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水分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6
1
作者 陈敏玲 张兵伟 +2 位作者 任婷婷 王姗姗 陈世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8-668,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降水格局将呈现出季节与年际间降水波动增强和极端降水事件增加的趋势。水分是半干旱草原的主要限制因子,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的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变必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的影...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降水格局将呈现出季节与年际间降水波动增强和极端降水事件增加的趋势。水分是半干旱草原的主要限制因子,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的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变必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的影响。该研究选取内蒙古多伦和锡林浩特两个典型半干旱草原群落,通过分析2006–2013年的降水和多层次土壤(0–10 cm,10 cm,20 cm,30 cm和50 cm)含水量连续观测数据,研究降水格局变化对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特别是土壤水分对降水事件的脉冲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两个站点的土壤含水量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及年际间波动,其中土壤表层0–10 cm水分波动更剧烈。锡林浩特50 cm处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大,主要由于春季融雪的影响。年际间多伦和锡林浩特生长季土壤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下层(10–50 cm)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发现小至2 mm的降水事件就能够引起两个站点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即该地区有效降水为日降水量>2 mm。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对独立降水事件的脉冲响应可通过指数方程很好地拟合。降水事件的大小决定了降水后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的最大增量和持续时间,同时这个脉冲响应过程还受到降水前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但该过程中并未发现植被因子(叶面积指数)的显著影响。降水后水分下渗深度及该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增量主要由降水事件的大小主导,同时受到降水前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多伦和锡林浩特,平均每增加1 mm降水,下渗深度分别增加1.06和0.79 cm。由此作者认为,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降水事件大小和降水前土壤干湿状况是影响土壤水分对降水响应的主要因素,而植被因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事件 降水格局 脉冲响应 半干旱草原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水分利用动态 被引量:36
2
作者 戴岳 郑新军 +1 位作者 唐立松 李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4-1225,共12页
植物的水分来源是荒漠地区植物水分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助于理解荒漠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长季的水分利用动态,以及其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相似量级降水脉冲的响应,利... 植物的水分来源是荒漠地区植物水分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助于理解荒漠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长季的水分利用动态,以及其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相似量级降水脉冲的响应,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量了梭梭小枝木质部水、降水、0–300 cm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和地下水的δ18O值。水源依据深度划分为4个:浅层土壤水(0–40 cm),中层土壤水(40–100 cm),深层土壤水(100–300 cm)和地下水。然后,应用Iso Source模型计算了梭梭对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4月份,梭梭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利用比例为62%–95%;5–9月份梭梭主要利用地下水,利用比例为68%–100%。梭梭对不同时期发生的两场相似量级的降水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5月22日,6.7 mm降水后第1天,梭梭对土壤水的吸收达到最大值,由降水前的9.8%增长为降水后的40.4%,同时降低了对地下水的吸收,由降水前的83%–98%下降为42%–81%。8月31日7 mm降水后,梭梭对土壤水的吸收没有增加,仍然保持对地下水的高比例利用,达71%–98%。低的土壤含水量可能抑制了表层根系的活性,导致梭梭对降水不敏感。由冬季融雪和春季降水补给的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是梭梭种群可利用的两个重要水源。梭梭的水分利用动态反映了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ISO Source模型 降水脉冲 稳定性同位素 水分来源
原文传递
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pulses in semiarid steppe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regimes 被引量:24
3
作者 Shiping Chen Guanghui Lin +1 位作者 Jianhui Huang Mao H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08年第4期237-246,共10页
