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一钢 冯虹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82,共5页
通过自编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问卷,对5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必要的访谈收集数据。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师范生在教师身份认同及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女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明显好于... 通过自编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问卷,对5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必要的访谈收集数据。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师范生在教师身份认同及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女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明显好于男生;体艺专业师范生好于文、理科生;大一、大四师范生好于大二、大三师范生。藉由调查研究结论,提出了改革师范生招生考试制度、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加强师范生职业生涯指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教育
原文传递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林一钢 冯虹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8,共5页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本质是一个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循环向上的发展过程。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和无力感的侵袭。究其原因,它主要是由于教师角色的不确定性、师范生与教学实践的疏离、功利主义评价、师范...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本质是一个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循环向上的发展过程。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和无力感的侵袭。究其原因,它主要是由于教师角色的不确定性、师范生与教学实践的疏离、功利主义评价、师范生个体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等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师范生职业伦理教育,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改进评价方式和促进师范生自我反思四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身份认同 认同危机
原文传递
基于TPACK框架的话语分析: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什么? 被引量:20
3
作者 詹艺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6期73-78,共6页
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概念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010年12月2日至19日,上海市某高校开展了一次职前教师教育... 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概念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010年12月2日至19日,上海市某高校开展了一次职前教师教育微型课程。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前后测量表的数据,分析了微型课程前后师范生TPACK水平的变化情况。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到微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师范生的话语进行记录,并按照TPACK框架进行话语编码和分类。通过统计各类话语的比重,从班级、小组两个层面呈现出师范生在近似真实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关注焦点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以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师范生 话语分析 设计学习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方法对职前教师极限概念理解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景敏 张波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3,共3页
职前教师缺乏对极限内容的深刻理解,可以运用画思维导图、访谈和讨论等方法深化职前教师对概念的理解.高师教育不应该削弱基础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在帮助职前教师深入理解数学本质上下工夫.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极限 理解 思维导图
下载PDF
国外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实证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佘丽 冯灵 +1 位作者 黄灿灿 黄珊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7,共7页
培养职前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外2010-2020年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实证研究文献分析发现:近十年研究成果量起伏较大;研究主体彰显合作属性,但跨领域、跨国际合作单薄;研究方法多元性... 培养职前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外2010-2020年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实证研究文献分析发现:近十年研究成果量起伏较大;研究主体彰显合作属性,但跨领域、跨国际合作单薄;研究方法多元性不足,且偏重量化研究;研究主题集中在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发展现状、培养方向、培养途径、培养效果方面,但主题间分化较严重。在未来,应加强跨国际、跨学科的合作,提升方法的多元性与科学性,注重主题的丰富性与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融合教育素养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美国职前教师课堂理答能力评价系统及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皇甫倩 靳玉乐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9,共15页
美国职前教师课堂理答能力评价系统是美国第一个针对职前教师课堂理答能力的表现性评价系统,它采用嵌入式评价和教学事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分科化的评价体系和专业化的评价团队,充分保证了评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真实的教学情... 美国职前教师课堂理答能力评价系统是美国第一个针对职前教师课堂理答能力的表现性评价系统,它采用嵌入式评价和教学事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分科化的评价体系和专业化的评价团队,充分保证了评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实施评价,保障了评价的客观性;多样化的评价主体,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作为评价内容的核心要素,则深化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该评价系统不仅为我国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更对我国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理答能力 评价系统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喆 练飞芸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数学师范生应具备高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从融合应用迈向创新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实证研究,获得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1)具备一定基础技术素养,信息责...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数学师范生应具备高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从融合应用迈向创新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实证研究,获得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1)具备一定基础技术素养,信息责任感较强,主动学习和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不强,对技术环境的驾驭能力不足;(2)能够借助技术与他人交流协作,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和教学创新的能力有待加强;(3)会使用传统技术制作数学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实施,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过程,但未能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和教学评价方法创新.未来需要提升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软件和智能技术应用技能,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化数学教学模式应用和教学活动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能力 数学师范生 问卷调查 课堂观察
下载PDF
