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的属性、分类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76
1
作者 吴冲龙 何珍文 +1 位作者 翁正平 刘军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2-649,共8页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决策支持属性,其应用分类包括表达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能否实现这两类"五个可视化",是检验所有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的水平和质量的试金石。地质数据三...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决策支持属性,其应用分类包括表达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能否实现这两类"五个可视化",是检验所有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的水平和质量的试金石。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开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国防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其发展趋势是实现地上、地下、地理、地质数据一体化三维可视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集成应用。复杂地质结构的表达和快速动态建模方法和技术,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引进知识驱动和本体论思路、方法,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表达可视化 分析可视化 过程可视化 设计可视化 决策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菊荣 《信息与电脑》 2021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现有方法构建的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的测绘信息转换模型不稳定,导致信息采集速度较慢,因此笔者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在信息采集平台设计中,根据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的特点,设置地理测绘矢量数据信息采集程序,基... 现有方法构建的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的测绘信息转换模型不稳定,导致信息采集速度较慢,因此笔者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在信息采集平台设计中,根据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的特点,设置地理测绘矢量数据信息采集程序,基于大数据构建测绘信息转换模型,最终实现地理测绘信息采集平台的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平台的平均采集速度比对比方法快,且设计平台缩短了信息采集时间,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地理测绘信息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地理测绘 信息采集 采集程序 转换模型 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Vue.js的单页面WebGIS可视化框架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成仁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5期83-86,98,I0006,共6页
相对于传统的前端开发框架,单页面程序避免了页面的不断重载刷新,交互体验更流畅,非常契合WebGIS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Vue.js的单页面WebGIS可视化框架开发方案,其核心是利用Vue.js的组件化开发设计,结合Vue-Cli、Vue-Router、Web... 相对于传统的前端开发框架,单页面程序避免了页面的不断重载刷新,交互体验更流畅,非常契合WebGIS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Vue.js的单页面WebGIS可视化框架开发方案,其核心是利用Vue.js的组件化开发设计,结合Vue-Cli、Vue-Router、WebPack等工具,将WebGIS中可视化和数据展示服务封装为不同的组件,优化代码结构,增强代码复用性。利用该方案开发实现了河道监测综合管理平台,从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如何提升WebGIS开发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e.js WEBGIS 单页面程序 组件化开发 可视化
下载PDF
通风网络图自动生成与编辑软件的研制 被引量:8
4
作者 时春香 蔡峰 黄凯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2,共4页
为了改变矿井通风网络图绘制困难的现状,达到高效绘制目的,通过对各种绘制方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NET的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通风网络图自动生成与编辑的技术,着重分析了通风网络图自动生成的具体实现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为了改变矿井通风网络图绘制困难的现状,达到高效绘制目的,通过对各种绘制方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NET的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通风网络图自动生成与编辑的技术,着重分析了通风网络图自动生成的具体实现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开发实现和实践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由该软件自动生成的通风网络图符合绘制原则。同时,利用步骤模仿技术实现了动态可视化图形编辑功能,很好地满足了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绘图需求,提高了绘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网络图 自动生成 AUTOCAD二次开发 最长路径算法 步骤模仿技术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World Wind的RNP飞行程序三维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7
5
作者 沈笑云 赵瑞 +1 位作者 焦卫东 颜思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31-2135,共5页
针对所需导航性能(RNP)飞行程序的虚拟现实验证问题,结合RNP飞行程序的特点重点解析了航线及RNP隧道的结构和计算方法。利用World Wind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提出了一种RNP飞行程序三维可视化及模拟飞行的方法,实现了高分辨... 针对所需导航性能(RNP)飞行程序的虚拟现实验证问题,结合RNP飞行程序的特点重点解析了航线及RNP隧道的结构和计算方法。利用World Wind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提出了一种RNP飞行程序三维可视化及模拟飞行的方法,实现了高分辨率地理环境下飞行航迹、包容区隧道的三维可视化及动态的模拟飞行。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典型的RNP飞行程序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地完成RNP飞行程序三维仿真,可用于RNP飞行程序的设计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P飞行程序 world WIND 三维可视化 摸拟飞行
下载PDF
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6
作者 林科灿 曾永毅 +3 位作者 黎蕴通 罗顺峰 曾金华 刘景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应用IQQA-Liver系统对CT检查图...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应用IQQA-Liver系统对CT检查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基于虚拟手术规划结果结合术中具体实际情况行精准肿瘤切除术。观察指标:(1)虚拟手术规划情况。(2)手术及术后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术前虚拟手术规划指标与实际手术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时间。结果:(1)虚拟手术规划情况:36例患者均完成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三维重建结果可清楚显示肿瘤大小、与周围血管及胆管空间毗邻关系。36例患者经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评估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为Ⅱ型2例、Ⅲa型13例、Ⅲb型14例、Ⅳ型7例,肿瘤体积为(76±26)mL,全肝体积为(1 319±306)mL,预切除肝脏体积为(588±128)mL,剩余肝脏体积为(731±269)mL。(2)手术及术后情况:36例患者中,16 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2例行右半肝切除术,5例行扩大左半肝切除术,3例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36例患者均联合行肝尾状叶切除术;1例联合行肝动脉切除重建术,2例联合行门静脉楔形切除修补术,1例联合行门静脉切除后端端吻合术。3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68±134)min,术中出血量为(474±288)mL。36例患者中,3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3例发生腹腔感染,2例发生腹腔淋巴液漏,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9±7)d。36例患者术后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为:Ⅱ型2例、Ⅲa型11例、Ⅲb型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部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手术 三维重建 虚拟手术 可视化 精准肝脏外科
