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Seismic Landslide Hazard in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Region of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5
1
作者 DU Guoliang ZHANG Yongshuang +5 位作者 YANG Zhihua Javed IQBAL TONG Bin GUO Changbao YAO Xin WU Ru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58-668,共11页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is one of the most tectonically active and earthquake-prone regions on Earth where earthquake-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and caused great damages. With the planning an...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is one of the most tectonically active and earthquake-prone regions on Earth where earthquake-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and caused great damages. With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ichuan-Tibet highway, Sichuan-Tibet railway and hydropower development o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etc. in recent year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landslide hazard of this region. In this paper, a seismic landslide hazard map is produced based on seism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using Newmark method with 10% PGA exceedance probabilities in future 50 years b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river erosion, active faults and seismic amplific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s prone to seismic landslides are distributed on steep slopes along the drainages and the glacier horns as well as ridges on the mountains. The seismic landslide hazard map produced in this study not only predicts the most prone seismic landslide areas in the future 50 years bu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exposure of the new building and planning projects to seismic landsl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Newmark method seismic landslide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TIBET Proto-Tethys
下载PDF
基于Newmark模型的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模型参数优化与应用:以鲁甸地震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海军 马凤山 +2 位作者 李志清 郭捷 张家祥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01-4416,共16页
应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是解决潜在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评价中震源不确定性与诱发滑坡时空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鲁甸地震区的实际情况,对基于力学原理的Newmark滑块位移模型与概率地震滑坡... 应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是解决潜在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评价中震源不确定性与诱发滑坡时空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鲁甸地震区的实际情况,对基于力学原理的Newmark滑块位移模型与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中的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将斜坡岩土体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衰减效应、地震加速度地形放大效应、断层破碎带效应融合到了斜坡累积位移计算模型中,进行了模型计算参数的优化.改进后的分析模型,更好地反映了高陡斜坡地形与断层破碎带对地震滑坡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在鲁甸地震区域滑坡应用中,优化模型中的滑坡失稳极高风险区与实际地震滑坡分布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在超越概率2%的滑坡失稳概率分布中,鲁甸地区包谷垴-小河断裂、鲁甸-昭通断裂带及牛栏江河谷地带地震滑坡高-极高风险区分布面积增幅十分显著.因此,在Newmark滑块位移模型中考虑地震动参数与岩土参数动态响应规律与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对于提高区域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概率地震危险性 Newmark位移模型 危险区预测 工程地质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以马边-盐津断裂为例
3
作者 孔军 张萌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4期84-91,共8页
以马边盐津断裂为例,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马边-盐津断裂带的断层源模型,通过地震矩平衡原理和潜在震源区发生率转换两种途径分别建立了断层源模型的震级-频度关系,其中地震矩平衡原理综合考... 以马边盐津断裂为例,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马边-盐津断裂带的断层源模型,通过地震矩平衡原理和潜在震源区发生率转换两种途径分别建立了断层源模型的震级-频度关系,其中地震矩平衡原理综合考虑了特征地震模型和G-R模型两种震级频度关系,采用Openquake软件计算了断裂附近基于4种适用于断层源的地震动预测模型的未来50年地震危险性结果。结果表明,纯面源、断层源方案一和断层源方案二地震危险性依次增大,且采用不同的衰减关系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离散性;两种基于断层源的计算结果均表明目前对地震危险性的估计偏低。该结果可对未来三维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 断层源模型 地震矩平衡 地震动衰减关系
下载PDF
基于阿里亚斯烈度估值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四川丹棱县及其周缘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婧 吴健 +1 位作者 高孟潭 徐伟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5-561,共7页
