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36
1
作者 孔锋 史培军 +3 位作者 方建 吕丽莉 方佳毅 郭建平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已引起学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不同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既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减轻暴雨灾害风险对策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极端降水的定义...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已引起学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不同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既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减轻暴雨灾害风险对策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极端降水的定义、阈值界定、诊断方法、时空格局变化和其影响因素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对极端降水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阈值界定和诊断统计方法的特点,并从全球-大洲-区域三个尺度对极端降水的时空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的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两方面,重点总结了目前在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提出从全球变暖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机制定量分析、多尺度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成因对比、城市化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及利用高精度气候模式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模拟分析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影响要素 时空格局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气温、降水极值分区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5
2
作者 黄琰 封国林 董文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增加。深入了解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和降水极值的特征,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指导意义。文中用百分位阈值求算变量极值的概率密度值,从...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增加。深入了解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和降水极值的特征,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指导意义。文中用百分位阈值求算变量极值的概率密度值,从极值概率角度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合并站点,根据方差稳定性特征和变量最概然值的均值确定划分区域个数和对区域编号。从各区挑选与同区站点相似系数最大的代表站,分析其极值概率分布时空变化特征,以此研究中国极端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可知气温极小值在除夏季外的其他三季,极大值在冬季,日总降水量在冬、春季,其极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它们气候年均值的分布相似;极值分区形式与地形和纬度的相关性较大:春、冬季的纬度、海拔高度分别对分区影响较大;其他两季两者都有较大影响;极大、极小值分区分别受海拔高度、纬度影响较大。由气温、降水的概率密度曲线、方差及偏度系数可知春、秋季易发生极端高、低温事件;中国北方地区春、冬季分别易发生极端高、低温事件,夏季东南部地区易发生较严重的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对比1960 1990年和1978 2008年这两个气候态下的极值特征,发现近30年冬季增温最明显;秋季和夏季降水明显增加。全年极端低温的极端性和发牛概率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冬季;秋、冬季的极端高温有所增加。极端降水的极端值和发生概率分别在四季和冬季有所增加。最后在易频发严重极端高、低温及降水事件的季节和地区给出了防灾减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概率分布 百分位阈值 系统聚类法
下载PDF
1961—2017年青藏高原极端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马伟东 刘峰贵 +3 位作者 周强 陈琼 刘飞 陈永萍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9-3050,共12页
基于青藏高原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定极端降水阈值,计算极端降水指数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区域气候变化预测及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61-2017年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表现出上升趋势,... 基于青藏高原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定极端降水阈值,计算极端降水指数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区域气候变化预测及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61-2017年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表现出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8.06 mm/10 a,多年平均降水量达472.36 mm。78个站点的年降水量倾向率最小值为-25.46 mm/10 a,最大值为43.02 mm/10 a,有15.38%的站点降水在下降,较为集中地分布在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其余84.62%的站点降水量在上升。(2)青藏高原各站点极端降水阈值的平均值为23.11 mm,取值范围为7.84~51.90 mm。高值中心出现在横断山区的贡山和木里,低值中心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及昆仑山北翼区。(3)青藏高原各站点的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极端降水强度虽然也在上升但趋势并不明显,表明青藏高原极端降水量的上升并非是极端降水的强度引起的,而是由极端降水频次的上升引起的。柴达木盆地的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虽然并没有表现出高值水平,但该地区的极端降水贡献率却表现出较高水平,表明该区域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是降水往往以极端降水的形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 阈值
