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体伤害》与加拿大后殖民身份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守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63-67,共5页
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肉体伤害》将"肉体伤害"这一主题置于两个不同的后殖民语境中进行观察、对比和书写,赋予了加拿大这个年轻的后殖民国家以孩童般单纯顽皮的正面文化形象,对美国新殖民文化以及英国旧殖民文化表示肯定和认... 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肉体伤害》将"肉体伤害"这一主题置于两个不同的后殖民语境中进行观察、对比和书写,赋予了加拿大这个年轻的后殖民国家以孩童般单纯顽皮的正面文化形象,对美国新殖民文化以及英国旧殖民文化表示肯定和认同,而对前英国殖民地的文化"他者"则进行妖魔化叙述,折射出阿特伍德的权力意识和帝国意识,以及加拿大作为"定居者殖民地"所特有的后殖民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肉体伤害》 帝国意识 后殖民身份
下载PDF
“真实性”的弃用——解读后殖民文学作品《桑德拉大街》的写作策略
2
作者 洪民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米歇尔·安东尼的小说《桑德拉大街》讲述了由英文老师代表的殖民文化和学生代表的本土经验之间的冲突。小说描写了"正统的"殖民帝国话语与殖民地现实的语言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语言的逆转、颠覆、最终弃用了殖民帝国&qu... 米歇尔·安东尼的小说《桑德拉大街》讲述了由英文老师代表的殖民文化和学生代表的本土经验之间的冲突。小说描写了"正统的"殖民帝国话语与殖民地现实的语言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语言的逆转、颠覆、最终弃用了殖民帝国"真实性"的话语权威,从而体现了弃用"真实性"的后殖民文学写作策略。小说发展了这种写作策略,推翻作品原有的形式和主题,将小说后殖民性的局限转变为小说的形式与原创力量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弃用 后殖民文学 写作策略
下载PDF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 被引量:233
3
作者 葛校琴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5,共4页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视阈出发,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国内归化/异化的讨论追随潮流也出现“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而其认识基础却仍然...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视阈出发,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国内归化/异化的讨论追随潮流也出现“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而其认识基础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翻译研究的语言论范畴。这种研究上的错位是国内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文章认为,后殖民视阈的归化/异化其内涵、论域都有明确的所指和定位,是取归化还是取异化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味跟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异化 后殖民 抵抗 错位
原文传递
家园的跨民族译本:论“后”时代的飞散视角 被引量:53
4
作者 童明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0-168,共19页
"飞散"(diaspora)是个古词,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古词获得许多新义.本文从这个词的演变开始,探讨后殖民、后结构、后现代的时代(简称"后"时代)的飞散视角及其主要语义,尤其是飞散在美学... "飞散"(diaspora)是个古词,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古词获得许多新义.本文从这个词的演变开始,探讨后殖民、后结构、后现代的时代(简称"后"时代)的飞散视角及其主要语义,尤其是飞散在美学判断和文化判断上引起的一些变化.文章引用本雅明、巴巴、克利弗德、赫德、德利克、弗洛伊德等人的若干概念,扼要分析了采取飞散视角的新文学作品(如杜拉斯、纳博科夫、莫里森、拉什迪、努奈兹、李长瑞等人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深入若干和飞散视角有关的问题,如:超越的逻辑;跨民族思维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家园"的文化翻译;文化翻译中的时间问题和多元历史主义,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民族 视角 家园 译本 文化翻译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弗洛伊德 文学作品 纳博科夫 民族主义 历史主义 时间问题 后殖民 后现代 本雅明 杜拉斯 莫里森 拉什迪 古词 判断
原文传递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被引量:35
5
作者 耿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3,24,共7页
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在上世纪 70年代开始便给传统翻译理论和实践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与国内文艺理论界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广泛介绍和深入研究相比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介绍明显滞后 ,与当前国内... 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在上世纪 70年代开始便给传统翻译理论和实践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与国内文艺理论界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广泛介绍和深入研究相比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介绍明显滞后 ,与当前国内深入讨论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情形也无法相提并论 ,实质性的深入研究更是罕见。尝试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进行全面地介绍 ,以便能引起国内译学界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 译学 女性主义理论 年代 述评 尝试 西方女性主义 广泛 文艺理论
下载PDF
他者,权力与地方建构: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9
6
作者 安宁 朱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5,4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想象地理的理论起源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想象的主体和想象对象的地理尺度差异,国外想象地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形象的...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想象地理的理论起源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想象的主体和想象对象的地理尺度差异,国外想象地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形象的话语建构;二是研究"作者"通过地理文本的生产,以想象的方式对地方的文化形象进行重构的过程。同时,文章通过分析国外近30个实证案例,指出想象地理在地方的文化建构和空间文化意义的生产等文化地理重要话题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据此对国内想象地理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地理 后殖民主义 地方 地方建 东方主义
下载PDF
东方主义:理论与论争 被引量:30
7
作者 周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1,共7页
东方主义研究起于《东方学》,它不仅开启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还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观点与方法。学界一方面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意义上批判东方主义,扩大与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域;另一方面则反思《东方学》的学说体系、认识论基础及其价... 东方主义研究起于《东方学》,它不仅开启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还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观点与方法。学界一方面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意义上批判东方主义,扩大与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域;另一方面则反思《东方学》的学说体系、认识论基础及其价值观念,试图超越其二元对立的世界秩序假设,从或东方或西方的文化立场到跨文化的公共空间,从东方主义到全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东方主义 话语 权力 后殖民主义
