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造山带后碰撞断裂构造带的结构与演化:以新生代剑川—兰坪盆地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俊来 王安建 +1 位作者 曹殿华 修群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8-499,共12页
三江造山带作为调节印度 -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及后碰撞过程的重要构造带 ,具有长期多阶段复杂演化过程。在剑川—兰坪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澜沧江断裂带、中轴断裂带和乔后断裂带是三江造山带不同时期演化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产状、组成和特点... 三江造山带作为调节印度 -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及后碰撞过程的重要构造带 ,具有长期多阶段复杂演化过程。在剑川—兰坪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澜沧江断裂带、中轴断裂带和乔后断裂带是三江造山带不同时期演化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产状、组成和特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构造分析表明 ,澜沧江断裂带与印度 -欧亚岩石圈板块间的早期碰撞过程密切相关 ,它制约着剑川—兰坪盆地的发育 ;乔后断裂带和中轴断裂带对于剑川—兰坪盆地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 ,是后碰撞调解过程的结果。三江造山带对于印度 -欧亚板块间碰撞的调解过程 ,包括了水平侧向逃逸与垂向物质蠕散。在剑川—兰坪地区 ,前者表现为乔后断裂早期阶段右行走滑作用产生了大约 90km的走向错移 ,而后者形成了广布于中轴断裂内遍布的小型逆冲构造和乔后断裂西部的大量逆冲和推覆体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造山带 印度—欧亚碰撞带 后碰撞构造演化 走滑断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