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CI-C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刚 解丽梅 +3 位作者 赵丹 次旦旺久 张晓雯 孟新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应用VCI-C平面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形态正常与否,原裂、次裂显示情况,及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A)、脑干—小脑幕夹角(BT...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应用VCI-C平面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形态正常与否,原裂、次裂显示情况,及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A)、脑干—小脑幕夹角(BTA),并与MRI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在显示小脑蚓部形态是否正常,原裂是否清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为0.91、0.78);在显示次裂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好(Kappa=0.50);3种颅后窝畸形、BVA及BTA测量2种方法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CI-C和MRI在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平面技术可做为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颅后窝畸形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 MRI 胎儿小脑蚓部 小脑幕 颅后窝畸形
下载PDF
三维超声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孟新月 解丽梅 张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87-1690,共4页
目的 测量正常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以定量评估脑干上方小脑蚓部旋转角度和小脑幕插入角度及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技术获取221胎20~37周正常胎儿的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 目的 测量正常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以定量评估脑干上方小脑蚓部旋转角度和小脑幕插入角度及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技术获取221胎20~37周正常胎儿的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图像,测量BV角与BT角;并进行重复性检验,分析其与孕周相关性.结果 BV角与BT角测量的可重复性较好,且二者与孕周均无相关(r=-0.39、0.38,P均〉0.05);221胎正常胎儿的BV角的正常值范围为1.60°~19.50°,BT角的正常值范围为15.70°~47.80°.结论 BV角和BT角可作为定量衡量脑干上方小脑蚓部旋转角度和小脑幕插入角度的简单、可重复性强的参数;计算二者的正常值范围可进一步为鉴别诊断胎儿颅后窝池畸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颅后窝池畸形 胎儿 脑干-小脑蚓部夹角 脑干-小脑幕夹角
下载PDF
超声VCI-C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及脑干—小脑幕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荔艳 佘玲娜 +2 位作者 蓝柳冰 张伯森 姚思平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定量分析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BV角)、脑干—小脑幕角(BT角)对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查孕期18~40周的323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84例超声诊断为后颅窝池畸形的胎儿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定量分析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BV角)、脑干—小脑幕角(BT角)对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查孕期18~40周的323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84例超声诊断为后颅窝池畸形的胎儿为观察组,测量脑干—小脑蚓部BV角和脑干—小脑幕BT角,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胎儿BV角、BT角与正常胎儿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lake囊肿、Dandy-Walker变异型、典型的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脑干—小脑蚓部BV角大于正常组,且随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程度增加而增加,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脑干—小脑幕BT角明显增大。结论: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测量BV角和BT角对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VCI-C平面 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 脑干—小脑幕角 后颅窝池畸形
下载PDF
异常颅后窝池的产前超声诊断
4
作者 张为霞 单春辉 +3 位作者 张宁 高燕 张洁 朱俊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异常颅后窝池的产前超声检查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颅后窝池异常的胎儿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54例颅后窝结构异常共分为4种类型:(1)孤立性颅后窝池增宽组23例;(2)颅后窝池增宽合并畸形组24例;(3)颅后窝池消失组3例;(4)颅后窝... 目的探讨异常颅后窝池的产前超声检查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颅后窝池异常的胎儿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54例颅后窝结构异常共分为4种类型:(1)孤立性颅后窝池增宽组23例;(2)颅后窝池增宽合并畸形组24例;(3)颅后窝池消失组3例;(4)颅后窝占位组4例。结论颅后窝池改变可提示多种先天发育异常,产前超声需重点扫查与之相关的颅脑结构,对孤立性颅后窝池增宽应连续随访观察,避免过度诊断。三维超声可直观判断及量化评价小脑蚓部发育,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颅后窝池 超声检查 产前
原文传递
超声对11~13+6周胎儿颅后窝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翠霞 孙丽娟 +5 位作者 岳嵩 刘妍 梁娜 李晓菲 吴青青 韩吉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311,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孕11~13+6周胎儿脑干(BS)宽度、脑干-枕骨(BSOB)宽度及BS与BSOB比值(BS/BSOB)对胎儿颅后窝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11~13+6周正常单胎胎儿209例(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孕11~13+6周胎儿脑干(BS)宽度、脑干-枕骨(BSOB)宽度及BS与BSOB比值(BS/BSOB)对胎儿颅后窝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11~13+6周正常单胎胎儿209例(对照组),于颜面正中矢状切面上测量BS宽度、BSOB宽度,计算BS/BSOB,分析三者与头臀长(CRL)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30例正常胎儿进行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检验。回顾性分析同期诊断的颅后窝异常胎儿14例(异常组),包括颅后窝囊性病变(cPFM)10例,开放性脊柱裂(OSB)4例,比较异常组与对照组BS宽度、BSOB宽度及BS/BSOB的差异。结果对照组BS宽度和BSOB宽度显示率为100%,BS宽度、BSOB宽度与CRL呈线性相关(r=0.867、0.794,均P<0.001),BS/BSOB与CRL无明显相关性,BS/BSOB为0.75(0.71,0.79)。BS宽度及BSOB宽度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好(ICC=0.877、0.846和0.939、0.895)。对照组与异常组相比,BSOB宽度和BS/BS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除1例单纯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外,9例(90%)cPFM胎儿的BSOB宽度大于对照组胎儿的第95百分位数,4例(100%)OSB胎儿的BSOB宽度小于对照组胎儿的第5百分位数;除1例单纯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外,9例(90%)cPFM胎儿的BS/BSOB值均小于对照组的第5百分位数,4例(100%)OSB胎儿的BS/BSOB均大于第95百分位数。结论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BS宽度和BSOB宽度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胎儿BSOB宽度和BS/BSOB异常对颅后窝异常具有提示作用。单纯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早孕期颅后窝超声可无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早孕期 颅后窝囊性病变 颅内透明层 开放性脊柱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