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115
1
作者 刘剑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5,共12页
税收法定原则与现代国家相伴而生,是民主法治理念在税收领域的体现,也因此成为税法上的"帝王原则"。该原则的核心在于控制和规范征税权,保护纳税人权利。过去,税收法定原则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足够尊重,呈现出税收法律供给不足... 税收法定原则与现代国家相伴而生,是民主法治理念在税收领域的体现,也因此成为税法上的"帝王原则"。该原则的核心在于控制和规范征税权,保护纳税人权利。过去,税收法定原则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足够尊重,呈现出税收法律供给不足、操作性不强、执行不严等问题。在本土语境下,应当澄清和走出广义的法律界定、保守的立法策略和改革的惟效率论等认识误区,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作为推动改革发展和法治建设的突破口。落实路径应分三步走:一是从"无法"到"有法",在改革中全面加快税收法律化进程;二是从"有法"到"良法",提高立法质量,并在适当时机推动该原则入宪;三是从"良法"到"善治",将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全过程纳入法治框架,并在税收法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财政法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原则 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 民主法治
原文传递
轻罪立法的推进与附随后果的变更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明楷 《比较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共17页
区分重罪与轻罪,不仅有利于节省刑法条文的表述,而且有利于实现刑法的明确性,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对“轻罪”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利于实现程序正义和保障人权;对“轻罪”规定较轻的法定刑,符合法治原则与比例原则。其他法律、法规... 区分重罪与轻罪,不仅有利于节省刑法条文的表述,而且有利于实现刑法的明确性,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对“轻罪”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利于实现程序正义和保障人权;对“轻罪”规定较轻的法定刑,符合法治原则与比例原则。其他法律、法规等对犯罪规定的终身性附随后果,既与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协调,也不符合宪法规定,缺乏合理性;不应以附随后果的严厉性为根据否认轻罪立法,而应修改有关附随后果的规定,继续推进和完善轻罪立法;与其在保留现行有关犯罪附随后果规定的前提下建立前科消灭制度,不如删除其他法律、法规有关犯罪附随后果的规定,同时完善刑法中的附加刑(资格刑),将禁止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特定职务或者职业规定为既可附加适用也可独立适用、既可择一适用也可合并适用的资格刑,该资格刑的适用以必要性与关联性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立法 法治原则 附随后果 前科消灭 资格刑
原文传递
现代法治释义 被引量:53
3
作者 张志铭 于浩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共7页
近现代意义的法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它作为广泛时空场景下人类实践经验与认知逻辑相结合的治国理政方式,已然成为当今世界一种全球共享的意识形态。法治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中,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呈现出了规则之治、法律主治和良法之... 近现代意义的法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它作为广泛时空场景下人类实践经验与认知逻辑相结合的治国理政方式,已然成为当今世界一种全球共享的意识形态。法治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中,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呈现出了规则之治、法律主治和良法之治三种不同的逻辑形态,而且还在生活实践上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实行良善之治的符号。现代法治是有品质德性的规则之治,不仅要求具备形式层面的良好特质,而且注重实质意义上的价值内涵。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则是其品质德性的高度凝练与充分表达,构成了现代社会不同法治实践的共同分母,并为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治理提供了价值指引及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理念 法治原则 法治国家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诠释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金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3,共9页
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维度很多,诸如天下主义、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等。天下主义既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胸怀,也显现了以伦理为核心所造成实现方法的局限性。世界主义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表达了对民主、自由、... 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维度很多,诸如天下主义、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等。天下主义既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胸怀,也显现了以伦理为核心所造成实现方法的局限性。世界主义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表达了对民主、自由、权利、平等等价值的追求以及在实现方法上的法治情结,也显示出与其他文明不能兼容的霸权色彩。国际主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塑造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被美、苏等超级大国滥用的历史。这些主义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优势,但也都存在着被修正的意义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全球化的新命题,是对传统理论的超越,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法治之理进行塑造。在法治成为时代潮流以后,国内、国际矛盾冲突都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法治之理 法治思维 法理 法治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学俭 杨昌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4,共8页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构必然成为法治化的首要枢机。协商民主法治化并不是感性化的设计和随意性的推进,而是要在遵循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的共恰、显性建构和隐性认同的共进以及历史逻辑和对比逻辑的共显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基层协商和人民团体协商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法治化 推进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依法治国