Aims Precipitation pulses and different land use practices(such as grazing)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soil respiration and carbon balance of semiarid steppe ecosystems in Inner Mongolia.However,the interactive... Aims Precipitation pulses and different land use practices(such as grazing)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soil respiration and carbon balance of semiarid steppe ecosystems in Inner Mongolia.However,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grazing and rain event magnitude on soil respiration of steppe ecosystems are still unknown.We conducted a manipulative experiment with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pulses in Inner Mongolia steppe to study the possible 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pulse sizes and to examine how grazing may affect the 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precipitation pulses.Methods Six water treatments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pulse sizes(0,5,10,25,50 and 100 mm)were conducted in the ungrazed and grazed sites,respectively.Variation patterns of soil respiration of each treatment were determined continuously after the water addition treatments.Important Findings Rapid and substantial increases in soil respiration occurred 1 day after the water treatments in both sites,and the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the increase in soil respiration depended on pulse size.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oil respiration and soil moisture in both sites suggested that soil moistu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responsible for soil respiration rate during rain pulse events.The ungrazed site maintain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oil moisture for a longer time,which was the reason that the soil respiration in the ungrazed site was maintained relatively higher rate and longer period than that in the grazed site after a rain event.The significant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respiration was found only in the plots with the high water addition treatments(50 and 100 mm).Lower capacity of soil water holding and lower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respiration in the grazed site indicated that degraded steppe due to grazing might release less CO_(2) to the atmosphere through soil respiration under futur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O_(2)efflux degraded steppe precipitation pulse size Q10 value
原文传递
荒漠区地表凋落物分解对季节性降水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红梅 黄刚 +2 位作者 马健 李彦 周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1-482,共12页
为探讨季节性降水增加对荒漠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选择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叶、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叶、尖喙牻牛儿苗茎、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茎4种凋落物样品,... 为探讨季节性降水增加对荒漠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选择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叶、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叶、尖喙牻牛儿苗茎、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茎4种凋落物样品,在2009-2011年研究了模拟季节降水增加(冬春增雪、夏季增水)和自然降水处理下凋落物的分解。持续2年的分解实验表明:(1)各组分凋落物的质量损失过程可以用负指数衰减方程较好地拟合(R2>0.90);经过637天的分解,各组分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在自然降水、冬春增雪、夏季增水处理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柄独尾草叶、尖喙牻牛儿苗叶、尖喙牻牛儿苗茎、沙漠绢蒿茎在自然降水处理下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40.59%、35.50%、36.00%和63.96%;(2)各组分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与N残留率显著正相关,凋落物N的损失快于其质量损失,且初始N含量与分解速率显著正相关(r=0.60,p=0.038),C/N解释了71%的地面凋落物分解速率。研究表明,季节性的短暂降水增加对荒漠区地表凋落物分解没有显著影响,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是预测荒漠区地表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C:N 质量损失 养分输入 降水脉冲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典型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海 赵文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7-1645,共9页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河西走廊中部典型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降水分布及其δ18 O值都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降水事件多发生在夏季,且有较高的δ18 O值,而冬季降水稀少,且δ18 O值偏低。