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坡火烧迹地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子——以郁闭度指标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解伏菊 肖笃宁 +2 位作者 李秀珍 魏建兵 王绪高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1-1718,共8页
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火灾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森林景观恢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与森林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郁闭度因子作为研究对象,以ArcView、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研究平台,采用1987年和2000年两期... 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火灾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森林景观恢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与森林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郁闭度因子作为研究对象,以ArcView、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研究平台,采用1987年和2000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郁闭度、火烧强度、抚育类型和地形因子等进行分级,利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相似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森林郁闭度格局的恢复状况以及火烧强度、更新类型、地形因子对郁闭度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郁闭度等级构成与1987年火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无林地以及高郁闭度等级比重明显下降,较低郁闭度等级比重显著上升;火烧强度对火后恢复的影响最为关键,火烧强度与郁闭度等级呈负相关;更新措施短期内对郁闭度恢复影响不显著,但可以缩短森林演替的周期,对未来针叶林群落生产力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地形因子中坡度对郁闭度恢复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坡位,坡向影响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因子 生产力恢复 郁闭度 影响因子 等级相关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随土壤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欣月 王宁 +1 位作者 刘均阳 李秋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0,共10页
了解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关系对探究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吴起、米脂、府谷、定边4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降水量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梯度对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多样性、生物量的影响,为黄土... 了解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关系对探究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吴起、米脂、府谷、定边4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降水量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梯度对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多样性、生物量的影响,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水分呈降低趋势,吴起、米脂、府谷和定边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77%、9.40%、7.91%和6.40%;4个区域调查统计到植物24科56属71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占多数且以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4个典型区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具有较低的相似性,说明物种组成随土壤水分变化而更替;同时,群落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均表现出逐渐降低趋势,且群落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与浅层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变化对群落物种组成、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植被恢复建设必须要考虑土壤水分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土壤含水量 植被恢复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高原鼢鼠鼠丘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鼎 齐昊昊 +4 位作者 王倩 徐海鹏 张静 张红艳 郭正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植物群落特征是评价高原鼢鼠裸露鼠丘植被自然恢复的重要内容。以甘肃碌曲和夏河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原鼢鼠鼠丘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特征。结果表明,碌曲调查区和夏河调查区的植被盖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 植物群落特征是评价高原鼢鼠裸露鼠丘植被自然恢复的重要内容。以甘肃碌曲和夏河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原鼢鼠鼠丘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特征。结果表明,碌曲调查区和夏河调查区的植被盖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生物量、多年生禾草,莎草科和多年生杂草类的生物量均随高原鼢鼠鼠丘自然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1、2年生植物生物量随鼠丘恢复年限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碌曲调查区鼠丘恢复时植被盖度,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均大于夏河调查区。因此高原鼢鼠鼠丘植被随恢复年限增加的变化趋势趋同,但其过程因地点而存在差异,这为青藏高原高原鼢鼠鼠丘植被的自然恢复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鼢鼠鼠丘 植物功能群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恢复年限
下载PDF
Impac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被引量:8
4
作者 QIN Yuanwei YAN Huimin +3 位作者 LIU Jiyuan DONG Jinwei CHEN Jingqing XIAO Xiangm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404-416,共13页
The changes in cropl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due to land use are critical concerns to national food security, particularly for China.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ecological effect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ER... The changes in cropl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due to land use are critical concerns to national food security, particularly for China.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ecological effect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ERP), started from 1999, has evidently alter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hina's croplan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Based on cropland dynamic data from 2000 to 2008 primarily derived from satellite images with a 30-m resolution and satel- lite-base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models, we identified the impa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 tivity caused by ERP, including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GFGP) and "Reclaimed Cropland to Lake" (RCTL) Program.