原文传递
区域极端降水事件阈值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罗梦森 熊世为 梁宇飞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4,共6页
根据南京站195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2种传统的百分位法以及3种正态变换方法,探讨了确定区域极端降水事件阈值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的实际概率分布是一种明显的偏态分布,而传统的百分位法是在假设降水量遵从均匀分布条... 根据南京站195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2种传统的百分位法以及3种正态变换方法,探讨了确定区域极端降水事件阈值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的实际概率分布是一种明显的偏态分布,而传统的百分位法是在假设降水量遵从均匀分布条件下进行的,计算结果的稳定性较差。正态变换的3种方法是在降水量实际概率分布下采用百分位法计算阈值的,结果稳定性较好。其中以方法 4效果最佳。为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将研究时段按降水量变化的不同趋势分为几个气候阶段分别计算阈值。或者采用滑动气候阶段处理整个研究时段,并以各个滑动气候阶段阈值的平均值作为整个研究时段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阈值 百分统法
下载PDF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降雨诱发滑坡临界值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素有"雨城"之称。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且有群发性、浅层、规模小、降雨诱发的特点。作者分析了雨城区大量历史滑坡和降雨量数据,结合雨城区滑坡发育特点,选择3日(72h)内发生2个以上滑坡...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素有"雨城"之称。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且有群发性、浅层、规模小、降雨诱发的特点。作者分析了雨城区大量历史滑坡和降雨量数据,结合雨城区滑坡发育特点,选择3日(72h)内发生2个以上滑坡的点作为统计分析样本,进行不同阶段降雨量耦合关系分析,应用滑坡前3日累计降雨量与3日前15日累计降雨量,建立了滑坡发生与降雨量的统计关系:在雨城区,当前期无降雨、3日累计降雨量达到70mm时,将有滑坡发生;15日累计降雨量达到339mm时,也将可能出现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市雨城区 滑坡 降雨 临界值
下载PDF
降水—植被耦合关系及其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许炯心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5,共9页
降水、植被与侵蚀过程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地表过程领域中重要的科学问题,迄今未能完全解决。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大量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森林覆盖率和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非线性变化。发现了森林覆盖率随年降水变化过程中的临界... 降水、植被与侵蚀过程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地表过程领域中重要的科学问题,迄今未能完全解决。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大量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森林覆盖率和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非线性变化。发现了森林覆盖率随年降水变化过程中的临界点,即当年降水小于450mm时,森林覆盖率很小且基本上不随年降水而变化;当年降水大于450mm以后,森林覆盖率随年降水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同时还发现,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变化过程也存在着两个临界点。当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降雨侵蚀力很小且基本上不随年降水而变化;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时,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年降水量大于530mm以后,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增大的速率进一步加大。从分析与上述各临界点相联系的植被抗蚀力和降雨侵蚀力的对比关系入手,解释了黄土高原地区侵蚀强度随年降水变化的非线性图形,即随年降水的增大,侵蚀强度先是增大并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小。并讨论了上述各个临界点对于黄土高原侵蚀治理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植被 降水 地貌临界值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党张利 张京朋 +3 位作者 曲宗希 赵慧 张北斗 张文煜 《干旱气象》 201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7~2010年夏季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对半干旱区降水前和非降水过程的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汽含量达到2.20 cm可以作为半干旱区降水预报的阈值。...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7~2010年夏季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对半干旱区降水前和非降水过程的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汽含量达到2.20 cm可以作为半干旱区降水预报的阈值。水汽含量随时间变化比较平缓,变率约为0.06 cm/h,且降水前24 h内水汽含量均〉2.20 cm;或者水汽含量开始较小,但降水前水汽含量随时间出现拐点,之后变率开始增加,可达0.19 cm/h以上,进而使水汽含量〉2.20 cm。这2种情况均可预报可能有降水产生;(2)云液态水含量达到0.20 mm可以作为降水预报的阈值,且降水前云液态水含量随时间变化出现拐点,之后变率开始增加,可以预报1 h后可能有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水汽含量 云液态水含量 降水阈值