降水以脉动方式输入...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河西走廊中部典型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降水分布及其δ18 O值都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降水事件多发生在夏季,且有较高的δ18 O值,而冬季降水稀少,且δ18 O值偏低。降水以脉动方式输入土壤中,不同量级的降水事件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和δ18 O值不同程度的响应。降水入渗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和δ18 O值的响应程度和响应时间不同,土壤深度越大,响应程度越小且响应时间越滞后。对比降水δ18 O值和降水后不同深度的土壤水δ18 O值的变化发现,表层土壤能够迅速的对降水做出响应,下层土壤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即这种自上而下的活塞式下渗是该区主要的降水入渗方式。荒漠区土壤水分受降水的调节和控制,但是深层土壤水受小降水事件的影响较小,大降水事件虽然发生频率较小,但是能够对深层土壤水形成有效的补给,对整个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区 降水脉动 土壤水分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固沙植被区土壤呼吸对反复干湿交替的响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蓉 李小军 +1 位作者 赵洋 杨昊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720-6727,共8页
由降水的不连续性引起的土壤干湿交替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影响因子。在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固沙植被区土壤呼吸对不同降雨量(5、10、20 mm)条件下以10 d为降水周期的多重干湿交替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降雨量条件下的多重... 由降水的不连续性引起的土壤干湿交替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影响因子。在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固沙植被区土壤呼吸对不同降雨量(5、10、20 mm)条件下以10 d为降水周期的多重干湿交替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降雨量条件下的多重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均在降雨后迅速增大,并在降雨0.5 h后达到最大值,尔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减小并恢复到降雨前水平。随着干湿交替过程的依次进行,最大和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及累积碳释放量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3个干湿循环周期平均呼吸速率和土壤碳释放量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土壤呼吸速率峰值表现为第1个干湿循环周期土壤呼吸速率峰值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第2、3个周期各降雨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峰值显示出随着降雨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说明干湿交替过程对土壤呼吸具有显著的激发作用,且干湿交替程度(即降雨前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土壤前期所经历的干湿交替过程是影响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响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降水脉动 干湿交替 固沙植被区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育军 李小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1,共6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与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青海湖流域3种典型生态系统(草地、灌丛、农田)降水过程和土壤水分的连续动态观测,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逐月、逐日、10min)土... 土壤水分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与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青海湖流域3种典型生态系统(草地、灌丛、农田)降水过程和土壤水分的连续动态观测,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逐月、逐日、10min)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地、灌丛和农田深层(60、90cm)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均比浅层土壤(10、30cm)滞后1个月左右;灌丛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集中在60cm以上,深层土壤水分主要受地下水影响,由于冠层截留损耗,单次小降水事件对灌丛土壤水分的补给作用较为有限;草地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集中在10和30cm,而农田降水补给的有效深度小于30cm,响应时间也明显滞后于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脉动 多尺度 生态系统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降水脉冲量级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新倩 郑新军 李彦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502,共8页
对干旱区降水脉冲发生规律的分析,将为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新的视野。选择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温泉、精河、乌苏、蔡家湖、奇台和巴里坤6个气象站近50多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不同量级降水脉冲对年总降水频次和降水量的贡献以... 对干旱区降水脉冲发生规律的分析,将为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新的视野。选择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温泉、精河、乌苏、蔡家湖、奇台和巴里坤6个气象站近50多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不同量级降水脉冲对年总降水频次和降水量的贡献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降水脉冲(≤5 mm)占到全年总降水频次的87.5%,而大降水脉冲(>10 mm)只占到了4.3%。然而,小降水脉冲对年降水量的贡献为47.5%,大降水脉冲却贡献26.6%。近50多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年降水量有显著增加,但是,年降水频次的变化却不显著。这可以归结为小脉冲呈下降趋势,而大脉冲则显著增加。总之,近50多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降水脉冲在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脉冲 干旱区 荒漠生态系统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暖温带麻栎林凋落物调节土壤碳排放通量对降雨脉冲的响应 被引量:5