下载PDF
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基于东方主义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安宁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02-1713,共12页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体如何反映人地关系逐渐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热门话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Said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启了"想象地理"的大门,将后殖民主义研究与地缘政治等地理话题结合起来。本研究援引"东方主义&q...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体如何反映人地关系逐渐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热门话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Said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启了"想象地理"的大门,将后殖民主义研究与地缘政治等地理话题结合起来。本研究援引"东方主义"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剖析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地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探讨西方是如何通过其话语体系想象和重塑东方世界的。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①《时代》杂志作为全球地方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建构了中国的国家身份,生产了中国的消极地方知识,并通过读者阅读的过程将其传播;②在中美既有的二元差异基础之上,《时代》杂志话语权力建构了一种东、西方二元对立的话语策略,将中国与美国分别表述成为落后与先进的形象,并为其政治意图服务;③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东方"文本被西方的话语霸权想象、解构和重构。研究弥补了Said东方学研究在地理学上的缺陷,从想象地理的角度为国家形象的研究注入新的元素,并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以及更加清楚地认识中美关系等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地理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 《时代》杂志 中国
原文传递
论中国现代性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1,19,共8页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中国现代性存在着感性现代性不足、理性现代性片面和反思现代性薄弱的结构性缺陷。同时,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着冲突,致使现代性发展受阻。中国现代性具有未完成性,因此当前...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中国现代性存在着感性现代性不足、理性现代性片面和反思现代性薄弱的结构性缺陷。同时,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着冲突,致使现代性发展受阻。中国现代性具有未完成性,因此当前还要坚持启蒙主义,不能认同后殖民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启蒙主义 后殖民主义
下载PDF
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 被引量:20
10
作者 项贤明 《学术界》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化增势的寻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的去殖民化和社会文化去殖民化是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文化殖民化 大学生活 文化体系 大众文化 心理根源 知识分子 相辅相成 社会文化 同一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对象 被引量:16
11
作者 马红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4-28,共5页
后殖民主义理论其实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的理论体系。只有把这套理论切实地运用到文学文本分析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这套理论的真正价值。本文围绕"他者"... 后殖民主义理论其实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的理论体系。只有把这套理论切实地运用到文学文本分析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这套理论的真正价值。本文围绕"他者"、"身份确认"和"混杂性"等几个概念,探讨了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于文学批评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文学批评 他者 身份确认 混杂性
下载PDF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振东 陈荟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5,共9页
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和教育发展观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教育价值观的界定和阐述要克服科学主义倾向;在知识教育观上,应理清传授与讲授、直接经验与感性知识、知识与人类文化遗产等概念,以及学生学习与一般人类认识的区别;在... 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和教育发展观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教育价值观的界定和阐述要克服科学主义倾向;在知识教育观上,应理清传授与讲授、直接经验与感性知识、知识与人类文化遗产等概念,以及学生学习与一般人类认识的区别;在教育发展观上,应重视我国几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传统;在批评“狭隘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时,应重视教育和教育理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 知识传授 知识分类 教育传统 后殖民主义
下载PDF
“东方主义”与“西方”话语权力——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反思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3,共5页
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文章从对东方主义含义的分析开始 ,以承接和递进的关系探讨东方及东方文化的真实性、质疑西方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立性、论述东方主义话语的权力内质及萨义德的双重身份和处境。最后 ,止笔... 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文章从对东方主义含义的分析开始 ,以承接和递进的关系探讨东方及东方文化的真实性、质疑西方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立性、论述东方主义话语的权力内质及萨义德的双重身份和处境。最后 ,止笔于中国该如何定义自身文化 ,向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提出了问题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义德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 话语 权力
下载PDF