下载PDF
北京地区强降水极端气候事件阈值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庆祥 黄嘉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5,共6页
根据北京地区1951~200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排序法、插值法、正态变换法、平方根变换法和立方根变换法等5种计算阈值的方法,对强降水极端气候事件阈值的确定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日降水量百分位阈值的方法,在5种计算阈值... 根据北京地区1951~200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排序法、插值法、正态变换法、平方根变换法和立方根变换法等5种计算阈值的方法,对强降水极端气候事件阈值的确定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日降水量百分位阈值的方法,在5种计算阈值的方法中,平方根变换方法得到最好的效果。在阈值确定的样本中,可以使用30年滑动气候阶段的样本得到的阈值平均值,作为极端气候事件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降水量 极端气候事件 阈值 北京
下载PDF
西南地区不同地质灾害影响区的降水阈值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石兴琼 肖天贵 +1 位作者 房玉洁 黄骏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根据1961~2010年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重大地质灾害资料和全国重大地质灾害年鉴资料统计不同地质灾害(滑坡、坍塌、泥石流)事例,确定其影响区域。利用西南地区77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阈值的定义... 根据1961~2010年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重大地质灾害资料和全国重大地质灾害年鉴资料统计不同地质灾害(滑坡、坍塌、泥石流)事例,确定其影响区域。利用西南地区77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阈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运用线性回归法研究西南地区各灾害影响区的降水阈值。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1961~2010年西南地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密集成群、成片或成带的规律,有明显的稀疏区和密集区;且主要发生在6~9月,其中7月份发生最多,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西南地区不同区域内诱发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降水阈值存在差异。西南地区的重大滑坡灾害主要是持续性强降雨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诱发因子 降水阈值
下载PDF
基于SCS模型和新安江模型的雨量预警指标综合动态阈值对比 被引量:23
10
作者 俞彦 张行南 +2 位作者 张鹏 彭海波 方园皓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3,51,共7页
为了解决下垫面条件复杂性和前期影响雨量不确定性给小流域山洪预警带来的难题,选取广东省罗定市太平镇太北村和罗镜镇大平岗村两个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位流量关系和致灾水位插值得到致灾流量,由致灾流量通过三角汇流曲线反推得... 为了解决下垫面条件复杂性和前期影响雨量不确定性给小流域山洪预警带来的难题,选取广东省罗定市太平镇太北村和罗镜镇大平岗村两个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位流量关系和致灾水位插值得到致灾流量,由致灾流量通过三角汇流曲线反推得到临界产流量,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的因素,分别通过SCS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反推得到动态临界雨量,并与广东省用国家新技术方法算出的临界雨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在临界雨量的计算上均满足预警要求,但基于新安江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偏安全,在山洪预警中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预警 降雨预警 降雨阈值 三角汇流曲线 SCS模型 新安江模型
下载PDF
吉林省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董伟 刘海峰 朱玉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5,共7页
利用吉林省4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定义极端事件阈值的方法,对吉林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中5%的降水日数贡献了该季度25%~30%的... 利用吉林省4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定义极端事件阈值的方法,对吉林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中5%的降水日数贡献了该季度25%~30%的降水量;夏季极端降水强度以通化地区最强、东部山区最弱,极端降水频率东部山区最大、西北部最小;(2)吉林省100mm以上的极端大暴雨天气也时有发生,通化地区南部发生几率最大,约为4~6 a一遇;中部一带约为8~10a一遇;西北平原区和东部山区出现大暴雨概率很小。(3)近50a吉林省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稍有增多的趋势,而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西北部表现为频率减少、强度减弱,中部和东南部表现为频率增多、强度增强。(4)极端降水事件存在年代际差异,20世纪70年代极端降水频率最小,90年代极端降水强度最大,60年代初期极端降水强度存在由强转弱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降水频率 降水强度 百分位阈值