9
作者 田慧敏 刘彦春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89-3896,共8页
凋落物既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构件,又是森林土壤环境和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降雨脉冲导致的土壤碳排放变异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凋落物在调节土壤碳排放对降雨脉冲的响应中的作用仍缺乏科学的评价... 凋落物既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构件,又是森林土壤环境和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降雨脉冲导致的土壤碳排放变异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凋落物在调节土壤碳排放对降雨脉冲的响应中的作用仍缺乏科学的评价。通过在暖温带栎类落叶阔叶林中设置不同凋落物处理(对照、去除凋落物和加倍凋落物)和降雨模拟实验以阐明凋落物数量变化对土壤呼吸脉冲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降雨脉冲之前,不同凋落物处理下的土壤呼吸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加倍凋落物导致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57.6%,然而,去除凋落物则对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模拟降雨后52小时内,对照、去除凋落物和加倍凋落物样方的土壤累积碳排放量分别为251.69 gC/m^(2),250.93 gC/m^(2)和409.01 gC/m^(2),加倍凋落物处理下的土壤碳排放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去除凋落物处理;然而,去除凋落物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的脉冲持续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加倍凋落物显著提高降雨后土壤呼吸脉冲的持续时间,分别比对照和去除凋落物高出262%和15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总碳排放通量和土壤呼吸的脉冲持续时间与土壤理化特征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可解释土壤总碳排放通量变异的30.3%,而土壤硝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则共同解释了呼吸脉冲持续时间变异的69.5%。该研究表明森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其对降雨的滞留作用是调控土壤碳排放通量的重要因素,凋落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须考量凋落物对土壤微环境的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脉冲降雨 土壤呼吸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Responses of Nutrients to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and Land Use in Subtropical Monsoonal Small Mountainous Rivers:A Case Study of Baixi Watershed
10
作者 TIAN Yuan GAO Fei +3 位作者 CAO Ke LV Shenghua DUAN Xiaoyong YIN P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83-391,共9页
Small mountainous riv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instantaneous fluxes and susceptible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which can rapidly transport materials into the sea an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 Small mountainous riv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instantaneous fluxes and susceptible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which can rapidly transport materials into the sea an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stuaries and bays.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s in small mountainous rivers in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region and the output pattern to the sea during heavy precipitation,surveys on the mountainous rivers were carried out in Baixi watershed in August 2020(wet season),March 2021(dry season)and June 2021(Meiyu peri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of the rivers has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752μg L^(−1)in the wet season and 1472μg L^(−1)in the dry season.