以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时所构建的地震潜在震源区模型和地震活动性模型为基本输入,在四川省丹棱县及其周缘地区开展基于阿里亚斯烈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50年超越概率10%的阿里亚斯烈度(Arias Intensity,Ia)。结果表明:... 以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时所构建的地震潜在震源区模型和地震活动性模型为基本输入,在四川省丹棱县及其周缘地区开展基于阿里亚斯烈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50年超越概率10%的阿里亚斯烈度(Arias Intensity,Ia)。结果表明:丹棱县及其周缘绝大部分地区的Ia值都在0.11m/s以上,部分地区在0.32m/s甚至0.54m/s以上,具有较高的地震诱发滑坡风险,应当加强人员密集区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评估。根据不同Ia预测方程计算得到的Ia分布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计算Ia时应考虑多个Ia预测方程,对最终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减小Ia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发现Ia值与1.0s的谱加速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也印证了Ia和1.0s谱加速度与砂土液化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棱县 概率地震危险性 阿里亚斯烈度 谱加速度
下载PDF
可液化场地中埋置管道上浮位移预测及概率风险评估
5
作者 杜文琪 单晟治 +1 位作者 莫腾飞 吴强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3-1490,共8页
地震作用下液化区的埋地管道容易发生上浮破坏。为构建具有较强普适性的管道上浮风险评估的概率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大量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管道埋深、管径、液化土层厚度、土体相对密度和地震动... 地震作用下液化区的埋地管道容易发生上浮破坏。为构建具有较强普适性的管道上浮风险评估的概率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大量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管道埋深、管径、液化土层厚度、土体相对密度和地震动累积绝对速度为参数建立管道上浮位移预测模型,然后结合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以点源地震为例进行管道的全概率评估。结果表明:所提管道上浮位移预测模型与已有离心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位移预测模型的概率地震管道上浮危险性评估方法能够同时考虑位移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为从全概率角度评估管道的上浮风险提供了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液化 管道上浮 上浮位移预测 概率地震危险性
原文传递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Nepal using multiple seismic source models 被引量:2
6
作者 Md Moklesur Rahman Ling Bai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8年第4期327-341,共15页
The potential for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n orogeny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e 2015 MW7.8 Gorkha, Nepal earthquake has heightened the likelihood that major earthquakes will occur along this orogenic ... The potential for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n orogeny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e 2015 MW7.8 Gorkha, Nepal earthquake has heightened the likelihood that major earthquakes will occur along this orogenic belt in the future. Reliabl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is a critical element in development of policy for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using three different seismogenic source models(smoothed gridded, linear, and areal sources)based on the complicated tectonics of the study area. Two sets of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 are combined in a standard logic tree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pistemic uncertainties in hazard estimation. Long-term slip rates and paleoseismic records are also incorporated in the linear source mode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spectral acceleration at 0.2 s and 1.0 s for 2% and 10%probabilities of exceedance in 50 years are estimated. The resulting maps show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 in seismic hazard levels. The region of the Lesser Himalaya is found to have high seismic hazard potential. Along the Main Himalayan Thrust from east to west beneath the Main Central Thrust, large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regularly in history; hazard values in this region a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shown on existing hazard maps. In essence, the combination of long span earthquake catalogs and multiple seismogenic source models gives improved seismic hazard constraints in Nep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kha EARTHQUAKE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spectral ACCELERATION source models LOGIC tree
下载PDF
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与参数确定 被引量:60
7
作者 潘华 高孟潭 谢富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3年第1期11-23,共13页
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预测模型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在新版地震区划图中,依据板内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分布的特点,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中采用了由地震统计区、背景潜在震源区和构造潜在震源区构成的三级层... 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预测模型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在新版地震区划图中,依据板内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分布的特点,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中采用了由地震统计区、背景潜在震源区和构造潜在震源区构成的三级层次性潜在震源区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本文在论述CPSHA方法及其地震活动性模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三级潜在震源区模型的构成、地震活动性假定和基本特点,同时,也对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重要参数确定思路、方法与结果进行了介绍。本文将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我国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震源区 地震活动性模型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图
