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时间变化与污染特征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雅琴 高会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2003年12月—2005年3月青岛八关山观测资料,分析大气中O3、NOX和CO浓度时间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探讨O3及其主要前体物NOX、CO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岛NO2日平均浓度年超标率为25%;受光化学反应及大气运动等影响,... 利用2003年12月—2005年3月青岛八关山观测资料,分析大气中O3、NOX和CO浓度时间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探讨O3及其主要前体物NOX、CO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岛NO2日平均浓度年超标率为25%;受光化学反应及大气运动等影响,NOX与CO浓度为冬季高、夏季低,O3与之相反;NOX与CO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日间高于夜间;O3浓度峰值出现于午后(滞后于NOX约5 h),阴雨天夜间浓度出现回升。经滞后相关分析,NOX对O3浓度变化的累积效应作用时间为5—6 h;O3与NO、NO2浓度比值可较明显地验证出辐射强度与尾气排放对青岛及其他地区污染特征的影响。青岛CO与NOX比值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维持在10.0左右,可用于定性估计其大气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气污染 臭氧 前体物 时间变化 滞后相关分析 污染特征 青岛
下载PDF
花岗岩灾变声发射信号多参量耦合分析及主破裂前兆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艳博 梁鹏 +3 位作者 田宝柱 姚旭龙 孙林 刘祥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48-2258,共11页
通过开展花岗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提取花岗岩破裂过程声发射信号的能量、主频和主频幅值,分析花岗岩破裂过程中3种耦合关系:破裂尺度和能量、能量和主频幅值、能量和主频的关系。以能量为媒介,探讨破裂尺度和声发射信号特征(能量、幅... 通过开展花岗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提取花岗岩破裂过程声发射信号的能量、主频和主频幅值,分析花岗岩破裂过程中3种耦合关系:破裂尺度和能量、能量和主频幅值、能量和主频的关系。以能量为媒介,探讨破裂尺度和声发射信号特征(能量、幅值和主频)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花岗岩破裂过程中不同破裂尺度对应声发射信号的演化规律,探索岩石破裂的声发射前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裂过程中存在4种模式声发射信号:低频高幅值、低频低幅值、中频低幅值和高频低幅值。花岗岩破裂过程中大尺度破裂声发射表现为低主频、高幅值和高能量的特征,对应低频高幅值声发射信号;小尺度破裂表现为低幅值和低能量,低、中和高主频共存的声发射特征,对应低频低幅值、中频低幅值和高频低幅值3种模式声发射信号。中、高频低幅值和低频高幅值3种模式声发射信号,适合作为花岗岩破裂预测的主要信号源,前兆特征表现为:中、高频低幅值信号逐渐消失,低频高幅值信号出现,即出现中、高频低幅值信号平静,而低频高幅值信号不平静的现象。高频低幅值和低频高幅值信号的前兆响应系数为0.2,中频低幅值信号前兆响应系数为0.14,相比中频低幅值信号,高频低幅值和低频高幅值信号的前兆响应时间早,前兆响应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主频 破裂尺度 前兆特征
原文传递
煤与瓦斯突出动态前兆的非线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凯 王轶波 卢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基于混沌和分形理论,分析了描述煤与瓦斯突出动态前兆非线性特征的方法和指标.针对重要突出前兆之一——采掘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动态时间序列(简称Q序列),计算分析了其最大Lyapunov指数,二阶Renyi熵和关联维,证明Q序列具有混沌-... 基于混沌和分形理论,分析了描述煤与瓦斯突出动态前兆非线性特征的方法和指标.针对重要突出前兆之一——采掘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动态时间序列(简称Q序列),计算分析了其最大Lyapunov指数,二阶Renyi熵和关联维,证明Q序列具有混沌-分形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工作面有突出危险状态与无突出危险状态相比,其Q序列的多重分维谱Dq表现出明显的差异,Dq-q曲线由负q区向正q区过渡时在q=0附近区域明显变陡,而无突出危险时段Dq-q曲线过渡较平缓,从而说明有突出危险时煤岩瓦斯动力系统的变化更为复杂.研究结果可望为突出危险性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动态前兆 瓦斯涌出 时间序列 非线性特征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能量分析的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唐巨鹏 郝娜 +1 位作者 潘一山 孙胜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2,共12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严重的动力灾害,其突出机制不清制约了灾害预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声发射监测技术,以阜新孙家湾突出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真三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装置,结合DS5系列全信息声发射信号分...