下载PDF
生物安全保障的法治原则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文轩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0-166,290,共8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生物安全观要求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为我国生物安全的法治保障划定了调整界限。在此基础上,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值定位应立足于回应风险社会...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生物安全观要求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为我国生物安全的法治保障划定了调整界限。在此基础上,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值定位应立足于回应风险社会挑战,坚持风险预防原则和谨慎发展原则。从风险预防原则和谨慎发展原则的视角来看,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是生物安全体系最主要的两方面内容。其中,科技安全保障应以人文关联补足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生态安全保障则应以保障总体国家安全为主旨,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风险预防原则 法治原则
原文传递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宪法学思考 被引量:16
7
作者 韩大元 王晓滨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2-69,共8页
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其存在的宪法基础,是公民实现其宪法中规定的参政权、监督权的一种具体方式,是探索保障和救济职务犯罪调查过程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害人基本权利的新途径。该制度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宪政实践。
关键词 人民监督员制度 宪法 法治原则
原文传递
中国法治的结构转型及其内在挑战 被引量:13
8
作者 贺海仁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3,共12页
以符号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解析"法治"的语义结构,不难发现,法治不仅是一套能够复刻、投射中国改革变迁史的声象系统,更是内嵌有动态发展品格的制度体系。因此,它必然会在制度环境的裹挟中走入结构转型之路。具体来看,法治结构... 以符号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解析"法治"的语义结构,不难发现,法治不仅是一套能够复刻、投射中国改革变迁史的声象系统,更是内嵌有动态发展品格的制度体系。因此,它必然会在制度环境的裹挟中走入结构转型之路。具体来看,法治结构经历了由共时性向历时性转型的过程,它意味着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了认识法治基本范畴的常量。不过,法治结构转型面临着"刻薄寡恩"观阻碍法治意识生发、迷信法治论阻碍法治信仰落实、规范多元主义消解法治功能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因应这些挑战,必须在充分把握法治结构转型规律的基础上,践行法律科学的制度规范,推进和落实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和尊严相结合、立法性规范不与宪法抵触、违宪行为追究与平等对待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结构转型 法治转型挑战 法治原则
原文传递
对行政应急性原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颖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37-43,共7页
行政应急性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一些学者明确提出,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非典”又让人们重新讨论起这个话题。但无论是“非典”时期的应急实践,还是现代公共应急制度和法治的发展趋势,抑或行政法基本... 行政应急性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一些学者明确提出,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非典”又让人们重新讨论起这个话题。但无论是“非典”时期的应急实践,还是现代公共应急制度和法治的发展趋势,抑或行政法基本原则本身的特征和功能,都说明行政应急性原则不应是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完善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处置法,用合法性去整合现实正当性,用现代法治精神和原则来指导和规范行政紧急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 紧急权力 法治 20世纪80年代末 现代法治精神 20世纪90年代 “非典”时期 展望 行政紧急权力
原文传递
负面清单、透明度与法治原则——兼评我国自贸区外资管理的路径改革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征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在逻辑上存在根本区别。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外资管理的主要模式。透明度原则在WTO框架下从边缘化的原则发展为核心原则,其内涵已经扩张为弱概念意义上的法治。负面清单具备透明度方面的优势,但与此同时透... 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在逻辑上存在根本区别。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外资管理的主要模式。透明度原则在WTO框架下从边缘化的原则发展为核心原则,其内涵已经扩张为弱概念意义上的法治。负面清单具备透明度方面的优势,但与此同时透明度原则亦构成负面清单制度设计的限制。WTO框架下的透明度原则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法治的发展。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作为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机制,在透明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水平的提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国自贸区外资管理改革尝试必须以法治思维为基石,这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发挥透明度优势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负面清单 透明度原则 法治 不符措施
下载PDF
防止警察滥用权力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亚莉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