下载PDF
地震带与地震统计区关系探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华 金严 胡聿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认为地震统计区与地震带在统计意义、物理内涵、层次性、划分规模的要求、对空间重叠的排斥性以及划分目的和用途等方面 ,均存在较大差异 .现行工作中将两者不加区分地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造成地震统计区未形成自身的适应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划分理论 ,另一方面也造成以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孕育发生环境、机制研究为目的的地震带划分研究的停滞不前 .文中最后指出 ,地震统计区划分是以地震带划分研究为基础 ,它产生并服务于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应将其与地震带概念加以明确区分 ,并加强其划分原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统计区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CPSHA方法 地震安全性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地震统计区划分不确定性对场点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潘华 黄玮琼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场点通常位于地震统计区边界,以及不同方案震级上限变化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统计区 划分方案 不确定性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及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胥广银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源(潜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本文提出了潜...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源(潜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本文提出了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并以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车笼埔断层为例,探讨了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①采用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模拟地震破裂面与地震动影响场的三维展布特征,尤其适用于较大震级地震的近场区域;②潜在地震破裂面源的大小、产状,对近震源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结果有明显的控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震源 地震破裂面产状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下载PDF
基于广义条件谱的某核电厂安全壳多元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磊 阎卫东 吕大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本文基于我国场地广义条件谱,对我国某核电厂安全壳进行了多元地震易损性研究。给出了我国场地向量型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分解理论,提出了我国场地广义条件谱生成方法和步骤,生成了我国算例厂址广义条件谱,选取了场地相关地震动记录,... 本文基于我国场地广义条件谱,对我国某核电厂安全壳进行了多元地震易损性研究。给出了我国场地向量型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分解理论,提出了我国场地广义条件谱生成方法和步骤,生成了我国算例厂址广义条件谱,选取了场地相关地震动记录,基于多元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生成了算例厂址安全壳结构多元地震易损性曲面。分析结果表明:核电厂安全壳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对多个地震动强度参数都较为敏感,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等解析地震易损性方法,能够得到更为精细化易损性分析结果。考虑多个地震动强度参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可为更为精细化核电厂地震风险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地震易损性 核电厂安全壳 广义条件谱 向量型概率地震危险性 增量动力分析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Kazakhstan and Almaty city in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s 被引量:3
12
作者 N.V.Silacheva U.K.Kulbayeva N.A.Kravchenko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8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As for many post-soviet countries, Kazakhstan’s building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was based on a deterministic approach. Recently, Kazakhstan seismologists are engaged to adapt the PSHA(probabilistic hazard assessment... As for many post-soviet countries, Kazakhstan’s building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was based on a deterministic approach. Recently, Kazakhstan seismologists are engaged to adapt the PSHA(probabilistic hazard assessment) procedur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availabl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tectonic Kazakh data and to meet standard requirements for the Eurocode 8. The new procedure has been used within National projects to develop the Probabilistic GSZ(General Seismic Zoning) maps of the Kazakhstan territory and the SMZ(Probabilistic Seismic Microzoning) maps of Almaty city. They agree with the seismic design principles of Eurocode 8 and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not only seismic intensity,but also engineering parameters(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The whole packet of maps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Institute of Seismology, together with other Kazakhstan Institutions. Our group was responsible for making analysis in PGA. The GSZ maps and hazard assessment maps for SMZ in terms of PGA for return periods 475 and 2475 years are considered in the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seismic zoning map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seismic sources Seismotectonic setting seismic regime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