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lost with a rate of 132.67×104 t/a due to ERP, which accounted for 44.01% of the total loss rate caused by land use changes during 2000-2005. During 2005-2008, the loss rate due to ERP de- creased to 77.18×104 t/a, which was equivalent to 58.17% of that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and 30.22% of the total loss rate caused by land use chang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loss from 2000-2008 caused by ERP was more attributed to GFGP (about 70%) than RCTL. Al- though ERP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cropland productivity during 2000-2008, its effect was still much less than that of urbanization; moreover, ERP was already converted from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hase to the consolidation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remote sensing Grain for Green Reclaimed Croplland to Lake
原文传递
北方农牧交错带以开发能源作物促生态重建的前景 被引量:6
5
作者 程序 朱万斌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退耕还林、草已被证明是防止沙化、土壤侵蚀及恢复生态的有效途径。但当前我国执行的退耕补贴政策难以持久,接续产业的开发也很困难。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对粮、油作物而言相当严酷,但却相对有利于以取得植株营养体———生物量多而非... 退耕还林、草已被证明是防止沙化、土壤侵蚀及恢复生态的有效途径。但当前我国执行的退耕补贴政策难以持久,接续产业的开发也很困难。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对粮、油作物而言相当严酷,但却相对有利于以取得植株营养体———生物量多而非籽粒产出高为目标的多年生作物的生长,实现相对较高的系统生产力。中国耕地面积虽非常有限,但草地和林地的面积却分别是耕地的4和3倍。像北方农牧交错带就拥有大面积的不宜继续农耕的农地和退化草地。近年在发达国家新出现的在边际土地和部分农地种植"专用能源作物",正是能适应我们对土地资源条件扬长避短的要求、可为生物能源提供可靠原料供应的特殊农作方式。初步的试验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内的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柳枝稷、芒草等能源作物,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在该地区种植能源作物,面积可达2 000万hm2,有望使它年产4亿t(干重)以上的生物质,从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物能源原料基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系统生产力 生态重建 营养体农业 能源作物
下载PDF
Factorial analysis on forest canopy density restoration in the burned area of northern Great Xing'an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2
6
作者 XIEFu-ju XIAODu-ning +2 位作者 LIXiu-zhen WANGXu-gao SHIBao-do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The restor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 since thecatastrophic fire took place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Great Xing'an Mountains in 1987. Forest canopydensity,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 to forest... The restor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 since thecatastrophic fire took place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Great Xing'an Mountains in 1987. Forest canopydensity,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 to forest productivity, was selected as a key factor to find howmuch the forest quality was changed 13 years after fire, and how fire severity, regeneration way andterrain factors influenced the restoration of forest canopy density, based on forest inventory datain China, and using Kendall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istances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results showed that fire severity which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forest canopy density gradewas an initial factor among all that selected. Regeneration way which did not remarkably affectforest canopy density restoration in short period, may shorten the cycle of forest succession andpromote the forest productivity of conophorium in the future. Among the three terrain factors, theeffect of slope was the strongest, the position on slope was the second and the aspect was the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fire burned area productivity restoration forest canopy density factorial analysis kendall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论三峡库区流域治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史东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9,共4页
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背景较脆弱且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 ,目前该区域面临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的双重压力。本文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和流域治理的研究内容做了简单回顾 ,并通过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提出三峡库区流域... 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背景较脆弱且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 ,目前该区域面临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的双重压力。本文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和流域治理的研究内容做了简单回顾 ,并通过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提出三峡库区流域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3类科学问题 ,即 :(1)开展以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机理研究 ;(2 )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机理与模式研究 ;(3)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时对流域治理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刍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生产力 流域治理 流域生态系统 恢复重建
下载PDF
Seed size-and density-related hidden treatments in common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8