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in wet season and dry season were 63μg L^(−1)and 51μg L^(−1),respectively.Influenced by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 sub-watersheds,D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mainstream increased from 701μg L^(−1)in the upper reaches to 1284μg L^(−1)in the middle reaches.Two rainstorms during the Meiyu period in the watershed caused the pulse runoff in the river.The maximum daily runoff reached 70 times that before rains.The maximum daily fluxes of DIN and DIP were 109 and 247 times that before rains,respectively.In view that the watershed experienced several rainstorms in the wet season,the river,with pulse runoff,carries a large amount of nutrients into the sea in a short time,which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Sanmen bay and its adjacent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mountainous river uneven precipitation RAINSTORM pulse runof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年降水波动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庆兰 赵赫 +3 位作者 高军凯 卢筱茜 刘良旭 常学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4-1244,共11页
降水波动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是一个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和植被生产力预测的首选因素。本文以科尔沁地区18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将科尔沁地区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Ⅰ、Ⅱ、Ⅲ和... 降水波动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是一个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和植被生产力预测的首选因素。本文以科尔沁地区18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将科尔沁地区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Ⅰ、Ⅱ、Ⅲ和Ⅳ区,并且综合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尔沁地区近55年来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在统计学特征上Ⅰ、Ⅱ、Ⅲ和Ⅳ区在研究期内年均降水量分别为337.4±76 mm、369.2±73.2 mm、422.6±68.8 mm和483.4±97.1 mm,波动空间分异特征主要表现在降水量从东南(Ⅳ区)到西北(Ⅰ区)逐渐减少,变化趋势逐渐复杂;从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来看,降水距平值增加时Ⅰ区降水距平百分比最大,为12.95%;降水距平值减小时Ⅰ区偏离平均值最大,距平百分比为-19.26%。从小波分析结果来看,降水量年际波动存在多个主周期,其中最显著的周期为5~11年和23~32年,且从东南到西北其周期震荡性逐渐减弱,周期变化时间缩短。从周期性的强弱来看,在具有共性23~32年周期内,26~32年时间尺度模值较大,说明该时段是降水量周期变化较明显时期;5~11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次之,其他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较小。从空间分区的小波方差分析结果来看,Ⅰ、Ⅱ、Ⅲ区的降水主周期在10~11年之间,而Ⅳ区为25年,说明科尔沁地区在年降水量小于450 mm的区域降水波动特点一致,大于此值则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从年降水量多-少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推测,科尔沁地区在2016—2020年期间将一直处于降水偏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波动 小波分析 变化周期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土壤水分对降水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存厚 杨丽萍 +2 位作者 越昆 刘朋涛 张德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3-139,共7页
基于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小时降水与土壤水分数据,分析0-50cm各层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过程,确定土壤水分响应的降水阈值与响应概率,构建降水量与土壤相对湿度增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5mm降水事件是降水脉动的主体,0-50cm... 基于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小时降水与土壤水分数据,分析0-50cm各层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过程,确定土壤水分响应的降水阈值与响应概率,构建降水量与土壤相对湿度增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5mm降水事件是降水脉动的主体,0-50cm各层土壤水分响应的降水阈值分别为5.0、9.5、15.9、27.6和28.6mm。小雨能引起0-10cm土壤水分响应的概率为14.3%,中雨能引起0-30cm土壤水分的响应,大雨及以上级别的降水可以引起0-50cm各层土壤水分的响应。相关分析表明,降水量和0-50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增量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均符合线性函数关系。利用2021年数据对模型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0-30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增量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事件 阈值 脉动响应 相关分析 典型草原
原文传递