下载PDF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分解与设定地震及其在西安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大刚 刘亭亭 +3 位作者 李思雨 贾晓琳 庞健 于晓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共10页
本文以Arc GIS为平台,以西安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地震局提供的信息为依托,给出西安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根据随机有限断层模拟得到西安地区地震动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离散算法平台,以潜在震源区为基本单位,将潜在震... 本文以Arc GIS为平台,以西安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地震局提供的信息为依托,给出西安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根据随机有限断层模拟得到西安地区地震动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离散算法平台,以潜在震源区为基本单位,将潜在震源区离散成栅格并看成点源,分别计算每个栅格对场地的地震动超越概率,即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解去确定某一最可能造成所需危险水平下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的贡献率,最后根据加权方法确定设定地震。研究结果表明:在0. 2 s、1. 0 s和2. 4 s这3个周期的谱加速度值,相同危险性水平下,对场地贡献较大的潜在震源基本相同,但是各潜在震源的相对贡献率依然有差别;对于不同的危险性水平,对场地贡献较大的潜在震源区的数目区别很大,但基本都是靠近场地附近的几个潜在震源,且比较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超越概率 概率地震危险性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解 设定地震
下载PDF
累积绝对速度在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志国 潘华 +1 位作者 李金臣 徐伟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6,共8页
指出了运用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对核电厂等设计精良的设施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累积绝对速度(CAV)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之中,用... 指出了运用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对核电厂等设计精良的设施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累积绝对速度(CAV)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之中,用以排除厂址周围小震对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并选取实际工程场点进行了试算.试算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明显排除厂址周围小震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绝对速度 核电厂 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大工程结构设计地震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山有 廖振鹏 《工程抗震》 1999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PSHA)确定重大工程结构设计地震的方法 ,建议设计地震在场地产生的地震动应满足以下条件 :(1)加速度峰值等于PSHA确定的给定超越概率加速度峰值 ;(2 )反应谱值不能超越PSHA确定的一致概率反应谱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PSHA)确定重大工程结构设计地震的方法 ,建议设计地震在场地产生的地震动应满足以下条件 :(1)加速度峰值等于PSHA确定的给定超越概率加速度峰值 ;(2 )反应谱值不能超越PSHA确定的一致概率反应谱 ,同时又不小于某一给定下限值。由本方法确定的设计地震是相对合理的 ,工程设计人员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设计地震 概率法 PSHA 工程结构
下载PDF
双变量与条件地震重现期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磊 吕大刚 阎卫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8,共12页
地震重现期是地震工程领域重要概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中。但目前地震重现期概念通常指的是单个地震动强度参数的重现时间,无法体现地震动强度参数联合和条件发生信息。该文提出了双变量地震重现期与条件地震重现期... 地震重现期是地震工程领域重要概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中。但目前地震重现期概念通常指的是单个地震动强度参数的重现时间,无法体现地震动强度参数联合和条件发生信息。该文提出了双变量地震重现期与条件地震重现期概念,给出了双变量地震重现期与条件地震重现期基本理论,针对算例厂址,进行了向量型和条件型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生成了双变量与条件地震重现期,将双变量和条件地震重现期概念应用于向量型和条件型场地相关谱生成研究中,给出了双变量和条件地震重现期理论和应用研究展望。结果表明:双变量地震重现期与条件地震重现期在单变量地震重现期基础上,包含了强度参数间相关性信息;双变量地震重现期大于或等于两个参数各自单变量地震重现期大小,条件地震重现期是双变量地震重现期和单变量地震重现期之比;双变量重现期曲面和等高线对于不同的强度参数组合结果不同,通常与两个参数间相关性系数和强度参数危险性程度两个因素相关;条件强度参数越小,相同大小预测强度参数的条件地震重现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变量地震重现期 条件地震重现期 向量型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条件型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向量型场地相关谱 条件型场地相关谱
下载PDF
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研究
17
作者 王晓磊 王浠铭 +1 位作者 阎卫东 吕大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1,共12页