作者 Qinfeng Guo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11年第3期132-137,共6页
Aims With a few exceptions,most well-known field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have been conducted in plant communities(especially grasslands)in which different numbers of species are planted as tr... Aims With a few exceptions,most well-known field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have been conducted in plant communities(especially grasslands)in which different numbers of species are planted as treatments.In these experiments,investigators have either kept the total seed weight or seed number constant across treatment plots.However,although in some case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randomly choose species for planting from a designated species pool,the issue of possible‘hidden treatments’remains unsolved.Particularly,the total and relative abundance among species and across treatments could still affect the results.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whether treatments related to planted seed abundance and seed size may contribute to observed productivity.Methods We re-analyzed data from four biodiversity experiments based on a common seeding design(i.e.diversity treatments).Important Findings We show that diversity(richness)treatments usually involve a hidden treatment related to the planted seeds(i.e.weight,number and seed size)that ultimately affect plant density.Thus,the un-intended hidden treatment of seeding more seeds on more diverse plots contributes to the productivity to some degree.Such derivative but often neglected hidden treatments are important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erimental design productivity restoration seed number seed weight
原文传递
阿拉善荒漠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变化 被引量:79
9
作者 周志宇 付华 +5 位作者 陈亚明 吴彩霞 李雪瑞 朱兴运 甘红军 爱东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阿拉善极度退化的草原化荒漠区为研究对象,对放牧与围封条件下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着自由放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以阿拉善极度退化的草原化荒漠区为研究对象,对放牧与围封条件下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着自由放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随着围封时间的延续逐渐增加,而生态优势度变化趋势则相反。2)围封导致荒漠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的主导因子是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围封使荒漠群落恢复的生态机制在于消除牧压后不同种群繁殖对策的实现,拓殖能力的增强和剩余资源的充分利用。3)围封第3年草原化荒漠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短花针茅大量生长,群落发生恢复演替的结果使群落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荒漠草地 放牧 围封 恢复演替 植物多样性 生产力 退化群落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杜茜 马琨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5-1228,共4页
荒漠草原一直是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宁夏灵武的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对围栏条件下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机制进行探讨,为荒漠草原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群落生产力除受物种多样性... 荒漠草原一直是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宁夏灵武的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对围栏条件下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机制进行探讨,为荒漠草原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群落生产力除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外,也受物种本身特征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在荒漠草原中功能群盖度与群落初级生产力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着围栏时间的延续逐渐增加,而生态优势度变化趋势则相反。在不同年份年降水量直接影响植物群落物种数的多少、丰富度和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恢复演替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布仁巴音 徐广平 +3 位作者 段吉闯 常小峰 张振华 汪诗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0-769,共10页
青藏高原有各类天然草地14×108hm2,其中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约占青藏高原天然草地面积的50%,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6.2%。嵩草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主体,包括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藏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和高山嵩草草甸等,这5类... 青藏高原有各类天然草地14×108hm2,其中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约占青藏高原天然草地面积的50%,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6.2%。嵩草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主体,包括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藏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和高山嵩草草甸等,这5类高寒草甸平均地上生物量分别为354.2、422.4、445.1、227.3和368.5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389.6、3548.3、11922.7、4439.3、5604.8g/m2,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10.55、10.15、27.82、14.82和15.21,远大于IPCC(2006)报告中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例的默认值(2.8±95%)。地下生物量对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反应比地上生物量更敏感,干旱和重度放牧均降低了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在极度退化状态下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例<2。对于轻度和中度退化的高寒草甸应以围封禁牧为主要恢复措施,但如果结合补播和施肥,则恢复速率会加快;对于重度和极度退化的高寒草甸,由于草地植物群落中优良牧草的比例极低,仅靠自然恢复很难进行恢复或需要的年限很长,所以必须采用人工重建的措施,并结合毒杂草防除和施肥等措施进行恢复,通过建立人工或半人工草地的措施予以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初级生产力 放牧 气候变化 退化草甸恢复
下载PDF