下载PDF
典型岩溶山坡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小娇 龚晓萍 +4 位作者 汤庆佳 陈长杰 姜光辉 李鑫 邹艳娥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9-638,共10页
为揭示岩溶石山山坡降雨入渗补给机制,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10月期间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研究典型场雨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分析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 为揭示岩溶石山山坡降雨入渗补给机制,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10月期间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研究典型场雨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分析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受前期土壤含水量、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影响,还与土壤所处的地形地貌有关;表层土壤水分对首次次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响应时间在0.5~4.75h之间,旱季响应时间比雨季长;降雨阈值是引起土壤水分降雨响应的重要条件,旱季6mm降雨量是土壤水分响应的降雨阈值。当降雨量补充土壤水分亏缺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迅速,响应时间最小为0.25h,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时间一致,说明下层土壤水分可能受到优先流或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受土壤-大气界面、土壤-植被、土壤-基岩界面控制下的气候条件、植被蒸散发和介质渗透性差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水分 降雨响应 阈值 响应时间 前期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松辽流域1961-2017年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袭祝香 杨雪艳 +2 位作者 刘玉汐 纪玲玲 饶维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3,212,共6页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有的放矢地防御流域洪涝灾害,根据1961—2017年松辽流域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数、距平累积、Mann-Kendall、变差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松辽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松辽流域极端降水阈值呈西北小、南部大...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有的放矢地防御流域洪涝灾害,根据1961—2017年松辽流域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数、距平累积、Mann-Kendall、变差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松辽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松辽流域极端降水阈值呈西北小、南部大的分布;松辽流域极端降水量和降水频率都是由西北向东南升高,极端降水强度呈中南部大、其他地方小的分布,极端降水比率则由西北向东南降低;极端降水指数呈西南部低东北部高的趋势。极端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极端降水指数存在由强转弱的突变,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增强,目前处于偏强阶段;1961—2017年及突变前极端降水量及频率呈上升的趋势,极端降水强度和比率则呈下降的趋势,气温突变后极端降水指数都呈下降的趋势,变差系数增大。目前松辽流域处于极端降水偏强阶段,极端降水量大,频率高,强度大,且变差系数增大,不稳定增强,极端降水发生的几率增加,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相关研究,提高对极端降水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特征 百分位阈值 松辽流域
下载PDF
云南降雨型滑坡县级预警雨量阈值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戴丛蕊 黄玮 +3 位作者 李蒙 张明达 李春虎 朱勇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80,共6页
根据云南省华坪县滑坡灾害历史数据和同期气象站实测小时降雨资料,以滇西北的华坪县为例动态地计算了每次滑坡灾害的有效降雨天数和对应前期的有效降雨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4场降雨型滑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接前期雨量、发生雨量... 根据云南省华坪县滑坡灾害历史数据和同期气象站实测小时降雨资料,以滇西北的华坪县为例动态地计算了每次滑坡灾害的有效降雨天数和对应前期的有效降雨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4场降雨型滑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接前期雨量、发生雨量和激发雨量对诱发滑坡都有重要影响,得出诱发滑坡的降水有短时强降雨和长时低强度降雨两种类型。由此建立了含有两类降雨特点的华坪县I-D(降雨强度-历时)阈值曲线,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确定降雨历时D结束时刻的方法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华坪县滑坡预警雨量研究,为其他县级滑坡灾害预警雨量阈值的确定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前期降雨 降雨阈值 I-D阈值曲线
下载PDF
近54 a湖北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永兰 于晓晶 +1 位作者 徐桂荣 李颖 《暴雨灾害》 2018年第1期73-82,共10页