为了合理地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实现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联合选取,提出了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扩展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基本理论,提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的构建方法,并与“无条件分布”... 为了合理地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实现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联合选取,提出了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扩展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基本理论,提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的构建方法,并与“无条件分布”对比,提出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的基本理论,给出以水平强度参数作为条件的实际算例,利用现有水平-水平、水平-竖向强度参数相关系数模型构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目标分布,对目标地震动数据库进行联合选取,将选取结果与传统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构建出的水平和竖向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与“无条件”分布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结果与目标理论分布匹配良好;与仅考虑水平向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地震动选取方法相比,联合选取方法能够考虑竖向地震动特性,并且不会对水平向造成影响,提出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能够更加合理地、全面地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特性,为工程结构在水平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地震动输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和竖向地震动 广义条件强度参数(GCIM) 地震动选取 相关系数模型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伟进 吴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10-3118,共9页
本文以东北、华北及川滇地区为例,系统研究了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采用基于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模拟了包含余震和不包含余震的两套地震序列,然后以模拟地震目录为基础输入,采用基于空间光... 本文以东北、华北及川滇地区为例,系统研究了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采用基于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模拟了包含余震和不包含余震的两套地震序列,然后以模拟地震目录为基础输入,采用基于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了两套地震危险性结果——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峰值加速度),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套PGA的绝对差值和相对差值来研究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对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影响均值为6%左右,最大可达10%,并且随着超越概率水平的提高,余震影响也越大.弱地震活动区余震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要高于强地震活动区.研究结果还进一步揭示两套PGA结果绝对差值的最大值约为15 cm·s^(-2),且出现在高PGA区,这意味着余震对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地震区划或一般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可考虑不用删除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影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蒙特卡罗模拟 ETAS模型
下载PDF
基于ETAS模型的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19
作者 陈力波 陈良鹏 周健鸿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3,共12页
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对主震发生后的地震风险评估至关重要。经典的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框架基于Reasenberg-Jones(R-J)模型建立,但R-J模型对复杂的地震序列可能存在预测失效的问题,因此,将对真实余震序列描述较好的传染型余... 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对主震发生后的地震风险评估至关重要。经典的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框架基于Reasenberg-Jones(R-J)模型建立,但R-J模型对复杂的地震序列可能存在预测失效的问题,因此,将对真实余震序列描述较好的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pidemic-type aftershock sequence,ETAS)结合到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框架中,以2008年汶川7.9级余震序列和2014年鲁甸6.2级余震序列为例,评估余震危险性的重要性以及探讨ETAS模型相对于R-J模型在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余震危险性水平与主震震级大小有关,主震震级越大,余震危险性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对于震级较大的强主震事件,主震发生后早期的余震危险性不容忽略。对于汶川7.9级和鲁甸6.2级地震事件,在余震发生率预测效能上ETAS模型优于R-J模型,而在余震危险性评估中,余震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余震发生率,基于R-J模型计算的余震发生率大于ETAS模型计算的余震发生率,因此,在余震危险性评估中使用R-J模型相比于ETAS模型会造成对余震危险性水平的高估,ETAS模型可用于改进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评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S模型 R-J模型 余震序列 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历史地震烈度资料的云南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
20
作者 文雯 隋明坤 +3 位作者 庄儒新 王珏 陆斌斌 李圣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429,共8页
将云南地区按照0.1°×0.1°划分网格,收集了1713—2022年6级以上和1900—2022年5级以上(或震中烈度≥Ⅵ度)地震的烈度资料,分析这些地震对各网格的影响,筛选影响烈度I≥Ⅴ度的地震组成地震烈度资料数据库;建立地震烈度与... 将云南地区按照0.1°×0.1°划分网格,收集了1713—2022年6级以上和1900—2022年5级以上(或震中烈度≥Ⅵ度)地震的烈度资料,分析这些地震对各网格的影响,筛选影响烈度I≥Ⅴ度的地震组成地震烈度资料数据库;建立地震烈度与其发生频率(或重复周期)之间的关系,对云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给出了每个网格发生某一烈度的重复周期,同时预估了未来50年发生某一烈度的超越概率,并利用烈度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给出了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将计算结果与云南地区地震构造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重复周期较短(重复频率较高)的区域与活动断裂展布的密集程度是基本吻合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分布区域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PGA高低区域分布大体一致,从各市(县)的尺度上看,又有所不同,有的县(市)的PGA比区划图云南部分给出的结果高,有的则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地震危险性评估 地震灾害风险 重复周期 超越概率 云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