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1
作者 伍贤柱 胡旭光 +4 位作者 韩烈祥 罗园 许期聪 庞平 李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当前油气勘探开发正向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大举进军,钻井井控面临特殊岩性地层压力预测精度低、多产层多压力系统复杂、主要产层安全密度窗口窄、老井井口油气泄漏等一系列安全挑战。为保障油气勘探开发安全稳步推进,在国内外井控技术... 当前油气勘探开发正向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大举进军,钻井井控面临特殊岩性地层压力预测精度低、多产层多压力系统复杂、主要产层安全密度窗口窄、老井井口油气泄漏等一系列安全挑战。为保障油气勘探开发安全稳步推进,在国内外井控技术调研和国际对标分析的基础上,对井控技术面临的挑战、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碳酸盐储层地层压力预测/检测、早期溢流监测探索和控压钻井技术推广应用,一级井控技术持续发展;②形成了以“井控装备、非常规压井及安全密度窗口扩展”为主的二级井控技术,基本保障了多产层多压力系统井的安全作业;③提出了全过程带火作业井喷失控井救援新理念,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酸性油气藏失控高产井救援技术;④研发出静磁随钻测距系统,救援井技术具备理论基础,具备生产应用的条件。结论认为,国内井控技术虽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需在特殊油气藏地层压力预测理论、非常规压井工艺、救援井技术等方向开展持续攻关,以满足对超深层、非常规油气等领域的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预测 井控 非常规压井 安全密度窗口扩展 全过程带火作业 失控高产井 救援井
下载PDF
某坡地建筑物地下室抗浮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晓峰 任东兴 +1 位作者 邓安 罗东林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7,103,共8页
以某坡地建筑物地下室抗浮失效破坏为例,通过对现场施工及周边环境分析得出此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失效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下室顶板未及时覆土,导致上部自重荷载不足以抵抗地下室所承受的浮力;二是场地北部道路的修建改变了原有场地的水文... 以某坡地建筑物地下室抗浮失效破坏为例,通过对现场施工及周边环境分析得出此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失效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下室顶板未及时覆土,导致上部自重荷载不足以抵抗地下室所承受的浮力;二是场地北部道路的修建改变了原有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排泄条件,使拟建场地大气降水由随地形面排泄为主,转为垂直下渗沿基岩层面排泄为主;三是拟建场地为挖方区,基坑开挖深度10~25m不等,场地四周坡体经开挖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漏斗形,导致基坑水盆效应突出。针对该地下室抗浮失效问题,提出了及时进行地下室顶板覆土作业、设置排水盲沟及泄压井以及基坑肥槽隔水处理多项治理,成功解决了该项目地下室抗浮失效问题,为类似工程抗浮病害处理及今后抗水板、抗浮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建筑 地下水 工程抗浮 治理措施 排水盲沟 泄压井
下载PDF
溜井冲击气流的控制模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义杰 邬长福 +3 位作者 高宗杰 陈祖云 姚贵佳 陈亮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8-92,共5页
溜井卸矿产生冲击气流类似活塞运动,风流夹带的粉尘污染井下通风系统。为了更有效控制溜井冲击气流所造成的粉尘污染,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冲击气流与卸矿高度关系式,并得出溜井内放矿体前后压力差与卸矿高度呈正相关;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运... 溜井卸矿产生冲击气流类似活塞运动,风流夹带的粉尘污染井下通风系统。为了更有效控制溜井冲击气流所造成的粉尘污染,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冲击气流与卸矿高度关系式,并得出溜井内放矿体前后压力差与卸矿高度呈正相关;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运用FLUENT模拟分析了卸矿高度及增设泄压井对冲击气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气流与卸矿高度呈幂函数关系,降低卸矿高度和增设泄压井均可有效减小冲击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井 冲击气流 数值模拟 卸矿高度 泄压井
原文传递
高承压水对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晓光 钟逸晨 张雪龙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9-171,共3页
当坑下有承压水存在时,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承压水水头压力就能顶裂或冲毁土体底部,造成突涌。杭州某工程位于钱塘江高承压水场区,基坑面积大,深度深,影响范围广,高承压水的处理是否安全、可靠是本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本... 当坑下有承压水存在时,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承压水水头压力就能顶裂或冲毁土体底部,造成突涌。杭州某工程位于钱塘江高承压水场区,基坑面积大,深度深,影响范围广,高承压水的处理是否安全、可靠是本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本项目复杂地形的分析,阐述高承压水对深基坑的施工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降水 承压水 减压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堤防管涌整险加固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剑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荆江大堤是荆北平原赖以生存的命堤,开展堤防管涌整险加固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和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涌形成主要受控于堤基土体结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洪水位,经过不断改进的减压井等工程措施对防止管涌是有效的。由于洪水... 荆江大堤是荆北平原赖以生存的命堤,开展堤防管涌整险加固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和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涌形成主要受控于堤基土体结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洪水位,经过不断改进的减压井等工程措施对防止管涌是有效的。由于洪水位还有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防治管涌还应注意控制洪水位上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大堤 管涌 整险加固 减压井 洪水位上升
