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和北京区域重力场演化及其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1
1
作者 孙少安 项爱民 李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在总结、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区域重力场相对基准和图示技术,对滇西和北京区域重力网近十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重新计算和分析。通过研究区域重力场空间分布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提出了适于滇西和北京区域重力网研究重力... 在总结、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区域重力场相对基准和图示技术,对滇西和北京区域重力网近十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重新计算和分析。通过研究区域重力场空间分布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提出了适于滇西和北京区域重力网研究重力场空间分布变化的前兆异常指标,并对滇西和北京重力网区及周边地区未来的地震趋势进行了估计。所得结论可供分析同类区域重力网观测资料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信息 区域重力场 异常指标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基于动态演化特征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前兆信息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黄润秋 陈国庆 唐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1-533,共13页
大型岩质滑坡是高能量突然释放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锁固段型岩质滑坡为大型岩质滑坡的主要类型,其发展演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依据锁固段存在形式和赋存位置,将锁固段型滑坡细分为"三段式... 大型岩质滑坡是高能量突然释放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锁固段型岩质滑坡为大型岩质滑坡的主要类型,其发展演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依据锁固段存在形式和赋存位置,将锁固段型滑坡细分为"三段式"、"挡墙式"、阻滑块体、线性多级和阶梯状多级型5种类型。通过分析典型锁固段型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滑坡阶段性演化规律和突发失稳特征,并基于动态演化特征从滑坡后缘拉裂缝开裂闭合、前缘鼓胀、坡体加剧变形和岩体微破裂声学信号特征等对岩质滑坡失稳前兆信息进行了系统总结。根据不同滑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前兆失稳信息,利用InSAR,LiDAR,GPS,三维激光扫描和岩石微震等先进技术,采用"空–天–地–内"一体化的滑坡失稳预警防治方法。不同演化阶段的滑坡前兆信息的获取,对具有突发灾害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岩质滑坡 锁固段 动态演化特征 前兆信息
原文传递
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突水通道形成的监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6
3
作者 徐智敏 孙亚军 +1 位作者 巩思园 朱宗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98-1704,共7页
底板采动破坏及导水通道的形成是底板突水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矿井突水的监测预报基础。以新义矿为例,采用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采动破坏及突水通道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及... 底板采动破坏及导水通道的形成是底板突水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矿井突水的监测预报基础。以新义矿为例,采用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采动破坏及突水通道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受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破坏严重,11011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达到25 m,大于一般经验计算值;建立的基于流-固耦合底板采动破坏数值模拟模型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底板破坏的影响因素,模拟的最大破坏深度为23.75 m,与现场监测结果接近;采动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好地反映底板破坏及突水通道形成、演化以及充水的整个过程,可作为矿井突水临突监测预报的重要信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高承压水上采煤 底板破坏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前兆信息 临突预报
下载PDF
攀枝花6.1、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 被引量:31
4
作者 祝意青 郭树松 刘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18,共5页
