分泌(P<0.01),而不影响α-SMA表达、FN分泌以及LDH释放率;PKC-ε抑制剂进一步增加尿蛋白所致HK-2细胞α-SMA表达、FN和TGF-β分泌以及LDH释放率(均P<0.05)。结论 PKC-ε高活性是维持RTECs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基础,尿蛋白抑制RTECs正常PKC-ε高活性,减轻尿蛋白对PKC-ε活性的抑制可能有利于维持RTECs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活性 蛋白激酶c-ε
下载PDF
小檗碱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急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裴翔 欧阳茹 +1 位作者 陈铅琴 刘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672-2674,2685,共4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链脲作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急性疼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单次腹腔内注射STZ 55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胰岛素组(2 u·kg^-1)和低、高...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链脲作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急性疼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单次腹腔内注射STZ 55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胰岛素组(2 u·kg^-1)和低、高2个剂量(灌胃给予小檗碱20,60 mg·kg^-1)实验组,每组7只;另取正常大鼠7只作为正常组。均连续给予2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和背根节(DRG)中蛋白激酶Cε(PKCε)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结果正常组、模型组、胰岛素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TNF-α含量分别为(51.24±7.83),(138.44±9.36),(54.54±5.16),(105.12±4.26)和(71.32±9.14)pg·mL^-1;这5组的脊髓PKCε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05,1.55±0.22,0.67±0.08,0.89±0.18和0.68±0.09。这5组的脊髓的TRPV1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4,1.78±0.25,0.80±0.10,1.18±0.16和0.86±0.08。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胰岛素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炎症过程和阻断PKC通路来抑制TRPV1激活,从而发挥其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急性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小檗碱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激酶c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原文传递
缺血预适应诱导的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竞 杨光明 +1 位作者 李涛 刘良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诱导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方法采用112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20~230g,观察不同失血量(2.5%、5%、10%血容量)、在休克前不同时间(0.5、1、2、3h)缺血预适应,对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诱导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方法采用112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20~230g,观察不同失血量(2.5%、5%、10%血容量)、在休克前不同时间(0.5、1、2、3h)缺血预适应,对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保护、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和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抑制剂对其保护效应的影响、缺血预适应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中PKCα、PKCε的转位。结果①5%血容量休克前0.5h缺血预处理可减轻休克后降低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升压效应和收缩血管效应、SMA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使其分别增高25.5%、25.0%、42.3%和40.9%(P<0.01);②PKCα和PKCε拮抗剂可消除缺血预适应诱导的血管反应性保护(分别降低45.0%和72.4%,P<0.01)和钙敏感性保护(分别降低59.0%和52.5%,P<0.01);缺血预适应可促进PKCα和PKCε的转位(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通过活化PKCα和PKCε诱导失血性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缺血预适应 血管反应性 钙敏感性 PKcΑ PKcε
下载PDF
结肠腺癌中蛋白激酶C亚型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桂莲 唐建武 +2 位作者 卢红明 何苗 孙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α、βⅡ、ε、ζ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结肠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结肠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管状腺癌52例,黏液腺癌30例;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α、βⅡ、ε、ζ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结肠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结肠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管状腺癌52例,黏液腺癌30例;淋巴结转移39例,无淋巴结转移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癌组织标本中PKCα、βⅡ、ε、ζ蛋白的表达。结果 52例结肠管状腺癌中,PKCα、βⅡ、ζ3个亚型的阳性表达率在高、中、低各分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KCε亚型的阳性表达率在高、中分化组之间以及中、低分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χ2=31.523,P<0.05)。黏液腺癌组织中PKCα、βⅡ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管状腺癌组织(P<0.05),而PKCε的阳性表达率则显著高于管状腺癌组织(P<0.05);黏液腺癌组织与管状腺癌癌组织中PKCζ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结肠腺癌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PKCα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PKCβⅡ、ε、ζ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C各亚型在结肠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不同,PKCε在结肠管状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有关,PKCε可能参与了黏液腺癌的黏液分泌,PKCα、βⅡ可能与结肠管状腺癌的细胞增殖有关;PKCα与结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Α 蛋白激酶cβⅡ 蛋白激酶cε 蛋白激酶cζ