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严重的动力灾害,其突出机制不清制约了灾害预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声发射监测技术,以阜新孙家湾突出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真三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装置,结合DS5系列全信息声发射信号分析测试系统,开展深部矿井不同埋深下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分析煤与瓦斯突出能量演化过程,建立声发射参数特征与煤与瓦斯突出前兆信息关系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经历了孕育前期、孕育后期、激发–发展和终止4个阶段,突出过程中声发射能量信号经历了"平稳→升高→峰值"的演化过程,表明煤与瓦斯突出是一个煤体破坏和能量积累的力学过程。(2)在突出孕育前期AE能量处于较低水平,累计AE能量上升平稳,低能级频次占主导地位,突出危险性较弱;孕育后期AE能量大幅度增加,累计AE能量上升加快,高能级频次占主导地位,突出危险性较强。突出孕育不同时期AE能量信号的差异性可作为突出前兆信息,用于实时监测煤岩内部破裂动态变化情况,对突出预测、预警具有指导意义。(3)从声发射能量角度定义了反映煤与瓦斯突出孕育阶段危险性强弱的量化指标,为深部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预测预警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开采 煤与瓦斯突出 能量演化 声发射信号 前兆特征
原文传递
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异常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范雪芳 张磊 +1 位作者 李自红 陶京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氢气作为1种灵敏的指标能够指示断裂活动过程。文中基于长期全时段的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观测资料,根据测量值的分布范围对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氢浓度映震评估,认为氢浓度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异常判定指标。并... 氢气作为1种灵敏的指标能够指示断裂活动过程。文中基于长期全时段的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观测资料,根据测量值的分布范围对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氢浓度映震评估,认为氢浓度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异常判定指标。并结合氢浓度异常特征对测点周围350km范围内的有感地震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在河南太康分别发生M_S4.6和M_S4.1地震前1周左右震中距330km的山西夏县土壤高精度氢浓度观测到的相似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表现为"突升—转折下降—地震—恢复背景值",变化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20多倍。认为断层氢浓度异常变化与地震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在同一地点发生的2次相似地震,断层氢浓度出现相似变化,异常重现性好。高精度断层氢浓度观测是短临预报的1种有效手段,可为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短临跟踪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氢气 地震前兆 异常特征 映震效能 重现性
下载PDF
煤矿冲击地压与断层构造失稳的多物理场互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宏伟 王晴 +2 位作者 石瑞明 姜耀东 田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2-790,共29页
煤矿冲击地压与断层构造失稳的多物理场互馈机制研究对于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人类采掘活动使得在地壳运动等强挤压过程中形成的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受到扰动,结构面的活化和失稳将释放大量在构... 煤矿冲击地压与断层构造失稳的多物理场互馈机制研究对于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人类采掘活动使得在地壳运动等强挤压过程中形成的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受到扰动,结构面的活化和失稳将释放大量在构造成型期间所积聚的弹性应变能,进而极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从断层构造成因、地质赋存状态和高水平原岩应力环境的角度介绍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环境特征,总结了与断层构造相关的冲击地压发生模式,凝练了开采扰动下断层滑移失稳的力学机理和断层构造失稳诱冲的多物理场前兆特征等2个关键科学问题,建立了考虑工作面开采影响的断层结构力学模型和厚层顶板赋存的物理模型,推导了断层面上下盘相对滑动位移计算的逐点积分方法,提出了可表征断层滑动摩擦与能量释放相关性的断层结构势能的概念,分析了开采扰动下断层面位移场、应力场和能量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系统阐述了断层构造的失稳特点和诱冲力学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工作面开采条件下断层区域位移场表现为由局部静态滑移突然向整体剧烈滑动转变的非线性动态演化过程,并伴随着断层面上下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出现由缓慢滑动突然变化为急剧滑移的失稳现象,断层面最大位移也由断层顶部突然转移至断层中部靠近煤层的区域,对工作面造成极大冲击破坏。