利用滇西地区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和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观测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攀枝花6.1、姚安6.0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 利用滇西地区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和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观测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攀枝花6.1、姚安6.0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场由准均匀态-地震孕育到非均匀态-发震的演化过程。据此,对攀枝花6.1级地震后的地震趋势作了判定,并在姚安6.0级地震前作了年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重力场演化 趋势判定 地震预测 前兆信息
下载PDF
孤岛综放面冲击地压前兆信息识别及多参数预警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春秋 蒋邦友 +3 位作者 顾士坦 谭云亮 王荣超 黄瑞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23-3530,共8页
孤岛综放工作面强烈的动压显现使得其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通过运用微地震和电磁辐射综合监测手段分析孤岛综放工作面两次强动压显现事件,获得了工作面煤体发生冲击地压前后能量积聚与释放规律及相应微震和电磁辐射监测数据变... 孤岛综放工作面强烈的动压显现使得其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通过运用微地震和电磁辐射综合监测手段分析孤岛综放工作面两次强动压显现事件,获得了工作面煤体发生冲击地压前后能量积聚与释放规律及相应微震和电磁辐射监测数据变化规律,认为工作面煤体发生冲击地压前一般存在一个短暂的能量积聚期,在能量积聚期内微震系统监测到的微震事件的次数和总能量均较少,同时能量积聚期内煤体电磁辐射强度值和脉冲数均持续升高。将工作面微震事件的沉默期以及煤体电磁辐射强度值、脉冲数的持续升高期作为冲击地压的综合前兆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量化的预警参数和指标,建立了工作面冲击地压多参数预警方法。现场实践表明,危险识别与灾害预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孤岛工作面 动压显现 微震监测 电磁辐射 前兆信息
下载PDF
胶结充填体压缩破坏前兆多参数表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文彬 王运敏 +2 位作者 党鹏 殷天军 张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9-406,共8页
借助自主设计的由加载控制系统、应变采集系统、电阻同步采集系统以及红外成像系统等组成的多参数、同步监测系统,研究了充填体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电阻率以及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充填体在破坏失稳应力-应变、电阻率以及热效... 借助自主设计的由加载控制系统、应变采集系统、电阻同步采集系统以及红外成像系统等组成的多参数、同步监测系统,研究了充填体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电阻率以及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充填体在破坏失稳应力-应变、电阻率以及热效应异常前兆特征,并对比了不同监测信息对同一事件破坏的敏感度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充填体的电阻率和热红外信息时空演化进程与其压缩变形破坏整个过程基本相符,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整个加载破坏过程中,观测到的电阻率前兆信息点要早于热红外前兆点、应力前兆点;与应力-应变、温度变化相比,电阻率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反对称性;电阻率变化规律能详细地表现充填体受压过程中每个阶段内部结构变化特征,而热红外信息则主要体现充填体塑性屈服前的表面结构温度演化特性。运用多参数评价充填体加载破坏前兆特征,能克服单纯考虑某一参数变化方法预警可信度低、错误率高的缺点。该方法是一种能全面、精准地掌握采场充填体稳定状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压缩破坏 前兆信息 多参数
下载PDF
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对中国中强地震的响应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小苹 林云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6,共8页
我们考察了发生在中国的1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后发现,地震前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帕金森矢量或韦氏矢量指向震中方向,转换函数|A|或|B|值明显偏离正常值以及总误差δ_z显著增大,均为未来地震的发生和震中方向提供了判断依据。应用此法,... 我们考察了发生在中国的1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后发现,地震前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帕金森矢量或韦氏矢量指向震中方向,转换函数|A|或|B|值明显偏离正常值以及总误差δ_z显著增大,均为未来地震的发生和震中方向提供了判断依据。应用此法,我们成功地预报了M_s5.1地震。 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认为,震前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基础是清楚的,是有希望的地震短临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短周期变化 频率响应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断层土壤气的观测与地震短临预报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华静 王基华 林元武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89,共9页
