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境电子取证的欧盟方案及启示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品新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共21页
欧盟治理网络犯罪离不开构建高效的跨境电子取证机制,但遭遇传统司法协助机制不彰、网络服务提供者参与缺位、美国推行直接调取域外电子证据新规的三重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欧盟积极寻求制度变革,推出了由不同成员国执法机关承认和执... 欧盟治理网络犯罪离不开构建高效的跨境电子取证机制,但遭遇传统司法协助机制不彰、网络服务提供者参与缺位、美国推行直接调取域外电子证据新规的三重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欧盟积极寻求制度变革,推出了由不同成员国执法机关承认和执行的欧洲调查令,并推动构建面向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欧洲提交保存令。它们是追求实现不同国家间良好分享电子证据的分层级工具,后者适应网络空间无国境性的办案需要因而更具创新的影响力。以此为契机,欧盟还同美国启动了兼顾双方法律要求的跨境电子取证机制。就共性而言,欧美的做法均在拓展“非中介获取模式”,亦即由根据数据存储地确定管辖的属地原则向依靠数据控制者的属人主义转型。我国应当密切关注由此引发的效应,提炼符合国际共识和中国智慧的经验,完善跨境电子取证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欧洲调查令 欧洲提交保存令 网络犯罪 属人主义
原文传递
跨境电子取证的中国应对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丽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40,共17页
我国跨境电子取证既有方案存在两大误区,即固守司法协助路径和数据存储地模式,这两种方案均架空了网络空间主权,在落地实践时效果不佳。跨境电子取证变革的内在逻辑理路是由属地主义迈向属人主义,这是新近各国立法的共性规律,网络服务... 我国跨境电子取证既有方案存在两大误区,即固守司法协助路径和数据存储地模式,这两种方案均架空了网络空间主权,在落地实践时效果不佳。跨境电子取证变革的内在逻辑理路是由属地主义迈向属人主义,这是新近各国立法的共性规律,网络服务提供者披露数据量的激增也为属人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扩大共识、寻求各国做法“最大公约数”,是完善跨境电子取证中国方案的智慧。沿循属人主义,我国可建构数据任意访问者模式,以办案机关签发令状、由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主体直接收集电子数据;还可以基于国家主权调适数据控制者模式,允许办案机关向在中国注册或提供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境外电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数据 远程取证 属地主义 属人主义 主权
原文传递
论化外人相犯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勤峰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5-47,共3页
化外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法律术语 ,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有其特定的意义。化外人的外延在不同的朝代各不相同。对化外人相犯案件 ,历朝的处理不尽相同。
关键词 化外人 犯罪 属人主义 属地主义
下载PDF
刑法中属人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反思及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颜宏辉 曹贤信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5-19,共5页
《刑法》第7条确立的刑事管辖原则是以"行为人国籍"为连结点的"积极的(或能动的)属人原则",然而,该条的内容是不完善的,需要立法修正。在明确第7条广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主张以居所地身份原则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区... 《刑法》第7条确立的刑事管辖原则是以"行为人国籍"为连结点的"积极的(或能动的)属人原则",然而,该条的内容是不完善的,需要立法修正。在明确第7条广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主张以居所地身份原则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区际争议管辖案件,以有条件的三重犯罪原则来解决港澳台居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问题;而对于属人原则中的客观上的限制,完全可以通过具体途径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人原则 居所地身份原则 三重犯罪原则 客观限制
下载PDF
国民对国家的忠诚与国家对国民的保护——属人主义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明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78,共12页
以忠诚义务说为理论基础的无限制的属人主义,缺乏合理性与可行性,属人主义应与保护主义相结合,当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法益时,即使行为地的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以忠诚义务说为理论基础的无限制的属人主义,缺乏合理性与可行性,属人主义应与保护主义相结合,当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法益时,即使行为地的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当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并未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与公民法益时,如果行为地的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就应当类推适用刑法第8条的但书规定,不适用我国刑法,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忠诚 国家保护 属人主义 保护主义
下载PDF
多元正义:介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之间——戴维·米勒的正义困境与理论辩护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楼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1-46,共6页
戴维·米勒根据人类关系模式提出了多元社会正义理论,但遭到了全球化理论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双重挑战。全球化理论认为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之间不相容,文化多元主义则认为社群文化与正义共识之间相冲突,故他们一致否认社会正义的可能... 戴维·米勒根据人类关系模式提出了多元社会正义理论,但遭到了全球化理论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双重挑战。全球化理论认为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之间不相容,文化多元主义则认为社群文化与正义共识之间相冲突,故他们一致否认社会正义的可能性。针对挑战,米勒作出理论辩护。一方面,他证明社会正义与全球化在经济效率上是相容的,多元文化与社会正义在理论共识上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他又试图为社会正义确立一种稳固的根基即民族性原则。然而,由于米勒过于夸大民族原则的重要性,导致自我辩护的过程中出现对待多元论的立场不够中立、正义理论太过狭隘等问题,所以他的回应是不够充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米勒 民族性原则 多元社会正义 全球化理论 文化多元主义
下载PDF
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的使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梅 朱建平 王奎 《中国科技术语》 2014年第2期34-37,共4页
民族性原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名的原则之一,中医药名词英译名的规范工作也应该遵循此原则。本文结合中医药名词特点,主要探讨中医药名词英译名规范民族性原则的意蕴、策略。认为确保翻译质量及准确传达中医药名词科学和文... 民族性原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名的原则之一,中医药名词英译名的规范工作也应该遵循此原则。本文结合中医药名词特点,主要探讨中医药名词英译名规范民族性原则的意蕴、策略。认为确保翻译质量及准确传达中医药名词科学和文化双重内涵,民族性原则包括汉语拼音的使用不是第一位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名词 英译 民族性原则 拼音
下载PDF
论法律援助对象
8