不同围封年限对退化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强 杨劼 +4 位作者 宋炳煜 马文红 赵利清 张立欣 侯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6-901,共6页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围封年限草原的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氮贮量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与持续自由放牧样地相比,围封后草原的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均呈显著增加;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地上生物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大针茅草原 草原生产力 草原恢复 碳贮量 氮贮量
原文传递
三北工程区植被恢复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植被恢复潜力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雄一 邵全琴 +3 位作者 宁佳 杨雪清 巩国丽 刘国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53-2170,共18页
三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分析2000—2019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区植被恢复时空变化状况,厘定人类活动与气候要素对植被恢复的贡献,探究植被恢复对土壤风蚀影响,评估植被恢复潜力空间,可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 三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分析2000—2019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区植被恢复时空变化状况,厘定人类活动与气候要素对植被恢复的贡献,探究植被恢复对土壤风蚀影响,评估植被恢复潜力空间,可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未来规划管理和科学施策提供参考。本文在选取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表征植被恢复状况基础上,利用地面数据,结合模型模拟,定量评估了2000—2019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植被恢复程度及其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并对植被恢复潜力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19年植被恢复程度高、较高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5.29%和13.16%,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区及北部区域和风沙区与东北华北平原农区的部分地区。人类活动与气候因素对植被恢复贡献率为10.45%和89.55%;(2)土壤风蚀以轻度侵蚀和微度侵蚀为主,呈逐年下降趋势,剧烈侵蚀面积减少了66.45%,防风固沙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植被恢复程度与土壤风蚀模数呈负相关关系,植被恢复程度较好有助于降低土壤风蚀模数;(3)三北工程区森林、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仍有8.16%的恢复潜力,内蒙古高原北部部分地区、哈顺戈壁北部和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及周边区域、黄土高原南部部分区域存在较大恢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植被恢复 恢复程度 贡献率 土壤风蚀 恢复潜力 三北工程区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水资源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思琦 陈永喆 +2 位作者 王聪 胡庆芳 吕一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6,共10页
近年来,华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植被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探究区域植被恢复对水循环过程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对于完善生态恢复策略、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莫兰指数,结... 近年来,华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植被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探究区域植被恢复对水循环过程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对于完善生态恢复策略、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莫兰指数,结合多源水参量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阐释了植被和不同水参量的时空变化情况,甄别了植被保育与恢复下的水资源变化响应,进而探讨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与植被恢复的权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成效显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增速约为恢复工程区外的2.3倍;植被的扩张与蒸散量表现出空间与时间上的强相关性;植被恢复引起的蒸散量提高是引起水储量赤字或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华北地区可完善生态恢复策略,在植被保育与恢复过程中考虑水资源的限制作用;以自然恢复方式为主,促进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生态恢复工程 蒸散发 水储量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自然恢复
下载PDF
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玉红 闫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文中结合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CRU气象数据,采用参数生态模型,从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入手,模拟估算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1987年森林火灾后的植被覆盖情况,并通过控制实验对比分析影响森林NPP估算模型的主要因子和过火区域的NPP变... 文中结合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CRU气象数据,采用参数生态模型,从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入手,模拟估算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1987年森林火灾后的植被覆盖情况,并通过控制实验对比分析影响森林NPP估算模型的主要因子和过火区域的NPP变化,从而实现火灾后对森林恢复情况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987年森林大火造成的研究区森林NPP数值下降严重。之后森林植被NPP数值逐渐回升,2009年之后达到最大值,已经完全恢复到火灾前的数值。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北部地区受火灾影响较大,多年森林NPP总体数值变化明显呈增长趋势,到2009年后则趋近平稳;南部未过火区域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遥感技术与生态模型结合是监测火灾后森林恢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参数生态模型 森林植被恢复 遥感监测
下载PDF
人工井壁防砂在渤海油田适用性分析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伟伟 张启龙 +2 位作者 贾立新 徐涛 闫切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99,104,共9页
人工井壁防砂技术不需要找刺漏点且不影响原井防砂通径,在筛管刺漏出砂井的治理中应用逐年增多。为了研究人工井壁防砂技术的适用条件以及影响其施工效果的因素和权重,对渤海油田17口生产井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梳理了地... 人工井壁防砂技术不需要找刺漏点且不影响原井防砂通径,在筛管刺漏出砂井的治理中应用逐年增多。为了研究人工井壁防砂技术的适用条件以及影响其施工效果的因素和权重,对渤海油田17口生产井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梳理了地质因素、原井参数、施工参数以及生产制度等4大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产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权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权重依次为含泥质量分数>施工流速=防砂段筛管容积>生产压差>防砂段长度>铺砂浓度;对于采用人工井壁防砂技术治理的筛管破损井应严格分析其适用性,储层含泥质量分数影响人工井壁防砂效果的敏感性较大,特别是针对储层含泥质量分数大于20%的井应慎重选择;大排量高流速挤注充填会破坏原井筒近井地带防砂方式,人工井壁防砂作业建议以小排量低砂比进行。所得结论可为人工井壁防砂技术的普及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井壁 防砂 覆膜砂 出砂井 产能恢复比 灰色关联度 权重分析
下载PDF