地震前兆的干扰现象是无时不在的,各种因素的干扰是影响前兆异常定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干扰的基础上,进行自然因素的干扰排除,才有可能大大提高异常的可信度。以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断层土壤气观测为研究对象,... 地震前兆的干扰现象是无时不在的,各种因素的干扰是影响前兆异常定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干扰的基础上,进行自然因素的干扰排除,才有可能大大提高异常的可信度。以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断层土壤气观测为研究对象,对断层土壤气的观测方法、干扰因素以及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气 前兆信息 干扰因素 短临预报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基于离散小波分析的灰岩压缩破坏声发射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永杰 王德超 +1 位作者 陈绍杰 王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针对试验得到的石灰岩岩样压缩破坏声发射参数随时间的离散数据系列,对声发射事件能量-时间(应变)序列进行了离散小波系数分解,并计算得到了各尺度的Lipschitz指数α值。采用不同尺度上声发射能量的最小Lipschitz指数α值所对应的最早时... 针对试验得到的石灰岩岩样压缩破坏声发射参数随时间的离散数据系列,对声发射事件能量-时间(应变)序列进行了离散小波系数分解,并计算得到了各尺度的Lipschitz指数α值。采用不同尺度上声发射能量的最小Lipschitz指数α值所对应的最早时间(应变)作为岩石的破坏预报时间(应变),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小波 灰岩 声发射 尺度 前兆信息
下载PDF
考虑吸附/解吸热效应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郝建峰 梁冰 +2 位作者 孙维吉 李桥桥 董鹏程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2-1290,共9页
为了研究煤吸附/解吸瓦斯热效应对煤与瓦斯突出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及互耦关系的影响,开展了煤吸附/解吸瓦斯热效应实验,建立了不同压力梯度下的煤体温度变化方程,进而构建了反映采场孔隙率与渗透率动态演化、瓦斯吸附-解吸-扩散以及能量... 为了研究煤吸附/解吸瓦斯热效应对煤与瓦斯突出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及互耦关系的影响,开展了煤吸附/解吸瓦斯热效应实验,建立了不同压力梯度下的煤体温度变化方程,进而构建了反映采场孔隙率与渗透率动态演化、瓦斯吸附-解吸-扩散以及能量积聚与耗散等过程的热-流-固耦合模型。以耦合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煤与瓦斯相互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同压力梯度时,煤体温度和瓦斯压力自煤壁向煤层内部逐渐升高,渗透率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应力集中区内,地应力主导煤体渗透率的变化,应力集中区外,煤吸附/解吸瓦斯热效应引起的热膨胀应变、游离瓦斯产生的压缩应变和吸附膨胀应变起主导作用;随瓦斯压力梯度增大,煤体温度升高,瓦斯压力增大,煤体变形增大、变形量较小,渗透率逐渐减小,渗透率的降低量随瓦斯压力梯度增大而减小,吸附/解吸热效应对煤与瓦斯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前兆信息 瓦斯压力梯度 吸附/解吸热效应 热-流-固耦合
原文传递
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声发射信号源与其临界破坏前兆信息判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朝阳 纪洪广 +2 位作者 张月征 谭杰 孙利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28-4036,共9页
研究弱胶结砂岩声发射信号参数特征及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区分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源,是建立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临界破坏判据的基础。通过对单轴压缩下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的破坏全过程进行声发射试验,得到了弱胶... 研究弱胶结砂岩声发射信号参数特征及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区分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源,是建立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临界破坏判据的基础。通过对单轴压缩下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的破坏全过程进行声发射试验,得到了弱胶结砂岩破坏全过程中的应力与AE特征参数随时间演化规律,分析了AE振铃计数与绝对能量、幅值和持续时间参数之间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声发射信号源特征,并基于AE峰值频率的演化特征分析,给出了弱胶结砂岩临界破坏前兆信息识别方法。研究表明,随着弱胶结砂岩粒度的减小,其峰值强度增加,岩样破坏时表现出的脆性破坏更加明显,AE振铃计数的峰值呈现数量级增加,能量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岩样的自蓄能能力更强,且产生更高的AE幅值及更长的AE持续时间。弱胶结细粒砂岩在线弹性阶段初期最先出现更低频段(10~20 kHz);弱胶结粗粒砂岩在塑性变形阶段AE峰频出现更高频(275~285 kHz),且AE峰频由2个主频段演化为5个;弱胶结中粒砂岩在达到应力峰值前,两个主频段(40~50,145~155 kHz)累积计数最大;AE峰频的更高频、更低频及主频累积计数值等变化特征可以作为鉴别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声发射信号源的判识依据。岩样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时,AE峰值频率表现为由初期的2个主频演化为4个或5个频段,频段增加特征亦可作为不同粒度弱胶结砂岩破坏前兆信息判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声发射 峰值频率 前兆信息 变形破坏