原文传递
基于音乐视觉化的游戏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靳晶 郑屹 黄心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1483,1487,共4页
为了解决游戏场景开发制作成本高、制作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实验游戏StarMusiX的创作,提出了一种设计游戏场景的新方法,即:实时分析在游戏运行过程中输入的外部数据,并将分析结果作为实时搭建游戏场景的驱动因素,进而实现场景及内容的过... 为了解决游戏场景开发制作成本高、制作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实验游戏StarMusiX的创作,提出了一种设计游戏场景的新方法,即:实时分析在游戏运行过程中输入的外部数据,并将分析结果作为实时搭建游戏场景的驱动因素,进而实现场景及内容的过程化实时生成。实验游戏将"音乐"这一元素作为外部数据输入并分析,以"音乐视觉化"作为游戏场景形式表现,验证了上述思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验表明,此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游戏场景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场景 数据分析 过程化 实时生成 音乐视觉化
下载PDF
二维影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ALPPS治疗肝癌效果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志刚 黄拼搏 +9 位作者 周振宇 何传超 张贺云 李文滨 肖治宇 张建龙 徐鋆耀 徐康 方驰华 王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6-691,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影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ALPPS治疗的1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传...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影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ALPPS治疗的1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传统二维影像学技术辅助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及术中指导(2D组),4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3D组)辅助.结果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获得准确、直观、清晰的三维图像,精确计算肝脏体积,实现术前虚拟仿真手术,协助术中决策的制定.2D组和3D组的第一步手术时间分别为(331.3 ±61.7)min和(261.3 ±21.4)min,出血量分别为(360.7±51.9) ml和(300.0±40.8) ml;第二步手术时间分别为(199.3±41.0) min和(170.0±29.4)min,出血量分别为(285.3±132.6)ml和(257.5±99.5)ml;两步手术时间间隔分别为(15.3±6.5)d和(13.8±5.1)d;住院时间分别为(39.3±5.8)d和(31.5±7.5)d;第二步手术完成率分别为12/15和4/4;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例数分别为7例(A级4例、B级2例、C级1例)和2例(A级1例、B级1例);术后分别发生并发症9例(Ⅰ、Ⅱ、Ⅲ、Ⅳ级分别为4、2、1、2例)和3例(Ⅰ、Ⅱ、Ⅲ级分别为1、1、1例);术后90 d分别死亡2例和0例;术后半年分别复发3例和1例;术后半年分别死亡4±例和1例.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个体化、精准化的ALPPS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方案的制定,在辅助ALPPS治疗肝癌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三维可视化技术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翼彪 白磊 +7 位作者 李涛 季学闻 吐尔干艾力·阿吉 蒋奕 赵晋明 邵英梅 刘文亚 温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4-709,共6页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的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患者术前64层CT数据,采用三维可视...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的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患者术前64层CT数据,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患者肝脏、肝内管道及病灶进行个体化三维重建,评估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手术实施.通过比较术前和术中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来评估三维重建系统的准确性.结果 85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59例、自体肝移植26例),实际手术方案与术前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设计的方案一致,三维重建对重要血管及胆管解剖学的评估结果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利用三维可视化评估方法计算拟切除肝脏体积[(751 ±510)cm3]与术中实际切除肝脏质量[(777±567)g]呈正相关(r=0.990),测量误差率为4.7%;26例自体肝移植患者剩余肝脏体积[(873±258) cm3]与术中实际剩余肝脏质量[(850 ±267)g]呈正相关(r=0.97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46个月(平均11.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例,复发2例,其中1例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拒绝手术治疗,给予药物治疗.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外科治疗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过程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外科手术 自体肝移植 三维可视化
原文传递
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实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东波 黄鹤 《北京测绘》 2016年第6期41-44,59,共4页
针对某煤矿充填开采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建设设计进行研究,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煤矿地表沉降变形数据处理与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导入、动态管理、处理分析、查询、时间变化曲线图显示等功能,并通过了实例... 针对某煤矿充填开采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建设设计进行研究,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煤矿地表沉降变形数据处理与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导入、动态管理、处理分析、查询、时间变化曲线图显示等功能,并通过了实例应用,更好地指导了信息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数据处理 程序 可视化 VB开发
下载PDF