下载PDF
蚌埠闸减压井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沈鑫 薛龙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蚌埠闸19口减压井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运行不久即淤堵严重。虽经数次清淤,但清后复淤,收效甚微,承压水位较工程运行初期逐年呈上升趋势。该文从井的外淤和内淤两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减压井失效的原因,指出了原减压井设计上的缺陷。对... 蚌埠闸19口减压井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运行不久即淤堵严重。虽经数次清淤,但清后复淤,收效甚微,承压水位较工程运行初期逐年呈上升趋势。该文从井的外淤和内淤两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减压井失效的原因,指出了原减压井设计上的缺陷。对今后减压井的设计和施工的改进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井 内淤 外淤
下载PDF
飞来峡水利枢纽A7、A9减压井异常分析与处理
7
作者 林跃群 《中国水利》 2006年第18期35-36,共2页
飞来峡水利枢纽社岗防护堤T2+450—T2+750段背水面压载平台处设置有11口减压井。经多年运行,减压井A7、A9号井出现出水量减少的异常情况,为使异常情况消失,恢复减压井正常使用,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对11口减压井进行了全面的清洗,... 飞来峡水利枢纽社岗防护堤T2+450—T2+750段背水面压载平台处设置有11口减压井。经多年运行,减压井A7、A9号井出现出水量减少的异常情况,为使异常情况消失,恢复减压井正常使用,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对11口减压井进行了全面的清洗,在A7、A9井清洗过程中出现出水夹带粉细沙等异常情况,经研究对A7、A9减压井井管回填反滤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井 清洗 异常 分析 处理
下载PDF
一种超深集水井泄压孔水下焊接封井方案探讨
8
作者 黄健健 《建筑技术开发》 2018年第20期54-55,共2页
通过对民用建筑深基坑泄压孔封闭进行了分析,并对仁恒滨海中心工程中地下室集水井内设置的泄压孔后期封闭的方案做了探讨,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领域不常用到的水下焊接技术。
关键词 水下焊接 泄压井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定容性构造泄压法压井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天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在塔河油田的钻井施工中,打开奥陶系之后,经常遇到地层压力随着钻井液漏失进入储层而迅速升高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定容性构造,这一现象比较突出,使用常规压井方法,套压越压越高,钻井液密度越压越大,导致压井失败,但经过测试与地层能量的... 在塔河油田的钻井施工中,打开奥陶系之后,经常遇到地层压力随着钻井液漏失进入储层而迅速升高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定容性构造,这一现象比较突出,使用常规压井方法,套压越压越高,钻井液密度越压越大,导致压井失败,但经过测试与地层能量的充分释放之后,压力迅速降低,这种定容性构造为钻井、压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和诸多难题,为了解决着这一问题,利用液体不可压缩和能量释放原理,采用了泄压法压井技术和欠平衡钻井技术,通过几口井的实践证明,采用泻压法压井技术均一次成功,不仅缩短了压井时间与风险,而且大大的减少了钻井液的用量和对储层的污染,因此,对于定容性构造压井,泄压法压井技术可以成功的解决定性构造压井与钻井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井 泄压法压井 钻井液 密度 欠平衡钻井
下载PDF
粤东城际车站基坑深层承压水控制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鹏远 岳岭 +2 位作者 吕刚 陈慧 江辽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37-44,共8页
为合理控制基坑第四系深层承压水带来系列施工难题,以粤东城际铁路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首先采用抽水试验预测分析基坑场地的水文状况和基坑涌水量,然后基于预测分析结果提出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兼回灌井的悬挂式地连墙+坑内泄压井降... 为合理控制基坑第四系深层承压水带来系列施工难题,以粤东城际铁路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首先采用抽水试验预测分析基坑场地的水文状况和基坑涌水量,然后基于预测分析结果提出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兼回灌井的悬挂式地连墙+坑内泄压井降水减压的方案,运用可视化三维地下水流动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模拟分析对基坑降水工程,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墙底封底方案进行降水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该车站基坑场地内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共有3层承压水,局部隔水层缺失存在越流天窗,抽取第3层承压水将造成各含水层的水位下降,存在越流补给;(2)经过结构分析及实际施工证明,利用墙底封底方案,可将水文状况复杂条件下的软土地区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控制在规定安全范围;(3)在不同嵌固深度地连墙情况下坑外地下水的降深有显著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深层承压水 降水控制 回灌井坑内泄压井 地下水流动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