下载PDF
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智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1-1422,共2页
以深部开采底板承压超过5 MPa的特殊条件为研究对象,围绕复杂结构底板隔水层采动破坏及其诱发高承压突水这一核心问题,以大量突水资料为背景,分析了底板突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水岩相互作用、时空分布及规律,总结了底板突水的两类基本模... 以深部开采底板承压超过5 MPa的特殊条件为研究对象,围绕复杂结构底板隔水层采动破坏及其诱发高承压突水这一核心问题,以大量突水资料为背景,分析了底板突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水岩相互作用、时空分布及规律,总结了底板突水的两类基本模式,即完整型底板突水模式和断裂构造型底板突水模式。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及物理模拟等手段,揭示了深部开采条件下底板隔水层的采动破坏规律,即在底板承压超过5 MPa条件下,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受超前应力破坏明显,深度一般在25 m左右;在相同底板隔水层结构和开采条件下,随着水压的升高,底板破坏深度及范围不断增大;工作面底板不同位置的破坏范围具有差异性,从工作面正下方往采空区方向由"倒马鞍形"逐步过渡到"倒梯形"。利用高承压矿井突水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并完成了单一结构、多层组合结构以及断裂结构底板隔水层条件的底板高承压突水模拟试验,揭示了不同底板结构模型突水的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采动引起的底板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呈周期性波动,与工作面推进距离有关。突水通道形成过程中,各参数均表现为较大幅度升高并剧烈波动;通道一旦形成并发生突水时,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均急剧下降,并稳定在某一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底板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信息是较为理想的底板突水监测预报信息源。以典型底板隔水层条件为基础,建立了深部高承压厚隔水层条件下安全开采评价方法以及薄隔水层条件下"底板富水性探查-注浆改造-物探钻探验证-安全开采评价-回采"的决策及实践范例;发现了豫中矿区寒武系石灰岩上段20~30 m层段岩溶不发育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分析了该层段隔水性的地质成因,将寒武系石灰岩上段岩溶不发育段作为隔水层考虑,并成功应用于马陵山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隔水层破坏 高承压水突水模式 前兆信息 模型试验 岩溶 水害防治
下载PDF
突出煤体受载变形破坏声发射行为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舒龙勇 王凯 +3 位作者 张浪 孙中学 郝晋伟 李宏艳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9-597,共9页
采用TAW-2000三轴伺服试验机和Vallen AMSY-6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寺家庄煤矿15号煤的碎裂煤原煤单体试件、糜棱煤型煤单体试件和原煤-型煤组合试件进行单轴载荷作用下变形破坏全过程声发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煤试件表现为弹塑性材... 采用TAW-2000三轴伺服试验机和Vallen AMSY-6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寺家庄煤矿15号煤的碎裂煤原煤单体试件、糜棱煤型煤单体试件和原煤-型煤组合试件进行单轴载荷作用下变形破坏全过程声发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煤试件表现为弹塑性材料特性,以弱面剪切破坏为主,其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表现为弹塑性阶段出现"应力跌落"和"应力回升"现象,振铃计数出现峰值,累计能量曲线出现"台阶式"上升;型煤试件表现为理想塑性材料特性,呈现渐进变形破坏特征,以剪切粉化破坏为主,其峰前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且较低的水平,累计能量增幅不大,失稳破坏的声发射前兆信息特征并不明显;原煤-型煤组合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兼具了原煤试件和型煤试件的特征,其峰值应力介于单体原煤和型煤试件之间,失稳破坏的声发射前兆信息与原煤单体试件类似,但受型煤影响,高幅值振铃数和事件数与原煤单体试件相比明显减少,累计能量曲线呈现"缓台阶式"上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突出煤体 声发射 前兆信息 监测预警
原文传递
等幅循环加载岩石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1 位作者 王逍遥 张子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048,共8页