作者 张嘉军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45-49,共5页
法律援助对象是建立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法律援助刚刚起步,而我国有关法律援助对象的诸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为进一步在理论上廓清对法律援助对象的认识,本文对我国法律援助对象的概念1范围及如何确定各地援助对... 法律援助对象是建立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法律援助刚刚起步,而我国有关法律援助对象的诸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为进一步在理论上廓清对法律援助对象的认识,本文对我国法律援助对象的概念1范围及如何确定各地援助对象等问题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对象 非法人团体 属人原则 属地原则
下载PDF
空间与税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税制属人属地原则述论
9
作者 胡荣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41-51,共11页
空间因素对税制结构与税收秩序的建构具有重大影响,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属人与属地原则的设置。为妥善处理纳税人居住地、财产收入所在地以及纳税责任地等之间存在的空间分隔问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吸收现代西方财税原理,借鉴中... 空间因素对税制结构与税收秩序的建构具有重大影响,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属人与属地原则的设置。为妥善处理纳税人居住地、财产收入所在地以及纳税责任地等之间存在的空间分隔问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吸收现代西方财税原理,借鉴中国传统税制经验,并根据边区的现实情况,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属人属地计征制度,建构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税收空间秩序。这些举措实为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创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卓越的制度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税制 属人主义 属地主义 税收空间秩序
下载PDF
海外投资者的外交保护及困境——以国籍原则为中心
10
作者 郭堃 杨卫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国籍原则是"中心"仲裁机制和外交保护制度的共有原则,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存在重大差异。《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第17条在投资者外交保护事项上似乎确立了"中心"仲裁机制优先适用的特别法地位。然而,由于《关于解决一... 国籍原则是"中心"仲裁机制和外交保护制度的共有原则,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存在重大差异。《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第17条在投资者外交保护事项上似乎确立了"中心"仲裁机制优先适用的特别法地位。然而,由于《关于解决一国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第27(1)条建立在投资者始终拥有单一国籍的假定前提之下,在多重国籍投资者以及投资者国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此类投资者的外交保护便会面临众多困境;同时,坚持ICSID仲裁机制的优先性将对外交保护制度形成严重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保护 国籍原则 ICSID仲裁机制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中共的宪政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文远 《许昌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84-87,共4页
1939- 1 940年第一次宪政运动期间 ,中共对宪政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思想。中共的宪政思想 ,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理论依据 ,主张彻底修正《五五宪草》 ,从而坚持了民权主义原则。同时 ,它规定了中国宪政的发展方... 1939- 1 940年第一次宪政运动期间 ,中共对宪政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思想。中共的宪政思想 ,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理论依据 ,主张彻底修正《五五宪草》 ,从而坚持了民权主义原则。同时 ,它规定了中国宪政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思想 新民主主义宪政 中国共产党 民权主义原则 民主政治 宪政运动
下载PDF
浅析孙中山大同学说之终极关怀与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霞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他的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发展客观原因,后者为前者实现自身的扬弃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两者的互动发展中,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呈现出了由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世界主...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他的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发展客观原因,后者为前者实现自身的扬弃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两者的互动发展中,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呈现出了由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世界主义的超越与回归,其民族主义的思想也臻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学说 终极关怀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从民族主义视角对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晖 祝兴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爱国主义是孙中山全部学说和革命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紧密联系的,他的民族主义中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是谋求中华民族自由独立和国内各民族平等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孙中山全部学说和革命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紧密联系的,他的民族主义中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是谋求中华民族自由独立和国内各民族平等的爱国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世界性和时代感以及现实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
下载PDF
日本频繁对外出击原因探析
14
作者 霍孟林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6-98,共3页