随着煤层的逐步开采,断层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在同步演化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分化的现象,表现出正应力增加而剪应力降低或剪应力增加而正应力降低的特征。断层结构面和上覆厚层顶板的交界区域在上覆岩层下沉和侧向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最大滑动静摩擦向滑动失稳摩擦的动态转换过程,位移场的缓急突变和应力场的正剪分化现象均出现在该转换期间,而最大位移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断层构造 多物理场 开采扰动 前兆特征
下载PDF
中国热浪前期信号及其模式预报 被引量:17
7
作者 丁婷 钱维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2-1486,共15页
在中国1979—2008年发生的87场区域干热浪事件中有83场区域干热浪事件可以在250hPa层高度扰动场上追踪到前期信号.高度扰动信号的移动方向可分为低纬向西和中纬向东传播的两类,前期信号平均出现的时间为7天.中国南方热浪的前期信号,一部... 在中国1979—2008年发生的87场区域干热浪事件中有83场区域干热浪事件可以在250hPa层高度扰动场上追踪到前期信号.高度扰动信号的移动方向可分为低纬向西和中纬向东传播的两类,前期信号平均出现的时间为7天.中国南方热浪的前期信号,一部分(19%)来自低纬西北太平洋,平均提前4.6天,而大部分(81%)的前期信号来自欧洲和中国西北地区,可提前2—15天,这些信号沿中纬度自西向东移动到达100°E—110°E和40°N附近地区.中心位置发生在北方的区域干热浪事件,前期扰动信号都来自欧亚中高纬度.统计得到,250hPa层的高度扰动达到120gpm与地面出现区域干热浪相对应的次数占41%.降低区域干热浪的定义标准,高度扰动作为前期信号的正确率会得到提高.在分析2003年中国夏季江南—华南大范围持续热浪事件的基础上,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模式产品,对这次热浪500hPa高度场做物理分解,结果发现模式对高度扰动的预报具有提前1—7天的预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高度扰动 前期信号 传播 统计特征 模式预报
下载PDF
承德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陆倩 唐丽彬 +2 位作者 田静 付娇 周士茹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年第6期77-83,共7页
采用2014—2016年承德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的数据,对承德市O3、NO2、CO浓度和气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承德市O3污染天数及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O3-8 h月平均浓度呈现夏季高而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与其呈现一致的... 采用2014—2016年承德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的数据,对承德市O3、NO2、CO浓度和气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承德市O3污染天数及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O3-8 h月平均浓度呈现夏季高而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与其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前体物NO2和CO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冬季高而夏季低的特征;O3浓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午后浓度升高而夜间浓度下降,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一致,NO2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CO呈三峰型分布,总体表现为中午浓度最高;O3-8 h、NO2、CO浓度和气温总体均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O3-8 h浓度与其前体物NO2和CO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有利于承德市出现O3污染天气的气象要素为太阳总辐射辐照度900~1000 W/m2,日最高气温大于30℃,无降水产生,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20%和50%~60%,受偏南风或西南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 前体物浓度 分布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Implications for rock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nd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from rock acoustic experiments 被引量:14
9