岩石是一种非均质天然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循环往复加载状态之中,研究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局部化演化规律,为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将循环加载简化为等幅循环和分级等幅循环2种加载条件,开展红砂岩试件的2... 岩石是一种非均质天然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循环往复加载状态之中,研究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局部化演化规律,为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将循环加载简化为等幅循环和分级等幅循环2种加载条件,开展红砂岩试件的2种循环加载方式下的实验研究,采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对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等幅循环加载过程中试件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分析发现:循环加载全过程中,局部化带位移随加卸载应力呈现波动上升变化;相对于加载应力的变化,位移演化存在时间滞后性,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局部化带位移顶点相对于加载应力顶点的滞后时间数值于循环前期呈平稳波动、循环后期呈上升波动;局部化带位移底点相对于卸载应力底点的滞后时间数值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平稳波动。整个循环过程中,当加载或卸载到同一应力水平时,局部化带的位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每次循环过程中的同一应力水平下,卸载过程的位移数值大于加载过程的位移数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局部化带位移存在明显的缓慢演化阶段和加速演化阶段。在试件破坏前,卸载底点处的局部化带位移值明显趋近于加载顶点处的局部化位移值,该局部化带位移演化特征可以作为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试件或结构失稳破坏的一个前兆信息。研究可为循环荷载下的岩土工程材料或结构的失稳破坏提供新的特征力学监测量,即在某一特定应力环境中,当低应力状态的变形量值与相对高应力状态的变形量值都随时间发生增大且低应力对应的变形量值增加速率明显大于高应力对应的变形量值增加速率时,岩土材料或结构将会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幅循环加载 局部化带位移 时间滞后 累积效应 前兆信息
下载PDF
一种冲击地压多参量前兆信息辨识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贾瑞生 孙红梅 +2 位作者 樊建聪 吴春芳 邱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3-1519,共7页
针对冲击地压预警困难这一难题,基于地音监测提出一种新的前兆信息辨识模型及方法。在固定大小的时间窗口内对地音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特征提取,得到11个表征冲击地压灾害前兆的多维特征向量,以实际地音监测数据为训练样本,基于SVM理论... 针对冲击地压预警困难这一难题,基于地音监测提出一种新的前兆信息辨识模型及方法。在固定大小的时间窗口内对地音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特征提取,得到11个表征冲击地压灾害前兆的多维特征向量,以实际地音监测数据为训练样本,基于SVM理论建立冲击地压多参量前兆信息辨识模型;提出一种新的SVM学习方法,用于解决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大规模不平衡数据集训练问题,提高SVM分类准确率及速度。利用地音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的前兆辨识模型进行辨识,准确率达到93.87%。实验分析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可靠,样本辨识速度快,能够满足在线监测要求,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地音监测 冲击地压 前兆信息 灾害辨识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文安5.1级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焦青 刘耀炜 +4 位作者 杨选辉 姚宝树 刘冬英 易志刚 宋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99,共4页
对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 5.1地震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震前的异常特征显示,前兆变化的群体性、配套性和加速性具有强震孕震特征;三马坊、昌平台地温变化在时间上对文安地震有指示意义。另外,通过对文安地震前兆变化的总结,认识到... 对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 5.1地震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震前的异常特征显示,前兆变化的群体性、配套性和加速性具有强震孕震特征;三马坊、昌平台地温变化在时间上对文安地震有指示意义。另外,通过对文安地震前兆变化的总结,认识到综合预报、异常落实、异常跟踪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文安地震 异常特征 孕震信息 短临异常
下载PDF
北京地区地磁变化与震磁前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詹志佳 赵从利 +2 位作者 张洪利 高金田 沈文志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1-76,共6页