下载PDF
电针干预痛转化效应及其对背根神经节中蛋白激酶C_ε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思思 孙海榉 +2 位作者 杜俊英 方剑乔 房军帆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77-68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痛觉敏化诱发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腰椎背根神经节(DRG)中蛋白激酶C_ε(PKC_ε)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痛转化效应的机制。方法:第1部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敏化组、敏化组,每组6只。于大鼠左后足足底皮... 目的:观察电针对痛觉敏化诱发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腰椎背根神经节(DRG)中蛋白激酶C_ε(PKC_ε)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痛转化效应的机制。方法:第1部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敏化组、敏化组,每组6只。于大鼠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100μL,7d后于该足足背注射100ng/25μL前列腺素E 2(PGE 2)建立痛转化模型。分别测量大鼠造模前,第1次注射后4、24、48、72h和7d,及第2次注射后1、4、24、48h患侧足趾MWT。第2部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敏化组、敏化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6只。造模方法同第1部分。电针组于第1次注射后开始电针双侧"足三里""昆仑"穴,每次30min,1次/d,共10d。检测MWT时间点同第1部分。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患侧DRG中PKC_ε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角叉菜胶注射后4、24、48h,PGE 2注射后4、24、48h患侧足底MWT显著降低(P<0.01);与敏化组相比,电针可以显著提升角叉菜胶注射后24、48、72h及PGE2注射后24、48h患侧足底MWT(P<0.05,P<0.01),而假电针无此作用(P>0.05)。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腰椎DRG中PKC_ε表达增多(P<0.01);与敏化组相比,电针组腰椎DRG中PKC_ε表达减少(P<0.01),而假电针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可干预痛转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侧腰椎DRG中PKC_ε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痛 电针 痛转化 背根神经节 蛋白激酶cε 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Cε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竞 杨光明 +4 位作者 李涛 明佳 陈玮 张瑗 刘良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ε(PKCε)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休克即时、0.5、1、2和4h PKCε mRNA的表达;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一级分支,利...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ε(PKCε)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休克即时、0.5、1、2和4h PKCε mRNA的表达;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一级分支,利用离体血管张力测定技术,测定不同休克时间点的血管环反应性和钙敏感性,并观察PKCε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对休克2h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结果①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在休克早期增高,晚期进行性降低;正常组织PKCε mRNA表达量低,失血性休克后表达逐渐增加,于1h达到峰值(P〈0.01),4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②PKCε的激动剂可增高休克2h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PKCε的抑制剂可降低休克2h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P均〈0.01)。结论PKCε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保护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管低反应性 钙敏感性 蛋白激酶cε
原文传递
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PKCε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小俐 李东风 徐丽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S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30 g)随机抽取21只予高脂饮食(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余下11只予普通饲料饮食作为空白对照组;12周后,将...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S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30 g)随机抽取21只予高脂饮食(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余下11只予普通饲料饮食作为空白对照组;12周后,将高脂饮食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高脂组予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组予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利拉鲁肽(GLP-1类似物)注射液(0.6mg·kg-1·d-1)。治疗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抽取静脉血并取肝脏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葡萄糖(GLU)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石蜡包埋肝组织做病理切片及HE染色;real-time PCR法测定肝组织蛋白激酶Cε(PKCε)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胞浆PKCε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的ALT、AST、TG、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脂数均明显升高;GLP-1治疗组与高脂组相比ALT、AST、TG、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脂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高脂组PKCε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GLP-1治疗组PKCε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P<0.05)。结论:GLP-1类似物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该过程可能与PKC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蛋白激酶cε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活化蛋白激酶C诱导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琳 蔡红雁 郭涛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0,共6页