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成婧 吴光艳 +2 位作者 云峰 王健 吴发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威胁农业生产,因此,对土壤生产力进行恢复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剥离熟土层,模拟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土壤生产力,选取施肥和覆盖表土2种恢复措施,对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威胁农业生产,因此,对土壤生产力进行恢复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剥离熟土层,模拟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土壤生产力,选取施肥和覆盖表土2种恢复措施,对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能够使土壤的理化性状恶化,施肥和覆土均能很好地改善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等,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质量分数。2)土壤侵蚀会降低作物产量,在不施肥下,每侵蚀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下降1.27%,施肥下每侵蚀1 cm熟土层,玉米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0.87%;而每覆盖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增加0.91%,但并不能完全补偿侵蚀造成的产量损失。3)利用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PI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措施下的生产力指数,发现:无肥下侵蚀的生产力指数最低,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下降2.17%,施肥下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比无肥增加1.09%,而平均每覆盖1 cm熟土,生产力指数增加1.29%;表明覆土较施肥更易提高土壤生产力。4)对产量和生产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用生产力指数来衡量土壤生产力的高低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生产力 施肥 覆土 生产力恢复 生产力评价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18
作者 陈鹏飞 王金颖 诸云强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共10页
为支撑黄土高原精准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围绕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后,经济建设、生态工程及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展开研究。为实现此目的,首先收集了长时间序列(2... 为支撑黄土高原精准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围绕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后,经济建设、生态工程及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展开研究。为实现此目的,首先收集了长时间序列(2000—2015)土地利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气象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黄土高原各生态地理区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相关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导致各地理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气候变化、生态工程建设有别,从而导致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不同;大多生态地理区的净初级生产力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少量地理区的净初级生产力受气候与生态工程建设耦合作用的影响;在生态恢复工程为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主导因子的地理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2010年之前,且生态工程建设适宜采用的植被恢复类型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理区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恢复工程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马龙龙 易志远 +4 位作者 魏采用 周峰 李明涛 乔成龙 杜灵通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0-660,共11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植物光合固碳和水分消耗之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指标。研究区域植被WUE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生态恢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方面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MODIS的GPP和ET数据评估2000—2019年盐池县植被WUE的时空...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植物光合固碳和水分消耗之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指标。研究区域植被WUE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生态恢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方面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MODIS的GPP和ET数据评估2000—2019年盐池县植被WUE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00—2019年盐池县的ET和GPP分别以7.61 mm·a^(-1)和7.23 g C·m^(-2)·a^(-1)的速率显著增加,空间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2)近20 a,盐池县植被WUE变化范围在0.80~1.11 g C·kg^(-1)·H_(2)O之间,多年均值为0.91 g C·kg^(-1)·H_(2)O,年际变化不显著;从空间上来看,全县WUE存在较强的异质性,高值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值位于西南部。(3)近20 a,宁夏盐池县WUE在空间上有54.70%的区域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45.30%的区域以下降趋势为主。未来,盐池县61.48%区域的植被WUE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同向持续性;而38.52%的区域将会发生逆转。(4)在不同研究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WUE均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5)在年际尺度上,植被WUE与GP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ET不相关;GPP的变化主要与ET、NDVI和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盐池县植被恢复在增强植被生产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水分消耗,为盐池未来生态植被重建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总初级生产力 蒸散 荒漠草原 生态恢复 宁夏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
作者 王俊 文志杰 王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9-13,共5页
该文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针对课程教学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匹配、课程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适应、课程考核体系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不相符等问题,指出新质生产力引领矿山绿色转型科学内涵、采矿... 该文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针对课程教学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匹配、课程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适应、课程考核体系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不相符等问题,指出新质生产力引领矿山绿色转型科学内涵、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矿山生态修复课程目标设计理念;提出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考核体系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教学改革丰富了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和人才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转型 矿山修复 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 课程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