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级视域下来华外籍教师汉语语用自主性与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茨婷 张明明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42,147,共10页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深入开展,来华外籍教师面临融入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和语言使用等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多聚焦外教教学和管理,本研究则基于层级视角探究在上海高校工作的8名不同语言背景的外教在汉语语用自主性和社会文化...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深入开展,来华外籍教师面临融入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和语言使用等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多聚焦外教教学和管理,本研究则基于层级视角探究在上海高校工作的8名不同语言背景的外教在汉语语用自主性和社会文化适应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合口语话语填充任务、社会文化适应半结构化访谈、民族志观察及民族志访谈、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工具收集数据,发现外教对机构、社会层级中的资源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组装利用方式,致使其汉语语用发展和语用选择呈现复杂的分化现象,与其对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 来华外教 汉语语用自主性 社会文化适应
原文传递
“值得”结构表达被动观念的形式、动因及相关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屈哨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0期73-76,共4页
“值得+(施为者)+VP”结构与被动观念的表达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值得”是一个可能被标。文章探述了现代汉语中“值得”结构的各种表现及其与被动观念的关系;并从语义与结构的历史衍推和语用主观的共时驱动两个方面探讨“值得”结构的... “值得+(施为者)+VP”结构与被动观念的表达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值得”是一个可能被标。文章探述了现代汉语中“值得”结构的各种表现及其与被动观念的关系;并从语义与结构的历史衍推和语用主观的共时驱动两个方面探讨“值得”结构的使用动因,将“值得”与“记得”类词和“吃得”类词进行比较,分析并解释相关形式是否也能成为可能被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得”结构 被动观念 可能被标 语用主观
下载PDF
语用主体对语境的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曹林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语用主体 (表达者和接受者 )预防、协调语境和语用活动之间的矛盾的途径 ,并不限于对语用活动实施控制 ,语用主体对语境的建构、控制同样也非常重要。本文着重探讨语用主体控制语境的含义、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 语用主体 语境 宏观语境 语境控制 语言
下载PDF
论交际媒介与语体类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建华 俞晓群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5,共9页
语体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语言生活变迁而演进,交际媒介是语体形成的优先因素。作为基础的语体变量,交际媒介与语用主体、语言手段一起构成语体第一层次的三大要素,共同影响着语体形成与类型划分。新的交际媒介电波促成了电语语体... 语体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语言生活变迁而演进,交际媒介是语体形成的优先因素。作为基础的语体变量,交际媒介与语用主体、语言手段一起构成语体第一层次的三大要素,共同影响着语体形成与类型划分。新的交际媒介电波促成了电语语体的产生。电语语体是传介语境、语用主体和语言手段三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晶,与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同为第一层次的语体。电语语体下位的新媒体语体,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媒介 语用主体 语言手段 语体变量 电语语体
原文传递
政治文本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视角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佳琛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以文化为基点,从语用手段、语用环境和语用主体的跨文化语用学视角对政治文本的翻译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英汉两种语用现象的共性和个性,消除翻译障碍,从而实现有效、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语用手段 语用环境 语用主体
下载PDF
应对突发事件言语活动的系统语用学分析——以春晚语言朗诵节目《爱是桥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华 韩静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8,共10页
面临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好的言语作品和言语活动可以公开信息、安定人心、凝聚共识、引导行动等,发挥语言应急功能。2020年春晚语言朗诵节目《爱是桥梁》的演出效果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基于“系统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次言语活动进... 面临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好的言语作品和言语活动可以公开信息、安定人心、凝聚共识、引导行动等,发挥语言应急功能。2020年春晚语言朗诵节目《爱是桥梁》的演出效果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基于“系统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次言语活动进行学理性的分析。从系统语用学的语境、话语、主体这三大要素及其关系出发,分析不同层次语境对言语活动的影响、语言应急的功能句式、语用话语标记与语用意义,语用主体之间的互动及语用效果评价等,揭示应对突发事件言语活动的成功原因,展示系统语用学理论分析语用实践所具有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语用学 语用环境 话语实体 语用主体 语言应急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表达“将来”的语用手段 被引量:2