作者 Longjun Dong Yongchao Chen +1 位作者 Daoyuan Sun Yiha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789-798,共10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nd the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are very cruci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qual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 ins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nd the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are very cruci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qual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nd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through wave velocity in rock acoustic emission(AE)experiments.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e velocity variation exhibits obvious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in 0%–20%and 60%–90%of peak strength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stress-induced microcrack types.The amplitude of wave velocity variation is related to the azimuth and posi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path,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wave velocity variations.Furthermore,the experimen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AE event rate and wave velocity show quiet and stable variations in the elastic stage of rock samples,while they present a trend of active and unstable variations in the plastic stage.It implies that both the AE event rate and wave velocity are effective monitoring parameters for rock instability.The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ve velocity variation and AE event rate are beneficial compl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rock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nd determining the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which provides a new analysis method for stability monitoring in practical rock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ursor characteristics Wave velocity Acoustic emission ANISOTROPIC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事件时–空维度聚类分析的煤体损伤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志博 李树杰 +2 位作者 王恩元 刘夏楠 张英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338-3347,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煤体损伤演化过程,挖掘破坏前兆特征,运用声发射定位技术对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原煤试样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表征,并基于k-means算法提出时–空维度聚类分析方法,对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卸... 为了深入研究煤体损伤演化过程,挖掘破坏前兆特征,运用声发射定位技术对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原煤试样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表征,并基于k-means算法提出时–空维度聚类分析方法,对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样产生的声发射事件可以分为短键类、中键类和长键类3类。短键类声发射事件描述局部损伤过程,存在明显的时–空迁移特征;中键类声发射事件反映整体损伤过程,其时–空分布图像中存在明显的声发射事件"空白区";长键类声发射事件代表随机损伤过程,其时–空分布相对孤立。其中,中键类声发射事件与煤样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最高:声发射事件"空白区"显著缩小、能量释放明显升高,可以作为煤样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事件 聚类分析 循环加卸载 损伤演化 前兆特征
原文传递
花岗岩破裂全过程声发射时频域信号特征及前兆识别信息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创业 常新科 刘沂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9,共8页
