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 被引量:190
1
作者 王随继 闫云霞 +1 位作者 颜明 赵晓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97,共10页
随着全球或区域气候的变化,加上渐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这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河流中尤其明显。在我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河流的径流量的减小已经引起了严峻的生活及生态方面的问题... 随着全球或区域气候的变化,加上渐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这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河流中尤其明显。在我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河流的径流量的减小已经引起了严峻的生活及生态方面的问题。因此查明流域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分析其原因,是流域管理中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该研究以黄河中游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例,利用1960-2008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方法、年际累积量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出径流量变化过程中1979和1998为其两个突变年份,而降水量变化过程中仅存在唯一的突变年份1979。利用统计分析法分别分析了1960-1979、1980-1997和1998-2008三个时期的累积径流量与年份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1960-1979、1980-2008两个时期累积降水量与年份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本文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以1960-1979为基准期,在不考虑蒸散总量的影响时,计算得出皇甫川流域径流量减小的降水量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在1980-1997年间分别为36.43%和63.57%,在1998-2008年间分别为16.81%和83.19%。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皇甫川流域近半个世纪以来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于该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所提出的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降水量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贡献率 皇甫川流域
原文传递
1961-2014年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0
2
作者 胡琦 董蓓 +7 位作者 潘学标 姜会飞 潘志华 乔宇 邵长秀 丁梦琳 尹紫薇 胡莉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32,F0003,共10页
利用全国701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基于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计算的湿润指数研究了近54a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和贡献率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气象因子对ET_0的影响,对干湿气候变化的成... 利用全国701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基于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计算的湿润指数研究了近54a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和贡献率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气象因子对ET_0的影响,对干湿气候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全国气候在3个时间段(时段1:1961-1980;时段2:1981-2000;时段3:2001-2014)中经历了变湿到变干的过程;不同地区干湿状况变化差异很大,干旱趋势主要发生在中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1961-2014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ET_0呈显著下降的趋势,61.6%的站点出现"蒸发悖论"现象。南方大部分地区和新疆的西北部由于降水量增加和ET_0减少,气候变湿;西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减少和ET_0增加,气候呈显著变干的趋势。ET_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风速的负贡献率是引起ET_0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时段内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对ET_0的负效应超过温度上升对ET_0的增大作用,导致全国ET_0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量 风速 参考作物蒸散量 湿润指数 敏感系数 贡献率
下载PDF
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包气带变化对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1 位作者 申建梅 杨丽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7,共7页
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入渗过程中岩土含水率和水势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入渗水流在包气带内下渗过程的岩土吸水、过水(即水分通量不变、且不等于零)和脱水的不同阶段,当岩土水势的梯度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1cmH2O... 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入渗过程中岩土含水率和水势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入渗水流在包气带内下渗过程的岩土吸水、过水(即水分通量不变、且不等于零)和脱水的不同阶段,当岩土水势的梯度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1cmH2O/cm(厘米水柱/厘米)时,岩土含水率分别表现为增加、稳定和减少。对包气带不同埋深的岩土含水率和水势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随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包气带增厚对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方式都发生改变。当包气带厚度小于潜水蒸发极限深度时,包气带的增厚使得岩土水分亏缺累积量增大,导致入渗速率和地下水获取的总入渗补给量减小;当包气带厚度大于潜水蒸发极限深度时,随着包气带厚度增大,入渗速率趋于稳定,无限时间内地下水获取的总入渗补给量不因包气带增厚而变化,但是有限时间内地下水获取的入渗补给量趋小。这是因为入渗途径的延长导致入渗所需时间增加,以至在有限时间内包气带内过剩的入渗水分尚未充分排出补给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增厚 潜水蒸发极限深度 入渗速率 水势 入渗补给地下水