警察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利的缩小,警察权力的滥用往往使公民权利化为乌有。警察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 警察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利的缩小,警察权力的滥用往往使公民权利化为乌有。警察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现代法治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应以法治的理念重新审视警察权,并以法治原则和观念指导警察权的设立和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权 法治原则 程序正义 司法审查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道德性何以实现?——基于原则导向治理的法治进路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玖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0,共17页
人工智能是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的新兴技术,其道德性的实现尤为重要。人工智能的道德失范既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描述,也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从全球人工智能道德性实现的实然应对来看,人工智能道德准则... 人工智能是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的新兴技术,其道德性的实现尤为重要。人工智能的道德失范既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描述,也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从全球人工智能道德性实现的实然应对来看,人工智能道德准则的探索呈现出技术主义、降维虚化、内核分歧的特点,并不能为道德性的实现提供可行方案。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性与道德性之间的冲突难以调和,而以“技术—法治—人文”为范式进路,探索技术性与道德性的激励相容之道,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引入原则导向治理理论,可以在人工智能道德性实现的理想状态与现实规范之间创造出包容审慎的制度空间,构建由核心原则框架与工具选择共同组成的人工智能原则导向治理体系,实现人工智能道德性在道德价值、技术要求和法律语言之间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性 技术性 原则导向治理 法治 激励相容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宪法界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韩大元 许瑞超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8,共11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与保障人权、体现国家保护义务等宪法意义。同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与个人罪责原则相冲突,自愿性保护不足等问题。为此有必要把人权保障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合宪性控制的基础,并将法治原则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与保障人权、体现国家保护义务等宪法意义。同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与个人罪责原则相冲突,自愿性保护不足等问题。为此有必要把人权保障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合宪性控制的基础,并将法治原则作为自愿性的判断标准,从而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认罪认罚是在保障辩护权、知情权的基础上进行。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人民检察院的协商过程中,应确保协商双方的对等性、协商程序的正当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展开,应符合宪法关于法检公三机关相互制约原则,合理协调法检公三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宪法界限 人权保障 法治原则
原文传递
论真诚对待法治——以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为视角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金钊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3,共18页
法治的实现需要法律语言的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语言影响与控制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兴起了一股法治修辞的热潮,这是形成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话语的前奏。虽然法治必须由体制、制度、规范和程序等... 法治的实现需要法律语言的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语言影响与控制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兴起了一股法治修辞的热潮,这是形成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话语的前奏。虽然法治必须由体制、制度、规范和程序等硬件构造,但硬件要想发挥作用,还须辅之以对法治理念、价值和原则的普遍认同。无论在运用法治进行组词、造句,还是根据法治的要求进行谋篇布局、决策行为都需要真诚地对待法治。法治是由法律使用所塑造的秩序。只有在真诚对待法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仅需要制度改革的推进,也需要话语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能力 法治之理 法治话语 法律修辞 法治修辞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导向下财税法的分配职能及其限度 被引量:9
15
作者 熊伟 《法治社会》 2022年第3期10-21,共12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公平收入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财税法的分配职能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消除两极分化,但单凭其自身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仍需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坚持共产党领导,在收入分配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公平收入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财税法的分配职能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消除两极分化,但单凭其自身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仍需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坚持共产党领导,在收入分配方面,财税法拥有更加丰富的政策工具。在目前的分税制体制下,收入分配主导权已被赋予中央,地方有一定的参与空间,这是契合中国国情的做法,有助于改善结构性收入差距。就收入分配的具体路径而言,需要政府在收入和支出两端协同发力,既要完善税制体系和规范税收秩序,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也要考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作用,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系统性保障措施,无论是税收还是财政支出,法律的规范作用不可或缺。要防止收入分配偏离法治,导致侵害财产权、阻碍经济发展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财税法 法治原则