以门静脉为轴心的肝门部胆管癌三维可视化评估及虚拟现实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松盛 祝文 +6 位作者 方驰华 曾思略 张鹏 文赛 张可 翁云兵 王凡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以门静脉为轴心的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三维可视化(3DV)评估及虚拟现实(VR)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B超、CT诊断为Bismuth分型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10例患者的薄层CT图像数据导入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三... 目的探讨以门静脉为轴心的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三维可视化(3DV)评估及虚拟现实(VR)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B超、CT诊断为Bismuth分型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10例患者的薄层CT图像数据导入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以门静脉为轴心进行3DV分析和评估;并将三维数据导入VR开发引擎,进行VR研究,制定手术规划;然后将二者影像数据带入手术室,用以导航手术。结果10例患者均完成了3DV系统重建及VR模型转化。肿瘤按3DV系统肝门部胆管癌分型:Ⅱ型1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Ⅳa型1例,Ⅳb型1例。门静脉按Cheng氏分型:Ⅰ型6例,Ⅱ型3例,Ⅲ型1例。肝动脉按Michels分型:Ⅰ型5例,Ⅱ型1例,Ⅲ型3例,Ⅸ型1例。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V评估及VR研究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患者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结论以门静脉为轴心的3DV评估及VR研究,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胆道外科手术 成像 三维 门静脉 可视化 虚拟现实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机器人结直肠手术临床应用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政 易波 +1 位作者 王国慧 莫晓叶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591,共14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手术治疗是近年来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本研究通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年来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研究文献...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手术治疗是近年来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本研究通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年来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世界范围内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手术的发展历程与诊治方法的演进过程,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热点并确定潜在的新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检索1999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之间Web of Sciences核心合集(WoSCC)数据库与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相关中英文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分析该领域文献的发文国家(地区)、高产机构、作者及合作关系等,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突现、时线图和时区图分析,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3 135篇文献,其中WoSCC数据库2 760篇、CNKI数据库375篇。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多,尤其在2011年之后上升幅度增大,2021年达到最高峰。目前,发文量居前列的分别是美国(758篇)、意大利(253篇)、中国(173篇)。国外发文量前三的机构分别为韩国延世大学(76篇)、韩国大学(53篇)和美国梅奥诊所(41篇);中文发文量前列的机构分别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6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篇)和沈阳军区总医院(6篇)。国外发文量前三的作者均来自韩国,大部分作者形成广泛合作网络;中文发文前三的作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大部分作者仅为独立研究团队,仅少数存在合作关系。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国外发展趋势以结直肠相关肝脏切除、术后生存率、手术危险因素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主,而国内的趋势是手术的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文献计量学 数据可视化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可视化椎弓根置钉技术的精准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括昀 朱悦 +5 位作者 刘欣春 丛琳 裴磊 朱海涛 袁伟 崔璀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可视化椎弓根置钉技术与常规机器人辅助置钉技术临床疗效的差异,以及机器人辅助可视化椎弓根置钉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开放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可视化椎弓根置钉技术与常规机器人辅助置钉技术临床疗效的差异,以及机器人辅助可视化椎弓根置钉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开放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疾病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1.03±18.04)岁(范围12~78岁),包括椎管狭窄25例、腰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7例、腰椎滑脱3例、脊柱畸形10例。采用机器人辅助可视化置钉技术进行椎弓根实心螺钉置入手术治疗30例(可视化组),采用常规机器人辅助置钉技术进行椎弓根空心螺钉置入手术治疗30例(常规组)。完成置钉后于术中采用"O"型臂X线机扫描验证,根据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置钉准确性。记录并比较两组置钉相关时间、透视次数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可视化组和常规组年龄、性别、脊柱疾病种类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78枚、置钉满意172枚、置钉准确率96.6%,常规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54枚、置钉满意240枚、置钉准确率94.5%,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0.297)。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为(2.60±1.03)次,少于常规组的(5.57±2.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0,P=0.001);可视化组置钉相关时间为(13.23±3.68)min,少于常规组的(24.68±15.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0,P=0.040)。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血肿、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机器人辅助可视化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保持了常规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高精准性,凭借其可以实时监控螺钉位置的优势可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置钉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椎弓根钉 对比研究 可视化技术
原文传递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编制研究及应用实践
14
作者 孟永兵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9,共7页
为了强化作业现场管理,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经过深入研究和调研,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融合,编制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库,建立了流程推广应用平台,并积... 为了强化作业现场管理,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经过深入研究和调研,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融合,编制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库,建立了流程推广应用平台,并积极推进高风险标准作业流程可视化;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坚持动态完善,有效推进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应用;进而促进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设备故障率的降低和人才培养周期的加快,达到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岗位标准作业流程 动态完善 流程可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