利用湖北1961—2014年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及人口和人口城乡构成数据,通过平均值分离、最小二乘法拟合、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分析、M-K检验和累积距平检验等方法,从时空分布、趋势变化、局地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近54 a湖北极端降水的变化特... 利用湖北1961—2014年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及人口和人口城乡构成数据,通过平均值分离、最小二乘法拟合、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分析、M-K检验和累积距平检验等方法,从时空分布、趋势变化、局地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近54 a湖北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于第95百分位的极端降水事件,湖北极端降水阈值的范围为43.5~85.1 mm,大部分站的阈值在暴雨雨量范围,高阈值区位于江汉平原和鄂东,低阈值区位于鄂西北,最高阈值出现在武汉站,最低阈值出现在竹山站和房县站。(2)近54 a来湖北多年平均的极端降水日(Dep)、极端降水量(Pep)、极端降水强度(Iep)、最大5 d降水(R5 d)和雨量比均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但Iep、R5 d的地域差异不如Dep、Pep明显。鄂西南南部以及鄂东南东部和南部是极端降水事件的高发区,鄂西北北部是极端降水事件的低发区。(3)极端降水指数(R)能反映极端降水的强弱,其大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而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Pep、Iep和雨量比呈弱增加趋势,R5 d和极端降水频数呈弱减少趋势。(4)城市化发展速度会改变R及其局地距平百分比DRij、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的空间分布。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湖北城市"雨岛效应"的格局发生了变化,Dep、Pep、Iep、R5 d及其DRij从南北差异明显变为东西差异明显,江汉平原和鄂东的Dep、Pep、Iep、R5 d增加,而鄂西南的减少,且四者趋势系数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站点数更多,气候倾向率绝对值也普遍增大,但大部分站点的变化趋势为负值。(5)湖北极端降水具有明显的城市效应,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大城市代表站的极端降水阈值大于配对的小城市代表站,两种代表站平均的Dep、Pep、Iep、R5 d的年际变化较一致,但大城市代表站的Iep、R5 d普遍较大,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城市化 降水阈值 极端降水指数 局地变化 趋势系数 气候倾向率
下载PDF
近58 a我国西北地区干期与湿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廉陆鹞 刘滨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1-1309,共9页
利用西北地区1960-2017年68个站点逐日降雨气象数据,分别将日降雨小于(大于等于)0.1 mm和1 mm定义为旱日(湿日),从干期和湿期变化特征的角度分析西北地区雨日年内分配变化。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年降雨量变化不明显,降雨频率下降,平均... 利用西北地区1960-2017年68个站点逐日降雨气象数据,分别将日降雨小于(大于等于)0.1 mm和1 mm定义为旱日(湿日),从干期和湿期变化特征的角度分析西北地区雨日年内分配变化。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年降雨量变化不明显,降雨频率下降,平均降雨强度增加;西北地区西部年降雨量、降雨频率和平均降雨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平均降雨强度增加主要是由于降雨量增加速率快于降雨频率增加速率。结合干期和湿期变化特征,发现西北地区东部虽然干期旱日总数增加,但干期平均长度、干期次数和最长干期旱日数变化不明显,同时湿期湿日数和次数减少,说明西北地区东部在降雨量不变情况下,降雨更加集中。在西北地区西部,干期次数增加,但干期旱日总数、干期平均长度以及最长干期旱日数减少,湿期湿日数和湿期次数增加,湿期平均长度不变,西北地区西部在降雨量和降雨频率增加过程中,干期持续时间缩短,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利。另外,使用不同阈值会影响特征值变化趋势大小及其显著性,甚至会得到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选择合理阈值对于研究降雨、干期以及湿期变化十分重要,需要结合区域气候特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期 湿期 雨日分配 阈值
下载PDF
临夏地区强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条件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玉莲 祁晓龙 +4 位作者 马玉坤 马俊强 刘辉 罗鹏斌 许显鑫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利用临夏19802016年强降水实况资料及EC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分析了临夏地区强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条件。结果表明:临夏强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自北向南递增,北部旱区的少,西南部山区的多。临夏强降水年、月、日特征变化显著。... 利用临夏19802016年强降水实况资料及EC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分析了临夏地区强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条件。结果表明:临夏强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自北向南递增,北部旱区的少,西南部山区的多。临夏强降水年、月、日特征变化显著。2000s是强降水的高峰期,1980s强降水相对较少;7、8月份强降水发生概率占全年强降水的66.1%;强降水发生属于典型的夜雨型和午后傍晚型,夜间(20:0024:00)强降水发生概率最高,为30.8%~53.8%,其次为凌晨(01:0008:00),发生概率为14.3%~36.4%。临夏强降水发生主要有中高纬西风带冷槽或冷涡型、青藏高原低值系统型、副热带高压影响型。对西宁、兰州、合作三站累计频率阈值计算和检验结果表明,杰弗逊指数阈值为80,符合率为100%;沙氏指数阈值为4,符合率为79%;改进K指数阈值为10,符合率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地区 强降水 气候特征 系统 模型 阈值