下载PDF
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主要矛盾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金钊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6,2,共7页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化解矛盾的方式发生改变。由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不能仅用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化解主要的社会矛盾,而是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中,法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方法。如何运...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化解矛盾的方式发生改变。由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不能仅用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化解主要的社会矛盾,而是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中,法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方法。如何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社会矛盾是一个集合概念,化解社会矛盾是政治社会学的概念。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要想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就需要把社会矛盾"转化"为具体矛盾。对具体矛盾的解决可以用不变的法律应对变化的社会矛盾,即持法达变。以简约的法律应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开放的法律体系中运用体系解释、法律论证等方法解决具体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法治方式 法治思维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下载PDF
新立法法视角下宪法保留原则的特征及其规范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莫纪宏 《政法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2,共10页
“宪法保留”原则在传统宪法学理论框架中没有成为显性概念,只有少数学者在行政法学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框架下探讨宪法保留的正当性和价值。“宪法保留”原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规范特性,可以有助于约束立法机关的立... “宪法保留”原则在传统宪法学理论框架中没有成为显性概念,只有少数学者在行政法学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框架下探讨宪法保留的正当性和价值。“宪法保留”原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规范特性,可以有助于约束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明确合宪性与合法性的制度界限。2023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很多条款都隐含了“宪法保留”原则的价值要求,特别是将“宪法精神”作为立法的依据更是为“宪法保留”原则的存在和发挥自身的规范建构和解释功能提供了充足的规范性依据。因此,在法理上引入“宪法保留”原则的概念可以丰富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并在宪法实践中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有效地开展,使得宪法实施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保留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法治原则 默示性宪法规范 宪法精神
原文传递
试论立法听证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及其法律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全胜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8-27,共10页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立法听证制度有为立法机关收集信息、实现直接民主体现民意、促进良法、协调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听证制度 自然公正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法治原则 依法治国 法律功能
下载PDF
论应急行政组织的效能原则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健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9,192-193,共17页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政组织效能关系到行政任务履行质量,是组织法治之外另一重不可放弃的价值追求。然而,应急行政组织效能和依法行政原则在宪法秩序下容易发生抵牾。宪法确立了应急行政组织效能的规范基础,国家保护义务、基本权利对...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政组织效能关系到行政任务履行质量,是组织法治之外另一重不可放弃的价值追求。然而,应急行政组织效能和依法行政原则在宪法秩序下容易发生抵牾。宪法确立了应急行政组织效能的规范基础,国家保护义务、基本权利对组织规范的放射效应及通过组织规范进行的基本权利保护为应急行政组织效能形塑了宪法面向的解释框架。应急行政组织效能的提升须在组织法治框架内进行,应符合法律优位、法律保留和法的安定性等原则。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应急行政组织法的适度韧性。在坚持应急行政一体性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行政单位关系化协调机制的潜能,汲引直接介入权、职务协助、紧急管辖权等媒介,着力实现应急行政组织效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行政组织 效能原则 依法律行政 突发公共事件
原文传递
法治理念下轻罪制度探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晗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165,共10页
我国已正式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在现实语境下,以法治视野重新审视我国的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探讨我国轻罪制度的构建,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探索轻罪制度方案,分析轻罪范围及其处罚机制,有利于加强违法行为人的人权保障,维护刑事... 我国已正式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在现实语境下,以法治视野重新审视我国的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探讨我国轻罪制度的构建,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探索轻罪制度方案,分析轻罪范围及其处罚机制,有利于加强违法行为人的人权保障,维护刑事法治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制度 法治原则 劳动教养 刑罚轻缓化 前科消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