下载PDF
近50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45
4
作者 常军 王永光 +1 位作者 赵宇 李凤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54,共12页
利用1961-2010年黄河流域143个测站降水量和雨日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年、季降水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均呈北少南多。(2)年降水量和年雨日变化趋势相一致,二者均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 利用1961-2010年黄河流域143个测站降水量和雨日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年、季降水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均呈北少南多。(2)年降水量和年雨日变化趋势相一致,二者均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负趋势的测站数达81.8%,年雨日负趋势达88.8%,即年雨日较年降水的减少趋势更显著。(3)在季节变化方面,除冬季外,春、夏和秋季的降水量和雨日都是负趋势,特别是秋季减少最显著。四季降水量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负趋势站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雨日则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4)流域年降水和年雨日一致突变点为1985-1986年,其降水量及雨日减少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发生了变化,1986年以前黄河流域降水和雨日偏多是由于季风较强,使水汽得到有效输送和河套西北部的风向辐合造成的,而突变后降水和雨日减少与季风偏弱、缺乏有效的水汽输送和蒙古至河套的反气旋环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雨日 黄河流域 倾向率 突变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 被引量:43
5
作者 何旭强 张勃 +3 位作者 孙力炜 靳生理 赵一飞 安美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84-2890,共7页
利用1960—2008年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累积距平法、年累积量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分析了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黑... 利用1960—2008年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累积距平法、年累积量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分析了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黑河上游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且年径流量和年蒸发量变化显著;中游径流量与蒸发量为下降趋势,降水量为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都不是那么明显。上游和中游径流量变化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79年和1984年。以径流突变年份分割时间序列为上游(1960—1979、1980—2008)和中游(1960—1984、1985—2008),得到累积径流量、累积降水量及累积蒸发量与年份线性关系式。上游以气候变化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二者对径流量增大的贡献率分别为59.71%和40.29%;中游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以人类活动为主导,二者对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25.23%和74.77%。研究结果对黑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降水量 蒸发量 人类活动 贡献率 黑河流域
原文传递
重庆主城区冬春季降水强度对大气污染物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陈小敏 邹倩 周国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121,共9页
利用重庆主城区2004-2008年1-3月和11-12月的日平均降水资料和空气污染资料,分析了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和不同等级降水对污染物浓度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当降雨量在5mm以上时,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减少,且大气污染物浓度随雨量增... 利用重庆主城区2004-2008年1-3月和11-12月的日平均降水资料和空气污染资料,分析了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和不同等级降水对污染物浓度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当降雨量在5mm以上时,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减少,且大气污染物浓度随雨量增加而增加,但污染物下降幅度与雨量增加幅度的对应关系一般.连续降水的第1天和第2天有较好的湿清除能力,第3天和第4天湿清除能力较差.雨量在1~9.9mm区间,每增加1mm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率变化最大,10~15mm区间,每增加1mm降水清除率变化最小,几乎没有增加.15mm以上,每增加1mm降水,清除率变化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 大气污染物 清除效率
下载PDF
红外辐射在雨中的衰减 被引量:23
7
作者 魏合理 刘庆红 +2 位作者 宋正方 胡明 韩守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8-424,共7页
利用红外光谱辐射计在大气窗口区对连续性降水的红外辐射衰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雨对光的衰减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根据测量结果得到了红外辐射在雨中衰减的定量关系式,并利用Marshal-Palmer雨滴尺度谱分布,计算了红... 利用红外光谱辐射计在大气窗口区对连续性降水的红外辐射衰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雨对光的衰减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根据测量结果得到了红外辐射在雨中衰减的定量关系式,并利用Marshal-Palmer雨滴尺度谱分布,计算了红外辐射在雨中的衰减,考虑雨的前向散射修正后,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光系数 降雨强度 红外辐射 大气 光衰减
下载PDF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precipita- 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runoff change of the Huangfuchuan River Basin 被引量:26
8
作者 WANG Suiji YAN Yunxia YAN Ming ZHAO Xiaoku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906-918,共13页
