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要求》到《指南》: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课程设置 被引量:62
1
作者 周学恒 战菊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以课程设置为例比较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两份纲领性文件。新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汲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宏观设置""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的思想,保留其课程设置的七大特点,优化了... 本文以课程设置为例比较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两份纲领性文件。新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汲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宏观设置""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的思想,保留其课程设置的七大特点,优化了大学英语课程结构。新的课程设置强调面向各校实际,注意英语教育中的"大中衔接",细化了课程级别,进一步凸显了课程的人文特征。新的课程体系以"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三大类课程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既彰显了后现代课程观对泰勒原理的重塑与超越,也体现了切合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英语应用能力 后现代课程理论 国家战略需求
原文传递
体育课程文化的后现代课程观反思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家彬 刘际友 孙庆祝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0-61,73,共3页
以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对体育课程文化的现实状态进行审视,探讨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属性,以及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文化的转向,提出借助于课程文化的转向丰富和发展体育课程文化体系的观点。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论 体育课程文化 文化转向
下载PDF
多尔“4R”理论视域下高中阅读教学探讨
3
作者 邱青云 《林区教学》 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在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基于后现代课程论反观和审视我国高中阅读教学现状,为规避阅读教学中的“现代性”等反噬,以多尔“4R”理论——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依据,把握阅读教学命脉走势,聚焦教学目标的生成性,选择... 在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基于后现代课程论反观和审视我国高中阅读教学现状,为规避阅读教学中的“现代性”等反噬,以多尔“4R”理论——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依据,把握阅读教学命脉走势,聚焦教学目标的生成性,选择开放性教学内容,平衡教学实施中的话语权,多元化设计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论 多尔“4R”理论 阅读教学
下载PDF
亨利·吉鲁课程理论的价值关怀、阶段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海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12期82-87,共6页
亨利·吉鲁作为美国批判教育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批判教育学在国际教育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吉鲁的课程理论作为其批判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乏许多洞见。吉鲁的课程理论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关怀,这植根于吉鲁来自社会底层的... 亨利·吉鲁作为美国批判教育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批判教育学在国际教育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吉鲁的课程理论作为其批判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乏许多洞见。吉鲁的课程理论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关怀,这植根于吉鲁来自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身份、成长经历,以及后来作为被边缘化的激进左派的切身体验。他的课程理论体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批判课程理论和后期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吉鲁课程研究是沿着课程是什么到如何实施课程方案的逻辑演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鲁 社会正义 批判课程理论 后现代课程理论
下载PDF
后现代课程论视阈下的医学课程设置要素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岩 黄睿彥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第3期329-332,340,共5页
本文从批判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2个维度,分析了后现代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突出特征;探讨了后现代课程论视阈下医学课程设置的主观核心要素——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即是核心又互为辅助,似三位... 本文从批判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2个维度,分析了后现代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突出特征;探讨了后现代课程论视阈下医学课程设置的主观核心要素——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即是核心又互为辅助,似三位一体的主体存在;提出了形成一个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互生共融的研究型学术共同体是医学课程设置的理想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论 医学教育 课程设置 要素
原文传递
在“钟摆”现象中呼唤后现代课程理论
6
作者 张建鲲 《保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6期71-74,共4页
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状 ,是人们对课程改革的直观认识。但是 ,这种认识却隐藏了传统的课程观念。这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为此 ,基于对课程改革的钟摆现象的分析 ,呼唤后现代课程理论在... 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状 ,是人们对课程改革的直观认识。但是 ,这种认识却隐藏了传统的课程观念。这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为此 ,基于对课程改革的钟摆现象的分析 ,呼唤后现代课程理论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认识 课程观念 “钟摆现象” 后现代课程理论
下载PDF
后现代课程理论对法学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启示
7
作者 张洪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现代课程理论遵从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果的线性、可预见性,受其影响,法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出现了知识本位、结构囿于法学学科且内容缺乏前瞻性等弊端,阻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获得。为打破此局面,应吸收后现代课程理论关于提升学习者的自我... 现代课程理论遵从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果的线性、可预见性,受其影响,法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出现了知识本位、结构囿于法学学科且内容缺乏前瞻性等弊端,阻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获得。为打破此局面,应吸收后现代课程理论关于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意识与创造性、重视课程的研究性,重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内容的开放性等主张,对法学研究生课程进行改革。改革措施包括:课程实施模式应创新,课程结构要实现法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统整,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法学国内外前沿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课程理论 法学研究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