下载PDF
近53年山西极端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任健美 李盈盈 +1 位作者 尤莉 翟大彤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利用山西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8-2010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及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计算分析山西省50多年来极端温度、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暖日事件频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趋势最显著,秋季较弱;冷夜事件有减... 利用山西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8-2010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及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计算分析山西省50多年来极端温度、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暖日事件频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趋势最显著,秋季较弱;冷夜事件有减少趋势,其中冬季减少幅度最大,秋季最小.暖日(冷夜)事件在1995年、1996年前后有突变.山西大部分地区暖日天气增多、冷夜天气减少.但海拔高的山区极端温度变化趋势较小,在人口和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影响强烈的河谷盆地冷夜事件减少趋势强烈.近50多年平均极端强降水日数有弱的下降趋势,暴雨日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并有突变现象.极端强降水阈值有空间差异,山西东部山区最大,中部盆地最小.小波变换显示,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在全时域上的周期不明显,但局部时域上3~6 a的高频波动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极端温度 极端降水 阈值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方法的中国天山山区降水形态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雪婷 李雪梅 +2 位作者 高培 李倩 唐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基于天山山区1950s-1979年27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及标注的各类型降水资料,运用频率求交法和概率保证法并结合海拔高程,研究并分析了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预测了天山山区1980-2... 基于天山山区1950s-1979年27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及标注的各类型降水资料,运用频率求交法和概率保证法并结合海拔高程,研究并分析了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预测了天山山区1980-2014年雪雨比变化。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其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出北坡小于南坡而雪雨比南坡小于北坡的变化规律,且三者均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增大,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深入明晰了天山山区降水形态随温度变化特征,为天山山区水文模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形态 临界气温 阈值温度 雪雨比 天山山区
下载PDF
模拟降雨对常绿植物叶表面滞留颗粒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若妍 王会霞 石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91-1999,共9页
降雨能够冲洗植物表面滞留的颗粒物并将其带入土壤中,使植物表面恢复滞尘能力。本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以木犀(Osmanthus fragran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女贞(Ligustrum lucidum)、石楠(Photinia serrulata)、荷花玉兰(Magnolia ... 降雨能够冲洗植物表面滞留的颗粒物并将其带入土壤中,使植物表面恢复滞尘能力。本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以木犀(Osmanthus fragran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女贞(Ligustrum lucidum)、石楠(Photinia serrulata)、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白皮松(Pinus bungeana)6种常绿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60和90 mm·h^-1两个雨强,历时60 min,从不同粒径颗粒物(被孔径10 μm滤膜截留的颗粒物,标记为PM>10;通过孔径10 μm滤膜而被2.5 μm截留的颗粒物标记为PM2.5~10;通过孔径2.5 μm滤膜的颗粒物标记为PM2.5)的洗脱率、滞留颗粒物阈值、建立拟合关系3个方面阐述了降雨和颗粒物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对叶面各粒径颗粒物均有明显的洗脱作用,PM、PM>10、PM2.5~10和PM2.5的洗脱率分别为54.55%~95.07%、49.83%~96.00%、63.15%~93.63%和75.80%~91.84%;且90 mm·h^-1雨强对PM和PM>10的洗脱率较60 mm·h^-1高(P<0.05);降雨强度对PM>10的洗脱率影响显著,对于PM2.5~10和PM2.5的影响不明显;6种植物滞留PM和PM>10的阈值由大到小为白皮松>女贞>荷花玉兰>石楠>海桐>木犀;降雨初期,叶表面颗粒物洗脱率随降雨历时先急剧上升,随后趋于平稳;降雨量与颗粒物洗脱率有良好的拟合关系,随着降雨量的增大,颗粒物的洗脱率呈对数升高,并且在降雨初期30 min内颗粒物洗脱率上升较快,随后上升趋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降雨强度 降雨历时 叶面滞尘 洗脱率 滞留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