为寻求岩石临界破坏判据和前兆特征,在花岗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中的声发射时频域信号信息,结合频谱分析理论提取了波形信号的主频值,将时频域各特征参数联合起来,共同分析其变化特征及破裂前兆识别... 为寻求岩石临界破坏判据和前兆特征,在花岗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中的声发射时频域信号信息,结合频谱分析理论提取了波形信号的主频值,将时频域各特征参数联合起来,共同分析其变化特征及破裂前兆识别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率在高应力阶段之前,表现为以高、低值交替出现,到高应力阶段后,以中、高值交替出现;累积事件数表现为随荷载的增加快速上升,在极高应力时突然转为平缓;能率及累积能量随岩石加载过程可分为2段“活跃期”和1段“缓慢释放期”;主频分为1#—5#的5个频段,其中2#频段对应岩石破裂过程中最主要的破裂模式,3#,4#,5#频段属于高频段,1#频段属于低频段,高、低频段分别对应微小裂纹的萌生和微小裂纹闭合形成大裂隙;声发射时频域各参数均有较好的前兆识别特征,破裂前兆时间响应顺序为:主频最早,事件率、能率及累积能量次之,累积事件数最晚。研究成果可为声发射技术运用于实际岩土工程中监测预防煤岩复合动力灾害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时频域 单轴压缩试验 前兆特征
下载PDF
文安5.1级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焦青 刘耀炜 +4 位作者 杨选辉 姚宝树 刘冬英 易志刚 宋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99,共4页
对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 5.1地震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震前的异常特征显示,前兆变化的群体性、配套性和加速性具有强震孕震特征;三马坊、昌平台地温变化在时间上对文安地震有指示意义。另外,通过对文安地震前兆变化的总结,认识到... 对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 5.1地震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震前的异常特征显示,前兆变化的群体性、配套性和加速性具有强震孕震特征;三马坊、昌平台地温变化在时间上对文安地震有指示意义。另外,通过对文安地震前兆变化的总结,认识到综合预报、异常落实、异常跟踪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文安地震 异常特征 孕震信息 短临异常
下载PDF
2017年9月16日新疆库车M_S5.7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娜 向阳 +1 位作者 朱成英 许秋龙 《内陆地震》 2019年第1期41-52,共12页
利用形态分析法,对2017年09月16日库车M_S5.7地震前震中400 km范围内形变和流体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取震前异常,总结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库车地震发生前,共有7项形变和流体的资料出现中短期及短临异常;钻孔应变异常特征表现... 利用形态分析法,对2017年09月16日库车M_S5.7地震前震中400 km范围内形变和流体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取震前异常,总结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库车地震发生前,共有7项形变和流体的资料出现中短期及短临异常;钻孔应变异常特征表现为压缩―拉张变化、压缩速率变快、周期性台阶变化;流体异常特征表现为水位阶升和气体高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MS5.7地震 地震前兆 异常特征
下载PDF
煤岩三轴卸围压破坏声发射本征频谱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永杰 马德鹏 周岩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2-1008,共7页
对煤、砂岩在不同围压及不同卸围压速率下的三轴卸围压声发射试验中所采集到的波形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及FFT变换,探讨波形信号的能量、频谱特征及岩样卸荷破坏前兆。结果表明:煤、砂岩波形信号在0~625 kHz这一频带中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 对煤、砂岩在不同围压及不同卸围压速率下的三轴卸围压声发射试验中所采集到的波形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及FFT变换,探讨波形信号的能量、频谱特征及岩样卸荷破坏前兆。结果表明:煤、砂岩波形信号在0~625 kHz这一频带中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93.04%,90.07%,频率大于625 kHz的高频部分所占能量很少,表明煤、砂岩的声发射信号能量虽然在频域上分布范围较大,但主要集中在较低的频段区间;不同岩样声发射波形信号的最大主频值波动性较大,而最小主频值变化不大,说明岩样在试验过程中,其内部小裂纹的形成具有随机特点,而大尺度的破裂则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卸围压破裂前兆方面,声发射波形信号主频值在岩样宏观破裂之前会产生突变,出现极高(煤岩120 kHz、砂岩160 kHz)及极低(0 kHz)的频率值,主频出现突变,这一现象可作为岩样宏观破裂产生的前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围压 声发射 频谱特征 前兆特征 小波包
原文传递
基于地音监测技术的多类型冲击地压前兆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闯 王元杰 +3 位作者 陈法兵 李岩 夏永学 刘宁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
