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油开发地震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昕 董世泰 甘利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1-716,721,共7页
开发地震技术是勘探地震技术向油田开发阶段的延伸。开发阶段地震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提高储层描述和烃类检测精度、建立精细三维油气藏模型。其难点是目前的地震分辨率难以满足开发需要,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进行流体预测的精度较低,... 开发地震技术是勘探地震技术向油田开发阶段的延伸。开发阶段地震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提高储层描述和烃类检测精度、建立精细三维油气藏模型。其难点是目前的地震分辨率难以满足开发需要,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进行流体预测的精度较低,基础研究有待加强,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的一体化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油田开发开展了高精度三维、高密度、储层精细描述等技术研究与应用,但应用效果与地质需求仍有差距,地震预测精度亟待提高。为此,对未来开发地震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推动地震—油藏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及人员和软件平台的整合;强调生产时效性和技术创新性并重,在着力推广成熟技术的同时,组织力量攻关瓶颈技术;以试验区项目运作带动技术系列、技术流程和技术规范的形成及推广,为开发阶段大面积应用地震技术奠定基础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油藏描述 预测剩余油 地震预测精度 地震—油藏一体化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中国石油物探的新领域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文岭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965,共7页
从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需求的角度和油藏地球物理发展的历程,指出高含水油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中国石油物探研究的新领域,并提出在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具有10项地质任务。对高含水油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涉及的地震属性分... 从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需求的角度和油藏地球物理发展的历程,指出高含水油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中国石油物探研究的新领域,并提出在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具有10项地质任务。对高含水油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涉及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适应性、储层物理特征曲线重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井震联合地震反演井数据的应用、开发地震的成图单元等重要认识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低级序断层识别、微幅度构造解释、薄互层储层预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中国东部某油田的应用为例,说明了在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预测 提高采收率 油藏地球物理 开发地震 地震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运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识别薄储层及微幅构造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洪昌 朱莉 +2 位作者 玄长虹 刘升余 余学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90-93,129,共5页
为了识别薄储层、微幅构造、小断层等小尺度地质体,本文研究了以保护和提高地震资料高频成分信噪比为基础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分别在叠前和叠后有效压缩子波、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胜利探区永新工区地震资... 为了识别薄储层、微幅构造、小断层等小尺度地质体,本文研究了以保护和提高地震资料高频成分信噪比为基础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分别在叠前和叠后有效压缩子波、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胜利探区永新工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成果剖面的弱反射层次清楚,微幅构造成像清晰,地质信息丰富,勘探目的层的主频由原来的20~23Hz提高到46~50Hz,对提高地震数据的处理质量,解决陆相薄互层油气藏的微幅构造成像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提高分辨率 频率补偿 层析反演 井约束拓频
下载PDF
开发地震的几个问题初探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建荣 王磊 王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79-284,共6页
油气田开发形势日益严峻 ,开发地震技术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发展有其理论和方法上的局限性 ,迫切需要研究完善。在简要介绍了开发地震研究现状基础上 ,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认为该项技术的发展应建立在储层各向异性... 油气田开发形势日益严峻 ,开发地震技术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发展有其理论和方法上的局限性 ,迫切需要研究完善。在简要介绍了开发地震研究现状基础上 ,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认为该项技术的发展应建立在储层各向异性和动态变化的研究基础上 ,侧重于室内物理实验、多分量地震波场正演和参数反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开发地震技术 储层 各向异性 动态变化 VSP技术 井间地震 时延地震
下载PDF
