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工业城市旅游发展潜力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魏震铭 李昕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2-44,共3页
辽宁工业城市存在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城市文化等旅游发展潜力。发挥辽宁工业城市旅游发展潜力的思路是盘活工业资源,开展工业旅游;优化城市环境,开展都市旅游;激活城市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关键词 辽宁 工业城市 旅游潜力
下载PDF
湖南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与旅游利用潜力研究
2
作者 谭书佳 雷媛婷 韩雅如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60,70,共10页
以根源性、在地性、历时性为标准,对湖南省国家级和省级乡村非遗项目进行筛选,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湖南省乡村非遗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以昂普理论(R-M-P)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单元的乡村非遗资... 以根源性、在地性、历时性为标准,对湖南省国家级和省级乡村非遗项目进行筛选,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湖南省乡村非遗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以昂普理论(R-M-P)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单元的乡村非遗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非遗类型分布不均衡,传统技艺与民俗类乡村非遗占比较高;湖南省乡村非遗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西部集聚、南北部集中、东部较少”的特征,形成1个集核区、3个带状高密度区和多个中密度区;湖南省乡村非遗旅游整体利用潜力大,但地区性差异显著。据此,建议高潜力区将乡村非遗资源与热门旅游景点有机结合,并借助乡村非遗节庆和民俗活动,推广乡村非遗项目;中潜力区借助特色文化活动,开发乡村非遗文旅路线,并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开发跨区域的乡村非遗旅游路线;低潜力区加强乡村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和申报,推动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格局 旅游利用潜力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供需角度的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郭琰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0-23,共4页
文章通过供需角度下影响河南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因素的分析,并根据2008-2012年相应统计数据,对各因素在过去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提出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提升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供需角度 河南省 旅游产业潜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金伟 韩宾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20-126,共7页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它着眼于线性区域,所涉遗产元素多样,兼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准确地评价...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它着眼于线性区域,所涉遗产元素多样,兼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准确地评价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潜力,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供给、需求和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诸多方面。同时,还必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技术,以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和长城为对象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 旅游发展潜力 熵技术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减排潜力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凯 余芳芳 +2 位作者 周晓冰 甘畅 李智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19,共8页
系统探析中国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旅游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评估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继而采用泰尔指数衡量旅游业碳减排潜力... 系统探析中国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旅游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评估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继而采用泰尔指数衡量旅游业碳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最后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全国及三大地区的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呈“中部>西部>东部”的特征;2)旅游业碳减排潜力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且对其依赖呈扩大趋势,东部各省区间的差异最大;3)从全国层面看,产业结构、旅游业碳排放结构、旅游业能耗强度和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减排潜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呈现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减排潜力 时空演化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中国
下载PDF
仁川经济自由区观光产业的对应战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朴淑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30,共8页
仁川经济自由区观光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要制定仁川经济自由区观光产业的时应战略:第一,通过基础设施的强化来担当“东北亚枢纽”战略有力的仲裁者;第二,积极推进以政治、外交、行政为中心的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立;第三,通过完善法律... 仁川经济自由区观光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要制定仁川经济自由区观光产业的时应战略:第一,通过基础设施的强化来担当“东北亚枢纽”战略有力的仲裁者;第二,积极推进以政治、外交、行政为中心的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立;第三,通过完善法律与制度来减少通关及进出口的手续,增设和改善直航线以提高国际商务中心的地位;第四,要认识到开发仁川地区特殊观光商品的必要性;第五,要开发海上主题公园和岛屿文化的特殊游园设施;第六,要制定环黄海圈观光地带的形成战略;第七,要把仁川国际机场(空港)一带培植为陆上免关税自由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仁川 经济自由区 观光自由区 观光产业 观光潜在力
下载PDF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萍 刘敏 刘慧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98,共7页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 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地区只占22.2%;在区域层面,中部和南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远高于北部地区,且上党、晋商、河东文化区和省边界附近的传统聚落集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利用潜力 昂普理论 山西省
下载PDF
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为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薛宝琪 刘长运 范红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影响的一般感知态度,并就居民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潜在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不同居民群体对研究区旅游开发潜在影响的感知态度差异,为研究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潜在旅游影响 旅游感知态度 居民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基于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的遗产旅游潜能研究——以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康俊香 杨新军 马秋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2,共5页
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本文选取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19个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 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本文选取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19个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分为3类低市场需求类型,中等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及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以期对决策者、管理者和规划者提供有益的帮助,为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遗产旅游潜能评估 市场需求-承载力 矩阵模型 西安
下载PDF