针对煤矿多类型冲击地压地音监测预警问题,基于冲击地压启动理论和现场地音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冲击地压的失稳启动机制,得出冲击地压发生前煤岩体应力变化主要分为持续加载型、动静加载型和循环加卸载型3种;结合实验室煤岩体全应力... 针对煤矿多类型冲击地压地音监测预警问题,基于冲击地压启动理论和现场地音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冲击地压的失稳启动机制,得出冲击地压发生前煤岩体应力变化主要分为持续加载型、动静加载型和循环加卸载型3种;结合实验室煤岩体全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监测数据,对煤岩体试件破坏前发生3种类型应力变化的地音前兆特征进行了细化研究,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3种不同类型冲击地压失稳破坏前地音活动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场冲击地压发生前地音活动演化规律与实验室煤岩体试件破坏前地音前兆特征具有一致性。因此,基于地音监测技术的多类型冲击地压前兆特征研究可以对相应类型冲击地压灾害的防控实现不同程度的指导作用,为煤矿现场防控冲击地压灾害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失稳启动机制 前兆特征 地音监测技术
下载PDF
形变、应变前兆的综合判定与追踪分析(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翼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36-147,共12页
大量事实业已阐明形变、应变类前兆的存在,但也同时确认其形态千差万别。笔者从统一物理机制着手,利用正反演计算,阐明孕震体存在情况下,各类形变、应变前兆应有的标准形态及时空配套特征,对比观测事实,讨论其真实性与普适性;确认前兆... 大量事实业已阐明形变、应变类前兆的存在,但也同时确认其形态千差万别。笔者从统一物理机制着手,利用正反演计算,阐明孕震体存在情况下,各类形变、应变前兆应有的标准形态及时空配套特征,对比观测事实,讨论其真实性与普适性;确认前兆阶段性;揭示临近地震时,其由无序向有序的演化;为尽早发现异常,进行信息合成以求信息增益,异常信度C值法及信息流合成法可提取因准同步群体异常而放大的信息;充分利用数据,除直接从观测中得到信息外,有效地开发了由南北、东西两向组合中获取的震源区膨胀、剪切,各向异性因子,及由频谱分析获得的震前主频异常及功率谱发育。最后,认为通过3次攻关,已奠定形变、应变类前兆进行地震物理预报的基础。若于孕震体出现后,进行现场加密监测,追踪判识其成熟程度,可望临震预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 应变 前兆信息 配套 有序 组合 谱分析
下载PDF
急倾斜深埋巨厚煤层掘巷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其灾害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来兴平 贾冲 +6 位作者 胥海东 崔峰 刘旭东 王昊 陆长亮 张随林 何仕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50,共14页
随着冲击地压矿井逐渐向深开采,其巷道掘进伴随的冲击显现愈发强烈。针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冲击地压有效防治问题,以新疆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矿井为例,运用微震监测对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时空前兆特征加以分析。结合巷道掘进的应力与能量... 随着冲击地压矿井逐渐向深开采,其巷道掘进伴随的冲击显现愈发强烈。针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冲击地压有效防治问题,以新疆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矿井为例,运用微震监测对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时空前兆特征加以分析。结合巷道掘进的应力与能量变化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提出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策略,并完成现场工程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发生前第2~5天出现微震总能量极低值,或存在至少4 d的能量潜伏期;冲击地压发生前5 d普遍存在3 d以上的最大能量占比高频波动期。冲击地压发生前存在明显缺震现象,发生位置集中分布在距离掘进工作面较近的微震能量极小值区间范围内,或位于微震能量极值区间附近的微震频次极小值区间范围内,且冲击地压事件位于冲击变形能指数较高区域。急倾斜巨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坚硬覆岩结构不易破断,使得巷道掘进存在上水平采空区两侧“双翼型”应力集中,掘进工作面前方与巷道底部受顶底板岩层相互挤压的应力集中分布且能量积聚显著,随着巷道掘进深度增加其应力集中与能量积聚进一步增强,容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综合分析形成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的工作面爆破卸压、巷道钻孔卸压与补强支护、复杂区域架蓬的冲击地压防治策略。结合冲击地压时空前兆异常为及时加强卸压力度提供时机。通过工作面与巷道卸压使得掘进期间未发生单日累计1×105 J以上微震能量,在对支护优化调整与复杂区域重点防护后,巷道掘进日均微震能量降至2.2 kJ,其1 kJ以上微震事件占比下降且巷道断面整体平整。研究结果为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安全掘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巷道掘进 冲击地压 前兆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1965年烂泥沟滑坡前兆、高速远程运动及后期演化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文宝萍 王凡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80,共9页