森林土壤呼吸对降雨脉冲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尚晴 程露 +1 位作者 王忠伟 刘彦春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2,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则是土壤碳库参与陆地碳循环的主要方式,其受到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调控。偶发性降雨会引起森林土壤湿度的瞬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快速提高。文中... 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则是土壤碳库参与陆地碳循环的主要方式,其受到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调控。偶发性降雨会引起森林土壤湿度的瞬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快速提高。文中介绍了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综述了降雨脉冲效应的特征和诱导机制(包括物理替代机制、微生物代谢机制、土壤养分限制机制及光化学调控机制等),分析了当前降雨脉冲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是未来开展降雨脉冲效应研究的重要方向,探究森林土壤呼吸不同组分对降雨脉冲的响应差异与机制也是潜在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土壤呼吸 异养呼吸 自养呼吸 降雨脉冲 土壤湿度 碳排放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对极端降水脉冲的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雄德 刘恺 +4 位作者 李若雨 王仕林 肖宇童 刘银占 苗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研究台风引起的降雨脉冲对土壤呼吸的响应,以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为契机,选取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内玉米农田、果树林地和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8100土壤CO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极端降水后第1... 为研究台风引起的降雨脉冲对土壤呼吸的响应,以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为契机,选取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内玉米农田、果树林地和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8100土壤CO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极端降水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土壤呼速率进行检测,并结合土壤温度、含水量、根生物量,分析土壤呼吸脉冲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极端降水改变了农田、林地和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生态系统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农田、草地、林地;②极端降水后各样地呼吸均迅速升高,但草地呼吸升高最明显,可达(14.45±3.19)μmol·m-2·s-1,农田和林地分别为(8.89±2.14)和(8.67±1.80)μmol·m-2·s-1。农田和林地呼吸在1~7 d内脉冲下降明显,15 d后呼吸速率分别为(3.02±0.38)和(2.50±0.84)μmol·m-2·s-1,而草地脉冲效应可以维持7~14 d,15 d后呼吸速率为(2.93±0.57)μmol·m-2·s-1;③土壤呼吸和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和土壤含水量呈线性相关。④强降雨之后在1~7 d内的呼吸脉冲不是由植物根系主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脉冲 极端降水 土壤呼吸 根生物量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与浑善达克沙地水分深层渗漏特征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海荣 王涛 +5 位作者 杨宇 冯伟 廉泓林 刘雪锋 李佳陶 刘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6,共8页
深层渗漏是沙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深入分析不同沙地深层渗漏的特征,采用渗漏仪实时监测流动沙丘降雨对200 cm深层的补给水量。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2017—2019年降雨量为229.9±45.6 mm,年渗漏量8.2±7.4 m... 深层渗漏是沙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深入分析不同沙地深层渗漏的特征,采用渗漏仪实时监测流动沙丘降雨对200 cm深层的补给水量。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2017—2019年降雨量为229.9±45.6 mm,年渗漏量8.2±7.4 mm、年渗漏量占同期降雨量3.1%±2.3%;毛乌素沙地2013—2015年降雨量328.1±61.1 mm,年渗漏量64.1±58.3 mm、年渗漏量占同期降雨量17.0%±13.7%。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的渗漏主要为持续而少量的水分补给,其中<0.25 mm的渗漏补给日数最多;毛乌素沙地主要来自于>0.25 mm的渗漏补给,降雨量大小及其分布格局是影响沙地深层渗漏的主要因素。当降雨量较小时深层渗漏是以持续、长时、量小的补给方式为主;降雨量较大或者连续的小降雨事件不但会明显增加渗漏的补给量,而且会减小水分渗漏滞后性,使其波动与降雨变化更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 流动沙丘 深层渗漏 降雨格局
原文传递
脉冲式降水对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碳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敏 边红枫 +2 位作者 徐丽 陈智 何念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2-1571,共10页
降水事件引起土壤短时间内释放大量CO2的现象常称为降水脉冲效应。降水事件发生后,由于水分和养分可获得性快速提升使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快速升高至正常水分状况的数倍,从而导致土壤CO2大量释放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 降水事件引起土壤短时间内释放大量CO2的现象常称为降水脉冲效应。降水事件发生后,由于水分和养分可获得性快速提升使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快速升高至正常水分状况的数倍,从而导致土壤CO2大量释放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土壤碳平衡,尤其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利用自主研发的能快速测定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装置,对内蒙古三类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分别开展土壤复湿实验(60%饱和含水量),并采用高频测定(48 h测定288次)。在土壤复湿后在所有温带草地类型中均发生了明显的脉冲效应,降水脉冲过程中单位有机质(土壤有机碳,SOC)最大呼吸速率(RSOC-max)整体表现为荒漠草原(1.59 mg C g-1 SOC h-1)>草甸草原(0.73 mg C g-1 SOC h-1)>典型草原(0.50 mg C g-1 SOC h-1);而脉冲效应的持续时间(Duration)则表现为典型草原(2.5 h)>草甸草原(1.5 h)>荒漠草原(0.67 h)。在土壤复湿48 h内,单位土壤微生物呼吸累积量(ARSoil)的大小规律与单位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RSoil一致,均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然而,如果用土壤有机质进行标准化,单位有机质呼吸累积量ARSOC表现为荒漠草原(9.74 mg C g-1 SOC)>典型草原(6.54 mg C g-1 SOC)>草甸草原(3.54 mg C g-1 SOC),与当地年降雨频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降水脉冲效应与土壤长期经历的干旱状况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不仅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脉冲效应的普遍性,同时还启发我们应从国家或区域尺度开展研究,以进一步揭示土壤基质含量、土壤干旱状况等对降水脉冲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脉冲效应 土壤有机质 分解 干旱区 草原