龙里高山草原形成机理与旅游资源初评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竹如 唐波 +1 位作者 蒋玺 李燕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7,共5页
龙里高山草原是一个待开发的风景旅游区 ,它由海拔 15 78~ 16 74m的山巅坪台及深切到海拔 110 0 m左右的岩溶峡谷组合而成 ,包括无边无际的平坦草原、险而奇的岩溶森林峡谷 ,及残丘、岩溶洼地、峰林等多种类型的地貌。草原坪台上覆盖... 龙里高山草原是一个待开发的风景旅游区 ,它由海拔 15 78~ 16 74m的山巅坪台及深切到海拔 110 0 m左右的岩溶峡谷组合而成 ,包括无边无际的平坦草原、险而奇的岩溶森林峡谷 ,及残丘、岩溶洼地、峰林等多种类型的地貌。草原坪台上覆盖着草甸 ,岩溶峡谷内长满竹林及阔叶混合林 ,是开展多种旅游项目不可多得的绿色旅游资源。该景区的形成与特殊的地质地貌演化历史有关 ,即新构造运动使得区内地壳不断抬升 ,分布在平缓的箱状背斜轴部的石炭系石灰岩上的石英砂岩 ,由于其抗风化能力强 ,而残留在一级剥夷面上成为山巅坪台 ,即方山地貌。该旅游区具有“奇、新、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里高山草原 方山地乳白色岩溶峡谷 潜在旅游资源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抖音“新农人”主播空间格局及乡村文旅转化潜力研究——基于蝉妈妈网站数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霄泉 莫燕 +1 位作者 张纯 王莎莎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6-1650,共15页
以抖音为代表的现代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农人”参与乡村文旅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新农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新农人”主播的文旅转化潜力也缺乏合理客观的评判。论文以蝉妈妈网站的抖音“新农人”主播... 以抖音为代表的现代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农人”参与乡村文旅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新农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新农人”主播的文旅转化潜力也缺乏合理客观的评判。论文以蝉妈妈网站的抖音“新农人”主播数据为研究基础,从指向度、认可度和传播度3个方面综合测度“新农人”主播的乡村文旅转化潜力;并运用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农人”主播的数量规模、粉丝量、主营产品等基本特征,及其文旅转化潜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农人”主播的文旅带动模式,从空间维度揭示了“新农人”主播及其文旅转化潜力的区域差异,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新农人”主播的文旅带动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①“新农人”主播呈现明显的南多北少、男多女少的特征,主播规模与文旅转化潜力的空间布局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河南、山东2个主播大省的文旅转化潜力十分有限。②以川渝为中心的西南片区,在“新农人”主播的数量规模、直播带货与文旅转化潜力等方面都具有较突出的优势。③普通新媒体用户中具备文旅转化潜力的主播数不足40%;“乡村守护人”尽管规模有限,但带来了显著的文旅转化潜力。④乡村文旅转化潜力的优势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南片区的“新农人”主播具有较强的文旅宣传理念,其短视频对文旅内容的指向度更高;而东南片区的文旅视频在认可度和传播度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文旅视频的内容质量更胜一筹。⑤不同身份的“新农人”主播,在创作动机、叙事方式及叙事内容方面均存在差异,其文旅的带动模式可以划分为基层干部—直接带动型、乡村守护人—间接带动型、普通自媒体用户—潜力带动型。总体来看,抖音“新农人”主播以个体创作为特色,在突破东中西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人”主播 乡村文旅 空间格局 文旅转化潜力
原文传递
辽宁省工业旅游潜力和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裴珮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论述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振兴中发展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辽宁工业旅游潜力的分析,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找出了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潜力 工业旅游模式
下载PDF
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显性化途径分析——以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塑造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乃举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4-96,109,共4页
提出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阐释湖北省隐性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赋存条件,结合湖北省目前三国旅游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索性提出解决隐性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五条途径,以期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三国旅游产品强势品牌。
关键词 隐性资源 显性化 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下载PDF
基于电信数据的潜在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濮蓉 陶卓民 +2 位作者 濮元生 荣慧芳 刘培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1-238,共8页
基于电信数据,选取江苏省各市电信用户对省内景区的搜索量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江苏省潜在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江苏省潜在旅游流网络密度较低。苏南地区间旅游互动频繁,苏北地区间旅游联系亟... 基于电信数据,选取江苏省各市电信用户对省内景区的搜索量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江苏省潜在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江苏省潜在旅游流网络密度较低。苏南地区间旅游互动频繁,苏北地区间旅游联系亟待加强。②核心-边缘结构明显。苏锡宁地区是网络中的核心区,徐淮连盐为边缘区,其余地区为次级核心区。③深度剖析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居民私家车拥有量、可自由支配收入、公路距离是制约地区间潜在旅游流流动的主要因素;旅游接待设施与列车数量是影响潜在游客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潜在游客群体倾向选择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且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旅游目的地,这也是苏南地区在潜在旅游流网络中发挥较大作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数据 社会网络分析 潜在旅游流 影响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国清 张欣建 +1 位作者 李书剑 袁炜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7期650-652,F0004,共4页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潜在滨海旅游资源 调查 开发
下载PDF
基于AHP的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以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凡富 张文开 +1 位作者 刘双振 孙晓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基于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特点,按照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潜在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采用该评价体系对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进行评价,旨在验证该... 基于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特点,按照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潜在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采用该评价体系对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进行评价,旨在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促进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AHP 福清市东壁岛
下载PDF
云南省滇东北地区工业旅游潜力及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正权 杜靖川 《保山师专学报》 2008年第6期30-32,共3页
简要论述了滇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滇东北地区工业旅游发展潜力及目前优势的分析,结合滇东北地区实际情况,探讨了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滇东北地区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潜力 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下载PDF
安徽省潜在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旅游院校的教育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惠智 凌善金 《黄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4-28,共5页
院校教育是潜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以安徽省旅游院校教育为例,目前存在着教育深化、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等问题,基于现状,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等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潜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旅游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