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都市郊区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探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思雨 曾刚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45,共12页
历史村镇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为例,分析了历史村镇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原住民文化流失、城乡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提出应根据文化-经济-生态协同发... 历史村镇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为例,分析了历史村镇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原住民文化流失、城乡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提出应根据文化-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保护性开发模式,以多产业联动方式,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激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重塑地方文化认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新场古镇功能,将古镇保护融入区域综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新场 古镇 保护性开发 开发模式
下载PDF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实现德州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清东 李彩霞 《中国农机化》 2006年第6期28-29,共2页
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德州市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必将为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 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德州市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必将为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模式
下载PDF
浅析城市滨水区的开发模式
3
作者 谢华春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9期30-31,共2页
主要研究了城市滨水区的两种开发模式,即更新型开发模式和保护型开发模式,试图通过对宁波城市滨水典型区域及现有开发成果的分析比较,以期为宁波未来的城市滨水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更新型开发模式 保护型开发模式
下载PDF
发达国家湿地保护性开发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借鉴
4
作者 殷为华 朱小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93-196,共4页
作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污染、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历来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湿地实施保... 作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污染、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历来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湿地实施保护性开发的实践,总结其相关模式类型和特点,并结合中国湿地开发现状和问题,从增强我国政府管制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民众多元能力的角度提出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系统 保护性开发 主要模式 经验借鉴
下载PDF
基于PPP模式的传统古村落保护性开发案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梦琪 李泽萱 +1 位作者 杨颖 韩美贵 《工程管理学报》 2021年第6期91-96,共6页
传统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融资与管理问题日益凸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模式,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融资提供了新思路。在探讨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运用PPP模式必要性基础上,选取3个成功案例,阐明PPP模式保护... 传统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融资与管理问题日益凸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模式,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融资提供了新思路。在探讨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运用PPP模式必要性基础上,选取3个成功案例,阐明PPP模式保护性开发的具体内容,剖析符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性开发PPP项目运作方式,并以江苏省南京市杨柳村为例,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提出采用PPP模式重塑杨柳村保护性开发相关方案,探究古村落保护性开发PPP模式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性开发 PPP项目 运作方式
下载PDF
当前中国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芬 齐飞 +3 位作者 鲍顺淑 丁小明 魏晓明 李中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9-32,共4页
中国设施园艺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产业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已经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研究分析设施园艺现阶段存在问题,可为中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确定今后设施园艺发展规划... 中国设施园艺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产业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已经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研究分析设施园艺现阶段存在问题,可为中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确定今后设施园艺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现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文献、国家政策报告的研究,从生产水平、资源利用、技术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我国设施园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体制、发展模式落后,人才供应不足,制约了中国设施园艺转变发展方式及由设施园艺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过程,需要尽早从宏观管理、产业体系、生产要素、产业运行支撑与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突破瓶颈、实现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中国丹霞”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沈员萍 刘东兰 +2 位作者 罗毅 黄萌 兰思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33,共5页
为科学优选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构建客观评价模型对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进行定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中国丹霞”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9个社区居民点的调研数据,采用序关系分析法,以居民点人口结构、居民点景观风貌与传... 为科学优选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构建客观评价模型对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进行定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中国丹霞”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9个社区居民点的调研数据,采用序关系分析法,以居民点人口结构、居民点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居民点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居民点位于遗产地的位置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二级指标为评价准则,构建该遗产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优劣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遗产地9个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中,4个为疏解型,3个为搬迁型,2个为控制型,没有发展型。研究结果可为该遗产地社区居民点科学遴选发展模式提供定量评价依据,也可为生态价值高的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的遴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社区居民点 发展模式 序关系分析
下载PDF
人地共生视角下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模式探讨
8
作者 耿艺玮 杨章贤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67-68,共2页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人地共生的发展理念能够妥善地处理好特色保护类村庄保护与开发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降低二者之间的矛盾,探索出村庄建设与自然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文章从特色保护类村庄保护与开发活动之间的冲突与矛...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人地共生的发展理念能够妥善地处理好特色保护类村庄保护与开发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降低二者之间的矛盾,探索出村庄建设与自然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文章从特色保护类村庄保护与开发活动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空间、利益、活力、政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空间复合、利益渗透、多元运维、协同治理四项发展策略,构建生命、利益、安全、发展四个维度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共生 特色保护类村庄 保护与开发 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