师范生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培养:意义·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飞莺 周志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批判性反思是反思的高级阶段,也是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它包括对决策或行为的前提的反思、对它们背后的理智、道德、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反思。其最终结果是发生认知变化,并改进实践,即质疑能力、假设能力及把此运用于实践能力的综合。我... 批判性反思是反思的高级阶段,也是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它包括对决策或行为的前提的反思、对它们背后的理智、道德、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反思。其最终结果是发生认知变化,并改进实践,即质疑能力、假设能力及把此运用于实践能力的综合。我们可以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研讨会、行动研究和实践、学习自传和日志撰写等方法来培养批判性反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反思能力 师范生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兰芳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
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职前教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范类高年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发现,职前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并具有将教育技术相关知... 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职前教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范类高年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发现,职前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并具有将教育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意识;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欠缺、技能薄弱,应用与创新意识淡薄。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同类院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职前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养策略
下载PDF
职前数学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概率错误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兴丰 马云鹏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4,共7页
概率是中国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概率的学习往往存在诸多困难,这也使得教师面临许多挑战.教师要学会诊断和利用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概率.通过设计一个有关概率的情境问题,对48名职前数学教... 概率是中国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概率的学习往往存在诸多困难,这也使得教师面临许多挑战.教师要学会诊断和利用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概率.通过设计一个有关概率的情境问题,对48名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尽管职前教师都能求出情境中的概率,但是仅有少数能真正解释学生的错误;(2)职前教师对学生错误的解释,会直接影响他们教学设计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数学教学知识 概率
下载PDF
国际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育实践指导能力构成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瑞棋 梁荣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67,共13页
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指导教师至关重要,是引领职前教师进入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关键人物。但现实中,中小学教育实践指导教师并未完全掌握如何引导新成员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到融入实践共同... 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指导教师至关重要,是引领职前教师进入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关键人物。但现实中,中小学教育实践指导教师并未完全掌握如何引导新成员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到融入实践共同体中的具体方法,其指导也多停留在非系统的、基于个体教育经验的层面。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从"应知"和"应会"两个方面探究中小学教师教育实践指导能力的构成,有助于同时实现教师个人发展和共同体组织建设,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质量,实现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育实践指导能力 职前教师 实践共同体
下载PDF
在教师教育中运用PBL结合情境教学法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倩文 刘径言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结合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颠覆。将PBL结合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教师教育领域,有利于沟通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师范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激发师范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过渡。通过对... 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结合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颠覆。将PBL结合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教师教育领域,有利于沟通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师范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激发师范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过渡。通过对教师教育领域应用PBL结合情境教学法的分析探讨,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对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课程整合、教师教育者素质的提高以及弹性评价体系的建构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生 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下载PDF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十大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志金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5期5-9,29,共6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不仅没能得到较好地解决,而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变得更加突出,相关问题分别表现在理念、目标、内容、设置、条件、投入、管理、操作、评价和政策这十个方面。解决我国职前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不仅没能得到较好地解决,而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变得更加突出,相关问题分别表现在理念、目标、内容、设置、条件、投入、管理、操作、评价和政策这十个方面。解决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环节的十大问题,培养未来卓越教师,需要采取三方面策略:一是树立专业化的实施理念,二是建立追求卓越的实施标准,三是出台保障有力的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环节 卓越教师 实施标准
下载PDF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贤泽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1,共11页
通过对全省16所师范生培养院校实践课程培养方案和实地的考察,以实践课程要促进师范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意,促进教育教学技能转化,教师教育课程本身需要的研究和体系化为分析基础,全面分析了浙江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与... 通过对全省16所师范生培养院校实践课程培养方案和实地的考察,以实践课程要促进师范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意,促进教育教学技能转化,教师教育课程本身需要的研究和体系化为分析基础,全面分析了浙江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提出了推进全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生 实践课程
原文传递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反思的主体构成及其责任——循证教育学的视角
15
作者 邓菊香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有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反思需要多方对话以获得多方主体和多方证据的支持,实现深度的、有效的反思。然而,调查显示教师教育中存在反思主体单一、反思缺乏深度、反思效果不佳的问题。职前教师期待相关主体与他... 有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反思需要多方对话以获得多方主体和多方证据的支持,实现深度的、有效的反思。然而,调查显示教师教育中存在反思主体单一、反思缺乏深度、反思效果不佳的问题。职前教师期待相关主体与他们一起投身教育实践反思以获得真实成长。为此,需明确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反思的主体并厘清各反思主体的责任,开展扎实、深入、循证的协作反思,以匡正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单纯的“依自”内省,实现“依自”与“依他”的多方循证对话。研究认为,职前教师、指导教师、管理者、学习同伴是职前教师实践反思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对职前教师反思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反思 循证教育学 主体 责任
