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赵秀丽
陈向荣
丁小斌
郑朝辉
彭宇行
龙新平
-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出处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7-11,共5页
-
文摘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丙烯酸酯-聚氨酯进行乳液共聚,制得了稳定的聚合物乳液。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共聚物结构及其乳胶粒子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KH-570的用量,反应温度、pH值对共聚反应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乳液共聚法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链七带有硅氧烷基团;乳胶粒子为粒径在50-100nm之间的球形粒子;体系聚合速率随KH-570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KH-570的引入明显提高了涂层的耐水性。
-
关键词
预乳化
乳液共聚
聚合速率
硅氧烷基团
-
Keywords
pre - emulsifying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polymerization rate
siloxane group
-
分类号
TQ630.4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
-
题名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微射流预乳化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殿微
崔永珠
王晓
刘国军
魏春艳
-
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
文摘
采用含氟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丙烯酸丁酯、一缩二丙二醇为单体,以NP-10、NP-8、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作为引发剂,使用微射流纳米分散仪预乳化法制备拒水拒油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并研究了预乳化工艺对乳液粒径及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425 MPa压力下微射流预乳化2次得到的整理剂的粒径均匀分布在50 ~ 57 nm之间,整理剂带正电荷,物化性能稳定.用其整理后的棉织物,对水和对油接触角分别达到140°和125°以上.
-
关键词
微射流法
预乳化
乳液聚合
接触角
织物
-
Keywords
micro-jet method
pre-emulsify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ontact angle
fabric
-
分类号
TS195.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核/壳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金明
-
机构
陕西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
-
出处
《涂装与电镀》
2011年第6期7-9,共3页
-
文摘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工艺,通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四元共聚,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和丙烯酸的用量、核中不同单体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摩尔比为MMA/St/BA/AA=20/30/45/5的情况下,制备具有优异性能乳液的最佳配方为:最佳乳化剂用量约为单体总量的3%,其中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配比为4:1;丙烯酸的最佳用量约为单体总量的3%-4%。
-
关键词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工艺
核/壳乳液
苯丙乳液
-
Keywords
pre - emulsifying, semi - continuous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
分类号
TQ325.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平均粒径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晓京
刘文杰
马小明
冶艳
-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
基金
国家民委"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0505-C)
-
文摘
探讨了利用预乳化种子法合成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过程中,去离子水用量、阴离子与非离子乳化剂配比及用量、聚合温度、功能性单体用量及混合单体配比对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去离子水用量为总质量的60%、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质量比为4∶1及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总质量的3%~5%时,合成的微乳液粒径小、分布好;聚合温度对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较小;随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的增加,微乳液平均粒径增大明显,其加入量以不超过总质量的1.8%为宜;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用量等于或大于丙烯酸丁酯(BA)的用量时,可得到纳米级微乳液。
-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微乳液
种子乳液聚合
预乳化法
-
Keywords
polyacrylate microemulsion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re -emulsifying method
-
分类号
O631.3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预乳化法制备纯丙微乳液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郑根稳
王彩霞
樊荣荣
周斌斌
-
机构
孝感学院化学系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D200626003)
-
文摘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纯丙微乳液,探讨了乳化剂用量、水的用量和聚合温度对纯丙微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对纯丙微乳液的部分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纯丙微乳液的平均粒径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水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聚合温度为70℃时,微乳液的平均粒径最小。
-
关键词
预乳化法
微乳液
乳化剂
粒径
-
Keywords
pre-emulsifying method
micro-emulsion
emulsifying agent
granule diameter
-
分类号
TQ630.494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
-
题名钠替代及预乳化油对低钠低脂乳化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魏朝贵
吴菊清
邵俊花
徐幸莲
周光宏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143,15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面上项目(31371795)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8B01-0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8B03)
-
文摘
用KCl和MgCl2替代1/3的NaCl(以离子强度计)来降低食盐用量,并以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和水斩拌形成的预乳化豆油替代50%的猪背膘来降低脂肪含量。研究了钠替代及预乳化豆油对乳化肠质构特性、蒸煮损失、持水特性、色泽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到一种新型健康低钠低脂乳化肠配方。结果表明,对比常钠对照组及低钠对照组,钾和预乳化豆油混合替代组及镁和预乳化豆油混合替代组乳化肠硬度、弹性、粘聚性、咀嚼性及回复性显著上升(p<0.05);蒸煮损失及加压失水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L*、b*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a*值显著下降(p<0.05);感官品质得到一定改善,但镁替代组由于品尝到苦涩味,可接受程度下降。
-
关键词
钠替代
预乳化油
低盐低脂乳化肠
-
Keywords
sodium substituting
pre-emulsifying oil
low-salt & low-fat emulsion-type sausages
-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水性防腐涂料用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7
-
-
作者
崔秀兰
郭俊文
张宇飞
王培燕
-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
文摘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为单体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核 /壳结构的苯丙乳液 ,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 ,对制备多元素丙乳液体系的影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确定了制备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 .对产品进行了凝胶色谱。
-
关键词
水性防腐涂料
苯丙乳液
制备工艺
苯丙核/壳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正交实验
综合评分
金属腐蚀
-
Keywords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pre emulsifying
semi continuous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rthogonal testing
overall merit
-
分类号
TQ630.6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TQ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