下载PDF
土壤吸附作用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新军 李彦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4-749,共6页
围绕土壤结皮生物是否可以对夜间土壤吸附水输入产生响应展开研究。假定-1.5 MPa作为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临界值,通过观测降水后清晨和午后0~3 cm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连续记录气象数据,建立表层土壤含水... 围绕土壤结皮生物是否可以对夜间土壤吸附水输入产生响应展开研究。假定-1.5 MPa作为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临界值,通过观测降水后清晨和午后0~3 cm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连续记录气象数据,建立表层土壤含水量与水汽压饱和差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吸附作用提高了土壤水分对土壤结皮生物的有效性,并延长了土壤结皮生物对降水脉冲的响应时段。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的不同部位,凝结吸附作用对沙面水分条件影响很大(特别是干旱季节),水分条件由好到坏依次为:沙垄西坡面、沙垄垄顶、沙垄东坡面和垄间低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作用 土壤水分 饱和水汽压差 降水脉冲 空间异质性 生物结皮 荒漠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草甸草原降水特征与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以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存厚 段晓凤 +2 位作者 杨丽萍 越昆 张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1-1889,共9页
利用额尔古纳牧业气象试验站降水量与土壤水分数据,通过降水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转化过程分析,确定土壤水分响应的降水临界值与不同降水级别引起土壤水分响应的概率,构建了降水过程量与土壤水分增量函数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水... 利用额尔古纳牧业气象试验站降水量与土壤水分数据,通过降水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转化过程分析,确定土壤水分响应的降水临界值与不同降水级别引起土壤水分响应的概率,构建了降水过程量与土壤水分增量函数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水量呈“先降后升”变化趋势,年内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2)研究区以无降水天气为主,降水又以小降水事件占主导,大降水事件发生频次低、过程降水量大,小降水事件则相反。(3)可以引起研究区0~50 cm各层土壤水分响应的降水临界值分别为8.1 mm、10.1 mm、19.0 mm、27.9 mm和31.6 mm,小雨仅能引起0~10 cm土壤水分响应的概率为28.6%,中雨不能引起40~50 cm土壤水分的响应。(4)降水量与0~10 cm和10~20 cm土壤水分达到最大值时的滞后时间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20~30 c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0~30 cm各层土壤水分达到最大值时的滞后时间与降水量符合幂函数关系。(5)降水量和0~50 cm土壤水分增量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水量与0~10 cm和10~20 cm土壤水分增量符合线性关系,与20~30 cm、30~40 cm和40~50 cm土壤水分增量符合多项式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区0~30 cm各层水分增量。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抗旱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事件 脉动响应 临界值 时滞效应 草甸草原
下载PDF
电除尘器简易脉冲供电控制方式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志伟 刘玉卜 张欣 《河北电力技术》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介绍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21-24号锅炉电除尘器设备的基本情况,阐述该电厂电除尘器更换电气控制部分后简易脉冲供电方式的原理和特点,以该电厂21号和22号锅炉的电除尘器为例,采用简易脉冲供电方式对幅度比、占空比和导通角调整,... 介绍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21-24号锅炉电除尘器设备的基本情况,阐述该电厂电除尘器更换电气控制部分后简易脉冲供电方式的原理和特点,以该电厂21号和22号锅炉的电除尘器为例,采用简易脉冲供电方式对幅度比、占空比和导通角调整,通过数据验证该种供电方式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节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电气控制 供电方式 脉冲 幅度比 占空比
下载PDF
星载脉冲压缩降雨雷达的海面杂波分析
20
作者 尹红刚 董晓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对于星载降雨雷达而言,降雨区域几乎贴在地球表面,地面特别是海面的后向散射回波要比雨水回波强得多,严重的海面杂波会通过天线波束以及脉冲压缩带来的距离旁瓣污染雨水回波。针对脉冲压缩雷达,首次综合分析了海面杂波通过天线主瓣、旁... 对于星载降雨雷达而言,降雨区域几乎贴在地球表面,地面特别是海面的后向散射回波要比雨水回波强得多,严重的海面杂波会通过天线波束以及脉冲压缩带来的距离旁瓣污染雨水回波。针对脉冲压缩雷达,首次综合分析了海面杂波通过天线主瓣、旁瓣和距离主瓣、旁瓣对星载雷达降雨测量的干扰模型,推导出了考虑距离加权函数影响的雨水回波和地表杂波计算公式,模拟并计算了一台K a波段星载脉冲压缩降雨雷达所受的杂波干扰。分析结果表明,星载脉冲压缩降雨雷达所受的杂波干扰比之前的研究结论更加严重,这也对天线旁瓣、压缩脉冲距离旁瓣等雷达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杂波 降雨雷达 脉冲压缩 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