下载PDF
内容获取播客在国外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中的应用及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娇娇 唐佳益 +1 位作者 朱楠 王雁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9,共9页
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影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充分重视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职前培养。单独增设课程是西方国家培养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一种实践形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内容获取播客是基于多... 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影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充分重视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职前培养。单独增设课程是西方国家培养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一种实践形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内容获取播客是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其教学设计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技术,它的运用有力地冲击了国外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本文介绍了内容获取播客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梳理并归纳了其在提升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中的实践应用,结合其优势与局限,对我国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出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内容获取播客 职前教师 融合教育素养
原文传递
师范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认知与理念:现状、问题及对策
17
作者 张缨斌 姜丽滢 +2 位作者 周晶晶 李淑玲 穆肃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10期32-43,共12页
智能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未来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把握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发展情况,形成培养对策,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成果的深入分析,以智能教育素养理论和行为预测综合模型为分析框架,编制调查问卷,选取广... 智能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未来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把握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发展情况,形成培养对策,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成果的深入分析,以智能教育素养理论和行为预测综合模型为分析框架,编制调查问卷,选取广东省高校师范生为样本,剖析师范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与理念。结果表明:师范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持积极态度,认为其可以较好地提高师范学习和教学的绩效,且应用行为意向较高,愿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于学习与师范技能提升,这种积极的态度存在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范生群体中;师范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不足、自我效能感偏低,这和高校缺乏相关课程与学习资源、教育应用路径不明晰有关;师范生普遍认同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存在技术与使用规范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师范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认知与理念提升,提出丰富相关课程与培训、改善产品教育易用性和有用性、促进技术迭代与法规完善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智能教育素养 生成式人工智能 行为预测综合模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职初教师视角下数学师范生培养课程的实用性调查和需求分析--基于某师范大学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颖康 周乐 刘祁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5,共8页
如何进行师范专业课程改革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目前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职初教师的立场出发,对其所经历的师范生培养课程进行实用性调查和需求分析能为该问题的解答提供来自一线实践者的观点.以毕业于某师范大学数学师范专业... 如何进行师范专业课程改革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目前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职初教师的立场出发,对其所经历的师范生培养课程进行实用性调查和需求分析能为该问题的解答提供来自一线实践者的观点.以毕业于某师范大学数学师范专业的185名职初数学教师为对象,以问卷加访谈的方式展开探索性调查,以期发现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制定数学师范生培养课程方案提供建议.研究发现,这些职初数学教师认为数学类课程和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实用性程度要明显高于一般教育类课程和公共课程;他们在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教学实践与技能、班级管理、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的联系、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心理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学习需求.数学师范生培养课程改革要关注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鼓励用教学案例联系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加强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关注数学教师的“双重遗忘”现象,并充分认识教师专业的发展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培养课程 需求分析 实践性知识 专业发展
下载PDF
美国教育技术动态一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静荷 张祖忻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会刊之一《技术趋势》(Techtrends,前身为《教学革新者》)是一本为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反映教育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刊物,本文对该刊2001年7-8月期上所发表的部分文章进行综述,旨在帮助...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会刊之一《技术趋势》(Techtrends,前身为《教学革新者》)是一本为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反映教育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刊物,本文对该刊2001年7-8月期上所发表的部分文章进行综述,旨在帮助我国教育技术界同行及时了解国际教育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远程教育 弹性教育 发展动态
原文传递
师范生共情能力与人格、教师身份认同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钧文 李航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第9期41-46,共6页
本研究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 I-C)、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水平调查表、十条目大五人格量表(TIPI-C)对500名在校师范生的共情能力、人格、教师身份认同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格对师范生共情能力和教师身份... 本研究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 I-C)、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水平调查表、十条目大五人格量表(TIPI-C)对500名在校师范生的共情能力、人格、教师身份认同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格对师范生共情能力和教师身份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师范生共情能力与教师身份认同呈正相关;外向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人格在师范生共情能力和教师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共情能力 教师身份认同 大五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