The runoff of some river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has decreased remarkably with global or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enhanced human activities. The runoff decrease in the arid and semi... The runoff of some river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has decreased remarkably with global or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enhanced human activities. The runoff decrease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has brought severe problems in livelihoods and ecology. To reveal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trends of runoff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been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s for drainage basin man- age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the runoff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con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to the runoff change in the Huangfuchuan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in 1960-2008. Two inflection points (turning years) of 1979 and 1998 for the accumulative runoff change, and one inflection point of 1979 for the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change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methods of accumulative anomaly analysi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year and ac- cumulative runoff in 1960-1979, 1980-1997 and 1998-2008 and between year and accu- mulative precipitation in 1960-1979 and 1980-2008 were fitted. A new method of slope change ratio of accumulative quantity (SCRAQ) was put forward and used in this study to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factors to the runoff change. Taking 1960-1979 as the base perio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precipi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to the decreased runoff was 36.43% and 63.57% in 1980-1997, and 16.81% and 83.19% in 1998-2008, re- spectively. The result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rainage basin management. More- over, the new method of SCRAQ can be applied i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unoff change and impacts by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river basin of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OF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trend human activities contribution rate Huangfuchuan River Basin
原文传递
1981-2009年江苏省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朱珠 陶福禄 +1 位作者 娄运生 史文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7-572,共6页
利用江苏省1981-2009年7个农业气象站点的气象和水稻物候、产量资料,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基本方程入手,定义了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趋势的贡献率,揭示江苏省近30a气候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江苏省1981-2009年7个农业气象站点的气象和水稻物候、产量资料,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基本方程入手,定义了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趋势的贡献率,揭示江苏省近30a气候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a来,江苏省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的变化在苏南和苏北地区差异较大,尤其在开花-成熟阶段,苏南地区呈上升趋势,而苏北地区则呈相反变化趋势。气温(包括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1981-2009年平均气温升高对江苏省水稻产量影响的平均值约为1.2%,对产量趋势的贡献率约为30.0%。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亦不显著,说明在研究区内降水量的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总体上,江苏省近30a气候变化有利于水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倾向率 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降水量变化趋势 产量趋势系数 影响率 贡献率
下载PDF
氟化稀土的制备及组成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亚军 王红宇 +2 位作者 索全伶 郭锋 刘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研究了碳酸氢铵转型制备氟化稀土的工艺过程,初步探讨了其沉淀机理,并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差热-热重和透射电镜分析方法对氟化物产品的组成、形貌、粒径等进行了分析测定.
关键词 稀土氟化物 沉淀速率 湿法
下载PDF
降水对京津冀中南部PM_(10)和PM_(2.5)清除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凯飞 张恒德 谢永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4,共6页
