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罚人道主义与我国死刑废止 被引量:2
1
作者 舒洪水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年第2期54-59,共6页
死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刑法问题之一,而其受到诘难的重要理由在于其反人道性。本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线和评判标准,从刑罚人道主义、死刑的一般预防目的、刑罚的人道关怀三个方面对死刑进行逐一考察并得出基本结论:死刑... 死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刑法问题之一,而其受到诘难的重要理由在于其反人道性。本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线和评判标准,从刑罚人道主义、死刑的一般预防目的、刑罚的人道关怀三个方面对死刑进行逐一考察并得出基本结论:死刑是残酷的、不人道的以及蔑视人权的首要刑罚手段,是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死刑的适用超过了罪与刑的相当性,一般预防不应成为我国刑罚的目的,更不应成为我国适用死刑的理由;减少乃至废止死刑的适用是刑罚人道关怀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死刑有逐出刑罚体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刑罚人道主义 一般预防 人道关怀
下载PDF
海军舰船防污技术指标及其发展思路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睿锋 盛立 林超友 《舰船电子工程》 2012年第9期8-11,共4页
通过总结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防污公约及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中关于船舶废弃物的排放要求和处理技术,针对海军舰船主要污染源—油污水、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废气排放、压载水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防污技术指标发展趋势,... 通过总结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防污公约及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中关于船舶废弃物的排放要求和处理技术,针对海军舰船主要污染源—油污水、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废气排放、压载水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防污技术指标发展趋势,探讨了海军舰船防污技术指标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舰船 国际公约 防污染 技术指标 发展趋势 发展思路
下载PDF
博得群书 得正一书——《华佗遗书》序
3
作者 温长路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华佗遗书》的学术成就及意义。方法:通过搜集、甄别、梳理、注释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其一华佗晓养性之术,提倡运动养生观;其二重视五脏辨证,倡导三因制宜原则;其三对脉学的发微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其四创立了独到的特色... 目的:探讨《华佗遗书》的学术成就及意义。方法:通过搜集、甄别、梳理、注释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其一华佗晓养性之术,提倡运动养生观;其二重视五脏辨证,倡导三因制宜原则;其三对脉学的发微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其四创立了独到的特色疗法;其五具有精湛的手术技艺,活人无数。结论:该书为华佗学术的研究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遗书》 预防思想 脉学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立足法治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铭 徐翼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共16页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领,以人民立场为根本出发点,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工作方法,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基本制度内涵,新时代“枫桥经验”在60年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已经演变为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内生经验...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领,以人民立场为根本出发点,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工作方法,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基本制度内涵,新时代“枫桥经验”在60年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已经演变为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内生经验,在实践中发挥着促进平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作用。同时,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建设法治社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其同样成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理论源泉与组成部分。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作用于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基层治理的规范体系、基层法治的实施体系,形成全民自觉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枫桥经验” 法治 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基层治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原文传递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江鸿 林忠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582-584,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安全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也将会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据调查,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普遍缺乏与安全相关的心理素质、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医学常识和防范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安全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也将会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据调查,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普遍缺乏与安全相关的心理素质、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医学常识和防范意识。因此,寻求一种"未病先防"的有效防治体系是提高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防治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这与祖国医学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其实关于安全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治未病思想的论述中早已有所体现。应该大力弘扬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的思想,加强学校安全健康教育,完善安全健康教育防治体系,使青少年自幼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与身心保护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在一个和谐、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存氛围和生活氛围中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思想 青少年 安全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