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集成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齐飞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3-279,共7页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目标、现代...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目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状况、技术集成边界条件特点等,获得5种典型的"生产-生活-生态"技术集成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可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完整、科学的"生产-生活-生态"产业循环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模式,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也将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显示出重要的长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产-生活-生态 农业工程 技术集成
下载PDF
中国牧区若干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2
作者 包玉山 包凤兰 高永久 《前沿》 2024年第1期71-83,共13页
中国牧区具有生态的脆弱性、气候的恶劣性、经济的滞后性、人文的多元性、区位的边缘性边疆性以及地缘关系的重要性等特点。当前,中国牧区发展普遍面临着“三生矛盾”的瓶颈制约,“三生矛盾”已成为牧区经济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源。由于牧... 中国牧区具有生态的脆弱性、气候的恶劣性、经济的滞后性、人文的多元性、区位的边缘性边疆性以及地缘关系的重要性等特点。当前,中国牧区发展普遍面临着“三生矛盾”的瓶颈制约,“三生矛盾”已成为牧区经济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源。由于牧区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因此,如何破解“三生矛盾”以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破解“三生矛盾”最为重要的应对措施是加大力度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第一,赋予牧区草原生态以全国性公共物品的属性和地位,并由中央政府投资建设,这是彰显牧区草原在生态安全中战略性作用的先决条件;第二,选择和鼓励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并以破解“三生矛盾”为目的的具有生态、经济、安全功能的经济活动和生态治理活动,为实现“三生共赢”提供有利条件,为实现牧区现代化创造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矛盾” 生态治理 “三生共赢” 高质量发展 牧区草原
原文传递
中国资源型城市“三生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异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窦睿音 张生玲 刘学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71,共9页
在构建资源型城市"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回归分析等,对中国104个资源型城市2001-2017年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资源型城市&qu... 在构建资源型城市"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回归分析等,对中国104个资源型城市2001-2017年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资源型城市"三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是发展速率仍较慢;2)在空间变化上呈现"西南地区波动幅度较小、西北地区上升较快、华东地区零散波动、华北和东北起伏最大"的分布特征;3)经济增长、实际利用外资、科技、社会保障、教育与节能环保等要素投入增加对耦合协调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工业发展、空间扩张与单位GDP能耗上升对耦合协调起到显著制约.资源型城市今后应该:加快打破传统资源产业的路径依赖,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替代产业,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加强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选择高效和集约的发展方式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从技术层面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弱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三生”系统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