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迪 王红光 +3 位作者 贾彬 李东晓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542,共8页
为明确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高产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转移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和石麦12为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于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不同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和转移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氮吸收效率和... 为明确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高产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转移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和石麦12为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于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不同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和转移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氮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冬灌和镇压处理下,2个品种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开花前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但开花后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冬灌处理小麦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下降。冬灌处理下,石新828开花后籽粒中的氮积累量增加,开花后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但各器官的氮转移量显著降低,籽粒氮积累总量显著减少,氮吸收效率下降;冬灌对石麦12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影响不显著。与不镇压相比,镇压处理下,2个品种开花期的氮积累总量和不同器官中的氮积累量均降低,而成熟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差异均不显著。镇压处理与不镇压处理相比,2个品种开花前营养器官中的氮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均降低,但是开花后的氮积累量及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提高,其中,镇压的石麦12开花前氮转移量、贡献率和开花后氮积累量、贡献率与不镇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的差异不显著。建议在足墒播种条件下不必进行冬灌,应根据播种前后土壤和水分条件确定是否需要镇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冬前灌溉 播后镇压 产量 干物质转移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冬前灌溉条件下冻融作用对土壤压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浩 杨亚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在北京大兴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冬前灌溉条件下冻融现象对土壤压实的影响。使用TN-60压实翻耕后的土地,对比研究压实与不压实地块在冬前灌溉条件下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率和紧实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前灌溉条件下,冻融作用使压实区... 在北京大兴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冬前灌溉条件下冻融现象对土壤压实的影响。使用TN-60压实翻耕后的土地,对比研究压实与不压实地块在冬前灌溉条件下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率和紧实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前灌溉条件下,冻融作用使压实区0~15cm土层的压实降低,总孔隙度提高;对于未压实土壤,冻融作用提高0~10cm土层的容重,降低0~10cm土层的孔隙度;冬前灌溉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不灌溉,冬前灌溉降低0~30cm土壤紧实度。因此,北京地区的冬前灌溉有利于减轻土壤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前灌溉 冻融作用 土壤压实
下载PDF
冬小麦冬前灌水与追肥效应的研究
3
作者 许玉敏 新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87-88,共2页
<正> 为综合研究冬前灌水、追肥对土壤温度、水分的效应和对小麦生育的影响,于1987~1988年在本校农场进行试验,四个处理:1为不灌水不追氮肥(ck),2为灌水不追氮肥,3为不灌水追氮肥,4为灌水追氮肥。11月16日进行处理(灌水量45米~3/... <正> 为综合研究冬前灌水、追肥对土壤温度、水分的效应和对小麦生育的影响,于1987~1988年在本校农场进行试验,四个处理:1为不灌水不追氮肥(ck),2为灌水不追氮肥,3为不灌水追氮肥,4为灌水追氮肥。11月16日进行处理(灌水量45米~3/亩,施尿素10公斤/亩);17日至12月3日每天早8:00、午14:00、晚20:00测地温;11月18日至收获每隔10天测一次土壤含水量。1.冬灌对地温的影响1.1 地表层当对照地温为7.1℃以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季灌溉 追肥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