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KT1、PDC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嘉 吕艳超 +2 位作者 许浩然 韩双双 朱振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支气管断端组织为支气管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标本中的AKT1、PDCD4,并分析NSCLC组二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相比,NSCLC组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P均<0.05。NSCLC组AKT1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组中PDCD4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AKT1和PDCD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36,P=0.021),在肺鳞癌组织中无关(r=-0.012,P=0.931)。结论 NSCLC组织中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NSCLC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泡 支气管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芳 杨涛 +1 位作者 吴珍珍 王惠玲(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19-523,共5页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然而其复发率和转移率仍较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抑制性检查点与其配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实现抗肿瘤作用。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然而其复发率和转移率仍较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抑制性检查点与其配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实现抗肿瘤作用。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客观缓解率多为10%~20%左右,而联合放化疗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可能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更大的临床获益。但其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如皮肤瘙痒、黏膜炎、腹泻和结肠炎等。因此,探索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适用人群、早期识别及合理干预不良事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CTLA-4抗原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锐 杨怡 +1 位作者 丁亦凡 林镇海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9期3803-3807,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显著。随着ICIs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ICIs的过程中常出现AID的加重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此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在使用ICIs抗肿瘤治疗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显著。随着ICIs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ICIs的过程中常出现AID的加重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此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在使用ICIs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AID的加重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AID和免疫不良反应情况复杂,目前相关研究多为病例报道,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安全性临床研究,未来应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对ICIs在合并AID肿瘤患者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蓉艳 李莉娟 +2 位作者 刘敏杰 李婷 张连生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期63-70,共8页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通过阻断异常活化的免疫抑制通路,重新激活T细胞免疫效能,恢复并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和清除肿瘤,在众多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已取得肯定的疗效。血液肿瘤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阻断剂nivoluma...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通过阻断异常活化的免疫抑制通路,重新激活T细胞免疫效能,恢复并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和清除肿瘤,在众多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已取得肯定的疗效。血液肿瘤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阻断剂nivolumab在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显著成效,激发了研究者对ICB治疗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浓厚兴趣。近年来,PD-1及其配体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成为研究热点,许多与两者相关的阻断剂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得到开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单药和联合治疗,初步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血液肿瘤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恶性黑素瘤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奕鹤 骆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41-845,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许多恶性黑素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其旨在恢复并促进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系统性增强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对于手术切除后具有高复发风险或处于疾病晚期(不可切除或存在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许多恶性黑素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其旨在恢复并促进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系统性增强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对于手术切除后具有高复发风险或处于疾病晚期(不可切除或存在转移)的患者都是较好的治疗选择。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的主要目标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它们分别是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的两个关键受体。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效应、可能存在的药物反应性预测标志物与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CTLA-4抗原 生物学标记 药理学 药物毒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相关免疫治疗的现状
6
作者 翁梦涵 张红河 来茂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8-203,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单抗疗法已对黑色素瘤、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该疗法主要通过阻断PD-1/PD-1配体(PD-L1)通路以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抗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单抗疗法已对黑色素瘤、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该疗法主要通过阻断PD-1/PD-1配体(PD-L1)通路以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而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单独使用抗PD-1单抗却疗效不佳;因此研究者们将抗PD-1疗法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抑制剂等其他疗法相结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CTLA-4抗原 微卫星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免疫介导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艳 赵新颜 贾继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43-247,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但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CI引起的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在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预后等方面均与经典药物性肝损伤不同。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ICI阻断了负向免疫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但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CI引起的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在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预后等方面均与经典药物性肝损伤不同。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ICI阻断了负向免疫调节的关键节点,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或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在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作用下失去对肝脏的免疫耐受而发生肝损伤。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可分为免疫介导性肝炎和免疫介导性胆管炎。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及胆管的损伤,多有中央静脉内皮炎,可有肉芽肿性病变。诊断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后应根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选择治疗方案,多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肿瘤药 药物性肝损伤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原文传递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sPD-L1、TLR4和sICAM-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曼 陈冬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单核细胞球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鼻喷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治疗80例AR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单核细胞球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鼻喷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治疗80例AR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清sPD-L1、TLR4和sICAM-1的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R患者治疗前血清sPD-L1、TLR4和sICAM-1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sPD-L1表达低,TLR4和sICAM-1表达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PD-L1表达增高,TLR4和sICAM-1表达降低(P<0.05)。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是AR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与AR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后可有效增加sPD-L1表达,降低TLR4和sICA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4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锦涛 梁佳龙 +2 位作者 郑明峰 刘峰 纪勇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4期711-716,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致命的肺部疾病。尽管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但患者预后仍不容乐观。由于IPF与癌症有部分共同的致病途径,而尼达尼布被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同时也是一种抗肿瘤...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致命的肺部疾病。尽管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但患者预后仍不容乐观。由于IPF与癌症有部分共同的致病途径,而尼达尼布被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同时也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因此免疫检查点有望成为IPF治疗的新靶点。尽管近年对于免疫检查点在IPF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矛盾,但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等免疫检查点显示出抑制肺纤维化发展的潜力。未来,需要进行更多实验明确不同免疫检查点在IPF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是否对IPF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