利用京津冀中南部10个城市环境监测国控站点的2014~2016年PM_(10)、PM_(2.5)浓度逐小时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逐小时国家站降水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降水对PM_(10)、PM_(2.5)的湿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京津冀中南部降水对PM_(10... 利用京津冀中南部10个城市环境监测国控站点的2014~2016年PM_(10)、PM_(2.5)浓度逐小时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逐小时国家站降水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降水对PM_(10)、PM_(2.5)的湿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京津冀中南部降水对PM_(10)、PM_(2.5)湿清除效果随降雨总量、平均雨强、降水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加强。当降雨总量大于10mm、平均雨强大于1mm、降水持续时间超过10h时,降水对PM_(10)、PM_(2.5)湿清除效果最佳。降水前PM_(10)、PM_(2.5)浓度与清除率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将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降水 清除率
原文传递
基于TRMM资料的西南涡强降水结构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蒋璐君 李国平 +1 位作者 母灵 孔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7-614,共8页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07年7月17日发生在四川东部和重庆西部地区的一次西南涡强降水系统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系统由一个主降水云团(云带)和多个零散降水云团组成,属于对流性降水,...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07年7月17日发生在四川东部和重庆西部地区的一次西南涡强降水系统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系统由一个主降水云团(云带)和多个零散降水云团组成,属于对流性降水,强降水雨强大、范围广。降水系统中对流云降水的样本数量比层云降水少,但对流云降水的平均降水率大,对总降水量的贡献比层云大。对流云降水的雨强谱主要集中在1~50 mm·h-1范围内,而90%层云降水的雨强都在10 mm·h-1以下。从降水系统的垂直结构来看,强降水系统的雨顶高度可伸展到16 km,最大降水率位于地面上空2~6 km的大气层,降水强度的垂直和水平分布不均匀,对流层低层云滴的碰并增长过程对降水起主要作用。西南涡引发的强降水中不管是层云降水还是对流云降水,6 km高度以下降水量的贡献最大,不同高度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强降水 TRMM卫星 雨顶高度 降雨率
下载PDF
取向电工钢中MnS粒子析出形核行为 被引量:20
13
作者 安治国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50,共6页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取向电工钢中MnS粒子在热变形及不同温度保温后的析出形核行为。以经典的形核率理论为基础,确定了MnS粒子形核析出的更准确潜在位置密度,进而建立了改进的MnS析出形核模型。研究结果表明,MnS粒子主要在...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取向电工钢中MnS粒子在热变形及不同温度保温后的析出形核行为。以经典的形核率理论为基础,确定了MnS粒子形核析出的更准确潜在位置密度,进而建立了改进的MnS析出形核模型。研究结果表明,MnS粒子主要在晶界和位错上形核,MnS在900℃析出时粒子密度最大。随热变形后保温温度的升高,位错密度及相应的MnS位错形核密度降低。理论计算与实验观察的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电工钢 MnS析出 形核率 形核位置
原文传递
提高湿法炼锌过程中锗的综合回收技术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吉莲 毛满 俞凌飞 《云南冶金》 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
研究提高了富锗氧化矿湿法综合回收锗过程的影响因素,从而降低锗损失,达到提升锗综合回收的目的,针对锗浸出过程、单宁沉锗及灼烧过程等影响锗回收率的因素,找到浸出、沉锗、灼烧等工艺方面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锗浸... 研究提高了富锗氧化矿湿法综合回收锗过程的影响因素,从而降低锗损失,达到提升锗综合回收的目的,针对锗浸出过程、单宁沉锗及灼烧过程等影响锗回收率的因素,找到浸出、沉锗、灼烧等工艺方面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锗浸出率可达79.64%;丹宁沉淀锗沉淀率达99.08%;锗精矿主品位达20.70%;锗湿法直收率达5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浸出 浸出率 沉淀率 灼烧 回收率
下载PDF
北京市春夏季降水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韩力慧 张海亮 +3 位作者 张鹏 向欣 程水源 魏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47-2054,共8页
通过采集北京市2015年春夏季大气降水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的理化特性,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春夏季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p H值在南城和北城分别为6.26和6.08,呈偏中性,均表现... 通过采集北京市2015年春夏季大气降水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的理化特性,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春夏季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p H值在南城和北城分别为6.26和6.08,呈偏中性,均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降水中地壳元素Al和Fe含量较高,Ti、V和Ce含量较低.污染元素Ca和S含量最高,Na和Mg含量较高,Zn、Mn、Cu、Sr、Pb和Ni含量较低,其中Na、Mg、Sr和Ni呈现轻度富集,Ca、Mn和Pb呈现中度富集,Cu、Zn和S呈现严重富集.此外,降水中元素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二次污染元素S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而其它元素均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同时也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化,除Pb元素外,均为南城高于北城.降水中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地面扬尘、建筑活动、燃煤、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大气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率受降水强度以及前一天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且对细颗粒物PM_(2.5)中污染元素Cu、Zn、Mn和Na清除效果显著,对粗颗粒物PM_(10)中地壳元素Al和建筑尘相关元素Mg和Ca去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来源解析 去除率
下载PDF
舟山地区台风降水Z-R关系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何宽科 范其平 +2 位作者 李开奇 陈淑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3-576,共4页
