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形成过程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茂林 尹尚先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在地下水系统的径流或排泄带上,且处于次级向斜轴部或转折端附近、小断层或环形断层发育地段,如果古地表岩溶空洞、古地下岩溶空洞和膏溶空洞等为岩层塌陷提供了发源地,陷落柱发育的可能性极大。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形成是以底部岩层中... 在地下水系统的径流或排泄带上,且处于次级向斜轴部或转折端附近、小断层或环形断层发育地段,如果古地表岩溶空洞、古地下岩溶空洞和膏溶空洞等为岩层塌陷提供了发源地,陷落柱发育的可能性极大。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形成是以底部岩层中空洞发育为基础,地下水的强烈交替和水-岩作用为条件,岩体自身重力、地应力集中以及溶洞内的真空负压三重作用为动力,经过垮落、溶蚀、搬运、塌陷、冒落等周而复始的过程,分阶段逐步形成陷落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陷落柱 形成条件 三重动力 三重控制 原始塌陷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