背景通常认为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是由α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但最近研究表明,环磷酸腺苷(cAMP)可活化Epac(cAMP活化的鸟嘌呤交换因子),从而激活磷脂酶Cε和PKC,提示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与PKC之间可能存在由Epac和磷脂酶C介导... 背景通常认为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是由α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但最近研究表明,环磷酸腺苷(cAMP)可活化Epac(cAMP活化的鸟嘌呤交换因子),从而激活磷脂酶Cε和PKC,提示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与PKC之间可能存在由Epac和磷脂酶C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后PKCε的变化(活化和移位),探讨Epac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分别与βAR激动剂Iso(1μmol/L,1min)、Epac激动剂8CPT(1μmol/L,10min)、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2μmol/L,30min)处理细胞,及Epac R279K(dominant negative,DN)病毒感染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测PKCε的活化转位情况。予特异性PKCε转位抑制肽转染细胞后,测定Iso处理48h后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和心肌细胞表面积。结果βAR刺激引起PKCε活化移位,细胞颗粒部分PKCε在与Iso孵育1min后开始增加,一直持续到15min,到30min时恢复,PKCε转位于细胞核周围。Iso和8CPT与细胞孵育后,颗粒部分PKCε表达增加(P<0.05)。EpacR279K(dominant negative,DN)病毒感染细胞,减少或下调Epac的表达后再予Iso处理,颗粒部分PKCε与GFP(绿色荧光蛋白)对照组相比没有增加。U73122(2μmol/L,30min)与心肌细胞孵育后,Iso刺激引起PKCε活化移位的作用消失,颗粒部分PKCε表达无明显增加(P>0.05),PKCε未发生核周转位。Iso引起PKCε活化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对照组和Iso组细胞表面积分别为(1319.8±460.0)和(1874.4±479.5)μm2(P<0.05),蛋白质/DNA相对比值分别为0.64±0.05和0.98±0.13(P<0.05);予PKCε特异性抑制剂PKCε转位抑制肽转染细胞后,Iso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和蛋白质/D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心肌细胞中βAR刺激引起PKCε活化移位,Epac、磷脂酶C介导了PKCε的激活,心肌细胞肥大是Iso活化PKCε信号通路的效应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cε 磷脂酶c 心肌细胞肥大
原文传递
PKCε-siRNA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春梅 张秋实 +3 位作者 高天旸 张艺 刘怡潼 吴良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PKCε-siRNA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蛋白激酶Cε(PKCε)mRNA、蛋白表达及ME180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影响。方法:建立PKCε-siRNA转染组(实验组)、NC-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未行处理组(对照组)。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KC... 目的:探讨PKCε-siRNA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蛋白激酶Cε(PKCε)mRNA、蛋白表达及ME180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影响。方法:建立PKCε-siRNA转染组(实验组)、NC-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未行处理组(对照组)。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KCε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PKCε、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法观察各组细胞侵袭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KCεmRNA明显降低,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ε、Cyclin D1、MM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MTT实验中,实验组细胞72小时的A值为0.517±0.031,与对照组(0.925±0.063)相比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MAPK转录活性(4.5±0.2)低于对照组(16.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iRNA技术降低PKCε表达,可有效干扰MAPK通路,明显抑制宫颈癌ME180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RNA干扰 蛋白激酶c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细辛水煎液对分娩大鼠镇痛及产程的影响
17
作者 李笑媛 张欣 苗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细辛水煎液对分娩大鼠镇痛及产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细辛组、佛波酯组、细辛联合佛波酯组,各10只。受孕第18天细辛联合佛波酯组灌胃细辛水煎液12.0 g·kg^(−1),皮下注射佛波酯1μg;... 目的观察细辛水煎液对分娩大鼠镇痛及产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细辛组、佛波酯组、细辛联合佛波酯组,各10只。受孕第18天细辛联合佛波酯组灌胃细辛水煎液12.0 g·kg^(−1),皮下注射佛波酯1μg;佛波酯组灌胃等量蒸馏水,皮下注射佛波酯1μg;细辛组灌胃细辛水煎液12.0 g·kg^(−1),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常组灌胃等量蒸馏水,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干预3 d。记录产程时间;热水甩尾法检测痛阈值;检测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强啡肽(dynorphin,DYN)水平;检测血清谷光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1,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细辛组分娩发动时间、半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缩短,痛阈值、血清DYN和GSH水平均升高,血清5-HT水平、脊髓组织PKCε和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佛波酯组分娩发动时间、半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延长,痛阈值、血清DYN和GSH水平均降低,血清5-HT水平、脊髓组织PKCε和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细辛联合佛波酯组比较,细辛组分娩发动时间、半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缩短,痛阈值、血清DYN和GSH水平均升高,血清5-HT水平、脊髓组织PKCε和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佛波酯组分娩发动时间、半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延长,痛阈值、血清DYN和GSH水平均降低,血清5-HT水平、脊髓组织PKCε和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细辛水煎液可缩短分娩产程、发挥镇痛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ε/TRPV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蛋白激酶cε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1 