利用2004—2005年舟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台风基数据资料和浙江省自动雨量站网资料,拟合适合于舟山地区台风降水的Z-R关系:Z=70R1.38,并对其进行有效性确认。应用此关系对台风"南玛都"和"卡努"的降水进行雨量估测并与美... 利用2004—2005年舟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台风基数据资料和浙江省自动雨量站网资料,拟合适合于舟山地区台风降水的Z-R关系:Z=70R1.38,并对其进行有效性确认。应用此关系对台风"南玛都"和"卡努"的降水进行雨量估测并与美国WSR-88D默认Z-R关系及实时雨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小雨量地区,应用美国WSR-88D默认Z-R关系估测台风降水比较接近于实际。但是,对于大雨量地区来说,应用此关系估测台风降水更接近实际雨量,而应用默认Z-R关系估测台风降水,大雨雨量被严重低估。文中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关系 雷达基数据 基本反射率因子 降水率
下载PDF
形变及冷却速率对热轧超高强汽车钢板中纳米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晓南 邸洪双 杜林秀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1-628,共8页
为精确控制热轧780 MPa级Nb-Ti微合金化C-Mn钢中的纳米析出物(Nb,Ti)C,利用热力模拟实验技水,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及统计分析,研究形变及冷却速率对纳米析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形变可显著地提高析出物形核率,并细化析出物平均直径;析出... 为精确控制热轧780 MPa级Nb-Ti微合金化C-Mn钢中的纳米析出物(Nb,Ti)C,利用热力模拟实验技水,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及统计分析,研究形变及冷却速率对纳米析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形变可显著地提高析出物形核率,并细化析出物平均直径;析出物数量随冷却速率的增大逐渐减小;既定的实验条件下,冷却速率达到15℃/s可完全抑制析出物在冷却过程中形核;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析出物的形核区间由奥氏体区形核向铁素体或贝氏区转变,析出物平均直径明显细化;在低冷却速率条件下的变形实验钢中,形变提高组织中的空位浓度,促进析出物空位形核的发生;晶界或亚晶界是过饱和空位的主要陷阱,但空位的扩散活性很高致使低冷却速率条件下晶界或亚晶界附近的空位浓度低于析出物形核的临界形核浓度,从而无法形核,形成晶界附近无析出带;无析出带宽度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这归因于空位扩散活力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析出 冷却速率 形变 微合金钢 无析出带
原文传递
1954-2011年盐城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力 吴绍洪 郭灵辉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4期33-37,共5页
根据盐城市2个观测站点1954-2011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城市年平均气温以0.24℃/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其中,春季的升温速率最大(0.32... 根据盐城市2个观测站点1954-2011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城市年平均气温以0.24℃/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其中,春季的升温速率最大(0.32℃/10a),秋季和冬季次之(分别为0.27℃/10a和0.28℃/10a),夏季最小(0.08℃/10a)且不显著。年降水量以17.1 mm/10a的速率呈弱的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均呈弱的下降趋势,而冬季降水量则呈弱的增加趋势。全年和四季(除春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后升高明显,进入21世纪后升温幅度明显加大。年降水量具有"减-增-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四季降水距平各自波动特征不同,春、夏季降水量偏多期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秋季降水量偏多期在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和80年代,冬季降水量偏多期为90年代以后,其余年代为降水量偏少期。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式增温,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突变时间分别在1993年、2000年、1997年和1991年。全年和四季降水量都没有明显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变化速率 突变 盐城
下载PDF
典型污染城市9d连续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肖红伟 肖化云 +2 位作者 王燕丽 唐从国 刘学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5-870,共6页
对贵阳地区2008年10月30日~11月7日的一场连续降水进行研究.通过对降水样品的pH值和主要阴阳离子组成的测定,分析了贵阳地区酸雨的主要离子来源以及离子浓度随降水过程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pH值范围为3.65~7.20,平均值为4... 对贵阳地区2008年10月30日~11月7日的一场连续降水进行研究.通过对降水样品的pH值和主要阴阳离子组成的测定,分析了贵阳地区酸雨的主要离子来源以及离子浓度随降水过程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pH值范围为3.65~7.20,平均值为4.24;SO42-是主要的阴离子,浓度加权平均值为119.06μeq.L-1,占阴离子总量的80.63%;NH4+(38.38μeq.L-1)和Ca2+(48.87μeq.L-1)是主要的阳离子,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37.82%和48.16%.Mg2+、Ca2+、NH4+与SO4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1、0.91,说明贵阳地区降水中可能存在以MgSO4、CaSO4、(NH4)2SO4为主的化学物质.大气中不同离子在降水过程被去除的方式和速率有较大的差别,在降水初始阶段,主要富存在粗颗粒中的Mg2+等离子,因粗颗粒迅速被冲刷而较快从大气中去除;而主要富存在细颗粒中的NH4+、SO42-等离子,因细颗粒冲刷速率较慢,而能够在大气中保存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 连续降水 PH值 化学组成 冲刷速率 来源
原文传递
锑冶炼砷碱渣水热硫化沉淀脱砷过程的动力学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韦岩松 邓晓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用水热法浸取炼锑砷碱渣,以硫化钠为沉淀剂进行硫化脱砷过程动力学试验。考察在不同温度和硫化钠用量时沉淀时间与沉淀净化效果的关系,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硫化钠浓度对沉砷净化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对净... 用水热法浸取炼锑砷碱渣,以硫化钠为沉淀剂进行硫化脱砷过程动力学试验。考察在不同温度和硫化钠用量时沉淀时间与沉淀净化效果的关系,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硫化钠浓度对沉砷净化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对净化率影响的敏感度较低;沉砷净化动力学模型符合n=0.426 1时的Avrami方程:-ln(1-x)=1057.33CA-0.4963t0.4261exp(-1.591×104/RT);表观活化能为15.91kJ/mol,反应级数为-0.496 3,脱砷过程反应较快,属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碱渣 硫化沉淀 水热浸取 动力学 净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