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育人为本”及其内在意蕴 |
李颖辉
杨兆山
|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2
|
《巴黎手稿》:生命美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
潘知常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23 |
1
|
|
3
|
论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与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哲学 |
何建津
|
《兰州学刊》
|
2005 |
2
|
|
4
|
论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的方法 |
倪志安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5
|
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兼答谢诸位同仁的批评 |
丛大川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5 |
2
|
|
6
|
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观研究 |
雷云飞
杨亮才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7
|
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兼答谢诸位同仁的批评 |
丛大川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
8
|
论人本观的三种历史形态 |
王干才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9
|
浅谈“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丛大川
孙咏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0
|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 |
董学文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1
|
“实践人本主义”与我的哲学心路反省 |
丛大川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2
|
哲学研究要关注现实——读杨魁森教授《当代哲学与社会发展》 |
侯依成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3
|
实践美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黄健云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4
|
当代哲学与“存在的意义”——我的“以人为本”哲学观 |
丛大川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5
|
论马克思哲学与人的应然性——一种希望意识的本体求索 |
旷三平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6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概念 |
张海燕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9 |
0 |
|
17
|
论柳宗元在儒学复兴中的独特贡献 |
杨文榜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
胡玉伟
|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CAS
|
2002 |
0 |
|
19
|
马克思实践人学及其对个人发展的理论意义探析 |
王旗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8 |
1
|
|
20
|
思想路线创新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突破 |
陈立旭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