分娩 镇痛 产程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对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和机械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杨 杜占慧 +2 位作者 魏慧 高文双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PKCε是否可以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的活性而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PKCε是否可以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的活性而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鼠8只:假手术组、CCD7天组、CCD14天组、CCD7天+BIM I组、CCD+DMSO组、CCD+PDBu组,分别通过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或对正常大鼠鞘注DMSO/PDBu后,测量大鼠机械刺激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脊髓背角PKCε和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CCD术后第4天,鞘内注射PKCε的激动剂PDBu 1—4h,明显降低CCD大鼠PWMT(P<0.05),而给予BIM I 1—4h,可升高CCD大鼠PWMT(P<0.05)。从CCD术后第4天起,连续3天鞘注BIM I,可明显缓解大鼠的机械痛敏(4天,P<0.05),但从停止注射后镇痛作用消失(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CD后7天和14天,手术侧背角PKCε和GFAP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而注射BIM I可明显抑制PKCε和GFAP表达(P<0.05)和星型胶质细胞激活。PDBu可导致正常大鼠PWMT明显降低(P<0.05),GFAP蛋白质表达量增加(P<0.05),促进星型胶质细胞激活。结论: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机械痛阈下降的同时,手术侧脊髓背角内PKCε和GFAP蛋白表达上调,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增加。PKCε可能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参与CCD后病理性神经痛的中枢敏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蛋白激酶c 星型胶质细胞 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蛋白激酶Cε基因转移导致心肌损害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玖鸣 宋昌旭 +3 位作者 张军 郑玉庭 Wead William Bill Ping Peipei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成年小鼠心肌直接蛋白激酶(PK)Cε基因转移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标准方法建立表达PKCε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到FVB/N和ICR小鼠心肌,对照鼠给予相同剂量空载腺病毒。Western免疫印...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成年小鼠心肌直接蛋白激酶(PK)Cε基因转移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标准方法建立表达PKCε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到FVB/N和ICR小鼠心肌,对照鼠给予相同剂量空载腺病毒。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PKCε蛋白质表达水平。用非开胸经颈总动脉插管的显微外科技术评价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与对照鼠相比基因转移鼠心肌转基因PKCε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近4倍,基线左心室最大收缩压、最大收缩速率(dP/dt)、-dP/dt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舒张压明显升高(P<0.01),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后左心室dP/dt随剂量递增的依次升高明显抑制(P<0.01),PKCε基因转移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也较对照鼠明显增加(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心肌直接的PKCε基因转移诱发了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导致了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蛋白激酶cε(PKcε) 心肌收缩功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吡那地尔预处理提高失血性休克血管的反应性和钙敏感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竞 杨光明 +1 位作者 李涛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观察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保护作用以及与蛋白激酶C(PKC)α、ε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吡那地尔在休克前不同时间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压效应[平均动脉压(MAP)增幅]和... 目的:观察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保护作用以及与蛋白激酶C(PKC)α、ε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吡那地尔在休克前不同时间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压效应[平均动脉压(MAP)增幅]和收缩血管效应[肠系膜上动脉(SMA)管径变化]的影响,以及对SMA一级分支微血管环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观察PKCα、PKCε抑制剂对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保护效应的影响,以及吡那地尔预处理对PKCα、PKCε蛋白转位的影响,证实PKCα和PKCε的作用。结果:(1)失血性休克2 h后,NE的升压效应和收缩血管效应、SMA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1),25μg/kgBW吡那地尔休克前30 min预处理可改善休克后的上述变化;(2)PKCα和PKCε的拮抗剂可以消除25μg/kg BW吡那地尔休克前30 min预处理诱导的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使NE的Emax分别降低42.9%和62.9%(P<0.01),使Ca2+的Emax分别降低31.1%和56.1%(P<0.01);25μg/kg BW吡那地尔休克前30 min预处理使PKCα和PKCε的胞膜表达较休克2 h增高,胞浆表达较休克2 h降低(P<0.01)。结论:吡那地尔预处理可通过诱导PKCα和PKCε的转位和活化,提高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管的反应性和钙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吡那地尔预处理 血管反应性 钙敏感性 蛋白激酶cΑ 蛋白激酶c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