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江造山带后碰撞断裂构造带的结构与演化:以新生代剑川—兰坪盆地为例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俊来
王安建
+1 位作者
曹殿华
修群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8-499,共12页
三江造山带作为调节印度 -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及后碰撞过程的重要构造带 ,具有长期多阶段复杂演化过程。在剑川—兰坪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澜沧江断裂带、中轴断裂带和乔后断裂带是三江造山带不同时期演化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产状、组成和特点...
三江造山带作为调节印度 -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及后碰撞过程的重要构造带 ,具有长期多阶段复杂演化过程。在剑川—兰坪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澜沧江断裂带、中轴断裂带和乔后断裂带是三江造山带不同时期演化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产状、组成和特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构造分析表明 ,澜沧江断裂带与印度 -欧亚岩石圈板块间的早期碰撞过程密切相关 ,它制约着剑川—兰坪盆地的发育 ;乔后断裂带和中轴断裂带对于剑川—兰坪盆地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 ,是后碰撞调解过程的结果。三江造山带对于印度 -欧亚板块间碰撞的调解过程 ,包括了水平侧向逃逸与垂向物质蠕散。在剑川—兰坪地区 ,前者表现为乔后断裂早期阶段右行走滑作用产生了大约 90km的走向错移 ,而后者形成了广布于中轴断裂内遍布的小型逆冲构造和乔后断裂西部的大量逆冲和推覆体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造山带
印度—欧亚碰撞带
后碰撞构造演化
走滑断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造山带后碰撞断裂构造带的结构与演化:以新生代剑川—兰坪盆地为例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俊来
王安建
曹殿华
修群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岩石圈演化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8-499,共12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资助课题 (编号 :2 0 0 2CB4 12 6 0 7)
文摘
三江造山带作为调节印度 -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及后碰撞过程的重要构造带 ,具有长期多阶段复杂演化过程。在剑川—兰坪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澜沧江断裂带、中轴断裂带和乔后断裂带是三江造山带不同时期演化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产状、组成和特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构造分析表明 ,澜沧江断裂带与印度 -欧亚岩石圈板块间的早期碰撞过程密切相关 ,它制约着剑川—兰坪盆地的发育 ;乔后断裂带和中轴断裂带对于剑川—兰坪盆地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 ,是后碰撞调解过程的结果。三江造山带对于印度 -欧亚板块间碰撞的调解过程 ,包括了水平侧向逃逸与垂向物质蠕散。在剑川—兰坪地区 ,前者表现为乔后断裂早期阶段右行走滑作用产生了大约 90km的走向错移 ,而后者形成了广布于中轴断裂内遍布的小型逆冲构造和乔后断裂西部的大量逆冲和推覆体构造。
关键词
三江造山带
印度—欧亚碰撞带
后碰撞构造演化
走滑断层
Keywords
Three
River
orogenic
belt
India-Asia
collision
zone
post
-
collisional
structural
evolution
strike-slip
fault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江造山带后碰撞断裂构造带的结构与演化:以新生代剑川—兰坪盆地为例
刘俊来
王安建
曹殿华
修群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