烂泥沟滑坡是我国最著名的巨型高速远程滑坡之一。1965年烂泥沟滑坡活动造成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单体滑坡灾害。此后,1991年和2007年滑坡又经历2次较大规模活动。然而,对于1965年烂泥沟滑坡前兆和2个序次活动的成生关系、此后滑坡活动特征... 烂泥沟滑坡是我国最著名的巨型高速远程滑坡之一。1965年烂泥沟滑坡活动造成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单体滑坡灾害。此后,1991年和2007年滑坡又经历2次较大规模活动。然而,对于1965年烂泥沟滑坡前兆和2个序次活动的成生关系、此后滑坡活动特征,尚无定论;对滑坡现今状态尚不清楚。本文基于多时相、多源遥感卫星影像及近期无人机测量和现场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965年滑坡前,滑源区北侧山体表开裂明显;1965年11月22日、23日2次滑动为北、南两侧山体分别滑动;其成生关系是:北侧山体沿倾向坡外结构面高位剪出,高速冲向南侧山坡,受其冲击,南侧山体次日沿倾向坡外结构面高位、高速滑出,第一序次滑动规模远大于第二序次;高速运动的部分滑坡碎屑流从流通区北侧山坡飞跃通过、且铲刮冲击强烈,滑坡碎屑流最远运动至烂泥沟与普福河交汇处向东2.8 km;1991年滑坡滑源区紧邻1965年北侧滑坡滑源区的西侧边界,滑坡碎屑流终止于沟道中段;2007年滑坡滑源区位于1991年滑坡滑源区上部,滑坡碎屑流运动距离略小于1991滑坡碎屑流。目前,滑源区西北侧、西南侧山坡上地表开裂明显,西北侧山坡上其中一条裂缝扩展速率约16.7 m/a,西南侧山坡上裂缝扩展迹象不明显。因此,西北侧山坡显示再次滑动之势,须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遥感影像 前兆 成生关系 活动特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瓦斯与应力作用下煤体红外辐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一举 郝天轩 +3 位作者 刘静 李帆 赵立桢 王泽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4-605,共12页
为探索瓦斯与应力作用下煤体红外辐射响应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岩破裂温度变化检测实验系统,以平煤十一矿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不同瓦斯压力下力学性质和红外辐射特性,并对差分最高辐射温度ΔTMIR、累计差分温度ΣΔTMIR、... 为探索瓦斯与应力作用下煤体红外辐射响应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岩破裂温度变化检测实验系统,以平煤十一矿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不同瓦斯压力下力学性质和红外辐射特性,并对差分最高辐射温度ΔTMIR、累计差分温度ΣΔTMIR、热像演化等在不同瓦斯压力下的时变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试样破坏形态从单斜面剪切破坏向剪张性失稳破坏转变,破坏发展明显增强;试样的峰值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峰值应变表现为先增加后快速降低;不同瓦斯压力下,试样整体上表现出增温趋势,低瓦斯压力(0~0.4 MPa)条件下临破裂前出现升温前兆,而高瓦斯压力(0.6,0.8 MPa)则表现为降温前兆;试样加载过程中出现低温异常条带和高温异常区域,且与宏观裂纹走向及位置一致;并揭示了瓦斯影响下煤岩红外辐射的响应机制:热弹效应、摩擦热效应、瓦斯膨胀吸热效应及吸附瓦斯解吸吸热效应,不同加载阶段热效应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解释了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温度异常变化的原因,明确了不同瓦斯压力下的红外预警前兆特征,可以根据矿井瓦斯压力的大小有针对性进行灾害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含瓦斯煤 瓦斯压力 前兆特征 预测预警
原文传递
深埋隧洞强岩爆微震活动特征分析及多元信息预警
20
作者 黄志平 黄紫怡 +2 位作者 于群 朱志威 陈俊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1,共8页
岩爆的监测和预警一直是岩石工程领域的挑战,如何有效预测和动态防治岩爆灾害已成为深部地下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岩爆高风险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学原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基于微震时、空、强分布... 岩爆的监测和预警一直是岩石工程领域的挑战,如何有效预测和动态防治岩爆灾害已成为深部地下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岩爆高风险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学原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基于微震时、空、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揭示岩爆孕育发展过程中各震源参数的演化特征及规律.微震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卸荷下的微震时空活动是由空间分散无序向集中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震源参数如微震事件密度、能量密度、视体积、能量指数及b值随时间突增或骤降等异常变化可视为岩爆征兆响应的预警指标.基于震源参数的时空演化特征,提出深埋隧洞岩爆多元信息预警方法和预警流程,该方法可为深部隧道工程的岩爆监测预警和顺利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微震活动 震源参数 前兆特征 多元信息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