碎屑岩地震储层学的内涵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建功 卫平生 王天琦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地震储层学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及地震沉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碎屑岩地震储层学作为地震储层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上述分支学科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文中探讨了碎屑岩地震储层学及其与相关学科... 地震储层学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及地震沉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碎屑岩地震储层学作为地震储层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上述分支学科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文中探讨了碎屑岩地震储层学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碎屑岩地震储层学的内涵、研究内容及对应的关键技术。初步分析认为,地震储层学主要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开发地震资料,综合地质、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针对碎屑岩储层开展半定量、定量化三维几何形态的空间特征描述,研究尺度可至开发小层和单砂体,准确描述井间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定性、半定量预测储层的物性及流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刻画储层的几何形态,建立储层的地质模型和孔、渗、饱等物性和流体模型,除适用于勘探各阶段之外,同时也适用于开发早期、滚动勘探目标评价落实阶段及开发中后期方案的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地震储层学 地震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开发地震 地震技术
下载PDF
开发地震技术在扶余油层分支水平井地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士利 高兴友 彭承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09-112,116,共5页
大庆外围东部油田开发的目的层主要为葡萄花油层和扶余油层,其中扶余油层因储层发育差,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的特点,其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开发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的难题之一。要应用开发地震技术,结合钻井、测井、试油、沉积相等资料,... 大庆外围东部油田开发的目的层主要为葡萄花油层和扶余油层,其中扶余油层因储层发育差,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的特点,其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开发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的难题之一。要应用开发地震技术,结合钻井、测井、试油、沉积相等资料,通过细致描绘肇州油田芳483区块扶余油层的构造特征,预测扶余油层内部单砂体的分布形态、厚度和展布范围,为扶余油层分支水平井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为有效开发扶余油层探索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肇州油田 扶余油层 分支水平井 地质设计
下载PDF
波阻抗映射法外推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小竹 钱绍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首先介绍了自适应滤波的方法和波阻抗映射法外推的基本原理.在小反射系数的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对数波阻抗和地震道之间近似为线性映射的关系,应用自适应滤波的方法可以实现这种映射.实际资料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分辨率明显... 首先介绍了自适应滤波的方法和波阻抗映射法外推的基本原理.在小反射系数的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对数波阻抗和地震道之间近似为线性映射的关系,应用自适应滤波的方法可以实现这种映射.实际资料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的波阻抗或层速度剖面,并与测井资料较吻合.因此,它作为测井约束反演的补充手段,是一种可用于开发地震的新方法.最后讨论了映射法波阻抗反演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波阻抗外推 地震勘探 油藏 储集层
下载PDF
边际含油构造潜力评价技术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月明 李熙盛 +4 位作者 鲁全贵 王成龙 李黎 张永江 汪生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05-109,共5页
在南海东部的边际含油构造潜力评价中,主要遇到三个研究难点:地震速度横向变化问题、深部地震资料品质问题以及储层砂体横向分布问题。本文针对这三个研究难点,以不同的油田为例,采取不同的研究对策和技术,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与应用。对... 在南海东部的边际含油构造潜力评价中,主要遇到三个研究难点:地震速度横向变化问题、深部地震资料品质问题以及储层砂体横向分布问题。本文针对这三个研究难点,以不同的油田为例,采取不同的研究对策和技术,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地震速度横向变化问题,采用多种速度方法进行构造敏感性研究,了解影响速度变化的各种因素,掌握速度空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建立能够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时—深转换关系;对于深部地震资料品质问题,采取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综合技术研究,运用叠后、叠前地震资料构造研究与油气烃类检测相结合并相互验证;对于储层砂体横向分布问题,采用地震沉积学分析方法,将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引入到地震资料解释中,以地质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反演、地层切片和地震属性提取等手段对油田进行解剖性研究,预测储层和砂体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含油构造 地震速度 烃类检测 储层预测
下载PDF
港东一区井震联合剩余油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伯刚 刘文岭 +2 位作者 王经荣 胡水清 张秋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呈现"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认识井间储层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是处于开发后期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针对港东一区一断块高含水油层,开展了以地震分频处理技术、井震精细标定和地震分频反演技术...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呈现"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认识井间储层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是处于开发后期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针对港东一区一断块高含水油层,开展了以地震分频处理技术、井震精细标定和地震分频反演技术为特色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基于地震约束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采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的剩余油富集区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剩余油富集圈闭,采取补孔、堵层、优化注采井网等措施,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 开发地震 剩余油 储层预测 分频处理 分频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