从人物的再现看赛译《水浒传》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天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3,共5页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美国作家赛珍珠通过把《水浒传》译成英语将其介绍到西方,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如果把赛译《水浒传》放到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中进行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赛译《水浒传》在人...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美国作家赛珍珠通过把《水浒传》译成英语将其介绍到西方,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如果把赛译《水浒传》放到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中进行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赛译《水浒传》在人物形象的再现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原文的语言风格大大改变;人物形象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和变形;对原作中英雄人物的歧视等。对于这样一部体现出后殖民主义色彩的译作,我们应该进行修订或重译,以把我国优秀文化的遗产介绍给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水浒传》 后殖民主义 人物形象 扭曲
下载PDF
翻译与共谋——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透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屠国元 朱献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54-158,共5页
翻译既是殖民化进程中殖民者维护等级秩序的"殖民工具",又是解殖民化进程中弱势族群抵制文化霸权的工具。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译者的翻译行为成为一种有明确指向性的话语实践,成为弱势族群表达文化诉求、争取话语权力、重塑... 翻译既是殖民化进程中殖民者维护等级秩序的"殖民工具",又是解殖民化进程中弱势族群抵制文化霸权的工具。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译者的翻译行为成为一种有明确指向性的话语实践,成为弱势族群表达文化诉求、争取话语权力、重塑文化身份的途径。霍米.巴巴的杂合化、巴西的食人主义及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成为主要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后殖民主义译论,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致思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化霸权 解殖民化 后殖民主义 译者 主体性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岳川 《涪陵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31-38,共8页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观研究者的观点,还应该对后现代推进者观点加以梳理,对客观研究加以总结。要弄清“后学在中国”这个多维多面的问题,只能在学术正的历史平台上认真地考察各方的观点,对那些严肃的研究加以首肯,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想当然的滑过问题边界的做法,加以实事求是的审理,才能使反思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殖民主义 文化研究 审美文化 中国 文化理论 诗学 审美文化理论
下载PDF
论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中国英语热潮的思考 被引量:12
17
作者 段龙江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5-126,共2页
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为我们消解西方话语中心提供了理论基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英语的普及,尤其是英语热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引发了人们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思考。化解“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需要有一种正常的文化心态。面对全球... 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为我们消解西方话语中心提供了理论基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英语的普及,尤其是英语热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引发了人们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思考。化解“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需要有一种正常的文化心态。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既不能一味迎合而丧失自我,也不能片面追求本土文化的“纯洁性”而孤立于世界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英语热 文化身份
下载PDF
文化无意识:跨文化的深层意识形态机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顾明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殖民主义虽已成为历史,但殖民化时期产生的精神殖民和知性殖民已经深入到前殖民地文化的各个方面,促成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殖民。文化殖民的核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无意识。尽管文化无意识是一个产生意识形态的思想机器,但它在本质上是一... 殖民主义虽已成为历史,但殖民化时期产生的精神殖民和知性殖民已经深入到前殖民地文化的各个方面,促成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殖民。文化殖民的核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无意识。尽管文化无意识是一个产生意识形态的思想机器,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中性的文化心理结构,由此产生的意识形态内容会因人种、国别、族群、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并对跨文化研究`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对这一深藏不露的文化心理结构进行深度概念性探索,可以为世界范围的去殖民化提供理论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无意识 文化殖民 后殖民 跨文化研究 历史心理机制
下载PDF
文化的“返乡“: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咏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1-164,共4页
谭恩美的三部小说皆以母女关系为线索,并在其中展现出中国移民的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几对母女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从疏离排斥、冲突憎恨到相互理解热爱、接受融合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之间... 谭恩美的三部小说皆以母女关系为线索,并在其中展现出中国移民的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几对母女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从疏离排斥、冲突憎恨到相互理解热爱、接受融合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之间、东方信仰和西方价值标准的冲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母女关系 文化身份 后殖民文学 寻根
下载PDF
来自宗教的反抗:《权力与荣耀》中的现代性建构探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吕鹏 张弛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3期28-33,共6页
《权力与荣耀》是格雷厄姆·格林以他在墨西哥两个月的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小说。结合墨西哥近三百年的被殖民遭遇及拉美近代社会建构的史实,小说通过描绘在宗教运动背景下天主神父的逃亡之旅再现了拉美地区后殖民地社会的权力关... 《权力与荣耀》是格雷厄姆·格林以他在墨西哥两个月的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小说。结合墨西哥近三百年的被殖民遭遇及拉美近代社会建构的史实,小说通过描绘在宗教运动背景下天主神父的逃亡之旅再现了拉美地区后殖民地社会的权力关系图景。主人公威士忌神父逃难过程中态度的转变不仅反映出外来天主教信仰对于殖民地“他者”的深刻影响,通过其逃难之旅的空间呈现也折射出殖民地社会现代性的建构范式。本文结合安东尼·吉登斯关于现代性“时空伸延”的理论,分析墨西哥为寻求现代性建构所面临的冲突和压迫现状,揭示后殖民语境中深刻复杂的权力话语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现代性 去宗教化 格雷厄姆·格林 时空伸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