近段时期以来,日本并没有为60年前发动的那场战争感到忏悔,而是频繁出击邻国,与俄罗斯、韩国、中国交恶。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民族主义再次崛起、社会思潮右倾化;日本要推行军事、政治大国战略;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海洋扩张意识的膨胀;国... 近段时期以来,日本并没有为60年前发动的那场战争感到忏悔,而是频繁出击邻国,与俄罗斯、韩国、中国交恶。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民族主义再次崛起、社会思潮右倾化;日本要推行军事、政治大国战略;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海洋扩张意识的膨胀;国内政治竞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出击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人道主义干涉”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冲击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贺鉴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冷战后,西方大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盗用和滥用国际人权保护的名义,频繁地对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其实质是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严重违背了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以及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后冷战时代西方新霸权的... 冷战后,西方大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盗用和滥用国际人权保护的名义,频繁地对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其实质是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严重违背了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以及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后冷战时代西方新霸权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国家主权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下载PDF
依法解决国籍冲突途径新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翁里 张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4,共8页
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为解决国籍冲突问题,采取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虽然该立法原则在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某些积极作用,但随着港澳的回归和旅居海外新华侨的日益增多,其中的某些原则已经不利于国籍冲突问题的... 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为解决国籍冲突问题,采取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虽然该立法原则在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某些积极作用,但随着港澳的回归和旅居海外新华侨的日益增多,其中的某些原则已经不利于国籍冲突问题的解决。比较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国籍立法和司法实践,结合中国实际,现行国籍法的修改可遵循以下原则:(1)通过立法赋予国籍冲突的当事人以选择国籍之权利;(2)废除僵化的一人一籍原则,承认符合法定条件者的双重国籍;(3)尽可能通过谈判协商,以签订双边条约的方式来解决国籍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法 国籍冲突 一人一籍原则 外交保护 双边协定
下载PDF
欧盟距离“同一个欧洲”还有多远?——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里斯本条约案判决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仰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5,共9页
2009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就里斯本条约的合(宪)法性所做的判决引起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欧洲一体化的主导权究竟应当由成员国掌握还是由欧盟掌握。判决的支持者认为,该判决有力地保障了成员国本应享有的主导权,联邦宪法法院的审查... 2009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就里斯本条约的合(宪)法性所做的判决引起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欧洲一体化的主导权究竟应当由成员国掌握还是由欧盟掌握。判决的支持者认为,该判决有力地保障了成员国本应享有的主导权,联邦宪法法院的审查权仍将一如既往地防止德国在与欧盟的关系中陷于被动地位;判决的反对者则认为,里斯本条约的意义在于使欧盟获得主导权,但是该判决为了狭隘的国家利益违背了这一精神,因此必将阻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孰是孰非?后里斯本时代的欧盟究竟距离"同一个欧洲"的梦想还有多远?我们可以通过梳理里斯本条约案中的法律逻辑来解读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斯本条约 民主原则 主权国家原则 联邦议院参与权
原文传递
国家统一原则下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监督权概念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强 《港澳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1-26,93,94,共18页
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监督权源于中央授权所形成的权力秩序。这一学理概念引发了学界对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其背后反映出对为何监督的理论分析不足。国家统一原则作为我国的一项宪制秩序,主要包括单一制、地方自治、资源更... 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监督权源于中央授权所形成的权力秩序。这一学理概念引发了学界对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其背后反映出对为何监督的理论分析不足。国家统一原则作为我国的一项宪制秩序,主要包括单一制、地方自治、资源更优配置三项子原则,为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监督权提供了价值指引。一方面,国家统一原则使得宪法加入了第31条,中央需要在“必要”时行使权力;另一方面,国家统一原则明确了中央作为制度的决定者与参与者具有双重身份,须根据特定情形行使不同的权力。由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监督权形成了纠正式监督与支持式监督两种功能。同时在此引领下构建了中央受动、联动、主动的监督方式,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依据以及决定者与参与者的不同行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一原则 中央监督权 特别行政区 宪制秩序
下载PDF
异地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解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基础上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形成,城市化的方式可分为本地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异地城市化是落后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思路。异地城市化的主要障碍是对农民工的就业与教育歧视,发展异地城市化的主要对... 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基础上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形成,城市化的方式可分为本地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异地城市化是落后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思路。异地城市化的主要障碍是对农民工的就业与教育歧视,发展异地城市化的主要对策就是对农民工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城市化 三农问题 农民工 国民待遇原则
下载PDF
正确阐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梧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7,共8页
我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秦汉以来更以统一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中学历史教学在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应注意几个重大问题,即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充分肯定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正确评判古代民族战争的是非。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