1986~1994年北京地区地磁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期间的地磁总强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约为125nT。各临时台的地磁变化及其频谱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在地磁正常变化的背景下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获得了发生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几... 1986~1994年北京地区地磁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期间的地磁总强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约为125nT。各临时台的地磁变化及其频谱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在地磁正常变化的背景下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获得了发生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几个地震的震磁前兆信息。根据地磁前兆异常信息,较好地预报了1993年11月18日ML4.5宝坻地震。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地磁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积极作用与良好前景,但目前尚处于积累资料与试验阶段,今后须要加强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变化 前兆信息 地震预测 北京地区
下载PDF
单轴压缩条件下充填体—砂岩组合体破坏过程及前兆特征声发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奎 宋林 +4 位作者 曾鹏 谢文健 龚囱 伍文凯 刘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6,共7页
分别对砂岩、充填体—砂岩组合体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AE)试验,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AE振铃计数及主频特征,重点对比了组合体试件中砂岩侧、充填体侧所采集到的AE信号差异性,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对峰值应力前组合体试件的AE信号类型... 分别对砂岩、充填体—砂岩组合体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AE)试验,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AE振铃计数及主频特征,重点对比了组合体试件中砂岩侧、充填体侧所采集到的AE信号差异性,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对峰值应力前组合体试件的AE信号类型进行识别,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中不同类型AE信号的时间—应力变化关系及占比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组合体试件的平均单轴抗压强度仅为砂岩试件的38.85%;组合体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振铃计数量整体少于砂岩试件;峰值应力前,组合体试件中砂岩侧AE振铃计数“激增”现象明显;临近破坏前,组合体试件中砂岩类型的声发射信号占比逐渐下降,充填体类型信号的占比逐渐上升,这一现象可作为组合体试件破坏的前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AE) 组合体 BP 神经网络 信号类型 前兆信息
下载PDF
基于岩石微破裂演化崩塌失稳预警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贵 陈世万 +1 位作者 余琪 杨根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3,共8页
采用针对岩体崩塌监测研发的无线微震传感器及声发射监测技术,通过分级蠕变加载的方式模拟岩体崩塌孕育过程渐变自然应力作用,研究了白云岩拉裂型崩塌室内模拟试验过程声信号特征。研究发现:针对微震信号,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 采用针对岩体崩塌监测研发的无线微震传感器及声发射监测技术,通过分级蠕变加载的方式模拟岩体崩塌孕育过程渐变自然应力作用,研究了白云岩拉裂型崩塌室内模拟试验过程声信号特征。研究发现:针对微震信号,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小波相结合的联合去噪方法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信噪比;各分级蠕变加载后,均在加载前期出现大量微震信号,最后一级破坏荷载段微震信号幅值和数量显著增大,临近破坏时微震信号主频降低明显。定义了声发射信号k值(AF/RA)并将其作为张拉破裂和剪切破裂的判据,岩体破坏前5 s内剪切破裂所占比例开始增大,破坏前1 s内突增。对比分析了试验中岩体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变形监测对小尺度岩石加载破坏全过程响应微弱,难以提取有效的破坏前兆信号。研究成果可为发展岩体崩塌突变失稳破坏监测技术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崩塌 微震 声发射 CEEMDAN 小波阈值去噪 前兆信息
下载PDF
形变、应变前兆的综合判定与追踪分析(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翼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36-147,共12页
大量事实业已阐明形变、应变类前兆的存在,但也同时确认其形态千差万别。笔者从统一物理机制着手,利用正反演计算,阐明孕震体存在情况下,各类形变、应变前兆应有的标准形态及时空配套特征,对比观测事实,讨论其真实性与普适性;确认前兆... 大量事实业已阐明形变、应变类前兆的存在,但也同时确认其形态千差万别。笔者从统一物理机制着手,利用正反演计算,阐明孕震体存在情况下,各类形变、应变前兆应有的标准形态及时空配套特征,对比观测事实,讨论其真实性与普适性;确认前兆阶段性;揭示临近地震时,其由无序向有序的演化;为尽早发现异常,进行信息合成以求信息增益,异常信度C值法及信息流合成法可提取因准同步群体异常而放大的信息;充分利用数据,除直接从观测中得到信息外,有效地开发了由南北、东西两向组合中获取的震源区膨胀、剪切,各向异性因子,及由频谱分析获得的震前主频异常及功率谱发育。最后,认为通过3次攻关,已奠定形变、应变类前兆进行地震物理预报的基础。若于孕震体出现后,进行现场加密监测,追踪判识其成熟程度,可望临震预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 应变 前兆信息 配套 有序 组合 谱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