7
作者 董于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5-77,共3页
在语用层面讨论现代汉语时制系统涉及语境、语用主体和语体。从语境的角度说,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都对将来时的确定有重要影响;就语用主体来说,其在将来时进行描述的时候往往带有预测、要求、许诺等附加意义。
关键词 语用 时制 语境 语用主体 语体
下载PDF
语用主体信息空间虚拟化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公礼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认为 ,语用学是人类信息活动的基本理论范式。从这一基本范式出发 ,本文定义并描述了语用主体信息空间 ,重点探讨了虚拟空间和虚拟现实的实质与意义。本文指出 ,虚拟是信息与符号活动的构造特征 ,因而也是语言活动的构造特征 ,其基... 本文认为 ,语用学是人类信息活动的基本理论范式。从这一基本范式出发 ,本文定义并描述了语用主体信息空间 ,重点探讨了虚拟空间和虚拟现实的实质与意义。本文指出 ,虚拟是信息与符号活动的构造特征 ,因而也是语言活动的构造特征 ,其基本方式是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信息空间 语用主体
原文传递
言语幽默与主体认知论析
9
作者 潘世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英语humour音译词的“幽默”包括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接受主体通过感觉(听或看)、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推理等过程主动建构意义的主体认知现象,其最终实现决定于接受主体的认知。主体本真认知、自主假设认知、场合预... 英语humour音译词的“幽默”包括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接受主体通过感觉(听或看)、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推理等过程主动建构意义的主体认知现象,其最终实现决定于接受主体的认知。主体本真认知、自主假设认知、场合预期认知等是言语幽默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幽默 语用主体 认知 空间层次
下载PDF
说汉语儿童会话衔接个案研究
10
作者 彭小红 陈柳知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通过对两名说汉语儿童1~3岁长期跟踪观察获得的语料进行分析,探讨说汉语儿童在会话中答话所运用的衔接方式的发展,发现随着语用主体(即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答话的衔接方式也会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即非语言衔接方式的运用会逐渐减少,同... 通过对两名说汉语儿童1~3岁长期跟踪观察获得的语料进行分析,探讨说汉语儿童在会话中答话所运用的衔接方式的发展,发现随着语用主体(即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答话的衔接方式也会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即非语言衔接方式的运用会逐渐减少,同时,其语言衔接方式的运用会逐渐增加,最终成为会话衔接的主要方式。考察早期说汉语儿童的会话情况,对完善语用理论和指导儿童语言习得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汉语儿童 语用主体 非语言衔接 语言衔接
下载PDF
教学语言中非和谐语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11
作者 关世民 颜胜利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1-136,共6页
教学的交互性确定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语用主体地位,这种地位应该是平等、公开、公正的对话与交流。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身份、地位和学识等方面存在客观差距,加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对教师话语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学语... 教学的交互性确定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语用主体地位,这种地位应该是平等、公开、公正的对话与交流。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身份、地位和学识等方面存在客观差距,加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对教师话语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学语用问题导致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影响教学成效已经是不争事实。教师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有效地解决语言教学中的不和谐和教学成效低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语言 教学语用主体 语用问题 语用和谐
下载PDF
口头禅的语言模因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跃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5-139,共5页
口头禅是一种普遍传播于社会行业之间的另类流行语,并形成各种类型的口头禅模因体。从模因主体期待发挥的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解读在言语交际中口头禅的模因触发认知机制,探讨口头禅在主观意向与社会价值取向方面的模因语用传播,有助于提... 口头禅是一种普遍传播于社会行业之间的另类流行语,并形成各种类型的口头禅模因体。从模因主体期待发挥的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解读在言语交际中口头禅的模因触发认知机制,探讨口头禅在主观意向与社会价值取向方面的模因语用传播,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公共讲演能力。重新审视口头禅的语言模因现象,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禅模因 主体期待发挥的语用功能 主观心理意向 社会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